05.25 大宅門,看病的不如賣藥的,賣藥的不如賣保健品的

白家祖先以搖鈴串巷為人看病起家,祖先堂裡供奉還是他們祖先當時起家乾的“工種”。後改行醫賣藥,傳到白萌堂用盡一生,才將百草廳白家老號給發揚光大,在京城及其周邊享有盛名,前前後後歷經百餘年。

原始資本的積累是艱難的,白家發家時間久也是正常,畢竟由行醫改了賣藥,發了家了。如果有背景的話,那麼迅速發家也是可以的,只要你賣保健品。白景琦濟南創業,以提督府和白家老號為依託,收購沿河二十八坊,等到開鋪面賣阿膠,與孫記打官司的時候,他一下就能拿出二十萬兩白銀賄賂濟南知府,眼睛都不眨,光賄賂銀子就是,就是啟動資金的100倍。去青樓大把銀票撒著,已然不覺得心疼,像買顆白菜一樣。可見賣保健品中的暴利。看看時間才多久,黃春懷孕到白景琦回家奔喪兒子才3-4歲,短短時間已然收入要趕超北京之勢。

大宅門,看病的不如賣藥的,賣藥的不如賣保健品的

等到白家大爺舊案重翻,百草廳再次被封,二奶奶叫白景琦去濟南提銀子,白景琦已然表態,無論北京發生什麼事,濟南那邊能全包了,可見一斑。

大宅門,看病的不如賣藥的,賣藥的不如賣保健品的

其實還有一個細節,可以看出,那就是安國辦藥。塗二爺跟許先生帶著白景琦去安國辦藥。買黃蓮,什麼的才花多少錢,一顆人參,假的都幾百兩,從老頭收那顆山參,直接收購價就是兩千兩,劇中特別還說明了,這顆參到北京賣什麼價可管不了。可見保健品自古以來的暴利。

大宅門,看病的不如賣藥的,賣藥的不如賣保健品的

白萌堂苦心經營一輩子才將百草廳發揚光大,二奶奶苦心經營一輩子才使家道中興,可白景琦靠著賣阿膠就能一夜暴富。由此可見,看病的不如賣藥的,賣藥的不如賣保健品的,幾百年來,沒什麼變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