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有哪些有趣但是冷門的天文知識可以分享?

lin曼蕾


答:我來說幾個!


1、金星上的“一天”比“一年”還長;


2、如果把木星和太陽單獨拿出來,相對距離不變,它們相互繞行的質心,將落在太陽表面4萬公里處;




3、木星的質量再大13倍,就會變為黑矮星(失敗的恆星);再大75倍,就會成為一顆真正的恆星;


4、星系合併,並非罕見現象,科學家發現,銀河系時時刻刻都在吞併其他矮星系,只是它們相對於銀河系來說太小,對銀河系的影響有限;




5、冥王星表面有個圖案,看起來像桃心,當初新視野號路過時拍到,然後網友們可以腦洞大開啦;




6、宇宙年齡138.2億年,如果你對這個沒概念,我們把它壓縮成一年,1月1日是大爆炸時間點,那麼:

(1)9月1日:太陽誕生;

(2)9月14日:地球誕生;

(3)9月26日:地球上第一單核生物出現;

(4)11月17日:地球上第一批真核生物出現;

(5)12月18日:地球上第一批脊椎動物出現;

(6)12月24日:恐龍開始統治地球;

(7)12月30日早上07時47分:恐龍滅絕;

(8)12月31日:

[1]22:37:00:人類能追溯到,最久遠的祖先;

[2]23:34:30:北京人出現;

[3]23:49:30:現代智人出現;

[4]23:59:48:人類文明開始時間;

人類有文字記錄的歷史,都在這一年的最後22秒以內。




好啦!我的答案就到這裡,喜歡我們答案的讀者朋友,記得點擊關注我們——艾伯史密斯!


艾伯史密斯


1.金星自轉週期則是243個地球日,而公轉週期僅為224.7個地球日,也就是說金星上的“一天”比“一年時間還長”。而且金星是太陽系中唯一一顆自轉方向是自東向西的行星,也就是說在金星上太陽是從西邊升起的。

2.天王星的自轉軸和公轉平面的夾角約為98°,也就是說天王星幾乎是“躺”著繞太陽公轉的。

3.太陽系中平均密度最小的行星是土星為0.687g/cm³,如果把土星放進一個足夠大裝滿水的浴缸,土星是可以漂浮在水面上的。而平均密度最大的是我們的地球,為5.508g/cm³。

4.水星表面是沒有大氣層保溫的,而且水星離太陽又是最近的,因此水星表面晝夜溫差近高達600℃。儘管接受著太陽的炙烤,2014年美國航天局派往水星的探測器信使號,卻發現北極地區一個隕石坑附近有冰的存在。

5.火星上擁有太陽系已知的最高山峰—奧林匹斯山。奧林匹斯山是一座盾狀火山,高度達21229米,直徑600公里。根據火山熔岩判斷,這座火山仍然是一座活躍的火山。

6.木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中體積最大,木星體積是地球的1321倍,木星體積大到可以裝下太陽系內其餘所有的行星。木星也是太陽系中質量最大的行星,木星的質量是太陽系內所有其他行星質量總和的2.5倍。

7.海王星也有光環,不過在地球上只能觀察到暗淡模糊的圓弧,而非完整的光環,對於海王星光環的內部結構,我們目前還不清楚。

8.冥王星的公轉軌道會穿越海王星的公轉軌道,在冥王星的公轉週期中約有五分之一的時間是距離太陽第八遠的行星。

9.目前人類發現的最大恆星是盾牌座UY,它的體積相當於45億倍太陽的體積,如果把它放在太陽的位置,那麼木星都會被盾牌座UY吞噬。


熊貓愛飛行


本人有幾個比較獨特的、冷門的假想或叫猜想,在此分享給大家:

1、天體紅移量與距離成正比的原因是由於宇宙空間非絕對真空導致的:星光遇到路徑上的介質會產生反射/散射、折射/透射和轉換/熱輻射光,在此過程中,透射光會因介質作用後的頻率全稍低於入射光的頻率,這才是頻率隨距離成比例降低的原因所在(檢驗方案見《驗證哈勃定律正確性實驗方案》);

2、星系可能是由星系中心噴射物質形成的,理由有:多數星系有二條對稱的旋臂就是星系中心噴射物質構成的。同時,星系的形狀多為碟狀。還有,太陽系內重於鐵元素的物質只能是銀河系中心產生的,特別是地球上仍存的短半衰期放射性元素,肯定是存在一個不斷生成的環境,否則,地球早就不應該有這些短半衰期元素存在了;

3、太陽系的行星、彗星與隕石等均由太陽噴射物質(太陽風)形成的,理由有:內行星多為固態岩石類重元素為主的行星,外行星多為液態和氣態類輕元素為主的行星。同時,行星的公轉平面基本上與太陽自轉的赤道平面相同,公轉方向也相同。

支持以上觀點的文章如下:


彭曉韜


相距200多億公里,美國NASA於1977年發射的太空探索衛星“旅行者1號”仍能與地球保持聯繫,信號來回(雙程)需要近40個小時。也就是說,如果你給它發信息"在嗎?",隔了近40個小時收到它回信"啥事?",已經是真愛秒回的情況了。還有一個"旅行者2號",目前距離地球約180億公里。



上圖:"旅行者1號"上的合金盤片,據說信息量極大。圖中箭頭線起於地球,剪頭所指就是飛船本身。

40多年的宇宙飛行,兩個探測器搭載的科學儀器有一部分已經失去工作能力,還有一些為了節約能源而停用,只剩下幾個還在運行(具體是哪幾個、幹啥用只有NASA才真知道)。

旅行者號的動力鈈電池估計到2025年能源耗盡。到那時,兩個旅行者將與地球"失聯",在星辰大海里漂流,直到……(發揮你的想象力吧)


上圖:"旅行者"航跡和預計"失聯"位置。


冬眠覺曉68


其實天文學在眾多學科中本來就算比較冷門的了,至於一些天文知識或常識有沒有趣,那就見仁見智了。

1、太陽的顏色:太陽真正的顏色是白色,而不是我們天天看到或印象中的金黃色。因為太陽發出的光線在經過大氣層的時候,可見光中波長比較短的光不是被大氣吸收就是被散射掉了,只剩下黃光和部分紅光,所以在我們眼中的太陽只能是黃色或者像夕陽那樣紅彤彤的。你要是離開地球大氣層在太空中看太陽的話,就會發現太陽真正的顏色是白色。

2、太陽系中表面溫度最高的行星不是離太陽最近的水星,而是金星。水星雖然離太陽最近,但是水星表面溫度在白天可以達到在427℃,而金星由於有著濃密的以二氧化碳為主的大氣,導致強烈的溫室效應,使其表面最高溫度可達500多攝氏度,就算再金星的夜晚也有400多攝氏度。使得金星表面平均溫度達到400攝氏度以上。順便說一下,水星因為其夜間溫度可降至-183℃,使得水星是太陽系中表面溫差最大的行星。

3、“度日如年”的行星——金星,還是金星,金星的公轉週期是224.7個地球日,而自轉週期則是243個地球日,也就是說金星的一天要比一年長18個地球日,在那裡可是名副其實的“度日如年”啊。至於原因還沒有定論。不過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金星是太陽系中唯一一顆逆向自轉的大行星,自轉方向是自東向西。就是說,在金星上看太陽是西升東落的。

4、金屬的自動焊接——冷焊。在宇宙真空環境中中,你將當兩塊同類金屬直接接觸時,會發現這兩塊金屬自動地融合在一起,如同被焊接一樣,這就是所謂的“冷焊”。這是因為太空真的非常空,空到當兩塊金屬接觸時,它們之間完全沒有諸如灰塵或空氣分子等物質將它們隔開,以至於兩塊金屬相互接觸後就會自然而然地黏合在一起。而在地球上的自然環境下,金屬表面往往會形成氧化膜,冷焊是不會自然地發生的。

5、沒有保護直接暴露在太空的人體是不會爆炸的,這點可能和你在一些科幻影視作品中得到的印象有些不一樣。NASA為此寫過一篇文章進行過解釋,在太空中不穿宇航服的話最致命的是缺氧導致死亡,在進行過的動物減壓試驗表明,人在真空中暴露10幾秒,人體內的水分會迅速蒸發,但血液還不至於沸騰,人體會變得腫大,但是不會爆炸。

6、地球與月球之間的距離要比你想象的大,足以放得下剩下那七顆大行星。月球與地球的平均距離約為38.4萬千米。這點距離在天文學的尺度上來說實在是微不足道的,甚至都不能稱之為距離,但是,就是在這個小到可以忽略不計的距離中,足以塞下太陽系中其他的七大行星。這足以表現出我們這個宇宙是多麼的空曠。

7、照在你身上的陽光很可能是在人類歷史之前就形成的。我們都知道,光從太陽的表面到地球上只需8分多鐘,但光子從太陽內部產生到達太陽的表面卻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因為太陽是個巨大的等離子體團,太陽中心產生的光子在向外行進時,要與太陽內部無數的原子、電子等帶電粒子相互作用,不斷被吸收、釋放、再吸收、再釋放,就這樣一點一點的來到太陽表面才能獨立地以光速傳播。 平均算下來,太陽內部的光子大約需要百萬年的時間才能來到太陽表面,也就是說,你現在看到的陽光很可能是在還沒有人類的時候產生的“古老陽光”。

其實說的這些基本都是一些常識,關於天文學方面的知識是很多,但興趣得一點一點培養,知識也得一點一點積累,多知道一些總歸是沒有壞處的。


清明的星空


我說幾個簡單的。

1.白天也可以看到月亮。天光大亮之後,也經常可以看到月亮的,夏天的下午四點左右,天空還是很亮的,但也經常能看到月亮。

2.一線城市裡用肉眼能看到五顆大行星。這五顆大行星分別是金星,木星,火星,土星,其中金星和木星很亮,有時候會被人誤認為是高樓上的一點燈火,火星呈紅色,也很亮,但不及木星,土星比較暗一年,不太好找了。還有一個是地球,是的,你隨時能看見。另外,水星不好找,我只看見過一次,用雙筒鏡。據說哥白尼一輩子沒見過水星。

3.雙筒鏡是觀星利器。很多人都以為買個入門天文望遠鏡就是觀星的入門選擇,其實入門最好是從肉眼開始,然後用雙筒鏡。先多認識幾顆星,然後用雙筒鏡看,當然最好有ED鏡片,雙筒鏡的倍數也不宜太高,否則手不穩,視野太小。我感覺8倍的就很好。能看到很多肉眼看不到的星了,也能看月球表面。其實除了五大行星,其他肉眼看到的夜空中的星星在高倍的天文望遠鏡裡也只是一個點。


12138豬豬d


1)《黑洞是由什麼構成的?》

2018.9.15

這事你放心,全天下(108X2N個宇宙)中的每一個黑洞的前生都是由三個不同大小的恆星靈魂修煉到佛界頂層智慧之後再組合而成為一個黑洞靈魂,皆為了修煉魔界的頂層智慧而採取的最佳進化方案-----將不同的三顆恆星以最佳科學的方案演變成為一個黑洞天體......然後形成黑洞天體之後就會繼續努力吞食(實為融合)其他的大量的恆星入體,讓恆星靈魂完全不斷地融入黑洞靈魂之中,從而也就導致黑洞靈魂智慧瘋狂升級的同時其黑洞視界也越變越巨大了.這麼玩遊戲直到二百億年的黑洞壽命期限到了,則黑洞靈魂就會將壽終的黑洞天體自行消毀之後就會成功地進化成為了新的一個宇宙之王靈魂,那麼這種新誕生的宇宙之王靈魂就會去以自己修煉成功的非常卓越的科學智慧才華創造出屬於他的全新的宇宙了.......

這正是全天下必是由108x2N個宇宙構成的N個宇宙會無限地不斷生成,當然其中也有許多進化不太好的宇宙就會被進化卓越的宇宙給吞併了.正如我們的宇宙己經吞併了非常大量的宇宙從而使自身宇宙產生了瘋狂膨脹的現象.雖然人類科學對於宇宙膨脹現象誤解得非常離譜也絲毫不會干擾到我們宇宙的宇宙之王的雄心壯志了.

當然宇宙演化還有好多好多知識都是人類科學無法理解的事了,所以我也不太好意思再多講更有意思的宇宙科學知識下去會更好些,只能再多講一點宇宙有多大的知識才有意義,不然會讓不少人類很自然地產生非常不爽的情緒就會成為事實了.

我們所在的整個銀河系範圍內共存在黑洞天體總數達到9728.3278萬個

......................

如來宇宙直徑(7)

2018.5.6統計:

我們的宇宙----"如來宇宙"由於前階段非常努力地大力奪取許多個外宇宙精華,從而導致"如來宇宙"直徑己經爆漲到336421.6742億光年.

最初"如來宇宙"創造成功後的直徑僅有5000億光年.

我們宇宙裡存在的星系數量也就上漲達到64272761.56384189億個星系.

現今"如來宇宙"的自轉的轉速己達到96.38765萬億公里/分鐘.

最初"如來宇宙"的自轉的轉速達到7000億公里/分鐘.

2018.5.4起全天下共劃分有108x2N個宇宙.大多數宇宙直徑是5000億光年左右.

我們宇宙每400億年就是一次小輪迴,每6000億年就是一個大輪迴.我們現處於第三次大輪迴中的第15次小輪迴的第193億年時代.即還有207億年後這次大輪迴才結束而進入第四次大輪迴的第一次小輪迴的進化之中.

全天下共有108x2N個宇宙存在,均各自不斷輪迴進化之中.

2)《銀河系黑洞與人類癌症》

2015.9.30

從題目看似乎是莫名其妙!請放心,作者的許多文章都屬這類感覺.因都不是寫給常人看的.

銀河系中心超大質量黑洞的存在對於銀河系中己存在的52顆智慧文明星球上的眾生的生命進化是極為重要的事,顯然地球不可能例外.否則造物主就是吃太飽了,當然不是如此.

宇宙中任何一個存在有智慧生命的星系中必有黑洞天體存在,這是宇宙規律,可不由地球上的人明不明白而改變的.同理,無黑洞天體存在的星系,則必無任何智慧生命存在.你若不信的話去問地球上的任何天體科學家也是沒法解釋明白的.因地球的文明過低了,不能怪天體科學家們答不了此題.

迴歸主題,我們所在的銀河系中心超大質量黑洞靈魂在他當任的大量重任中具有一項宇宙之王分配給他的日常工作任務---將他擁有的消化宇宙任何物質(有害或有益)皆化為有益於自己的生命大智慧傳授給銀河系裡的無量眾生靈魂學習.

而對於努力學習黑洞先生這項卓越智慧的眾生靈魂承載者,其肉身患上癌症的機率會很接近0%.為何不是一定屬於0%?因這是讓癌症消失的主要方案,但非全套方案,故只能客觀講是接近0%.

別的星球我們管不著,我們只要關心自己就好.當我們身體的細胞因無法消化各種有害刺激(最典型的是核輻射),則必生成變異性狂長---癌症.

而黑洞先生所教的智慧正是讓眾生靈魂學習到可以將各種外界產生或機體內部產生的有害刺激全都消化成有益的能量或成垃圾排出體外.

此項智慧一旦成為你生命智慧的一部分,基本上可以確信癌症與你沒什麼關係了.當然要徹底無關的話,還要補上一項很有意義的智慧---修復自己DNA編碼漏洞.若這個智慧也學會了.那麼真的是癌症成了別人的事了.即癌症100%與你無關!

所以上述二項智慧都是作者熱衷學習的,真叫百學不厭.

妖族靈魂承載者最易患癌的原因正是黑洞先生拒絕傳授他的大智慧的同時還將不斷吸走妖族靈魂者身體能量.從而使他/她們成了一場生命的折磨旅途了,即使在人間成了明星也得如此.

佛界靈魂與魔界靈魂都屬與宇宙大智合節拍的靈魂,但妖界靈魂必是違背宇宙大智的節拍而產生生命旅程中的很難越過的苦難(表達方式多樣,不只是患癌)

選擇決定命運.當然是由靈魂意識與大腦意識都做出正確的選擇才是會有人生佳境,只要其中一個做出錯誤的選擇,則必定難有佳境人生了(可參閱作者的《利益共同體的命運》文章),否則宇宙的因果定律就無法成立了.

人類常常對因果定律的曲解大多是來自不知自己的主子就是自己的靈魂這事所引起.不知則易犯錯,由不得誰信不信.

在此順便感謝專修宇宙魔界大智慧的黑洞先生給我今生的一系列幫助,因自己身強體健又快樂與幸福有他的一份功勞!眾生何不是如此?只是大多數人不知而己.

偏見是人類的弱點,對銀河系中心超大質量黑洞先生的偏見會使自己身體出狀況的.如果誰真對他有惡意,那就會使自己變得很倒黴了,不論自認為是信什麼教派,這是宇宙鐵定的規律,無一例外.

注:在切爾諾貝利核電站舊址生存的巨鼠們,都是因為它們的生命靈魂很努力學習黑洞先生傳授的將有害核輻射轉化為可用的身體能量的智慧,而導致它們個個體型巨大卻不患癌症的原因所在.這案例也可說明,地球上某些人類的生命智慧還不如巨鼠好使.太會挑了.不懂得順應宇宙法則,逆天而行,若不患癌真的有違天理.




宇宙時空聯盟


我也來說幾個,歡迎補充

1、永遠面向對方,永不回頭的冥王星和衛星卡戎:由於潮汐鎖定的原因,冥王星和他的最大衛星卡戎永遠都是用自己的一面對著對方。卡戎的公轉週期就是冥王星的自轉週期。

2、宇宙空間裡物質的平均密度,比地球上所能抽出的最空的真空還稀薄。

3、本星系群當中最大的成員,仙女座星系正以每秒120km速度向銀河系奔來,30多億年之後二者將發生碰撞。但兩個星系中的絕大部分成員將毫髮無損。

4、木星的質量是其他所有7大行星質量總和的2.5倍。

5、地球上所有的黃金、鉑金、白銀,都是中子星碰撞,或者中子星和黑洞合併產生的。兩個中子星碰撞產生的黃金,可能有上百個地球的質量。

6、距離太陽最近的恆星--半人馬座C(又稱比鄰星)到太陽的距離,是冥王星到太陽距離的4515倍。


格倫菲爾


我知道一個天文曆法的有趣知識,非常的有趣,但是在座的各位是過不到嘍。那就是2262年有倆個春節,這是由陽曆與陰曆的誤差導致的,於是出現了農曆,採用“19年7閏”的方法,閏就是多了一個月,比如閏一月,就表示那個年份多了一個一月,就得多過一次。而在2262年,多了一個一月,2262年1月21日是農曆春節,下一個月的20日還是正月初一,還是春節,所以,我個人感覺應該要放兩次假,過兩次春節。

黑洞並不黑,邊緣還會很亮,那便是黑洞的視界邊緣,我們看到圖片上的黑洞形象時,會看到黑洞邊緣那些被扭曲的星系圖案,那是因為黑洞的引力作用扭曲了原本光線的傳播路徑,造成了透鏡效應,就像下圖一樣:

星際穿越中的黑洞形象更貼近現實。

中子星並非全是由中子構成,也包含著諸如離子、電子、鐵原子核、富含中子的原子核、自由中子、以及最內部壓力、溫度最高部位的可能存在的夸克、膠子(猜測?)。所以,可以把中子星看成是巨大的原子核,而不是簡單的認為它只是由中子組成,這是片面的。

白矮星,是的,如名字所言的那樣,確實很白,發著慘淡的白色光芒,是小質量恆星(八倍太陽質量以下)演化到末期的產物,太陽的未來就是白矮星。

你還能想到哪些有趣的天文知識呢,歡迎補充!

個人淺見,歡迎評論!


科學船塢


宇宙無邊無際,它的故事最多了。宇宙中有哪些有趣但是冷門的天文知識呢?冷門不好說,但是有趣的天文小故事相信每個愛好天文知識的朋友都能說出一大堆來。碰巧我這裡也有幾個自己覺得挺有趣的和大家分享一下。

圖示:宇宙

天上有多少星星

古時候如果要刁難一個人,就問他“天上有多少顆星星啊?”天上的星星眨呀眨的,誰能數的清!多數人都會問的啞口無言,聰明的人就會說“天上總共有9999顆星星,不信你自己數一數?”誰也不可能數的清天上有多少星星,因此只要會懟懟就能贏。

現如今這天上的星星有幾顆已經不是什麼難題了。全天空中人們肉眼可見的星星大約有7000顆,不過因為地球是球形的,因此無論站在什麼地方都只能看到半個天空,因此眼力再好,也只能看到3000多顆星星。

圖示:星空

距離太陽最近的恆星我們肉眼看不到

銀河系中有數千億顆恆星,其中距離太陽最近的一顆是比鄰星。比鄰星距離我們只有4.22光年的距離。比鄰星距離我們太陽系最近,我們卻看不到它。這是因為比鄰星太小了,直徑只有太陽的七分之一,發出的光線十分暗淡。比鄰星亮度只有11.05等,而人類肉眼只能看到亮度為6.5等的星星。

圖示:通過望遠鏡看到的比鄰星

質量小的恆星都是恆星中的壽星

太陽是一顆黃矮星,它的質量在整個恆星家族中算是比較小的一類。太陽的壽命大於有100億到110億年。然而太陽的生命週期不是恆星中最長的。那些比太陽質量小很多倍的紅矮星家族的恆星才是真正的恆星中的壽星。像上面提到的比鄰星就是一顆紅矮星,它的的壽命可達千億年!而宇宙中質量最小的恆星壽命可達百萬億年,這幾乎是永生了。

而那些質量比太陽大許多倍的大質量恆星的生命卻只有幾億到幾千萬年的時間。

圖示:紅矮星壽命可達千億年

仙女星系和銀河系碰撞不如小行星的撞擊地球危害大

科學家發現現在距離地球254萬光年的仙女座星系會在大約37.5億年後和銀河系相撞。我們都知道小行星撞擊地球的厲害,就會以為兩個星系之間的碰撞肯定就是世界末日了。其實不然,科學家研究認為,銀河系和仙女座星系的碰撞對地球不會造成災難性的後果。

原因在於星系內部恆星之間的距離非常的大,兩個星系相遇之後會相互穿過對方,然後在引力的作用下又拉回來,反覆數次之後合併成一個更大的星系。這期間星系之間的天體不會發生實質性的碰撞,因此地球和太陽都會安然無恙。

而小行星撞擊地球那可是實打實的撞到了地球上,對地球生命造成嚴重災難。

圖示:星系碰撞

上面是我覺得比較有趣天文知識,權且當做拋磚引玉了,不知道朋友們有沒有更有趣的天文知識呢?一起來分享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