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宇宙中有多少地球?

成祥e談


宇宙中有多少個地球,這個問題不就如同問宇宙中有多少個星球上有人類嗎?顯然宇宙中只有一個地球,這也正是地球的特殊性所在。所以我認為題目表達的意思應該是:宇宙中有多少個星球可以供人類居住?



科幻學者想象未來的人類將會在銀河系中的幾百顆行星上建立殖民地,但是銀河系中真的有那麼多的星球可以居住嗎?這個真的不好說,至少目前為止,除了地球,我們還沒有發現其它的可以供生物生存的星球。根據一個著名的天文學家德雷克給出的一組方程,可以計算出銀河系中有生命存在的星球將會有超過1萬個,而其中擁有智慧生命的將會有兩百個左右。這個公式的可行性我就不去討論了,但是我可以肯定的是銀河系中可居住的星球絕對不止地球一個。因為在浩瀚的宇宙當中,太陽系並非是獨一無二的。


到目前為止,人類已經發現了236顆太陽系外的行星,科研人員能夠很輕易地探測到體積比較小的行星,當然體積如同木星和土星一般大小的就更容易被發現了,通過觀測以及數據的積累,他們發現很多的大行星與其恆星之間的距離與我們的太陽系中木星,土星與太陽的距離一般遠,於是就得出了這是行星系統中普遍存在的結構。我們的銀河系有2千多億顆恆星,而宇宙中又有幾萬億個星系,每個星系都會有幾千億顆與地球一樣的行星。

人類一直都在茫茫的宇宙中探索其它生命存在的證據,我們相信我們人類不會是浩瀚的宇宙中孤零零的存在。奈何現在的技術手段有限,人類所能夠了解到的宇宙範圍還比不了沙漠中的一粒沙子,但是現在沒有發現不意味著就沒有。去年NASA就通過開普勒望遠鏡首次在一個冷星系中發現了一顆與地球大小非常接近的行星,而且其表面很有可能存在液態水,並且適合人類居住。美國的天文學家稱,這是一個歷史性的發現,最像地球的行星距離地球約為500光年,位於天鵝座“開普勒-186”紅矮星5顆行星中的最外層,距離該恆星5240公里,理論上位於該星系的宜居帶之內。


鏡像科普


宇宙中只有一個地球,也是人類唯一的母星,基於人類目前的認知能力,現在也沒能找到第二個地球。

據粗略估計,銀河系中就有2000到4000億顆恆星,那行星就更多了,類似地球的一樣的巖態行星在宇宙中可以說是不計其數,但和地球一樣,有大氣層,有水,溫度適宜,適合生命生產的星球可以說還有找到。

如果非要說宇宙中有多少顆和地球一樣的行星,天文學上有個定義叫類地行星,是以硅酸鹽石作為主要成分的行星,類地行星的結構大致相同,也就是一個主要是鐵的金屬中心,外層則被硅酸鹽地幔所包圍,表面一般都有峽谷、隕石坑、山和火山。在太陽系中,類地行星有四顆,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

美國NASA去年宣稱,又新發現了219顆疑似太陽系外的行星,其中有10顆是處於它們行星系內宜居帶的類地行星。在這些類地行星中,和地球最接近的目前是開普勒452b,相似度0.83,被稱為地球2.0。開普勒452b位於距離地球1400光年的天鵝座,它的直徑是地球的1.6倍,有可能擁有大氣層和流動的水,被認為是一顆非常宜居的行星。


震長



宇宙中有多少個地球?這問題顯然問的不準確,你可能是想問宇宙裡有多少個和地球一樣有生命的行星吧。但我可以肯定的告訴你,目前在我們的銀河系有生命形態的星球,只有地球是唯一。在銀河系外,科學家已發現236顆太陽系外行星。在2004年發現一顆類似地球的行星GJ436b

GJ436b行星是西班牙和倫敦大學學院的天文學家利用行星凌日現象於2004年發現的。在目前所建立的理論推導是一個大氣中混合了氫、碳和氧元素的行星,其表面溫度能達到1000k(726℃),被認為含有極其豐富的甲烷,以及少量的一氧化碳。不過,這些都只是理論,要想得到證實不知還要多少年。

NASA發現開普勒438b

開普勒太空望遠鏡從2009發射成功以來,一共發現了4000餘顆候選行星,其中1028顆已經被確認了。而438b只是其中的一顆行星!它比地球大12%,接收的恆星光線則比地球多出40%。它距離地球475光年,繞其恆星公轉週期是35.2天。438b所在的位置,處於該星系中既不太熱也不太冷的軌道,能夠讓液體水大量存在,成為作為最接近地球環境的系外行星。

從整體來說雖然開普勒發現4千餘顆系外行星,但它們都離我們地球太遠,每顆行星有沒有生命形態當前還是個未知,所以,目前我們的地球是唯一的。


希望d田野


地球,擁有適宜的溫度,水得以以液態存在,地球擁有磁場,這會保護地球的大氣層,讓生命的保護傘一直處在撐開狀態。

地球是岩石質星球,擁有固體表面,擁有著大氣層,大部分的表面都被海洋覆蓋,這很好的起到了保溫、調節氣候的作用。

那麼在搜尋太陽系外宜居星球時,就得把握住幾個點,首先是岩石質星球,其二位於宜居帶內,其三可能不可能存在大氣層。

目前,世界上的科學家已經搜尋到了5000餘個系外行星候選者,經過科學家的仔細辨認,已經有超過3200餘顆得到了確認,那確實是行星,但是這些行星們包括了氣態行星、岩石星球和類似於天王星、海王星那樣的冰巨星。

所以,還是得辨認,這些行星們有哪些是岩石星球,且是位於該恆星系的宜居帶中的,也就是距離恆星的位置剛剛好,那麼,一個個的行星都被排除了,真的,像咱們地球這樣的星球真的少,到目前為止,人類已知的岩石星球,且位於宜居帶中,共計21顆。

是不是感覺到原本3200餘顆,而現在呢,只有21顆像咱們的地球,至於宇宙中到底有多少個地球,地球僅我們腳下的這一顆,不過與咱們地球類似的星球肯定是很多的,從目前的發現上就可以看出來,畢竟宇宙太大了,現在已發現是21顆,將來就是2100顆、21000000顆。


科學船塢


人類的地球肯定只有一個啊,但外星生命的“地球”就是未知數了,不過我是相信宇宙中存在地外生命的。

其實科學家已經發現了數顆“疑似存在生命”的星球了,但無一例外,它們都離我們很遠,只能根據一些天文觀測數據來進行的估計,比如星球是否處於宜居帶之類的標準。

而且這是電磁波帶來的信息,什麼意思呢?比如在1000光年外,發現一顆疑似星球,但實際上,我們接受的信息都是那顆星球1000年前的狀態情況。

那麼我們有沒有相關公式來估算外星文明呢?

有,被稱為德雷克公式。

它是用來估算咱們銀河系內具備電波通訊手段的文明數量。公式的估算表明,銀河系內最少存在40個先進文明(至少和人類類似),最多是5000萬個。

但有一點也要注意,銀河系光直徑就10萬光年了,距離太陽最近的恆星遠在4.2光年之外。即便真的有,想要兩個文明接觸,那也是難度極大的。再轉眼看看人類的航天水平。

期待你的點評和關注哦!


賽先生科普


很顯然,地球只有一個。

地球表面大約有70%被水覆蓋著,圍繞著一顆名為太陽的中年恆星運行,這顆恆星的年齡約為45億歲,預計它將在幾十億年後釋放出持續不斷的能量。為了符合潛在的生命友好的標準,一顆行星必須是相對較小的岩石行星,並在其恆星的“宜居帶”內運行,這是為了讓水可以以液態形式存在於行星表面的某個位置。


這裡所說的生命是時基於人類理解的地球生命的形成過程,但不排除其他的生命類型。

當然,科學家們發現了很多類地行星,即相對較小、岩石組成且處於“宜居帶”的行星。

NASA的開普勒太空望遠鏡於2009年發射升空,其任務是確定銀河系中類似地球的行星有多普遍。開普勒-186f是第一顆被證實的地球大小的行星,且圍繞著可居住區域中的一顆恆星運行。

另一顆行星開普勒-22b距離我們600光年。這是第一顆被發現在其母恆星宜居帶的行星,但世界比地球大得多,是我們地球大小的2.4倍。目前尚不清楚這顆“超級地球”行星是岩石、液態還是氣態的。它的軌道時長約290天。

而另一顆行星Gliese667 Cc離地球只有22光年遠,它的質量至少是地球的4.5倍,研究人員還不確定它是否是岩石,這也是一個臆測的結果。Gliese667 Cc在28天內就完成了圍繞主星運行一圈,但這顆恆星是一顆紅矮星,比太陽冷得多,因此這顆系外行星被認為位於宜居帶。然而,用位於智利的歐洲南方天文臺3.6米望遠鏡發現的Gliese667 Cc可能會在太靠近的軌道上被紅矮星猛烈的烘烤。


與此類似,開普勒望遠鏡發現了更多的行星:開普勒-438b、開普勒-62e和62f、開普勒-442b、開普勒-69c等,這些行星可能是外星“地球”,這些行星可能具有維持生命的大氣、水和岩石地殼,且其恆星能合理地為其提供能量。

如果你有其他見解,可以在下方評論哦,我相信你的評論可以一針見血。


趣味說


顯然,宇宙中只有一個地球,但類似於地球的行星不在少數,畢竟宇宙真的很大。類似於地球的行星包含幾種特徵,首先是巖質行星,表面覆蓋著呈現固態的岩石;其次它與主恆星的距離適中,其運行軌道位於宜居帶中,表面存在液態水。在銀河系多達上千億顆恆星周圍,環繞著大量的行星,其數量大於恆星總數。由於行星的尺寸很小,自身又不會發光,所以找到它們並非易事。

自二十多年前找到首顆系外行星以來,目前已發現的行星數量還不到4000顆,遠低於實際數量,所以還有大量的系外行星有待發現。根據研究估計,如果銀河系中存在2000億顆恆星,那麼,宜居行星的數量可能多達400億顆。儘管如此,目前已知的潛在宜居行星只有53顆。注意這裡還只是潛在的宜居行星,而非得到確認。在這些已知的潛在宜居行星中,只有十來個是宜居行星的可能性比較高。例如,開普勒-62 b很有可能位於宜居帶中。這顆行星是一個超級地球,它的質量達到了地球的2.8倍,半徑則為1.4倍。它的主恆星——開普勒-62,是一顆橙矮星,紫外輻射較弱,這樣有利於生命的演化。據估計,開普勒-62的年齡達到了70億年,在如此漫長的時間裡,開普勒-62 b或許就像地球一樣孕育出了五彩繽紛的生命。

放眼宇宙,類似地球的行星就更多了。在可觀測宇宙的範圍內,星系的數量至少有上千億個,每個星系中都可能包含了大量的宜居行星。因此,宇宙中類似於地球的行星極多,但地球只有一個。


火星一號


宇宙中有多少地球?

這個兩方面回答,一個答案是目前只有一個。

因為儘管宇宙無限大沒有盡頭,人們也相信有著外星文明和生物,但是地球目前仍舊是唯一有生命的星球。因為人類可能技術水平有限,尚未發現其他生命存在。

另一個答案是無數個。為什麼?

回答這個問題,先說下,天體的分類,宇宙中幾乎所有物質都可以稱為天體,只是分為不同類型。比如恆星,太陽為例,就是太陽系唯一一顆恆星;行星,太陽系有八大行星,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海王星;衛星,比如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人造衛星暫且不說;彗星,比如哈雷彗星;小行星、流星、白矮星等等。

而地球屬於行星。

因為宇宙是無邊無際無始無終的,就連恆星的數量都是無窮的,比我們地球上所有海灘的沙子加起來都還要多,更何況是數量比恆星還多很多的行星呢?

所以宇宙中有無數地球一樣的行星。

但是,有生命的目前只此一家別無分號!

簡單回答,祝好!


地理愛好者


地球,全宇宙也只有一個,這是毫無疑問的,但可能有很多“類地行星”,通常我們叫適宜生命生存的“類地行星”為“第二顆地球”!

從目前科學家們的發現來看,在已經尋找到的上千顆行星中,沒有任何一顆堪稱第二顆地球,即使在某些方面與地球有些類似,但不會像地球那樣如此適合生命生存!

在我們的太陽系,金星和火星都是類地行星,但我們知道無論是金星還是火星都不適合生命生存,因為生命的誕生和繁衍需要非常苛刻的條件!

所以說,不懷疑浩瀚宇宙有適合生命生存的第二顆地球,但數量不會很多,再加上宇宙如此之大,幾十億有第二顆地球我們也很難發現!

經常看見有人持有這樣的觀點:不要以人類對生命的理解方式去理解可能存在的外星生命,他們很可能適應不同的宇宙環境,生命形式也可能與地球生命完全不同!

但是,地球上如此生機勃勃的生命物種可供我們參考,我們有什麼理由放棄以地球生命為標準而去尋找可能存在我可能不存在的生命形式呢?

難道科學家不知道可能存在其他生命形式?

肯定知道!但他們為什麼依然按照地球生命的標準去尋找外星生命???


宇宙探索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這個問題有意思就在於沒有給出限制,因此不同的理解就有不同的解釋,可能會有很多種答案。

首先如果要求完全與我們所在地球一模一樣的地球,在我們只擁有一個宇宙的情況下,這裡就是我們的唯一。即使今後在宇宙中發現與地球十分相似,生物的多樣性也十分相似的太陽系外行星,也不一定完全一樣。從大的方面說,山川河海會不一樣,從小的方面說,螞蟻的數量,沙子的數量和形狀肯定也不一樣。

有些人提出平行宇宙的說法,認為我們這個世界有無數的平行宇宙,有無數的我們在不同的空間,當然也有無數個一模一樣的地球。

但這種假設時空通訊一貫不予採信,認為人類在我們這個三維空間生活,永遠也不能突破維度到達另外一個時空。這樣說或許是給幻想著前往平行宇宙尋找真愛的人澆了一瓢冷水,引起他們的憤怒,但我很高興這瓢冷水把他們從虛幻中澆醒。

還有一種說法,就是指類似地球的行星。

這在宇宙中就有無數個了。地球在太陽系屬於類地行星,我們太陽系就有4顆類地行星,即水星、金星、火星、地球。而探索發現一般恆星都有行星相伴,類地恆星當然也一樣的存在。銀河系就有2000-4000億顆恆星,就是說有4000億個太陽系。而宇宙中有2萬億-10萬億個星系,即使三分之一的恆星有類地行星相伴,大家算算有多少?

有人又說,在太陽系4顆類地行星只有地球有生命和文明,那麼類似地球生態文明的星球有多少呢?

據科學家估計,這個數量也不少的。根據德雷克方程計算,僅銀河系就有10萬-100萬顆星球可能存在文明,宇宙中有幾萬億個星系,這個數量也是非常巨大的。

然而,人類目前在宇宙中還是孤獨的文明,科學家們搜遍了太陽系,也掃描分析了太陽系外幾十萬顆恆星,雖然找到不少類地行星,甚至所謂"宜居行星"、"超級地球",但迄今為止沒有發現任何地外文明的跡象。

宇宙中至今沒有發現地外文明,這當然有多方面的原因。時空通訊過去的文章中對這個問題有過多次分析,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查看我以往發的文章,在這裡就不多做闡述了。

既然連地外生命和文明都沒有發現,就更沒有一模一樣的地球了。

這就是時空通訊的看法,歡迎點評討論發表高見。感謝關注支持和理解。

時空通訊所有發表的回答和文章都屬原創作品,已經授權“維權騎士”維護保障本人原創著作版權權益,侵權必究。有需要使用本人原創作品的歡迎聯繫本人授權,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