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8 咬乳記(民間故事)

咬乳記(民間故事)

古時候,贛州府有一戶人家,父親早年去世,留下遺腹子及寡母兩人。歲月艱難飢寒交迫,全憑母親含辛茹苦把兒子拉扯大。此子長到五、六歲時,因家貧,不能進學,但人卻有幾分聰明。而且眼饞,見不得別人的東西,見了就想佔為己有。

每次他拿了別人的東西,母親從不過問緣由,只是一味護著,有時還不由自主地誇獎自己的兒子:“還是我的兒子顧家!”天長地久,兒子每次聽到母親如此的讚賞,心裡都是甜絲絲。他心中竊喜:還是母親理解我。一而再,再而三,這小兒的膽子越來越大了。小偷小摸已不能滿足他的慾望。長到15歲時,已是惡名遠揚。母親見他這樣,心中不免後悔,可再教訓他時,他早已聽不進去了。如多講他兩句,他乾脆離家出走了。母親見此,後悔的老淚縱橫,可他大了,翅膀硬了,管不住,飛走了。俗話說:“善惡有報。”此子在相鄰的幾個縣犯下了數宗大案。殺人越貨,盜竊公庫銀兩,惡行累累。縣衙向各地發出了海捕文告,要把他抓捕歸案。公差也前往其家中追捕,其母經這一折騰,又氣又嚇又怕,一病幾月。

一日早晨,其母醒來看見破桌上放著一個包袱,覺得奇怪,起身打開一看,包內有紋銀幾兩,衣服幾件。可看看家裡,空空蕩蕩並無誰人,便知是兒子回來留下的。母親一看,不由怒從心頭起,隨手把它棄之屋外。可想想又覺不妥,忙又偷偷把它撿回來藏好留作家用。光陰似箭,不知不覺幾年過去了。

一天,只聽得街面上鑼聲噹噹響,人來人往場面十分熱鬧。其母不知怎麼回事,倚門一看,原來是府衙捕的名震遐邇的通天大盜。只見他五花大綁的捆著,老人睜眼一看,正是自己朝思暮想的兒子。頓時,天昏地轉,差一點背過氣去。待鄰居街坊救醒抬進屋內,還在悲絕地豪哭不停。按當時的刑律此子罪孽深重理當斬首,刑期定在秋後。

這時,兒子要求見母親一面,府衙道臺恩准。其母本不願相見,但兒子是自己身上掉下來的肉,不管怎樣,總歸是自己的兒子。頓生憐憫之心,殺雞煨湯前往牢中探看。兩人一見,不由抱頭痛哭,母親哭的是昏死幾回。母親含淚對兒子說:“我的兒呀,早知今日,悔不該當初啊!”遂遞上煨好的雞湯,欲喂兒子。兒子滴淚說:“母親啊,是孩兒不孝了......兒子不想喝雞湯,只想再喝一口母親的乳汁,請母親成全,讓兒子吮吸一口如何?”母親見兒子這一要求,也顧不的許多,只想滿足兒子的這最後要求,遂寬衣解帶露出乳頭,兒子上前深深地吸了一口,舒坦甜潤地說:“真好啊,母親,我好象又回到兒時一樣......”母親一聽淚如雨下,輕輕撫摸著兒子的頭,內心百感交加,正當母親沉湎於過去的心酸苦楚的瞬間,猛見兒子在她乾癟的乳頭上咬了一口母親強忍著疼痛,只見那殷紅的鮮血從乳頭處直流下來,浸溼著她破舊的衣衫......剎那間,母親推開兒子邊衝出牢房邊嚎啕悲切地叫著:“兒啊,是娘害了你呀......”隨著無情的一刀,罪孽深重的兒子魂歸故里去了。可,可憐的母親瘋癲了,她在大街小巷見人就說:是我害了我的兒子呀!三字經說的好:“人之初,性本善。子不教,父之過。”這慘痛悲切地故事告訴人們,孩子的教育要從早期抓起,從小事抓起,樹正要根直。不要到了無法彌補的時候,那就晚亦。這個故事在虔城上下講了幾百年,可謂老幼皆知。也是在時時提醒著人們注意對下一代的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