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1 永遠都不存在永遠

原文@顯愚 載於中讀App

人們常說“人是會變的”。有人對我說“這個世界越來越變得自己不想要的那個樣子”,也有朋友對我說“別人都在變,只有我們沒變,真怕自己有一天也變了”。其實每個人時時刻刻都在變,我們會有自身的改變,即使自身不變,也會有因為別人的改變而所做出的認識和行為的改變。

因為社會,很多人都會變。且不談為了滿足生理的基本需要,我們所做出的改變也許只是為了存活——滿足自己心理的存活。為了慾望的滿足或是虛榮心,我們變了,變得表裡不一,或是咄咄逼人,有了手段甚至是傷害他人的邪念,然後我們變成了自己所謂的“成熟”。也有可能身不由己,我們不得不做出矛盾的選擇,也可能是我們身處複雜的關係中,無意識地就傷害了他人 。我們所做出的改變也只是為了存活——緩解應對他人改變的自身心理反應。

這是某個朋友說的一段話“每隔一段時間我們的心裡都會有細微的變化,對與錯,好與壞,可靠不可靠,交心不交心,後悔不後悔,這些我們的感覺都會變,有些會慢慢變,比如對一個人的感覺。有些在一兩星期內就會有明晰,比如後悔不後悔,你對他的看法等你換個心情的確也會變的。”

因為別人的改變或者是自己心理應對所做出的改變導致了關係的不確定性和不穩定性。“無常”,換句簡單的話來說,誰也不知道會發生什麼,而“無常”即是苦。

永遠都不存在永遠

《我的前半生》中子君遭遇背叛,俊生愛上了凌玲,相愛並沒有錯,但這對子君來說何嘗不是一種巨大的傷害呢?子君有了應對,最後她選擇走出去

唐晶所遭遇的更是這種誰也想不到,一個自己相戀十年的男人和相處二十年的朋友相愛了,相愛並沒有錯,可是唐晶遭受的何嘗不是一種無比巨大的傷害呢?唐晶有了應對,最後在辦公室裡面對賀涵的勸阻,唐晶一意孤行,她只想比賀涵更好,走得更高,看得更遠,其實她只是想證明,並不是離開賀涵,事情就做不好了。

由於最初陳俊生的背叛,故事中的五個人最後因為愛情、友情、職場陷入了不堪的關係中。這就是因變而造成的無常。總是聽人講“要是……要是當初……”,劇終陳俊生就是處於這樣的後悔之中。

我們無法去評判其中的孰是孰非, 發生的已經發生了,傷害的已經傷害,被傷害的也已經受到傷害,想要彌補也於事無補,就像子君想要彌補唐晶一樣。

天災,人禍,陰差陽錯,我們無法控制外部的改變,我們能夠控制的只有自身。而對於外部改變的認識很大程度取決於自己的主觀心境,境也只能隨我轉。

劇終唐晶在子君母親面前的哭泣讓人心寒,但唐晶終歸是個強大的,她直面了,並且繼續自己的事業。今天的因會造成明天的什麼果,我們誰也不知道。但現實中我想是很少存在狗血的瑪麗蘇劇情的,我們只能以自身的可控來應對外界的萬變。

站在傷害的那一方,俊生是愧疚的,但再多的愧疚也無法彌補最後的不堪關係。站在被傷害的那一方,誰又能把後悔二字加在唐晶和子君的關係上呢。我們因此有了改變,然後繼續前行,可又誰知道以後呢?好的會轉向壞的,惡的也會轉向善的。只是,永遠都不存在永遠。

後話,世事無常,而對於每個個體,人生亦無常。既然知道了無常的道理,你也就不必思前想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