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5 徐公子讲故事 阜阳颍上杨湖

徐公子讲故事  阜阳颍上杨湖

在没有成为“镇”这一行政区名之前,当地即有“杨湖镇”之称谓,取名来自于汉语本义之“扶镇”,当地方言,“扶”读如“湖”,以讹传为“杨湖”,其实,当地并无此“湖”。扶镇之义,本因此地为颍河边一小镇,名为“杨垴子”,建于颍河边一垴湾自然港,因河水冲涮,年年坍塌,乡民传“羊脑子叫陈嘴子(垴湾对面伸出河滩)喝了”,自名“杨湖镇”,实义为“扶镇”,以求扼止坍塌之势。五十年代末建立行政建制时取正式名“杨湖公社”,后改为镇这一行政建制时,始正式有“杨湖镇”之谓。此记,以见证方言对地名的影响。按名索湖,实不可得。

杨湖镇是历史上阜阳东方第一大镇,始建于明末清初,兴于清朝康熙四年。杨湖镇水陆交通便利、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古老的杨湖镇曾有过辉煌的历史,解放前民国就在杨湖镇设立水陆督察处,管辖百里河道及淮、颍两河相关集镇,当时对杨湖商业贸易曾流传着“金垛孜,银正阳,杨脑孜,小香港”的民谣,杨湖镇繁华可见一斑。新中国成立后杨湖镇成为颍上县四大标准建制镇之一,1948年颍上淮颍中学在杨湖建立。民族有汉族和回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