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8 花旗警告:五年內裁掉一半操作工!石油行業或再迎裁員潮!

花旗警告:五年內裁掉一半操作工!石油行業或再迎裁員潮!

關注我們,即有機會獲得價值100元中石化加油卡

作者 | 大雨

.....................................................................................................

時下最大的熱門除了世界盃,就是銀行界的“小地震”。今天,最大的冷門不是德國被墨西哥幹“翻車”,而是世界第一銀行宣佈“裁員”!

近日,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花旗銀行警告稱5年內會使用機器人自動操作,取代1萬員工,即一半的技術和操作崗位。

說是警告,更像是一種直白的宣示。據悉,關於“花旗警告”整篇報道不足區區50字,但是一經刊出,立即佔據各大媒體頭版頭條。一時間,整個西方世界炸開了鍋,對於“花旗警告”的關注度遠遠超過正在熱播的世界盃。

為什麼會引起如此大的關注呢?其原因也就四個字,茲事體大

人和機器“搶食”的時代到來!

對於“裁員”,石油業的同行們感同身受。而今雖時過,但境未遷。雖已過了數年,每每回憶起那段灰暗歷程心裡總會隱隱作痛,其情其景,歷歷在目。

不曾想,“裁員”如西風,捲土重來。

旗銀行機構客戶集團CEO詹密•弗雷塞表示,技術和操作崗位是“最容易被機器取代的”。也就是說,機器將和人類開始“搶食”,取代人工操作。

世界第一大銀行花旗宣佈裁員的理由,令人類不寒而慄。

因為,這個理由讓每一個人都不能置身度外。今天是銀行的操作工,假以時日,明天可能是其他行業的操作工。更甚者,每個行業每個工種都可能被“機器”取而代之。

根據《金融時報》,從2007到2017年間,世界前十大銀行的8家有近6萬員工被裁員。此外,相關研究發現,13年內有8億員工能被機器人取代,技術和人工智能正在革命整個金融行業。

聽聞此言,人人需自危。不怕對手多強大,就怕“它”根本不是個人。縱然你久經職場,渾身技藝;縱然你有一身英雄膽,滿腔建功熱血,可是和機器人對敵,這風馬牛不相及了。

據環球網報道,去年11月的一份報告發現,各行各業有數億崗位存在被取代的風險。而石油行業,將是受衝擊最大的一個。

石油行業或再遇裁員

2018年4月24日,道達爾正式宣佈和谷歌雲簽署協議,二者將聯合發展人工智能技術,為石油天然的勘探開發提供全新智能解決方案。

這則新聞背後,卻暗藏著一把“屠刀”,向數以萬計石油崗位霍霍而去。

現如今,刀已經舉起。

數據顯示,道達爾不是第一家引入“人工智能”的石油企業。2017年,微軟猝不及防地一次大膽的跨界進入石油圈,聯合哈里伯頓帶來“智能”。隨後不久,另一個IT巨頭因特爾也旗幟鮮明地宣佈進軍石油界,為石油也帶來數字技術。

現如今,各大油企紛紛花巨資投入“機器人”。世界第一大油服斯倫貝謝,甚至不惜將“人工智能”研究院軟件技術創新創新中心建在Fackbook總部旁邊。

“機器人”的引入,正在擠壓石油行業崗位。

據報道,5月2日中國石油首臺機器人又在長慶油田採氣四廠正式上崗。報道顯示,無人機單次飛行可完成集氣站所管轄方圓10公里內的巡井、巡線作業,可巡護井組40餘個,管線30餘條,可實現單架次4個小時不間斷飛行。

而這些任務在過去全是由人類完成的,更可怕的是機器人的使用效率提高了近10倍。

過去同一時間內兩個人巡檢一座站到一個人通過監控系統巡檢多座集氣站,效率提高近10倍,每臺機器人每年將為企業節約費用210多萬元。

無形之中,“機器人”的使用已經將石油人的崗位給擠掉了。

現在的石油行業儼然已經嚐到了“機器人”的甜頭。一項來自諮詢公司埃森哲去年對石油高管的調查發現,70%的受訪者表示將加大對數字技術的投資。換句話說,加大引入智能“機器人”,取代人工勞動。石油圈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