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5 製造業工人10年前和現在的對比,空喊“工匠精神”又有何用?

編者語:在製造業從事技術工作已經超過十個年頭,當靜下心來思考這些年在製造業經歷的一路變化,不禁感慨萬千…這到底是怎麼了?我們的製造業為什麼會變得如此結果?

製造業工人10年前和現在的對比,空喊“工匠精神”又有何用?

一、10年前受人尊重,10年後被人瞧不起

製造業工人10年前和現在的對比,空喊“工匠精神”又有何用?

二、10年前工資4000元,10年後工資6000元

製造業工人10年前和現在的對比,空喊“工匠精神”又有何用?

三、10年前徒弟求師傅,10年後師傅求徒弟

製造業工人10年前和現在的對比,空喊“工匠精神”又有何用?

四、10年前用國產機床,10年後用進口機床

製造業工人10年前和現在的對比,空喊“工匠精神”又有何用?

五、10年前學技術,10年後練嘴皮

製造業工人10年前和現在的對比,空喊“工匠精神”又有何用?

六、10年前工匠精神,10年後娛樂精神

製造業工人10年前和現在的對比,空喊“工匠精神”又有何用?

七、10年前很充實,10年後很迷茫

製造業工人10年前和現在的對比,空喊“工匠精神”又有何用?

如今,我們看到了政府提出的“中國製造2025”,“弘揚工匠精神”,看到了央視開始報道製造業,這些都讓我們製造業人看到了新的曙光。

我們更希望,制訂政策、關乎製造業命運的那些專家、學者、官員,能深入基層瞭解製造業的苦與痛,別再只講好話、空話,制訂一些脫離行業的方案。我們希望在不久的將來,看到笑容燦爛的製造人,我們希望看到充滿生機的製造企業,我們希望看到強大的“中國製造”!

技術工人沒有尊嚴,拿什麼談“工匠精神”?

製造業工人10年前和現在的對比,空喊“工匠精神”又有何用?

要讓工匠精神立起來,首先必須在體制機制上讓技術工人包括所有誠實勞動尋求生存發展的勞動者,真正能夠安身立命,有尊嚴、有地位,有好的生活、好的發展、好的前途。只有實現勞動真正光榮、工匠受尊崇,工匠精神才有生長之基,才能發揚光大。

人類社會是靠人的勞動發展起來的。勞動創造價值。勞動有體力、腦力之分。儘管隨著社會、科技的發展,從事腦力勞動的人越來越多,但人類社會仍離不開體力勞動,而且體力勞動的技術含量會是越來越高,特別是那些有一技之長的技工與匠人。

曾幾何時,在我國,“勞動者最光榮”“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不僅是響亮的口號,也外化於相關制度、內化於人們的行為中。

愛崗敬業的掏糞工時傳祥、售貨員張秉貴、鐵人王進喜、技術革新能手王崇倫等,都是家喻戶曉的全國勞動模範,是眾人矚目、景仰、學習的榜樣。那時工廠的八級技工,是企業的“牛人”、眾人眼中的能人,其經濟、社會地位之高,足以證明“勞動光榮”絕非虛言。

但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人與社會的價值觀發生了鉅變,權力與金錢成了許多人頂禮膜拜的對象。人們視能賺大錢、能飛黃騰達者為“能人”“成功人士”,這些人也往往是社會名人,為社會所推崇,而那些默默耕耘、誠實勞動的匠人以及身懷絕技、身手不凡的技工、“土專家”則淡出人們的視線,甚至為人所不屑。

長久以來,在一線勞動似乎已成為“不光彩”“沒出息”的代名詞,企業工人中稍微有點出息的或者說最好的出路似乎只有進入管理層。已持續多年、困擾企業多年的“技工荒”,不能不說與這種社會現實有關。

製造業工人10年前和現在的對比,空喊“工匠精神”又有何用?

即使在“金藍領”逐漸吃香的當下,技術工人仍在不斷流失。不難看出,在企業的待遇、地位低,缺乏勞動獲得感及榮譽感、個人尊嚴感、社會認同感,是主要原因。的確,近年來在企業,儘管一些技工的收入提高了不少,但與技術、行政管理人員相比,其“低人一等”的地位並無多大改變。

一位國家級技術大師的感受尤為真切:無論技術多高的工人,都得受哪怕職位最低的幹部管理,只要帶“工人”二字,就沒有發言權,崗位可被隨意安排,任務可被隨意增減……最終其只好通過借調到機關培訓部門來提升尊嚴感。

由此可見,“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的傳統觀念在正走向現代化的中國依然根深蒂固,它固化在一些至關重要的制度安排中、社會價值中,進而固化在人們的觀念裡。

製造業工人10年前和現在的對比,空喊“工匠精神”又有何用?

現如今,高考仍是大多數學子尋求好前途的首選,每年此時,數百萬考生包括老師家長揮汗如雨、準備衝刺的場景都會重現,每年對高考考生及考試現場的種種“保衛戰”都會上演。

即便是那些選擇職高的學生或家長,又有多少不是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做出無奈選擇的?如果任由這種狀況發展下去,發揚工匠精神恐怕是奢談。

誠實勞動、敬業愛崗、專心致志、追求極致的工匠精神,是任何時代、任何行業的發展之基。尤其是當今中國,進行產業轉型升級、打造製造業強國、實施工業4.0戰略,都離不開大量技術工人的支撐,也需要工匠精神的引領。

而要讓工匠精神立起來,首先必須在體制機制上讓技術工人包括所有誠實勞動尋求生存發展的勞動者,真正能夠安身立命,有尊嚴、有地位,有好的生活、好的發展、好的前途。只有實現勞動真正光榮、工匠受尊崇,工匠精神才有生長之基,才能發揚光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