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3 《墨子》經典言論十則,這才是先秦與儒家並行的顯學思想

《墨子》經典言論十則,這才是先秦與儒家並行的顯學思想

1、天地不昭昭,大水不潦潦,大火不燎燎,王德不堯堯者,乃千人之長也。

【譯文】大地不昭昭為明而美醜皆收,大水不潦潦為大而川澤皆納,大火不燎燎為盛而草木皆容,王德不堯堯為高而貴賤皆親,才能做千萬人的首領。

【解析】《老子》有云: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無論一個什麼樣的領導,都應當有匯聚百川的胸襟。這是作為一個領導者的最起碼的標準。

《墨子》經典言論十則,這才是先秦與儒家並行的顯學思想

2、先王之治天下也,必察邇來遠,君子察邇,修身也。修身,見毀而反之身者也,此以怨省而行修矣。

【譯文】先王治理天下,必定要明察左右而招徠遠人。君子能明察左右,左右之人也就能修養自己的品行了。君子不能修養自己的品行而受人詆譭,那就應當自我反省,因而怨少而品德日修。

【解析】一個人行走在社會上,品行和修養是很重要的。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要學習別人好的地方,擯棄不好的思想品行。這就是所謂的見賢思齊。

《墨子》經典言論十則,這才是先秦與儒家並行的顯學思想

3、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所入者變,其色亦變。

【譯文】絲染了青顏料就變成青色,染了黃顏料就變成黃色。染料不同,絲的顏色也跟著變化。

【解析】俗語說:跟好人學好人,跟著端公(做法事的)跳假神。學好人,就是要在行動上與好人保持一致。榜樣的感染力量是無窮的。

夏桀被幹辛、推哆所染,殷紂被崇侯、惡來所染,周厲王被厲公長父、榮夷終所染,周幽王被傅公夷、蔡公穀所染。這四位君王因為所染不當,結果身死國亡,遺羞於天下。

《墨子》經典言論十則,這才是先秦與儒家並行的顯學思想

4、天下從事者,不可以無法儀。無法儀而其事能成者,無有。

【譯文】天底下辦事的人,不能沒有法則;沒有法則而能把事情做好,是從來沒有的事。

【解析】人應當講規矩,正所謂,不以規矩不成方圓。即使士人作了最高領導,他也必須有法度。即使從事於各種行業的工匠,也都有法度。用矩劃成方形,用圓規劃圓形,用繩墨劃成直線,用懸錘定好偏正,這是做事和處世的原則性問題。

《墨子》經典言論十則,這才是先秦與儒家並行的顯學思想

5、愛人利人者,天必福之;惡人賊人者,天必禍之。

【譯文】愛人利人的人,天必定給他降福;相互厭惡和殘害人的人,天必定給他降禍。

【解析】只有愛人民、利人民,人民才會愛戴他,福也會降臨在他的身上。反之,那些仇視人民、殘害人民的人,人民必然會奮起反抗,推翻他的統治,大禍也必然降臨。

上古時期的賢明君主大禹、商湯、周文王等,他們以維護百姓的利益為己任,為民請命、萬死不辭,因此人民受戴他們,擁護他們,從而使得國家繁榮昌盛。而那些暴君如夏桀、商紂王、周幽王等,他們對人民實行暴政,搜刮民脂民膏,人民終於不忍受其辱,起來推翻其統治。所以,他們所得到的福禍,不是世外神仙降給他們的,而是由人民的愛憎造成的。

《墨子》經典言論十則,這才是先秦與儒家並行的顯學思想

6、賢者舉而上之,富而貴之,以為官長,不肖者抑而廢之,貧而賤之,以為徒役。

【譯文】凡是賢人便選拔上來使其處於高位,給他富貴,讓他做官長;凡是不肖之人便免去職位,使之貧賤,讓他做奴僕。

【解析】古代有一種選人方式叫進賢,就是說,推舉賢人來做官。所謂的賢人就是品行高尚,脫離低級趣味。一個人能有這樣的品行,那麼他做事就能做好,做官就能做一個好官。

《墨子》經典言論十則,這才是先秦與儒家並行的顯學思想

7、今也天下之士君子,皆欲富貴而惡貧賤。曰然女何為而得富貴而闢貧賤?莫若為賢,為賢之道將奈何?

【譯文】現在天下的士君子,都希望富貴而厭惡貧賤。試問,你怎麼做才能得到富貴而避免貧賤呢?最好是做賢人。那做賢人的道理又是怎樣的呢?

【解析】有所謂,損有餘而補不足。有力氣的趕快助人,有錢財的努力分人,有道的人勉力教人。如此,餓的人就可以得到食,冷的人就可以得到衣,混亂的就可以得到治理。如果餓的人可以得到食,冷的人可以得到衣,混亂的可以得到治理,這就可以使人各安其生。

《墨子》經典言論十則,這才是先秦與儒家並行的顯學思想

8、古者民始生,未有刑政之時,蓋其語,人異義。是以一人則一義,二人則二義,十人則十義。

【譯文】古時人類剛剛誕生,還沒有刑法政治的時候,人們用言語表達的意見,也因人而異。所以一人就有一種意見,兩人就有兩種意見,十人就有十種意見。

【解析】當人越多,不同的意見越多的時候,就要善於從中遴選切合實際,可操作性又強的意見建議,然後加以實行。這樣就避免了無法決斷的局面。

《墨子》經典言論十則,這才是先秦與儒家並行的顯學思想

9、小見黑曰黑,多見黑曰白,則必以此人為不知白黑之辯矣;少嘗苦曰苦,多嘗苦曰甘,則必以此人為不知甘苦之辯矣。

【譯文】看見少許黑色就說是黑的,看見很多黑色卻說是白的,那麼人們就會認為這個人不懂得白和黑的區別。少嘗一點苦味就說是苦的,多嘗些苦味卻說是甜的,那麼人們就會認為這個人不懂得苦和甜的區別。

【解析】一個人原來認為做某件事情是錯誤的,但是當許多人都做這件事情時,他便認為做這件事情是對的。這是社會性的壓迫。少數人需要保持自己清醒的頭腦,不被外部環境影響。

《墨子》經典言論十則,這才是先秦與儒家並行的顯學思想

10、君子不鏡於水,而鏡於人。鏡於水,見面之容;鏡於人,則知吉與兇。

【譯文】古時有話說,君子不在水中照鏡子,而是以人作鏡子。在水中照鏡,只能看出面容;用人作鏡,則可以知吉凶。

【解析】唐代謀臣魏徵曾雲: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把別人的成敗得失作為自己的借鑑,就能知道兇吉。

《墨子》經典言論十則,這才是先秦與儒家並行的顯學思想

不一樣的文章,不一樣的精彩,更多內容,請關注【詩詞歌賦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