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為什麼幫帶娃的外公外婆越來越多了?

懂兒方知如何愛


為什麼幫帶娃的外公外婆越來越多了,有以下幾點:

一、獨生子女都已經長大生孩子了,作為獨生子女,家裡就一個女兒,女兒如同兒子一樣重要,女兒不再是潑出去的水,所以外公外婆來照顧孩子同爺爺奶奶照顧孩子一樣理所當然。

二、小兩口有自己的家,不再是嫁進婆家與婆家人同過。以前大多數是女方嫁入男方和婆家在一個屋簷下過日子,將來有了孩子當然是爺爺奶奶幫忙看著,現在都是小兩口單獨過,有了孩子的話要人幫忙也都是老人們過去,所以願意讓誰帶就讓誰帶了。

三、婆媳關係是一個世紀大問題。俗話說男主內女主外,看孩子這件事是一件主內的事,兒子參與度低,常常是以婆婆和兒媳為主,在不同育兒觀念的影響下婆媳間很容易爆發矛盾。一旦有問題,家庭氛圍必受影響,而外婆來照顧孩子的話,母女間即便有摩擦也會很快過去,不會影響將來的關係。

四、婆婆容易不拿自己當外人,而外婆則常常把自己當外人。婆婆來照看孩子常常喜歡自己做主,不但包括孩子的事還包括小兩口的事,這個家好像要她說了算一樣,夫妻間有點小摩擦,婆婆經常是幫兒子,容易助長兒子的氣焰,並且使其越來越懶。夫妻矛盾加劇,發生爭吵,婆婆還是會站在兒子一方,形成惡性循環。外婆帶孩子,總是把自己當外人,處處為小兩口考慮,尤其對女婿好,雖然為的是女婿能對女兒好,這樣有助於家庭和諧。


兩個男娃張小遠


古話說:能生孩子就能養,指的是孩子的父母應該自己生育、撫養自己的孩子。在實施計劃生育之前的年代,長輩們通常生育多個子女,即使缺吃少穿,也能夠含辛茹苦地把孩子們拉扯長大。而在當今競爭激烈的社會,年輕的父母需要為事業奮鬥、為家庭打拼,雖然只有一個孩子,卻也是自顧不暇,更無力獨自撫養,因此需要藉助外力度過難關,通常可以從以下角度尋求幫助:

一是考慮僱傭保姆照看孩子,但因偷拐兒童或虐待幼兒事件頻發,致使家長對保姆多有疑慮,而且保姆素質良莠不齊,對於孩子的啟蒙教育不太樂觀,即使壯膽僱傭保姆,也要有自己家人看護和撫育,方可放心,但經濟壓力過大;

二是求助於孩子的爺爺奶奶,但是千古難題----婆媳矛盾很難避免,丈夫在親媽和親媳婦之間受著夾板氣,左右為難。即使妻子開明大度,但同在一個屋簷下,無論是生活習慣還是教育理念,分歧如天塹,短期內尚可相敬如賓,日久漸生齟齬,影響夫妻感情,破壞家庭和諧,得不償失,悔之晚矣;

三是寄望於孩子的外公外婆,出於對女兒的疼愛,退休後的外公外婆為了幫助女兒,首當其衝來照看外孫(女),究其底氣十足的原因在於:一方面,一個女婿半個兒,但凡女婿懂點事,老兩口愛屋及烏都會與之和平共處,況且家裡財權在女兒手中把握,女婿大多言聽計從;另一方面,自家女兒自不必說,從小看大,打小就在父母的身邊生活,生活習慣相同,偶有矛盾也是人民內部矛盾,而且女兒是媽媽貼心小棉襖、爸爸前世小情人,這關係得多融洽啊!

綜上所述,外公外婆幫忙帶娃的現象越來越普遍,既是習俗變革的產物,也是社會進步的體現。




玫姐梅香傲雪


感覺身邊外公外婆帶娃和爺爺奶奶帶娃的都有,並沒有特別明顯的感覺究竟是爺爺奶奶帶娃多,還是外公外婆帶娃多。

不過,總體來看,外公外婆帶娃相對於爺爺奶奶帶娃確實更有好處。而最主要的好處就是避免出現婆媳關係不和。

通常來講,婆媳關係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關係著一個家庭的幸福程度。時代不同,教養理念不同,很難不發生分歧。如果是外婆帶孩子,年輕媽媽自然沒有任何心理壓力,外婆哪裡做得不好,直接說出來就好了,畢竟和自己的媽媽,矛盾再大也可以一笑了之。但是如果是奶奶帶孩子,年輕媽媽就不得不考慮到方式方法了,如果婆媳關係處理不好,很有可能進而引發糟糕的夫妻關係、甚至親子關係。

另外如果是奶奶帶孩子,爸爸的角色就非常重要了,如果爸爸在其中處理不當,就很容易讓年輕媽媽有被孤立的感覺。而如果是外婆帶孩子,爸爸沒有後顧之憂,就可以抽出更多的時間去考慮事業的發展。

除此之外,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媽媽的負擔很重,外公外婆會更關心自己的女兒,更好地照顧女兒及孫輩。

人性本善。不管是爺爺奶奶帶,還是外公外婆帶,對孩子的愛都是一樣的,儘管在年輕媽媽看來並不是這樣,但是一定要相信,這僅僅是方式方法問題,畢竟兩個家庭在生活習慣、教養理念上是不可能完全一樣的。分歧在所難免,但愛可以化解萬難。


多多媽媽說


我家情況很好玩,我家和老婆家離得特別遠,隔了1600公里,老婆坐月子的時候丈母孃來了一個星期,帶了一個超級大的行李箱,裡面全是土雞,我超級感動!我自己父母也在這,因為丈母孃剛到這邊可以看得出來她很想幫忙做點事情,但是剛到陌生環境不熟悉很拘束,然後我自己父母也屬於那種不善於與人打交道的,丈母孃不是很高興待了一週就走了,我也看的出來我父母在我這邊很不習慣想回老家,有時候我在上班,中午我媽在家就簡單的下碗麵給我媳婦吃,我很難受,嘴上也沒說什麼。我父親在寶寶出生2周後就回家了,索性我也和我媽說你也回去吧,孩子我們自己帶,實在不行讓老婆辭職在家做全職媽媽,我媽還真的就回去了,一回家就馬上報了團去雲南玩,丈母孃捨不得她女兒說春節前就過來帶小孩,我家情況是不是很好玩,現在白天我上班老婆帶,我下班了先去買菜然後回家做飯晚上我和老婆一起帶,現在寶寶兩個月幸好孩子健健康康也不鬧比較省心,自己累點看到寶寶好也就沒什麼了,就是瘦了近10斤肉比較可惜。


騎蝸牛送餐員


我是新上海人,太太是本地人,所以外公外婆帶孩子。因為生活在上海人居多的社區,所以也發現了一些端倪。

第一,現在的年輕人大多工薪族,父母必然會幫忙帶孩子。特別80後大多獨生子女,父母退休後,幫忙帶孩子就是他們關愛的方式,是溫馨家庭的必然。

第二,在生養的過程中,媽媽的負擔很重,而外公外婆會比公婆更關心自己的女兒,希望更多的幫忙。這是人心人性,無需過多解讀。

第三,在上海,強勢丈母孃是標誌特徵,其實目前狀況下,很多地方女性都越來越強勢。婚房選擇很多都是按照女方意願購買安排,靠近女方家庭,房產市場是丈母孃炒起來的,關於孩子的照顧也是女性說了算,這也是造成這種情況的重要原因。

根據我的觀察,樓主說的有點誇大,大城市還是雙方輪流的情況居多,並不是外公外婆佔十之八九。中小城市不清楚,估計更為傳統一些


尋師記


因為外婆不捨得自己的女兒太辛苦了,所以很多時候幫忙帶孩子分擔家務,而婆婆才不管媳婦辛苦不辛苦呢! 婆婆來我家名義上是帶孩子,其實每晚兩個孩子都跟著我睡,我每天還要做飯,收拾家務,洗衣服,婆婆每天就看電視,啥事不做,還挑我的不是,那時婆婆在我家天天矛盾不斷,後來請我媽媽來幫我帶,我媽來了從來沒說過老公的不是,天天家裡開開心心的,和睦相處!我家目前就是,外婆帶孩子,感謝我親愛的媽媽


糖有有行行


首先想確認下提這個問題的同學,你是想問為什麼幫帶娃的外公外婆比爺爺奶奶多嗎?如果樓主內心是想問這個問題,請參考如下回答。

1. 幾乎家家都會發生的婆媳矛盾,在有了孩子以後會變本加利。

主要原因是媳婦和公公婆婆的帶娃觀念不一樣。老人家還是堅持他們那一輩的育兒觀念。比如,孩子幾個月的時候就開始把屎把尿,導致孩子大了憋不住尿。兒媳婦要給娃穿尿不溼,老人卻堅持用尿布,還美其名曰經濟環保。

2.媳婦和爺爺奶奶的生活習慣不一樣。

如果媳婦和公公婆婆來自不同的地方,一個是南方人,一位是粗獷的北方人。北方人比較豪放,而南方人講究細膩。飲食習慣就有更大差別了,一邊愛麵食,一邊愛米飯。這時候如果是外公外婆來帶孩子,生活習慣的差異就會減少。因為從小就生活在一起啊,都幾十年了。

3. 外婆更能理解當媽的辛苦。

養兒方知不易啊。結婚前,兩個人花前月下,你儂我儂。結婚有了孩子後卻是柴米油鹽,雞毛蒜皮。有的媽媽生了孩子後全職在家帶娃,爸爸除了上班就是甩手掌櫃,孩子的事情一概不管。帶娃,操持家務的辛苦只有經歷過的人才知道,比如外婆。如果這時候由外婆來幫忙帶孩子,更能理解媽媽,增進家庭和諧。


老姐叨叨叨


我媳婦就聰明,在醫院快生了,我建議叫她媽來。她說不要,等孩子生了再打電話報喜。免得她爸媽當心。帶孫子就更不用說了,放假帶回去了給外公外婆看看,讓他們喜歡喜歡。坐月子都是我這做婆婆的,孩子比較吵,一個月幾乎沒合什麼眼。瘦了好幾斤。至於婆媳關係吧還好。媳婦不是我生,也沒養,我沒理由要求她什麼。多多包容,必竟她們還很年輕。


清719685


問題所說的現在帶娃的外公外婆也就是姥姥姥爺越來越多了,大多數還是發生在大城市裡。在大城市裡,很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爸爸媽媽對女兒都非常疼愛。當這個女兒成為了媽媽以後,她的爸爸媽媽自然就希望為女兒分憂解難,幫助女兒帶孩子可以減輕女兒的負擔,讓女兒可以活的更開心、更自如。



因為在大城市裡,很多父母的教育觀念都是希望女兒能夠追求自我、實現自我的價值,所以這些父母寧可犧牲自己的老年生活時光也要幫助自己的女兒,這是他們對女兒的愛的最好體現。



當然,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可能以後很多生了女兒、父母也是對女兒萬般疼愛的農村家庭,也會漸漸地出現幫助女兒帶孩子的現象,這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那麼其實還有另外一個方面,就是姥姥姥爺幫助女兒帶孩子可以減少婆媳矛盾。我們都知道婆媳矛盾是世界上千百年來最難解決的矛盾。在一些爺爺奶奶帶孩子的家庭,婆婆難免會和兒媳在家庭瑣事、生活習慣、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觀念等方面產生一定的矛盾。



婆媳矛盾又會使家庭其他成員之間發生矛盾,如夫妻矛盾、親子矛盾等等,也會使家庭氛圍不太和諧。在充滿矛盾和不和諧的家庭環境裡生活,難免最終造成夫妻離婚或者家庭成員抑鬱症的發生。



我們再來看父母給自己的女兒帶孩子的情形,由於父母和自己的女兒在生活習慣上是相同的,在家庭理念上是一致的,就算在教育孩子方面產生了矛盾,女兒和自己的父母也是非常容易溝通的,父母也會聽取女兒的意見和建議。



由此可見,幫助女兒帶娃的姥姥姥爺、外公外婆越來越多,對於女兒女婿的小家庭來說是利大於弊的,但是對於老人的晚年生活和身體健康來說也存在一定影響。所以父母愛女兒,女兒也要體諒和理解父母。

宸伊Jane


“外公外婆”,可能在老理兒上講那是外人,所以小孩兒應該是爺爺奶奶帶。不過確實現在有不少的外公外婆在帶孩子。我認為主要原因如下:

1. 避免婆媳矛盾

帶孩子(尤其又是住在一起)的過程中或多或少會有意見不統一和矛盾。婆媳之間可能小事兒變大事兒了。和自己的爸爸媽媽,有矛盾時可能也更能聽進去對方的想法,真有矛盾了,過兩天也就好了。

2. 心疼女兒

很多情況下外公外婆不來幫忙,那就是媽媽一個人帶娃,出於心疼女兒,外公外婆也不能甩手不管。

讓我向願意幫自己女兒帶孩子,並且對孩子那份愛是那麼深的外公外婆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