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有哪些名字嚇人,現實卻渣到爆的武器?

武器裝備秀


戰神!這名字真霸氣,但是實際戰鬥力嗎emmmm


這麼一個亞音速的設計還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航程遠比不上美蘇同類,而且是全方位的不如,包括航程,航速,載彈量的全方位不如.......

接著就是英美都各種閃電雷電之類的,我大概總結了一下但凡和閃電有關的,那是一個比一個胖,一個賽一個肥....

然後就是f35閃電(肥電)

就f35還叫閃電?有這麼粗的閃電嗎?這分明是肥電。

p47雷電,這個依舊是肥電

p38閃電仍然是雙身大肥

還有就是英國閃電戰鬥機



這....我不說了,自己體會。


嘯鷹評


名字聽起來很厲害但是質量很差的武器,一般來說都出現於喜歡發展軍力但是自身實力不夠的軍隊。一提起這個問題,最容易想起的就是印度武器了。

印度人有一個戰鬥機項目,大名鼎鼎的LCA光輝,本來被印度人寄希望成為新的印度主力戰機,希望擁有相當的戰力。可是研製到後面,時間越拖越長,技術指標卻上不去,許多方面的技術問題都難以解決。到了今天,“光輝”戰機早就落後於世界了,投入大筆資金和精力,最終的結果卻是質量低劣,是名字好聽質量低下的典型。類似的還有阿瓊坦克,被稱為印度白象,可惜其戰力也是有目共睹,最終還是得買T90。

印度的蘇制米格戰鬥機在印度空軍素有“飛行棺材”的惡名,從1966年至2012年,共有872架米格系列戰鬥機在印度空軍服役,機型包括米格-21、米格-23、米格-25、米格-27和米格-29。先後共有482架米格戰機墜毀,造成171名飛行員、39位平民、8名地面工作人員喪生。

還有F-104戰鬥機,這款美國在60年代研製戰鬥機,因為墜機過多,被美譽為“寡婦製造者”,其實F-104的正式名稱是“星戰士”,作為第二代戰鬥機的典型代表,也作為當時截擊機的主力,其在美軍中服役的時間並不長,但其他國家服役數量很多,多達近3000架。F-104是世界上第一種速度達到2倍音速的戰鬥機,在60年代長期保持爬升率與最大升限的世界紀錄。為了高空高速性能,F-104戰鬥機的平直機翼設計很特殊,翼展極小,僅6.68米。翼根的絕對厚度只有0.105米,機翼前緣像紙一樣薄,只有0.41毫米!有人甚至說,F-104完全可以拿給廚師做菜刀切菜,這並不是開玩笑,美國人真的拿F-104的機翼去切菜。

由於F-104特殊的氣動外形和極快的速度,導致這架飛機低空低速的性能很差,而且極難操縱,失事率極高。臺灣空軍從1960年總共接收247架各型F-104戰機,至1998年全面退役,歷時38年,至少有114架失事墜毀,造成66名飛行員喪生。西德空軍在1960年至1988年的28年間,共引進916架F-104戰鬥機,其中有292架墜毀,有110名空軍飛行員喪生。可以想象,當年的飛行員駕駛F-104起飛時,心懷著怎樣的一種悲壯啊!


科羅廖夫


名字嚇人的倒是很多,渣不渣那倒是另當別論。

F104,綽號寡婦製造者,正式名稱 星(star),由於其特殊的氣動外形和極快的速度導致了其操縱極難,作為第二代戰鬥機的典型代表,也作為當時截擊機的主力,其在美軍中服役的時間並不長。


F104

DDG1000銀河戰艦朱姆沃爾特。科幻外形,隱身設計,集美國各種先進技術於一身,但其主要武器是兩門155艦炮,用的還是陸軍155的改型,原本的電磁炮不見蹤影,全電推進結果斷電兩三次,造價高得離譜,直接被國會砍掉後續建造計劃,淪為技術驗證和演示的艦種。未來也就這三艘留在美國海軍了。

DDG1000

瀕海戰鬥艦自由級和獨立級,三體船,穿浪船體,各型模塊自由搭配,跑得飛快,多任務多用途,可惜,武力弱到抗不了正常海戰,噸位太小。打擊能力不如護衛艦,造價倒是奇高,一個模塊上億美金,原本的以量取勝為主力戰艦提供掩護,採購數量一砍再砍。等到新護衛艦出現,這一艦型就會退出歷史舞臺。

獨立

NB-36H核動力飛機和圖-95LAL核動力飛機。核動力發動機,超長續航,超長待機,能跑能炸,實在不行墜毀也是個核沾染。可惜該發動機可靠性太差,再加上使用起來太危險,所以這些核飛機全都退役了。

F4鬼怪,長得確實非常別緻,尾翼部分非常有特點,而在當時導彈萬能論的帶領下,F4剛開始連機炮都沒有,直到在越戰裡被第一代空空導彈坑了之後才用了機炮吊艙,後期加裝了一門機炮,該飛機在很多國家服役,直到現在還是某些國家的主力機型,醜是醜了點,但是還挺好用的。

F4


區域拒止


名字驚天動地的武器當屬“大東亞決戰機”Ki84四式“疾風”戰機,很多人只聽過日本海軍的“零式戰鬥機”卻不曾聽聞陸軍的王牌疾風戰機,這是因為它的名字喊得很響亮但是實際性能受到多種因素制約而表現平平。疾風的出現是基於日本第一種2000匹馬力的“ハ45譽”式航空發動機,無論是海軍還是陸軍都看到了這款超大馬力發動機的未來(零式戰機使用的“榮”式發動機才750匹馬力),以此為動力海軍發展出“紫電”而陸軍推出了“疾風”。

疾風不僅使用了日本最新進的發動機還繼承了“鍾道”、“九七式”、“隼”等陸軍經典戰機的設計成果,也改變了零式戰機的設計思想,從強調機動格鬥轉為重視速度和爬上率。在1943年4月的首次試飛中疾風就飛出了645Km\\t的驚人速度,美軍繳獲的疾風在使用優質航空汽油的情況下可以飛出689Km\\t的速度,相比德國的Ta-152、英國的噴火XIV、美國的P-51h略顯不足,但在當時的亞洲戰場絕對獨步天下。

Ta-152使用了Jumo213E發動機馬力也是2000匹,最高時速可以達到750Km\\t是僅次於噴氣式戰機Me-262的高速機型,美國為了獵殺快到不可一世的Me-262專門設計出了P-51h型,這款戰機與其他型號的P-51沒有任何可以互換的零件,除了長得像之外簡直就是一種新型號了,在減輕近1噸體重又安裝1900匹馬力的梅林發動機之後,P-51h的最高時速竟然達到了796.46km/h的駭人記錄(而且是在8000米高空),當然正常作戰狀態下的P-51h速度在760km/h左右。但是這些飛機都沒有疾風誕生的早。

疾風第一次參戰是在大陸的漢口與國民黨空軍的P-51早期型、P-40等機型交戰,這時已經是1944年的4月份了日本本土的航空工廠被空襲完全摧毀,陸軍僅能拼湊出6個戰隊幾十架飛機參戰,而且飛行員與製造工人的質量已經下降到匪夷所思的地步;部署在菲律賓的疾風戰機有300多架卻沒有取得什麼像樣的戰果,值得一提的是疾風從1943年4月首飛到1944年4月服役有一年的時間止步不前,原因就是2000匹的ハ45“譽”發動機性能不完善,導致疾風是一款名字響亮而實際性能一般的武器。


利刃號


“光輝”,LCA是一個吧?我想。先讓我來解釋這個名字,梵語音譯為“託加斯”,又為“敏捷”,一個音,聽習慣了就是“敏捷”,發音部位不同,音讀得也不標準,它的意思,“光芒四射”,直衝鬥牛,那可不是光輝嗎?Tejas,“託加斯”的英語音譯。我的天,這名字著實夠嚇人,其實性能弱到渣爆,它也太不謙虛了。下面,我們逐一說之,聽了你就明白了。

當隱身化作死笨死沉。它的命運就這樣定下來,直到現在,再牛的發動機,也解決不了,開始是“卡佛裡”,以一條河流的名字,研製三十多年而無果,後來想使用法制M88的核心機,因索價太高,只得嚥了一大口口水在肚裡,這事就算拉倒,“卡佛裡”因此無疾而終,永不再提。瞄了一眼美國F404,這個可以,飛了飛挺滿意,於是LCA開足了馬力,不斷增加亂七八糟的性能,重得F404弄不動,再次引進其改進型F414,這回可以了吧,仍是個動力不足,你想想,LCA得夠多麼高大尚呀,其實非也。隱身成了賣給軍方的噱頭,軍方見了一撇嘴,區區400公里作戰半徑,又不能在境內作戰,這東西能幹什麼。直弄得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成了啞巴。蘇聯原米格-29,因為腿短成為“機場保衛者”,“光輝”連“支點”也不如。

研製完了沒導彈。噢,原來無導彈可用,那就採購一些,印度有的是朋友,於是日前從以色列引進了“德比”,從法國弄來“米卡”,初射,全身發抖,你想呀,這麼個小東西,弄那麼個頭的導彈,能行嗎?印度航空發展局於是晝思夜想,百思不得其解,斯坦航空抓耳撓腮一夥不頂用,最後反正是通過了,不再發抖,是否請來洋人不知道,反正終得搞定,最近再次發射,OK,搞定。這回軍方總該要點吧,可是軍方仍然是為難得很,招架不過,也只好要上一兩個航空團,當作閱兵利器使用,拖出去畢竟這就是印度的驕傲啊。

LCA艦載機。你不信?且來看哪?敲通鑼,打陣鼓,印度洋一哥有了自己的第一架國產艦載機,世人止不住想笑,陸基型尚且腿短的要命,海基型不得不增加空重,這小東西勉強飛上了天,能幹什麼事?武器帶不了,飛上去即得回來,只忙著自己折騰,還能有什麼意思?單座的猶不濟,雙座的更招忌,海軍完全沒有這個意思,是以識趣而退。


魂舞大漠


武器名字嚇人的確實不少,但戰鬥力渣不渣就另當別論了。

第一個:XB-70,外號“女武神”



漂亮霸氣的女武神是一款鴨翼佈局+可變大三角翼佈局的超音速戰略轟炸機,1958年立項,1959年國防部批准建造,1964年5月11日公開展示,1965年9月21日首飛成功。最高巡航高度21000米,最高時速3馬赫(M3.0)。

可惜的是,原本作為B-52戰略轟炸機的替代者的“女武神”,並沒有實際裝備部隊。主要原因是和她巡航高度相似的U-2超高空戰略偵察機在蘇聯和中國接連吃癟。即便“女武神”成功裝備部隊,也起不到那種“我可以在高處愉快的扔炸彈,而你卻無可奈何”的作用了。更悲劇的是,“女武神”只造了兩架原型機,其中一架還在試飛中被伴飛的F-104撞了垂直尾翼而墜毀了。F104的“寡婦製造者”的稱號絕非浪得虛名!之後,“女武神”被徹底塵封在了博物館裡。

第二,T-4,外號“143噸黃金”

看外形就知道,這是“女武神斯基”。

T-4高空超音速戰略轟炸機是蘇聯1971年首飛的一款“女武神斯基”。由於蘇聯的基礎工業相對薄弱,因此製造這麼一個高大上的武器對蘇霍伊來說,挑戰是無比巨大的。甚至美國一度認為蘇聯造這麼一款武器的風險係數“幾乎百分之百”。換句話說就是美國認為蘇聯造不出來。

結果,蘇霍伊設計局獨闢蹊徑,採用了很多新辦法,終於把這麼一個玩意兒於1971年8月22日首次弄上了天。在各方面的數據上比“女武神”也不逞多讓:巡航高度20000-24000,速度3.0-3.2馬赫。
T-4一共造了6架原型機供試飛和其他實驗,只是它的命運和“女武神”相似,最終也沒能裝備部隊,而它沒裝備部隊的原因是圖波列夫設計局的TU-22M3“逆火”遠程轟炸機研製成功了。這款超音速變後掠翼的遠程轟炸機雖然很多方面不如T-4優秀,但造價便宜,適合大量裝備。相比之下,使用了大量鈦合金的T-4那“143噸黃金”的造價就實在是高的難以承受了。最終,T-4下馬,蘇霍伊則帶著相關數據專心研究他的SU--27去了。

上述兩款武器都未能最終服役,因此無法斷定其戰鬥力如何。但武器的發展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可能數千個方案中,只有一個可以進入樣品製作程序,而可能N個樣品裡,只有一個能裝備部隊。

而對於追趕者來說,好處就是少走了不少彎路。


陌上雲白


逛了一圈好像沒人說德國的豹2A4主戰坦克?豹2A4(Leopard2 A4)這名字聽山去多唬人啊,獵豹的兇猛加上奧迪A4的速度,那得有多猛啊。而在主戰坦克排行中,豹2A4也曾是紅極一時的榜上常客,機動性好、裝甲厚、火力猛等標籤為它圈粉無數,然而這款主戰坦克近兩年在中東戰場上的實戰表現,實在令人大跌眼鏡。

在土耳其進攻敘利亞阿夫林地區的戰事中,土耳其陸軍的豹2A4連連傳來“噩耗”,不少豹2A4“陣亡”的視頻還被上傳至互聯網上,被非正規武裝分子使用反坦克火箭彈等武器擊潰的豹2A4照片也在互聯網上爆紅,不少照片都是下面這樣“身首異處”的慘狀。據粗略統計,在敘利亞戰場上被擊潰的豹2A4主戰坦克總數已經超過10輛,豹2A4主戰坦克就此走下神壇。

不可否認的是,土耳其陸軍“謎一樣”的戰鬥力確實影響了豹2A4在中東戰場上的實戰表現,但是多起被徹底擊潰的案例也從側面顯示了豹2A4的裝甲防護能力並沒有宣傳中的那麼靠譜,看似塊頭兒很大的豹2A4,實際上皮很薄,不怎麼抗打。顯然,豹2A4被過譽了。

類似的還有俄羅斯的卡-52“短吻鱷”武裝直升機,短吻鱷是比較兇猛的一種鱷魚,經常入侵其他鱷魚的領地。但是俄羅斯的“短吻鱷”武裝直升機呢,噱頭一身實際卻沒有什麼用,有些對不起它的綽號。共軸反轉雙旋翼設計存在打槳的風險,機動性受限,而全球獨一無二的直升機彈射技術,至今未能在墜機事故中成功彈射飛行員,實際性能還有待進一步驗證。有意思的是,埃及空軍把採購自俄羅斯的卡-52命名為“尼羅鱷”,似乎比“短吻鱷”還要猛。


軍機圖


武器的名字有時候的確會讓人覺得很厲害,但是看到實物的時候,卻忍不住笑到肚子疼,不知道設計者當年是抱著怎樣的態度來製作的。

第一,摩托車大炮。

這款大炮看起來模樣有點難看,也很奇葩,是上世紀五十年代法國人在越南使用的大炮,因為當時法國沒錢,無法向越南法軍提供先進的武器,所以自己就地取材製造的,原理挺簡單,就是在摩托車上面加一個炮管和發射器,但是應用範圍並不廣,因為在越南這種叢林地區,騎摩托車機會並不多,裝填彈藥不方便,也沒什麼防護,打起仗來沒啥用。

第二,斷月鏢。

是印度一種相對古老的武器,長度大概有35到45公分,在一端有配重球,通常扔出去後命中目標的話,要麼是被投中球擊中,要麼被刀刃割傷。

第三,印度軟劍。

其實看到圖片,我就在想,這樣真的不會傷到自己嗎?此軟件源於印度的孔雀王朝,因為其形制原因,因此必須要使用者熟練操作才行,只要用熟了,殺傷力還是挺強的。平時是捲起來的,甩出時就會成為長劍,像長鞭一樣。





這種件必須由彎曲度很高的金屬打造,如果沒有嫻熟的技巧,是沒有辦法制作的。



還有幾款就不一一細說了,大家隨便看看就好。

蹺蹺板大炮。


有沒有想到星爺的偉大發明?


琅琊利劍


1259年,世界上第一把火槍由我國發明,但是結構簡陋,材料是木製竹製,因而開不了幾次火就報廢,隨著科技發展,火槍也變得越來越高級,為了能增強它的殺傷力,人類發明了許多奇葩又bian態的武器,倒不覺得武器有多渣,就是看打的是什麼仗,戰鬥需要是什麼,作用的好,孫悟空的一根棍子不也用的挺好的,好吧,開個玩笑。

第一,臭氣彈。

這是以色列為了驅趕巴勒斯坦遊行示威的群眾而製造的,雖然沒什麼危險,但是一旦沾到身上,臭味很久才會散去,聽說印度是最能忍受這個臭味道的民族。



第二,匕首槍。

9.1式7.62毫米匕首槍,又稱國產QSB91式匕首槍,是新式的近距離自衛手槍,主要裝備給特種兵和特警,近距離可進行肉搏,遠距離可擊殺,適用於隱秘任務,是由戰鬥民族發明,主要是反恐,反遊擊,特工需要。


還有一款和上述手槍差不多的斧頭手槍,只不過是武器換了,可裝填6發子彈。

還有一款蘇聯的nrs偵查匕首,是配備給蘇聯偵察兵的,現在仍然有少量部隊使用,射程只有25米,它的發射口在刀柄後邊,如果士兵把刀頭對著自己,你就要當心他是不是準備要向你開槍,不過這種槍在當匕首使用時,把手握起來並不怎麼方便,殺傷力也有限,單兵還勉強可以。



第三,虎爪。

印度的虎爪兵器,是一種近身武器,因為形似老虎的爪子,所以成為虎爪,不過這玩意要是沒點功夫傍身,好像也沒啥用,名字夠霸氣,用起來可能還得自身功夫好。

還有一款印度軟劍,感覺比甩九節鞭還難,甩出來看起來毫無美感,亂甩一氣,戰場上用不著,打架鬥毆還可以。

武器的好壞,可以決定你的國際地位,就像如今的核武器震懾,人類似乎在對待戰爭的方面很下功夫,有人的地方就有紛爭,我們什麼時候才有真正的世界和平呢?


風雲一點通



長尾鯊就長這個樣子,是海洋中的“掠食者”,美國人用它命名“長尾鯊級核潛艇”是有寓意的!
長尾鯊號核潛艇,是美國第三代核潛艇
,屬於攻擊型核潛艇,由於有了第一代“鸚鵡螺”和第二代“鰹魚級”的技術驗證,“長尾鯊級”算是技術很成熟的核潛艇,並且首次使用了HY–80高強度耐壓殼體鋼板,使得核潛艇的潛深達到了300–350米,這要比二戰期間和1960年代初一般潛艇潛深僅200米相比,潛艇的隱蔽性大大加強!並且“長尾鯊級”還攜帶核武器(核魚雷20萬噸當量),如果潛航到蘇聯軍港,一枚就可以殲滅一支艦隊!但,就是這麼一艘集中當時美國工業成果的核潛艇,在1963年4月10日在波士頓以東220海里初進行深潛實驗的時候因為一個建造工藝的落後,而導致沉沒!這離它1961年服役不到30個月的時間!


那麼這個落後工藝是什麼呢?就是上面圖片上的“釺焊工藝”,釺焊工藝古代就有,比如:珠寶匠人採用金絲等貴金屬焊接珠寶之間的連接處,戒子、項鍊……鑲嵌寶石,等等這都屬於釺焊。上面圖片是:銅管道構件的釺焊處理。就是一個銅的“三通件”兩端要內連接銅管,並且在外側使用相同材質的“銅焊條”,在接口處進行外表面焊接,使其牢固。釺焊的優點是焊縫平整,可以打磨、適用於低溫金屬的連接。但是“釺焊”有一個很大的缺點,就是雖然表面焊接牢固,但由於是低溫融化式焊接,兩個金屬材料並沒有很好的交融,焊接處有強度很低!不適宜在高壓高溫等金屬構件上使用……。

但是,這種“危險的工藝”體現在“長尾鯊號”的多個高壓管道連接處,甚至閥門連接處也有!其實當時採用釺焊工藝,並不是因為落後,而是“長尾鯊號”以前的潛艇都是這樣連接的,一點問題都沒有……那麼問題來了,“長尾鯊級”前型艇潛深都在200–220米處,而長尾鯊級卻潛深320米,一下子深了100米壓力強度增加很大,在前型艇使用合適的工藝到了“長尾鯊”就不管用了!而且 這次在波士頓海試恰恰是深潛,所以這些釺焊的地方經受不住深水的壓力開始崩開漏水……導致整條潛艇沉沒,使“長尾鯊號”也成為世界上第一艘沉沒的核潛艇。長尾鯊號沉沒以後,美國海軍經過調查……將所有的釺焊點統統改成了電焊!從而杜絕了慘劇的再次發生,而長尾鯊級一共建造了14艘,首艇“長尾鯊”1961年服役,但剩下的13艘在冷戰期間發揮的效能整體不佳,到了1980年代初全部退役,也僅僅使用不到20年(最後一艘1968年服役)遠沒到設計壽命的30年時間!


咋一看還以為是法制“幻影”的某一型號,實則它是美帝空軍的B–58型“盜賊”中程轟炸機,這個轟炸機1960年開始服役 但是僅僅服役了10年到了1970年就全部退役了!先說說這個轟炸機的價格,1960年代就價值1400萬美元,約3架B-52的價錢,一架中程轟炸機何德何能超過了3架戰略轟炸機的價格?原因還是B–58使用了 當時並不成熟的各種“高科技”和“魔幻設計”。
這個轟炸機的研製就是應對蘇聯的“逆火”中程轟炸機,但是當時為了減輕飛機的重量和任務多樣性,飛機不設彈倉,採用了“新穎”的彈莢設計,也就是在飛機執行任務的時候安裝一個大型的外掛“彈莢”,所有的彈藥放置彈莢裡面!當時設計這個“彈莢”時認為,彈藥裝在“彈莢”裡面不但可以減少飛機的體積,飛機的可維護性能也好……大不了將舊“彈莢”更換成新的……模塊化性能比較好!很可惜“盜賊”轟炸機不能發射“核彈藥”!由於彈莢空間有限,就是相當一部分常規彈藥也不能使用!轟炸機不能使用核彈藥和相當一部分常規彈藥要它何用?並且“盜賊”轟炸機採用了當時所謂的先進技術,但是故障率太高!甚至機載飛控計算機時不時的“罷工”,造成飛機不能正常起降 只能使用手動……由於大大小小毛病過多,飛機本身的價格和保養價格,讓美軍不堪重負,“盜賊”用了十年後不得不將它們全部退役!

世界上名不副實的裝備很多,為啥只挑選了美軍的兩型裝備?這就是要告訴大家,美軍目前的裝備可靠、先進…完全是長時間的技術積累所致,也經歷過這樣或者那樣的失敗!不是一下子就先進的,科學技術這事兒來不得半點虛假、盲從、想當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