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0 甘做京郊文化供給“鋪路工”

甘做京郊文化供給“鋪路工”

不到一個小時,到李清梅的辦公室找她簽字談事兒的,不下五六撥兒人。牽涉內容也是五花八門—— — 有關於新年裡藝術學堂報名滿額,尋求調劑方案的;有給覆蓋全區 28 個鄉鎮的圖書配給網絡,申領圖書目錄的;還有行將吹響下一個十年號角的“文化週末大舞臺”的整體設計圖紙審定。每一樁事都很著急,需要這位房山區文化活動中心主任快速給出答案。

其實,這已算是慢下來的節奏了。如果擱在兩三年前上任伊始,李清梅需要在建築面積近三萬平方米的大樓內跑上跑下,從圖書館的書目種類選定到文化館的授課教師遴選,她都要一次次與來這裡的讀者和文藝愛好者拉家常,找出不夠便民的角落加以校正。“國家花了大筆的錢建這麼大的文化館舍,我們要是不好好利用,就對不起京郊百姓對美好生活的期待。”從2000 年年底扛起房山區圖書館的擔子算起,李清梅在公共文化領域已摸爬滾打小二十年。“有時候回想起來還想哭,要把一件事兒幹好太不容易了。”這位同事眼中風風火火的“女漢子”說起走過的路,眼角數度泛出淚花。

有人對她的拼勁兒不理解,他們質疑:圖書送到鄉鎮都沒幾個人讀,為啥還花錢把配送網絡鋪設到人口稀少的村子。李清梅卻不這麼看, “公共文化越往基層下沉,效果越不好,根子還是出在抓得不細緻。”她認為,“送書下鄉”並不在乎短時間就烏泱泱擠進一大堆愛書人,而是為文化服務解決“最後一公里”難題,也是對閱讀習慣的一種倡導。“讓日漸富裕的郊區百姓能從精神文化層面也‘站起來’。”

從十八九歲進服裝廠工作,到如今成天與文化打交道,李清梅說自己沒變的是“較真兒的精神”。“說要幹成的事兒,就是上刀山也要把它幹成。”她還記得當年接手區圖書館時,那還只是一個縣級二級館,不出三年,她帶領大夥兒連跳三級,晉升市級一級館。

這也讓她意識到“俯首養品牌”何其重要。“不要只做一兩年就罷手,這樣老百姓永遠不知道你葫蘆裡賣的啥藥。”李清梅承認郊區居民在文化消費層面與市裡有差距,因此除了實幹,更需要巧勁兒。面對新落成的偌大文化中心有超過半數的文化場地晾在那裡,她實在見不得公共資源如此浪費。“既然問題出在館內師資不夠,我們就對症下藥找‘高人’。”她和她的團隊通過多方比較,選定一家在行業內經營超過十年的藝術培訓機構參與進來,雙方簽署置換資源協議,由對方選派教師,己方提供場地。很快,六環外的京郊居民也有了心儀的藝術課堂。

從曾經單一的公管公辦,到引入社會機構參與創建公共文化,房山區文化中心無疑幹了件“吃螃蟹”的事兒。“想延伸文化服務的觸角,難免遭遇風險。”她不後悔做出這個可能費力不討好的決定。好在作為本市首家集文化館、圖書館、電影中心於一體的大型文化活動綜合體,去年開館頭一年就接待近百萬人次,絲毫不遜於市裡同級別場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