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1 童年經歷常常會影響成年後的親密關係

童年經歷常常會影響成年後的親密關係

圖片說明(部分圖片由記者郭靜,部分圖片來自網絡):武警廣東省總隊醫院心理科主任王曉麗介紹,童年生活在原生家庭中經歷的情感經驗,很可能會影響我們未來在親密關係中的情感模式。

記者 郭靜 通訊員 田乃偉

親密關係不僅是一種特殊的關係,它更是包含了一個人在面對自己的成長時,所展現出來的所有問題。也就是說,我們在還沒進入親密關係以前,在過去的成長裡,生命所累積下來的問題,在這個關係裡,全都會被呈現出來,我們沒辦法逃避,只能去面對。

童年經歷常常會影響成年後的親密關係

●童年生活經歷會影響未來情感模式

患者小默,小時候她的母親常年遠離家鄉外出務工,父親在家中酗酒,她不得不照顧自己的起居,還要照顧酗酒的父親,這讓她變得比同齡的孩子早熟。這樣的經驗,讓她不喜歡酒,甚至很排斥喝酒。但是沒想到,在長大以後,她在選擇伴侶時,又不知不覺地選擇了需要她像照顧父親一般照顧的人。

對此,武警廣東省總隊醫院心理科主任王曉麗介紹,童年生活在原生家庭中經歷的情感經驗,很可能會影響我們未來在親密關係中的情感模式。我們傾向於對能帶來熟悉體驗的事情趨近,哪怕這樣的事情會讓我們感到痛苦。小默童年時期的經歷,讓她有一股強大的自卑隱藏在內心深處,雖然照顧他人讓她很痛苦,但這樣的經驗讓她很熟悉,這驅使她去尋找一位需要她照顧的人,滿足她自信的需要。

童年經歷常常會影響成年後的親密關係

親密關係中依賴與被依賴二者之間共生依賴

王曉麗指出,在小默和她的伴侶這樣的關係裡,一方是依賴別人的照顧,另一方則是依賴被需要的感覺。“照顧者”角色的這一方,好像付出比較多,但其實如果他們失去了這樣付出的機會,內心反而會覺得自己沒有任何的價值,他們的自信就沒有了來源,這樣的人也是一種依賴,他們依賴別人對自己的依賴。

童年經歷常常會影響成年後的親密關係

“其實,在這樣的關係中,往往雙方同時既是受害者,又是同謀,比如一方依賴對方,另一方則依賴‘對方對自己的依賴’”。王曉麗認為,在這樣依賴的共生中,往往兩個人都是感到痛苦,也隱約知道他們在做的事情其實是對雙方都是有害的。雖然,照顧者的這一方有時甚至認為自己將過多地精力投入在伴侶身上,導致自己真正的需求被忽視了,實際上,在自己不容易察覺的潛意識層面,這種關係其實也是他們自己所尋求的,因為他們太熟悉這種痛苦了。

●親密關係中的選擇和表現常受到父母的影響

王曉麗表示,我們在親密關係中的選擇和表現,往往是受到了在原生家庭中,與父母互動的關係的影響。可喜的是,當我們看見這個模式之後,我們就可以選擇是不是要繼續這樣的狀態。對於小默這樣的來訪者,在心理治療過程中,首先需要讓她認識到,自己其實是在重複著原生家庭中自己所習慣的角色。在成年後,她可以選擇不再過度照顧他人,不再依賴這種方式來獲得自信,她的自信心可以建立在對自己的自尊自愛之上。在親密關係的選擇和相處上,她可以嘗試忍耐自己想要過度付出的衝動,留出空間,將伴侶的成長權責交還給對方。

童年經歷常常會影響成年後的親密關係

王曉麗說,“經過多次治療後,小默可以剋制住自己想要過度照顧伴侶的衝動,將過去放在伴侶身上的精力重新放回到自己身上,比以前更加愛護和照顧自己。當她開始更重視自己的發展,從自己身上收穫自信自愛,她的伴侶也得到了為自己負責的機會,逐漸開始自行戒酒,慢慢克服自身對小默的依賴。他們在親密關係中各自都有了新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