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2 疑高送轉掩護3名股東套現11億元 雲意電氣創新低套牢定增機構

<table>
疑高送轉掩護3名股東套現11億元 雲意電氣創新低套牢定增機構


■本報記者 曹衛新

曾經因每10股轉增28股高比例送轉方案名噪一時,獲多券商強烈推薦評級的雲意電氣近一年多來失寵於機構。資料顯示,近一年來僅一家券商發佈一份研究報告,自2017年5月16日,華泰證券林雁、羅巍,華泰期貨孫慧平、梁鵬前往公司調研後,互動平臺上再無投資者關係活動記錄。

經歷了高送轉、3位股東高位減持套現11億元等一系列動作後,近一年來公司股價持續走低。6月12日,雲意電氣收盤價為4.96元/股,上漲1.02%,盤中股價下跌至4.86元/股,創下近一年多來新低。

對比2016年公司定向增發時20.5元/股的發行價格(除權除息後定增價在5.3元/股左右),雲意電氣目前股價已低於此前參與定增機構的持股成本。

減持期控股股東提議高送轉

提及公司控股股東、持股5%股東以及高管減持一事,公司董事會秘書李成忠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這已經是一年多前的事了。

2016年雲意電氣控股股東雲意科技、持股5%以上的股東德展貿易以及高管李成忠分兩次披露了減持計劃。

2016年8月份,以上三位股東宣佈計劃在2016年8月12日至2017年2月12日期間分別減持不超過600萬股、200萬股、270萬股。2016年11月份三位股東宣佈在2017年2月13日至2017年5月25日期間,計劃通過大宗交易方式減持不超過560萬股、220萬股、200萬股。

有意思的是,與減持計劃同行的還有公司的高送轉方案。

首次減持計劃披露後3個月,控股股東雲意科技提議2016年度向全體股東每10股轉增28股派發現金紅利1元,最終這一高比例送轉提議被採納並執行。2016年11月24日,公司分配預案披露當日股價漲停,此後股價持續走高,至方案正式實施,股價累計漲幅超過70%。2017年2月14日,雲意電氣大漲6.01%,最高漲至67.76元/股,創下上市以來歷史新高。

也正是在股價創下歷史新高的這一天,控股股東實施了減持計劃。高送轉預期推高股價後,3位股東分別落實了減持計劃。

2016年12月15日、2017年2月20日李成忠以45.12元/股、55.41元/股的價格減持270萬股、200萬股,合計套現約2.32億元,德展貿易在2016年12月份、2017年2月份分多次以55.77元/股、55.41元/股的均價減持199.99萬股、220萬股,套現約2.33億元,雲意科技在2016年12月份、2017年2月份分4次以52.52元/股、50.06元/股、63.65元/股、55.41元/股的均價合計減持1160萬股,套現約6.37億元,三者合計套現約11億元。

控股股東緣何在減持計劃期間提議進行高送轉,是否是為了提振股價配合自身的減持計劃?採訪中,李成忠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絕對沒有這個想法,“兩者之間沒有直接的關聯關係,一個是利潤分配,一個是減持”。

大股東之所以要在2016年提議高送轉方案,李成忠表示主要考慮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公司股本偏低,流動性偏弱;另一方面,有很多中小投資者在互動平臺上以及通過郵件形式向公司提出股本擴張的訴求,大股東結合多方面考慮做了這個決定。

記者注意到,2017年2月15日公司召開股東大會審議2017年年報等相關議案時,有中小投資者針對公司高送轉方案投了反對票,佔出席會議中小股東所持股份的0.4415%。

高送轉實為減持作掩護

獨立財經評論人皮海洲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很早之前他就觀察到了大股東邊提議高送轉邊減持的現象。在皮海洲看來,在上市公司高送轉問題上,應嚴禁用高送轉來為控股股東等重要股東的減持保駕護航。

針對市場質疑的高送轉掩護下股東高位減持一事,李成忠在採訪中多次予以否認並表示:“如果我們要故意這麼去做,完全可以在最高點把這個事情處理掉。但是事實上我們並沒有那麼做。”李成忠告訴《證券日報》記者,作為公司管理人員,其減持時間點受到很多限制,他本人是在當時股價最低點時做的減持。

記者注意到,2016年公司實施了定向增發方案,包括博時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襄垣縣永利科技有限公司、第一創業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中廣核財務有限責任公司、財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在內的5家機構參與了配售。截止到2018年3月31日,中廣核財務有限責任公司位居雲意電氣第三大流通股股東,自參與認購起至今中廣核財務有限責任公司未進行過減持,目前公司股價已經低於其持股成本。

記者瞭解到,近一年來確實沒有機構投資者來公司現場調研,有部分機構投資者以電話溝通的方式對公司表示了關注。李成忠告訴記者此前參與定向增發的機構也一直在關注公司的發展。

/<tabl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