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1 民族常識|你知道摩爾秋是什麼嗎

民族常識|你知道摩爾秋是什麼嗎

彝族是具有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民族之一,在南詔國發祥地巍山生活著善良、勤勞、勇敢地彝族人民,創造了具有特色的彝族文化。

民族常識|你知道摩爾秋是什麼嗎

彝族摩爾秋是一種傳統的體育文化,是以甘洛縣為中心的彝族地區舉行的,主要在年慶期間開展活動,摩爾秋的形狀類似千秋,中間有個支撐點,兩邊的槓桿要比鞦韆長很多,中間可以轉動,參與者要在推動橫杆是互相撬動。2009年列入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民族常識|你知道摩爾秋是什麼嗎

摩爾秋是當地娛樂表演性質的傳統民俗,俗稱“格叢”,摩爾秋的表演不僅僅是要把對方翹起,重要的是參演者的動作和表演難度,一般需要姿勢優美、難度係數大,耐力強的人才可以獲勝。

民族常識|你知道摩爾秋是什麼嗎

據傳說,在在母系社會,有個勇敢的彝族青年石爾格鐵,外出尋找父親時,遇到了美麗漂亮的彝族姑娘自裡石色,兩人一見鍾情,建立了家庭,男的不再外出打獵,過著男耕女織的田園生活。有一年糧食大豐收後,石爾格鐵在興奮時靈機一動發明了磨兒秋,同鄉親們

一道慶賀豐收。從此,每年秋後,擇定日子作為彝族年,殺豬、宰羊、玩磨兒秋,流傳至今。

民族常識|你知道摩爾秋是什麼嗎

打磨秋時,橫杆兩頭的人數必須相等,體重也要是相近的,可以兩人打或四人打。活動開始時,首先將橫杆擺平,雙方在橫杆的兩端推轉磨秋,而後先由一方躍爬上橫杆。落地一方用腳蹬彈地面,橫杆便騰地上升,飛轉不停。此時表演者在杆上做出許多驚險的技巧動作,青年小夥了在磨秋上打回環、翻滾;姑娘們愛在磨秋下落時撿花或兩手不扶杆向前伸,兩腿抬起,腹部貼在橫杆上,隨磨秋起落。他們能在磨秋上做出“飛燕凌空”、“白鶴展翅”、“蝴蝶採花”、“燕子翻梁”、“仙女散花”等動作,動作優美,令人神往。

民族常識|你知道摩爾秋是什麼嗎

彝族摩爾秋的發展至今也遇到了繼續傳承的問題,目前,彝族地區非常重視摩爾秋的發展和傳承,當地政府派專人做傳承發展工作,努力建設摩爾秋文化建設。

民族常識|你知道摩爾秋是什麼嗎

彝族摩爾秋是彝族地區具有文化內涵的一項活動,對民族傳統體育的傳承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對研究民族體育文化具有較高價值。“彝族磨爾秋”在甘洛彝族青少年中最為盛行,它是彝族人民進行情感交流,展示自我,表達美好願望,增強體質,自娛自樂的一個重要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