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4 輸血安全,我們一直在路上……

輸血是一把雙刃劍,在挽救生命的同時也會將患者沒有的血型抗原輸入患者體內,血型抗原能刺激機體產生相應抗體,輸血次數越多,產生不規則抗體的幾率就越大,就可能造成交叉配血困難,進而影響患者的及時救治。

輸血安全,我們一直在路上……

輸血安全,我們一直在路上……

5月中旬,鄭州大學五附院輸血科收到一份來自腫瘤內科二病區的《輸血治療申請單》。患者為女性,年齡54歲,患有宮頸惡性腫瘤,其血樣經檢驗發現不規則抗體篩查結果為陽性,表示患者體內已出現不規則抗體,如輸入含相應抗原的紅細胞就有可能產生輸血不良反應。為此,輸血科值班人員在第一時間與臨床醫師進行溝通,瞭解患者的治療與用藥情況,並查看以往檢驗結果,發現患者在今年4月曾住院接受過輸血治療,當時不規則抗體檢測結果也為陽性,但交叉配血主次相合,患者輸血過程中有輕微不適。從輸血安全的角度來說,不規則抗體陽性的患者應儘量避免輸血。

輸血安全,我們一直在路上……

由於患者血紅蛋白檢測結果為61.9 g/L屬於中度貧血,伴有重度乏力,面色蒼白、惡液質。為了糾正貧血、改善患者的臨床症狀,須儘快找到相合血液進行輸血治療。輸血科按疑難配血處理流程,經科室討論後,值班人員將患者血樣加做了直接抗人球蛋白實驗,並對多袋庫存懸浮紅細胞分別進行了Rh分型篩查,篩查了5袋,發現有一袋與患者分型相同的血液,於是進行交叉配血實驗,結果主次側相合,配血成功,立即通知臨床安排輸血治療。患者輸血過程順利,無不良反應。

輸血安全,我們一直在路上……

輸血安全,我們一直在路上……

當日,輸血科值班人員將此病人做重點交班。次日因病情需要,臨床醫生再次申請輸血,科室再次根據患者的Rh分型對庫存血液進行篩查,最後從8袋血液中成功篩選出2袋相合的懸浮紅細胞。血液輸注後臨床醫生反饋患者無不適,病情得到緩解,患者家屬非常滿意,臨床醫生也對輸血科的工作表示感謝。

輸血安全,我們一直在路上……

輸血安全,我們一直在路上……

臨床用血安全是輸血工作的永恆主題,鄭州大學五附院輸血科以“安全、及時、有效”為服務標準,不斷學習和掌握國內外先進的輸血知識和技術,提高了醫院臨床輸血相關的技術水平和危重病人的搶救能力,有效降低了輸血引起的不良反應,盡最大可能為臨床提供最優質的服務,使患者及家屬滿意、臨床醫生滿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