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3 人性有兩種,你是哪一種?

(01)

認識的人越多,就越喜歡狗。

這是句流傳了200多年的金句。

還有句格言也不賴:

——人和人之間的差距,比人和狗之間的距離還要大!

人性有两种,你是哪一种?

兩句疊加在一起,你就會發現,人性很可能有兩種,如一條道上反向飆奔的車。我們總是對反向遠去的人震驚困惑,目送他們與我們漸行漸遠——而你養大的狗狗,始終與你相濡以沫互舔同啃。所以你引狗為知己,卻無法理解遠去的人。

(02)

有個大學生,網上控訴他的際遇。

有天夜裡,他匆忙返校。學校周邊正在修路,馬路挖得溝坎縱橫。

有個賣烤紅薯的大叔,推著小三輪,眼看著前面的土坡就是上不去,累到牛一樣的喘。

大學生看不下去辣,立即跑過去,幫助推車。

兩人用力,三輪車爬過了泥坡。然後大叔停下來,回頭看著大學生:孩咂兒,車上還有三條紅薯,歸你辣。

……這怎麼好意思。大學生喜出望外:不要問我是誰,我的名字叫雷鋒……他高興的抓起紅薯,一邊吃,一邊回頭往校門方向走。

哎,大叔叫住他:錢呢,不給錢就拿走,你以為你是大學生就可以明搶嗎?

明搶……大學生這才醒過神來:你這紅薯還要錢?

多新鮮吶!我又不是你爹,不要錢還白送?

唉,大學生好晦氣,本以為大叔是感激自己幫忙,送紅薯給自己。豈料人家……算了,多少錢?

一條10塊,3條紅薯30元。

大學生急了:你你你……你這紅薯,論秤也不過每條5塊錢……

大叔一句話懟回來:我就賣10塊,吃不起你給我吐出來。

人性有两种,你是哪一种?

你……我好心好意幫你忙,你卻趁機訛詐我……當時大學生的心,宛如寒冰一樣的涼。

雪花那個飄,行善要挨刀。

從此不相信人性。

(03)

還有個大學生,家在鄉村。

門前有塊地,不大。地界有頂高高的椽棚,是鄰家用來放雜物的。

椽棚頂部傾斜,逢雨天嘩嘩淌水,遇晴天不見陽光,導致門前這塊地,硬化板結,沒法種植。

大學生的父母,就去找鄰家協商:可不可以把椽棚拆掉?那麼高的一座建築,晴天遮陽雨天淌水,我們家那塊地種不成了。

種不成跟我們有毛線關係?鄰家鼻孔朝天,一口懟了回來:我家的椽棚,想拆就拆,不想拆就加高,不服你去死。

你們……大學生父母都是老實人,氣得話也說不出,無奈回來。

人性有两种,你是哪一种?

就這樣過了兩年,鄰家的椽棚不動如山。大學生一家毫無辦法。

兩年後的一天夜裡,鄰家突然在半夜砸門,大學生的父母急忙起床問,才知道鄰家的成年男人都在城裡打工,家裡只有老人。可是老頭半夜突發急病,眼看要死掉,老太太嚇得嗷嗷尖叫,顧不上兩家有嫌隙,半夜砸門求救。

當時大學生的父親,想也不想,騎上家裡的三輪摩托,星夜把鄰家老頭送到醫院。幸虧來得及時,老頭一條命搶救了回來。

幾天後,大學生父母出門,忽然感覺什麼地方好象不對。左看右看,才發現鄰家的椽棚已徹底拆除,地面也收拾得乾乾淨淨。

父母把這件事講給孩子聽,感慨道:人心都是肉長的,人心換人心啊。

(04)

人心換人心,這是人性。

好心當做驢肝肺,也是人性。

人性有兩種,就看你遇到的是哪種人。

(05)

人性有兩種:

一種是遇到問題,尋求解決方案,這叫合作型人生。

還有一種是遇到困境,歸咎於別人,這叫對抗型人生。

(06)

合作人與對抗人,遇事時的反應,是截然相反的。

假如說,你閒得騷包,突發神經,每個月給對抗人一大筆錢,而且月月都給。對抗人先是詫異,惶惑,而後習以為常。慢慢的,他習慣了,視為理所當然了,然後突然間你停止了饋贈,或是減少了饋贈數量,他就會勃然大怒,認為你貪汙了他的錢,甚至會登門興師問罪。

——但如果,你把這筆錢給合作人,他們一樣的詫異困惑,不明白你何以如此騷包。儘管他們始終不會習以為常,但為了確保你傻傻的善行持續下去,他們會投桃報李,在自身能力範圍內,努力對你的善意做出回報,刺激你無休無止的把錢砸給他。

人性有两种,你是哪一种?

所以,你的善行遭遇合作人,會感覺好爽。你的每一個行為,都會獲得對方良性反應,引誘你繼續扔錢。慢慢的,你和對方漸而融入一個共同的經濟循環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賺我撈,不亦快哉。

但當你的善行遭遇對抗人,對方將他的所得視為理所應當,不僅沒有絲毫反應回饋,反而趾高氣昂高高在上,這注定了對抗者和任何人都無法合作,最終會疏離於社會經濟循環圈。

(07)

前面的段子,第一個大學生遇到的烤紅薯大叔,就是個典型的對抗人。

人家大學生幫助了他,他卻無絲毫感懷,反而趁機給大學生下套,把爛紅薯強賣出個高價——如他這種人,永遠只做一錘子買賣,斷不可能形成持續穩固的經濟循環圈。沒有一個持續的收入,他的生活就會波折不斷,日漸不堪。

第二個大學生的鄰家,就是個明白人。雖然他們開始時逞兇強橫,但心中良知尚在。當得到大學生家的善意幫助,心裡羞愧萬狀,就主動拆除椽棚,頓時讓鄰里關係,進入到了和諧階段。此後這兩家人有忙互幫有事互助,自然就比單打獨鬥容易得多。

(08)

你是哪種人,就會到達哪個社會位置。

合作型的人,極是精明,因為他們吃過的虧太多。

每當遇人做事,合作型的人會象徵性的丟過點誘餌,觀察你的反應。這叫見人只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他們在對抗型人身上吃的苦頭太多,心裡怕怕,一旦發現你稍有對抗意圖,就會抽身遠離。

所有的合作人最終都會相遇,通過一種信任關係,構築彼此的生態環境。

對抗人極少吃虧,他們幾乎次次都能佔到小便宜——但他們的人生格局,僅限於此,他們是這個社會不斷向下走的人。是以這種人心裡憤怒已極,感覺自己是那麼聰明,沒人算計得過自己,可為什麼卻時運不濟,沒有財運涅?

自從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世界就是清氣上升,濁氣下降。每一個人都會遊蕩在他應該在的位置。縱時運難測,對抗人有時也會浮到社會上層,但過小的格局,終會讓他眾叛親離,迴歸本屬。合作人有時也會流星般滑墜下來,但最終,他們還會吭哧癟肚往上走,這是他們的屬性所決定的。

後一種情況,叫逆襲。

(09)

逆襲者,一定具有這樣幾種質素:

第一:他們是合作者,知道單打獨拼,不成氣候。而要與人合作,就需要識人辨人,需要試探與小心。

第二:他們不美化困境。對於他們來說,從不存在懷才不遇或是高才遭謗,存在的只有漸行漸高的自然規律。

第三:他們的格局更大,不在意一城一地之得失。被人騙了,是雙重好事,一是你認識了對方,二是幸好騙人的不是你。

第四:他們謀遠長,存善意,胸有丘壑,不求之於即刻回報。

第五,他們是做事的高手,更是合作的高手。從不搶功奪利,但最後卻撈得比誰都多,這叫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合作者單純簡單,因為他們謀求長期合作,變數不多。

相反,對抗者日算夜算,生活負重不堪。

對抗者從不相信什麼逆襲,因為他們缺乏這五種質素,小算盤小格局精打細算,眼光短淺只能看到鼻子尖前一點利益,無法想象更長週期的投入與回報,自然無法理解逆襲者的境界。

(10)

人的心力,是有限的。

大致是個常數。

過多的謀思於對抗,就沒多少精力思考合作。一個人的對抗意識有多強,合作能力就有多弱。

古人說:吃虧就是佔便宜。

其實吃虧跟佔便宜,一點關係也沒有。這話要看誰在說,還要看誰在聽。如果說的是對抗人,聽的人無論是誰,這都是句屁話。對抗人是一錘子思維,沒有投入積累意識,佔了便宜還想更多,直到出局為止。

合作人會將你的損失折為投資,日後必有所報。這又稱人心換人心。

人生就是一次轟轟烈烈的大投資。我們要想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就需要擴展事業思維的時間線,靜看那些對抗者在我們的視線中紛紛出局。最後留下來的,就是風雨同舟的同行者。所以衡量一個人的合作能力的標準,看就看他的信用累積,諸如他有沒有多年摯交,電話號碼是不是長年固定。喧囂紅塵中,一個人能持久堅守,這就是他的信用資本,他的無愧於心,值此堪可託付。

認知的成長,有條清晰脈絡線:

黑暗期:無力將人從環境中區隔出來,所行皆錯。

混沌期:無力區分幻境與現實,活在亂麻一團的心中,苦不堪言。

迷茫期:無力區分情緒與事件,失去自我把握能力。

困惑期:無力區分主觀描述與客觀,努力奮掙,也無法改變命運。

——只有從昏昧地帶慢慢走出來,進入思維的清醒級,才能夠辨析每個人的優勢缺點,學習人家的長處,避免自己的短板,通達人性,知人知已,明曉事理,簡捷高效,人生才會變得快樂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