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1 貴州最小眾的屯堡不是安順,而是這座600多年的邊隅小城

去貴州旅遊,我們一定不會忘記那些古樸的村寨,再資深一點的旅行者對屯堡也是不會錯過的。而說到屯堡,很多人第一時間一定會提起安順,的確不論是遊客數量還是知名度,安順的屯堡確實如雷貫耳。當然,在小馬看來更小眾的屯堡不是人氣暴漲的安順,而是這座活了600多年的古城,這座城叫做隆裡。

貴州最小眾的屯堡不是安順,而是這座600多年的邊隅小城

為什麼我會知道這個相對小眾的古城呢?2013年端午節前夕,想要去貴州來一趟旅行。當時糾結於到地區黔東南苗寨還是安順古堡。後來在沙發客網看到一篇關於隆裡古城的介紹,樓主是地道的當地人,從他的隻言片語中,我似乎對與這個古城莫名的有個感覺。加完沙主的練習方式,沙主表示願意接到我,這樣一來我的隆裡旅行一蹴而就。

貴州最小眾的屯堡不是安順,而是這座600多年的邊隅小城

的確,當時很多朋友對於“隆裡”都是陌生的,對於我來說也是。在我抵達的時候,沙主的外公接待了我,老人家姓夏,雖然年邁,但似乎對隆裡的文化了解甚多,在明代時期當時的皇帝朱楨為了鎮壓這裡的起義活動,調派了不少江南官軍在隆裡設立了千戶所,並且屯兵建城,一直延續到如今。

貴州最小眾的屯堡不是安順,而是這座600多年的邊隅小城

古城現在居住的人,大都是當時明清官兵的後裔,將故鄉的各種生活技能在這裡發揚光大,修水車,種植棉麻等。隆裡最興旺的時候住著72個姓氏,每個姓氏都各自認祖歸宗,在門口的門上掛起象徵本姓的牌子。比如夏老爺子他們家就是“會稽第“,我猜他家的祖先多半是從浙江遷移過來的。

貴州最小眾的屯堡不是安順,而是這座600多年的邊隅小城

在比如“書香第“一聽名字大家應該就能猜出肯定跟讀書有關,的卻這戶確實以文化立家,這個大家子裡曾經出過黎平第一個舉人,可想而知地位非凡。在比如“蘇湖第“,顧名思義祖先是從江蘇太湖遷移過來的。而“五柳堂”的家族都姓陶,且據這裡的資料顯示他們都是打著陶淵明的旗號。這樣的民居還有“關西第”,“三槐第”,“開科第”等。

貴州最小眾的屯堡不是安順,而是這座600多年的邊隅小城

但不論是“書香第“,“關西第”,還是“開科第”,大都是傳統的漢族建築風格,既有典型的馬頭牆,也有各式各樣的花窗,進門後都會有大小天井。在選材方面也都是用青石,木材等。和旁邊侗族,苗族村寨的吊腳樓風格迥然不同,這或許就是當時官兵們對於家的眷戀吧!

和民居一樣個性的還有這裡的宗祠,在隆裡對於家族和傳統文化的保護相對來說是非常看重的,不信的話,只要看看他們對於宗祠的保護和修繕就一目瞭然。目前保留完好的古祠有江氏宗祠、龍王氏宗祠、所王氏宗祠、陳氏宗祠等五座,在每個建築的門口都可以清晰的看到講述家族歷史的壁畫,進屋後也是很漢族的風格,四合院,天井,兩旁廂房一字排開,正屋中間則是供奉著本族祖先的排位。

貴州最小眾的屯堡不是安順,而是這座600多年的邊隅小城

貴州最小眾的屯堡不是安順,而是這座600多年的邊隅小城

這些民居和祠堂都以來龍街排開建造,整條街都是鋪滿鵝軟石,多處將鵝軟石鋪成花的形狀,很美妙。而如果你站得高一點望過去,來龍街彷彿就像是一條巨龍盤旋在古城裡。

貴州最小眾的屯堡不是安順,而是這座600多年的邊隅小城

雖說,隆裡官兵在建築和不少習俗方面傳承了漢族,但在飲食方面卻不得不因地制宜,從而改變風味。在夏老爺家裡,品嚐到地道的味道就是傳統的貴州味道,血粑鴨,醃魚,醃肉,辣子等。在就餐風俗上也很貴州味,隆里人都採用這種矮桌矮凳就餐,桌子可以鏤空,底下可以放火爐用以加熱食物,是不是覺得很有意思和實用。

貴州最小眾的屯堡不是安順,而是這座600多年的邊隅小城

貴州最小眾的屯堡不是安順,而是這座600多年的邊隅小城

比起名聲大震的安順古堡,我似乎更喜歡這樣浮華後安靜的的屯堡,可以讓你見到最真實的屯堡官兵後裔的生活,雖然當時背井離鄉,而如今,經過幾百年的融合,他們後裔的生活依然越來越貴州化,但我相信就像夏老爺子一樣,他們依然惦記著遠方的故鄉,所以他們用傳承來緬懷那些曾經的過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