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8 上合前瞻|擴大金融合作 為上合發展提供新動能

上合前瞻|擴大金融合作 為上合發展提供新動能

上合前瞻|擴大金融合作 為上合發展提供新動能

△ 2016年5月26日,來自29家浙江企業在吉爾吉斯斯坦比什凱克舉行的“浙江出口商品(比什凱克)

中國社會科學院“一帶一路”研究中心副秘書長

經過近20年的發展,上海合作組織(以下簡稱“上合組織”)已是世界上涵蓋地域最廣、包含人口最多的區域性國際組織。從長遠發展看,金融領域的合作是上合成員國之間現在以及將來至關重要的合作領域。

目前,在上合組織框架內已經有多個金融合作機制,充分發揮現有的金融合作機制的潛力,推動上合組織金融領域的務實合作,以支持涉及能源、資源及基礎設施建設等多個領域的上合組織框架下的多邊經貿合作,將會對上合組織的未來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乘著上合組織青島峰會的東風,各國將通過進一步深化合作,將充分發揮上合金融合作機制(如上合銀聯體、上合發展基金、新建上合銀行)的潛力、擴大本幣結算範圍,務實開展貨幣互換合作,在建立國際金融中心方面互學互鑑,加強上合領域在反洗錢、打擊資恐融資方面的合作,為維護本地區金融穩定,推動國際金融新秩序進一步完善而做出積極的努力,非常值得期待。

進一步加強金融合作勢在必行

中國同其他上合組織成員國之間的經貿合作大致同中國對外經濟交往的經歷相契合,先後經歷了幾個階段:最初是普通貿易到有規模的雙邊貿易,隨著中國同中亞貿易形勢的發展,逐漸從低層次的貿易向高層次的國際貿易升級,開始了合資建廠、工程項目承包等深層次的經貿合作。

由於中亞國家深處內陸,都沒有出海口,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交通、物流企業將在中國同中亞經貿關係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在中國與中亞的物流中,主要是以鐵路貨運、汽車貨運為主。此外,隨著印度、巴基斯坦的加入,隨著經貿投資關係的進一步發展,中國同其他上合組織成員國之間的旅遊、文化、金融領域的投資合作也開始出現,進而成為中國同其他上合組織相關國家經貿投資活動的主要表現形式。

通過上合組織青島峰會進一步加強上合領域的金融合作,將對上合組織的進一步發展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首先,在上合組織成員國間經濟聯繫日益密切的背景下,促進金融領域的合作是推動上合組織經貿合作不斷深化乃至區域經濟轉型升級、加強融合的必然趨勢;其次,促進上合組織成員國在金融領域的合作對中國大力推動的“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將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第三,推進上合組織成員國間的本幣結算能夠有效規避匯率風險,促進提升人民幣的國際地位,擺脫美元對本區域經濟的束縛;第四, 上合組織成員國在反洗錢、反恐融資、區域性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方面互相幫助、相互借鑑,共同為本地區的經濟、金融發展服務;第五,在危機時期,上合組織成員國間的金融合作有利於維護整個地區的金融環境的穩定性,有利於採取協調一致的政策以防範潛在危機,共同推進國際金融新秩序改革等方面合作的不斷深化,也將會進一步密切上合組織成員國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務實開展貨幣互換合作

推動本幣結算和貨幣互換是上合組織金融合作的一項重要內容。

由於俄羅斯、中亞國家的經濟結構主要是以能源、原材料出口為基礎,而國際市場大宗商品的定價都是以美元計價,因而,每當國際經濟金融局勢發生動盪,各成員國的貨幣匯率都受到一定的影響;同時,上合組織成員國之間的相互貿易規模較大、次數頻繁,每次交易多承擔的交易成本和交易風險都比較大,為降低交易成本,規避風險,各成員國經過多次磋商,在逐步提高金融合作水平上加強採用金融工具,降低交易費用、避免兌換損失、迴避美元交易。推動銀行卡清算機構開展跨境清算業務和支付機構開展跨境支付業務。

近年來,中國人民銀行已與上合組織成員國多個國家和地區簽署了雙邊本幣互換協議,與俄、吉、哈等周邊部分國家簽訂了雙邊本幣結算協議(2002年8月,本幣結算業務首先在中俄雙邊貿易中率先開展,到2009年,中俄雙邊貿易本幣結算業務增長了67倍),並開展了與哈薩克斯坦等部分國家貨幣的直接交易或掛牌交易,為便利中國與周邊國家或地區的貿易投資合作發揮了積極作用。

預計上合組織青島峰會將探討繼續推廣雙邊貿易本幣結算,並逐步擴展到一般貿易領域和非貿易領域,加快推進本幣結算基礎設施建設,在條件具備時推動框架下的多邊結算體系;擴大貨幣互換規模,推動上合框架下成員國相互簽署雙邊本幣互換協議,不斷擴大互換規模,延長互換期限,提高雙邊貨幣金融合作水平,推動雙邊貨幣互換機制向多邊化發展,通過建立多邊貨幣掛牌交易、相互貸款和貨幣互換合作機制,構建上合範圍內的多層次貨幣合作體系,為區內貿易和投資合作提供更多便利。

  • 中國與上合組織其他相關國家簽署貨幣互換協議
上合前瞻|擴大金融合作 為上合發展提供新動能

反洗錢、打擊資恐融資合作意義重大

眾所周知,反恐是上合組織的一項重要職能和使命。而加強在金融領域的合作,尤其是反洗錢和打擊資恐融資方面的合作也是上合金融領域合作的一項重要任務。

2004年10月6日,在莫斯科成立了歐亞反洗錢與反恐融資小組(EAG),中國、俄羅斯、白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六國成為該組織的創始成員國,隨後,該小組擴大到包括烏茲別克(2005)、土庫曼斯坦(2010)和印度(2010),並向15個國家和20個國際組織提供觀察員地位。目前,該組織已成為上合組織框架內開展非傳統安全合作的重要平臺。

EAG的主要目標是確保在區域層面整合EAG成員國國際反洗錢和打擊資恐融資,加強和其他國際組織的有效的互動與合作。EAG的主要任務包括:協助成員國實施反洗錢,打擊恐怖主義融資;聯合開展旨在打擊洗錢和資助恐怖主義的活動;與國際組織、機構和有關國家協調反洗錢和資恐融資國際合作和技術援助方案;分析洗錢和恐怖融資的趨勢,交流最佳做法,在考慮不同國家實際情況的背景下打擊此類犯罪。EAG其目的是減少國際恐怖主義的威脅,確保資本流動的透明性、可靠性和安全性,進一步融入金融國際系統,加強反洗錢和打擊恐怖主義融資。該小組的成立為創造和發展上合框架下有效的反洗錢和打擊資恐融資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在建立區域性國際金融中心方面,預計在上合青島峰會期間會探討如何進一步加強合作:中國政府明確提出到2020年要將上海基本建成“與中國經濟實力和人民幣國際地位相當的國際金融中心”,俄羅斯有意將莫斯科打造成國際金融中心,哈薩克斯坦有意將阿斯塔納建成為國際金融中心,巴基斯坦的卡拉奇,印度孟買等地也有意繼續擴大在建立國際金融中心的建設。各國在建設國際金融中心的進程中可進一步互學互鑑,加強溝通,為本地區的經濟、金融發展提供更好的支持。

推動國際金融新秩序進一步完

2008年的全球性金融危機對全球經濟造成的影響迄今尚未完全清除,同時,這次危機對全球金融治理結構演變也產生了持久深遠的影響。

隨著上合組織的發展和擴員,上合金融機構加強合作,聯手採取一系列的積極措施和政策,以負責任的行動防範和降低金融危機對本地區的影響,維護本地區乃至全球金融穩定的重要性日益凸顯。亞投行、金磚銀行、擬建中的上合組織開發銀行等機構的建立,貨幣互換等創新金融工具的使用等積極因素將在加強地區交通、貿易、投資便利化建設,協調各成員國國家發展戰略,維護本地區的金融穩定,防範潛在金融危機等方面起到積極作用。我們相信,隨著成員國之間的合作領域不斷拓寬,在預防金融風險上自始至終及早介入、加強協作、及時處理,上合領域的金融合作將對本區域金融穩定及促進區域經濟融合發展方面的作用會進一步彰顯。

此外,上合組織作為新型發展中國家的國際組織,在全球一體化和區域一體化趨勢下,隨著經濟的發展與融合,未來會享有更多共同利益、面臨更多共同挑戰,同時,在全球經濟增長、金融穩定、貿易規則重構、金融監管和規則的制定等問題也負有重要的責任,需要進一步加強合作。上合組織不是作為一個與西方相抗衡的組織存在和發展,但是,上合組織對不合理、不公正的國際經濟、金融秩序聯合發聲,希望調整和完善現行的國際經濟、金融秩序,為建立更完善的國際經濟、金融秩序也將做出進一步的努力。

上合組織各成員國多是發展中國家,基礎設施落後,普遍缺乏建設資金,自上合組織成立以後,先後在上合框架內建立了多個的金融合作平臺和運營機制,為上合的金融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各平臺和機制在運營中關鍵是盤活存量、用好增量,將寶貴資金用在刀刃上,以便為上合框架下的金融發揮應有的貢獻。在上合組織青島峰會上,在“上海精神”的指導下,與會各國將進一步堅持安全與經濟合作雙輪驅動,打造新型區域合作模式和命運共同體,上合框架下的金融合作能為上合組織的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上合前瞻|擴大金融合作 為上合發展提供新動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