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4 「卓越廣中 精彩故事」數學老師譚強:續航能力超強的能量王

「卓越廣中 精彩故事」數學老師譚強:續航能力超強的能量王

開欄語

在嘉陵江畔的川北大地,有這樣一群人,他們以生命為筆,用熱血為墨,用精彩的人生故事,助力萬千學子書寫輝煌人生。

五月,繁花似錦。華西都市報記者再次來到廣元中學,走訪眾多優秀教師中的20位名師。

他們中有主張地理就該“接地氣”的嚴永東,“三亂”教學試出英語“三昧真火”的白和平,教會學生“思維體操”的王成忠,“全國最美語文教師”楊林康,突破侷限再求學的何春豔,願與學生做“同齡人”的朱廷婷……以這20位一線教師為縮影,折射出的是廣元中學深耕教育的初心和堅守。

講臺三尺,能載千秋偉業,燭光一丈,亦照萬里山河。優質的學校為教師成長提供堅實保障和寬廣平臺,優秀的教師又成為學校發展的基石、靈魂。

近年來,廣元中學沉於心、勤於行,在隊伍建設、學校管理、教研教學、硬件設施、後勤服務等方面革故鼎新,取得了顯著成效,收穫的是捷報頻傳。學生劉宇翔奪得全國配音大賽冠軍、華冉君摘得全國書法大賽金獎、範清菡在全國作文大賽中榮獲“梁衡作文獎”成為全省唯一、張洪銘榮獲全國科創大賽二等獎……在2013年至今的高考中,重本上線人數已翻兩番,600分以上特優生人數年年全市第一,小英才班重本上線率100%。

春華秋實,廣元中學秉承深厚的文化底蘊,弘揚不朽的廣中精神,懷師愛,守師規,盡師智。讓無數優秀的學子,從這裡,走向世界。

今年,《華西都市報》為您講述這20位廣中老師的感人故事,而卓越廣中的更多精彩,還未完待續。

【人物名片】

譚強,中學數學一級教師。堅持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帶班張弛有度,深受學生喜愛。多次榮獲廣元市“高考優秀學科教師”,參加全市教學大比武榮獲全市第一名。所教學生李松林考入清華大學,輔導的學生參加數學奧賽獲得國家二等獎。

初夏時節,在廣元中學見到了譚強老師,當時的他正忙著接待來訪的初三家長。一邊是即將畢業的高三學生,一邊是下一屆新生,這樣的交替,三年一次,貫穿於譚強老師的教育之路。

從教14年,性格開朗、熱愛運動、思維活躍的譚老師,是學生心裡的“定海神針”,不僅能量大,續航能力還超強。

「卓越廣中 精彩故事」數學老師譚強:續航能力超強的能量王

充滿能量 他讓學霸們動起來

走進博藝樓302教師辦公室,放眼望去,兩盆粉色的薔薇開得正豔,那正是譚強老師的辦公桌。鄰桌的老師透露,窗臺上那一排長勢極好的文竹、多肉,也是譚強老師養的。

譚老師現任高2015級25班班主任,教25、27兩個班的數學。

“譚老師幽默、活躍、開朗、愛運動、愛思考,精力比我們十幾歲的人都充沛。”25班班長母家瑜這樣告訴記者,在學生們的心裡,譚老師充滿了無限的能量,且極具感染力。譚強老師笑稱,自己是體育最好的數學老師,各類運動都拿得出手。前不久,學校舉行田徑運動會,他一身紅色“戰衣”登場,瞬間燃爆全場,跑道外、看臺上,學生們都成了他的最強啦啦隊。

譚強老師就是用這種激情、熱烈的能量來引領他的學生。小英才班“學霸”多,傳統的印象裡,學霸們是體育競技上的“弱者”,可譚強老師卻用他的超級能量讓學霸們動起來。三年來,譚老師所帶的25班不僅學習成績突出,運動上也橫掃年級排行榜。在學校舉行的田徑運動會上,獲得團體總積分第一名、女子排球年級第二名的好成績。

「卓越廣中 精彩故事」數學老師譚強:續航能力超強的能量王

迴歸課堂 重視培養學生數學思維

譚強老師在學生中的人氣很高。在他看來,讓課堂充滿激情、充滿效率的法寶是師生間的和諧相處。“學術性的老師固然讓學生信服,但帶動性強的老師,更能推動教學。”譚老師相信,學生喜歡教師、信任教師,對所教的知識接受力也會更強一些。

每一屆接新生,他都會花大量的時間去了解學生、走近學生。勞動時,他會手把手教學生掃落葉的最優方法;閒暇時,他又化身助教,教女生們打排球、陪男生們練籃球。在這樣的潛移默化中,師生間的距離越來越近。而回歸課堂,這份親暱和信任也會為教學帶來助益。

作為數學教師,譚老師坦言,他想教給學生的,不僅僅是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嚴密的邏輯思維和嚴謹的科學態度。

教學中,譚老師很注重學生邏輯思維的培養。他要求學生對數學概念、數學思想要進行深入理解,注重從原理上引導學生,明確出題意圖是什麼,以何種知識為載體,要考查什麼知識點,條件與結論間有無直接或間接的聯繫……通過這樣細膩的分析,學生能更好地創建學習數學的思維模型,而“思維有了,積累多了,掌握靈活了,自然就學得更好。”

進入高三,譚老師更強調知識的厚積薄發與學生的臨場發揮。在高三後期的每次診斷性考試中,譚強老師所教的學生都會“蹦”出高分。

快樂帶班 練成學生心中的“定海神針”

譚老師有一個單反相機,裡面全是學生的照片:教室裡、操場上、比賽中、戶外活動,甚至連學校需要的證件照,都是譚老師給照的。“師生之間,重要的就是陪伴和交流。” 譚老師一邊翻看這些記錄著孩子們成長的照片,一邊這樣告訴記者。

“當老師,就是要把娃娃引向正確的方向,而這種引導,就體現在示範、交流和陪伴上。”譚老師帶班,倡導在快樂中學習,但班務工作卻很嚴格。“娃娃們年紀小,當然會出錯。行為習慣的養成,需要過程,也需要引領和示範。”他每次進教室,不多說、不多問,總是用關切的眼神與學生交流,在給學生帶來溫暖的同時,他也成為了學生心中的“定海神針”。

作為政教處副主任,他積極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教育活動,如安全教育、國防教育、“三防”教育、法制教育等,讓學生的道德品質、行為習慣和心理素質等都得以大力提升,為學生營造了良好的學習環境和氛圍。

其實,年少時的譚老師,夢想成為一名軍官,只是後來從事的是教師這一職業。不過,幹一行愛一行,譚老師說,如今的自己深愛上了教師這一職業。

年少時的軍官夢和後來的教育路,都是為人民服務的工作。譚強老師的這種服務意識,也讓他成長為一名“服務型”教師:奉獻自己,服務學生,引領學生成長成才。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 謝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