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3 航空老院士就是牛!他一句話就讓幾千架強5多飛幾十年

航空老院士就是牛!他一句話就讓幾千架強5多飛幾十年

結構疲勞的研究,關係到飛機結構的定壽、延壽,可謂事關重大,意義非凡。我國自行研製的幾千架軍用飛機長期以來沒有給出使用壽命,更沒有考慮這些飛機壽命短、薄弱環節多的特點而進行有效的延壽研究。這樣就給空軍在技術裝備的購置、使用、維修等方面的工作,帶來很大的盲目性,不僅造成經濟上的巨大浪費,也無法保證飛行安全,曾多次導致機毀人亡的大事故。

航空老院士就是牛!他一句話就讓幾千架強5多飛幾十年

我國著名飛機結構疲勞專家、教育家,中國科學院院士高鎮同,總結前人經驗和個人研究工作基礎上,提出了結構疲勞可靠性定壽模型。這項成果用於我國海空軍航空兵飛機的定壽延壽,在工程實際後產生了很大的經濟效益。按疲勞可靠性設計思想,使我國現役飛機壽命從1400小時至1800小時,延長到3000小時,幾千架軍用飛機的壽命提高了近一倍,相當於又增產數千架飛機,同時為我國空軍飛機大幅延壽開闢了成功之路。

航空老院士就是牛!他一句話就讓幾千架強5多飛幾十年

航空老院士就是牛!他一句話就讓幾千架強5多飛幾十年

我國運7飛機機翼結構的原翻修期為5000飛行小時。高鎮同指導學生與西飛的技術人員合作,根據全尺寸機翼疲勞試驗的結果,並通過該模型進行可靠性分析,預測運7機翼結構首翻期可達7000飛行小時。過去按使用經驗給出的強5型飛機初始壽命為1250飛行小時,高鎮同與南昌飛機廠的技術人員合作,確定可靠性壽命為3200飛行小時。正是,通過高鎮同的理論支撐、定壽模型,才有了我們熟悉的“尖頭”強-5,一直服役到了本世紀第一個十年。

航空老院士就是牛!他一句話就讓幾千架強5多飛幾十年

航空老院士就是牛!他一句話就讓幾千架強5多飛幾十年

另外,媒體關於高鎮同院士的報道中,還重點介紹了,在1982年承擔某艦艇部隊水上飛機的測壽延壽,飛行多年已達500次起落的水上飛機是否已經“到壽”?由於新飛機尚未來得及裝備,在此青黃不接之際,老飛機能否延壽?這是關係海軍部隊戰鬥力的關鍵問題之一,也影響到我國海岸線的防衛。

航空老院士就是牛!他一句話就讓幾千架強5多飛幾十年

航空老院士就是牛!他一句話就讓幾千架強5多飛幾十年

航空老院士就是牛!他一句話就讓幾千架強5多飛幾十年

退役後的別-6

最終,高鎮同利用現有零構件的疲勞試驗結果,在不做全機疲勞試驗的條件下,通過周密的理論分析,採用適合國情的先進技術,完成了水上飛機定壽工作,制定了延壽10年的總體方案。在高鎮同的指導下,水上飛機又安全飛行了10年,每架飛機由5000次起落延長至8700多次起落。

參考書目:航空工業出版社《中國科學技術專家傳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