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9 新高三注意,高考全國卷歷史部分解析,原來高考如此簡單

在高考結束,本頭條號第一時間結合高中所學的課本為大家解讀今年的高考全國一卷歷史試題,這次歷史的命題比往年稍微簡單點,但是也保持著梯度,古代史4道,中國近現代史4道,世界史4道。體現的是考生的綜合分析能力和強大的知識再現能力,尤其是對時間的掌握,這次尤其明顯。歷史也不迴避熱點問題,如共產黨宣言發表170週年等熱門事件。

新高三注意,高考全國卷歷史部分解析,原來高考如此簡單

本題是文綜歷史的第一題,和往年一樣考察古代史部分,從考試非常熟悉的數學概念入手,考察了百家爭鳴中墨家的思想。在教材中,墨家的思想主要是三部分,兼愛、非攻、尚賢。從這些思想中我們可以看出墨家思想代表的是下層人民的利益,而材料中所涉及的槓桿原理及機械製造這些的記載一定是處於勞動人民的生產實踐(思想政治中的實踐決定認識)。所以本題選擇C。還可以用排除法,A是不可能的,百家各有所長,相互詰難,代表墨家思想的《墨子》是不可能是諸子思想的精華。B是不可能的,完整的科學體系在中國古代就沒有形成,中國古代基本上屬於有技術無科學,更不用說科學體系了。D也是容易排除的,墨家代表的也不是貴族的利益,且材料所呈現的內容是勞動人民實踐的結果,不是貴族的愛好。

新高三注意,高考全國卷歷史部分解析,原來高考如此簡單

25題跨越千年來到了唐朝的政治制度藩鎮割據的影響,關於唐朝的藩鎮割據考生一定知道他最終導致了安史之亂的爆發,然後便是整個封建社會的由盛轉衰,唐朝的由盛轉衰,經濟重心的開始南移等等。但是本題獨闢蹊徑,考察了安史之亂後的藩鎮割據。從材料中我們可以看到,大部分的藩鎮官員是朝廷任命的,並且他們的作用主要是防止中央無法控制的藩鎮(驕藩)造反、守邊疆、防盜賊。這是安史之亂後百餘年的主流(事物的性質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的,我們要分清楚主流和支流,同時也不能忽視支流,要堅持兩點論與重點論的統一)。A、這兩個選項是很容易排除的,從表格是一點也看不出來的,他們只是給中央上交的賦稅總體上比較少,中央還有其他稅收,A無法判斷。B,表格無法體現。C選項無法體現河朔型藩鎮,也與後來唐亡於藩鎮不符。安史之亂結束於763年,唐亡於907年,也就是安史之亂結束後唐朝還存在了144年。也就是在安史之亂結束後,雖然唐朝並沒有徹底改變中央和地方強枝弱乾的局面,但是從表中的信息我們不難看出,安史之亂後的藩鎮割據還是延續了唐朝的統治。

新高三注意,高考全國卷歷史部分解析,原來高考如此簡單

本題考查的是宋朝的經濟知識,作這道題要把握住的是資本主義萌芽是在明朝中後期,“機戶出資,機工出力”本題最佳的做法是採用排除法,B項在材料中並沒有體現,結合史實,重農抑商政策是封建社會的基本政策,手工業者的地位一直不高。C項更是不可能的事情,僱傭勞動出現在封建社會末期,無產者把他唯一的商品體力賣給資本家併為資本家提供剩餘價值的勞動。如果,這個概念考生不知道也沒有關係,普及是不對的,題幹明確提到了四川某縣的山谷中,可見出現材料中所述現象空間範圍的狹窄。D項與史實不否,鹽鐵專賣源於管仲改革,之後特別是鹽牢牢的把握在統治者手中,這是封建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所以答案為A。

新高三注意,高考全國卷歷史部分解析,原來高考如此簡單

這是一道讀圖題,看到人與動物的比列,我們不難發現這是產自非洲的長頸鹿,本題通過整合下西洋為背景其實考查的是中國古代非常重要的貿易方式,貢賜貿易。考查學生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用麒麟來解讀長頸鹿。麒麟是中華傳統文化中的異獸,是國家吉祥興旺的象徵。所以厚賜外國使臣。所以選B。這幅畫的名字叫做《瑞應麒麟圖》,描繪的是永樂十二年(1414年)鄭和下西洋回來,使臣進貢給皇帝的。永樂皇帝名當時著名的書法家沈度作畫並做序。後多有摹本。這不是中國繪畫的跟新,屬於士人畫。海禁政策一直伴隨整個明朝,鄭和下西洋不代表海禁政策的解除。D項不選,還是傳統觀念(麒麟),並沒有涉及到更新。

新高三注意,高考全國卷歷史部分解析,原來高考如此簡單

28題是近代史部分,本題可以採用排除法,A戰爭歸根到底還是憑藉雙方的實力,而非輿論宣傳。B項可排除,甲午戰爭並不是一個孤立事件。日本發動甲午戰爭,是期在19世紀八九十年代日益成熟的大陸政策的重要步驟,日本的大陸政策最終是要稱霸世界的,所以不是改變中國政體這麼簡單,而是要最終滅亡中國的。民主革命是國家內部的資產階級推翻封建地主階級的革命。與材料無關。面對日本的宣傳,當時的清政府沒有給出回應,體現了C。這道題可以聯想到我們今天的外交,我們對於涉外事件,對中國不利的言論,我們一定要回應,反駁的。

新高三注意,高考全國卷歷史部分解析,原來高考如此簡單

有句話叫做真理越辨越明,思想的爭鳴一定促進的是思想的傳播,正確的思想在辯論中在實踐的檢驗中會越來越完善,五四運動後,促進了思想的解放,民眾的覺醒,越來越多的人投入到了尋找中國向何處去的答案,所以這個時期的西方各種思潮紛紛流入中國,在加上當時的知識分子很多都學貫古今,中西思想結合便出現了又一場百家爭鳴。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是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基本內容是武裝鬥爭,根據地建設以及土地革命,這是毛澤東思想才確立的道路。B不選,與題幹即無關也不符合史實。D錯在清除,並沒有清除。比如,新文化運動後期就出現了知識分子的分裂,如胡適和李大釗,陳獨秀等。所以,本題選擇C

新高三注意,高考全國卷歷史部分解析,原來高考如此簡單

本題關鍵是時間42—49年,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這是二戰達到最大規模。49年夏天,解放戰爭大局已定。B與時間不符,解放戰爭期間是美國一直扶持和支持國名黨,美國的二戰後的策略是給中國大國地位,扶持一個親美的政府。與史實不符。C是在49年之後了,標誌是中國在建國頭幾年就與蘇聯等17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係,衝破了美國的外交孤立政策。D新政府是49年10月以後的事情,在材料所給的時間段新政府還沒有成立。同時也不符合史實,新中國成立後,百廢待興,還是很期待獲得國際支持的,比如蘇聯的大量支持。從材料我們可以看出只可以選擇A了。不接受束手束腳的條件指的就是我們的外交要獨立,主權要獨立。即使是不建交,也要獨立自主。

新高三注意,高考全國卷歷史部分解析,原來高考如此簡單

關鍵事件1953年,國民經濟的初步恢復時期。一五計劃的頭一年,是國民經濟初步恢復之後要開始大規模的進行經濟建設,選D。A是一五計劃的意義,是在57年一五計劃完成之後。B明顯與常識和史實不符,怎麼可能是開始呢?沒有對礦產資源的開採,我們的國民經濟怎麼能恢復呢?C1960年面對嚴重的困難,我黨在八屆九中全會上提出了,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而國民經濟調整任務的完成是在1965年。所以只能選擇D.

新高三注意,高考全國卷歷史部分解析,原來高考如此簡單

本題是選修一與必修二和必修三的結合,通過梭倫的一段話來提取材料的信息,材料提到了好人與惡人,提到了道德的永存,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在梭倫看來道德的重要性,所以選擇D項。梭倫本身就是奴隸主階級,所以他不會反對的,任何人都無法逃離他所處的那個時代,即所謂的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奴隸制度是適合當時的生產力發展的。所以A不選。B項同樣不選,結合所學知識,梭倫的改革還是權力的不平等,比如財產等級劃分權力大小。C不是抨擊貧富差別而是在抨擊那些通過喪失道德而發財的人。

新高三注意,高考全國卷歷史部分解析,原來高考如此簡單

答題關鍵,1848年2月21日《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誌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所以排除B。C同樣與史實不符,也與材料無關,19世紀三四十年代在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爆發了法國里昂工人起義英國憲章運動德意志西里西亞織工起義三大工人運動,這是馬克思主義誕生的階級條件,時間不符。D與材料無關。共產黨宣言最後一句:“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這是馬克思的主張。

新高三注意,高考全國卷歷史部分解析,原來高考如此簡單

本題是考察研究歷史的能力,歷史的研究方法,學術型較強。材料告訴我們研究工業革命的發源地,分別1從技術、經濟角度,2政治制度,3,自然條件。這種認識是越來越全面了,所以選擇B。其他都不選。

35.圖8反映了1945~1975年間聯合國成員國的變化情況,這表明

A.第三世界發展壯大

B.歐共體的成員增加

C.世界貿易範圍明顯擴大

D.經濟區域化的趨勢加強

二戰後,隨著殖民體系的奔潰,日益多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成為獨立的國家,1960年為非洲獨立年,這些新獨立的國家紛紛加入聯合國,壯大了第三世界的力量。毛澤東把美蘇劃為第一世界,其他的發達國家為第二世界,以中國為首的其他國家為第三世界。圖片反映的是聯合國不是歐共體,是聯合國的成員國,與世界貿易無關,也與區域經濟無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