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克林頓當時為什麼不推翻薩達姆?

天津的猴子


克林頓從1992年到2001年任職美國總統期間,一共發動了三場戰爭。第一場是1993年有限軍事行動的代表作——黑鷹墜落。該行動出兵百十號人,目標是盤踞摩加迪沙的頭號軍閥艾迪德,此人不但割據一方,還反對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派兵進入索馬里,並襲擊維和部隊,美國確實有理由將其斬首。當然,此次行動的戰果也是相當有限,只抓了艾迪德手下的十幾個嘍囉,最後還被迫釋放了。



而此次戰鬥距離布什家族第一次打擊薩達姆的海灣戰爭才兩年多。所以克林頓在就任初期是不可能去推翻薩達姆的,前輩老布什剛剛放過薩達姆一馬,薩達姆也比較乖了一點,克林頓不能太著急吧?

第二次戰爭是1994年入侵海地。海地那邊的原因嘛,其實還是為了美國後院的安全。海地和美國死敵古巴隔著一道幾百公里寬的向風海峽,一個高倍望遠鏡就能看到美軍的關塔那摩基地。1990年,海地解放神學神父阿里斯蒂德推行社會改革,提高工資福利,並廢除美國之前推行的新自由主義經濟政策,這是要走古巴模式的節奏啊。美國後院裡不能出現第二個古巴,所以在忍了幾年之後,美國操控聯合國拿到出兵授權,幾千美國大兵進入海地,控制總統府,逼迫阿里斯蒂德接受克林頓政府的經濟計劃(也就是照顧美國利益),之後美軍撤出。但是阿里斯蒂德心裡當然不服氣,時刻想著和查韋斯一樣早晚踢掉美國利益,於是2004年,小布什政府製造了一起“綁架案”把阿里斯蒂德運到了非洲,至今不見蹤影。

打海地的時候,薩達姆的伊拉克正承受著之前入侵科威特所帶來的嚴厲制裁,薩達姆根本就沒有能耐翻起什麼風浪來,克林頓政府當然也就沒有必要去推翻他。直到1998年爆出薩達姆秘密研發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事件,也就是伊拉克武器核查危機。由於國際社會普遍反對武力解決伊拉克,克林頓政府也想著利用國際法制裁薩達姆,這樣比發動戰爭要省錢省力多了不是嗎?而薩達姆對聯合國武器核查小組的調查活動是百般阻撓,確實是為自己延長了幾年性命。因為就在1999年,讓美國坐立不安的歐元終於要橫空出世了。

這個時候的美國,重點是要維護美元霸權啊,薩達姆就先放一放再說。而南聯盟內部的種族衝突危機給了美國發動戰爭的絕好藉口,於是科索沃戰爭爆發,歐洲陷入戰爭恐慌,歐元交易價格在一個月之內暴跌百分之三十。而且科索沃戰爭是一場相當耗錢的戰爭,用的都是高科技武器。美國雖然在海灣戰爭之後確定了同時打贏兩場局部戰爭的國家政策,但是克林頓執政時期的美國經濟難得的突飛猛進,連續發動戰爭恐怕會讓美國經濟陷入困境(之後的小布什印證了這個觀點),這對注重發展經濟的克林頓來說是不明智的。因此也就先緩一緩再說吧。這一緩,2001年1月,克林頓的第二任期也就到了。

那麼推翻薩達姆的任務不就交給小布什了嗎?


獨釣寒江


這是因為第一克林頓的智商比小布什高得多;第二克林頓沒有碰上911。

克林度沒有發動戰爭推翻薩達姆,其實與老布什政府在海灣戰爭中秉持有限戰爭理念,沒有繼續入侵伊拉克推翻薩達姆的道理一模一樣。

稍微深入熟悉一下中東的地緣與教派,都會得出一個簡單的結論:在這樣一個前現代的社會結構中,唯有強人才能保持相對穩定的統治。

以克林頓的智商,稍微盤算一下就能預見到後來伊拉克戰爭的差不多實際結果。而且,有一個簡單的情形也不難想得通:伊拉克本就是一個什葉派穆斯林佔多數的國家,若是推翻了薩達姆,那麼肯定會出現一個親伊朗的什葉派政府。在這一點上,對中東地區形勢在大面上的看法,我們還是要深信教派分野的基本理論,否則在戰略分析上一定會栽大跟頭。

小布什政府內部,未必就沒有人思考過這些問題,不過我們必須懷疑小布什本人是否能深刻理解這一些。

911戰爭的爆發恐怕也是伊拉克戰爭爆發的深層導火索,這使得小布什政府一時之間承受了極大的政治壓力。阿富汗戰爭中遲遲無法解決罪魁禍首本拉登,轉移國內注意力事實上成了小布什政府的當務之急。

我們其實可將伊拉克戰爭看作小布什政府為轉移壓力而作出的應激性反應。小布什人生中其實是有很長的酗酒歷史,這種人在壓力下多半是去尋找出口。而副總統切尼、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則與軍火商長期關係過度密切,兩人聯合誘導一下,小布什是很容易用這種草率的決定來為自己卸下壓力的。


建章君



一、共和黨一貫作風就是好戰思維,以武力征服世界滿足美國私慾。小布什總統就是傑出代表,將共和黨這種“風格”在全球伊拉克、阿富汗表演如同好萊塢大片。




二、推翻薩達姆政權是布什家族遺留給美國政治遺產。薩達姆曾經美國朋友,富得冒油的伊拉克在美國幫助下,讓薩達姆成為中東強人,1990武裝侵佔科威特,美國雖趕跑伊拉克,但老布什總統如日中天卻失業了,薩達姆還是總統,讓布什家族怨恨連天。2003年布什二世重登大位,借“生化武器”繞過聯合國出兵伊拉克,將薩達姆送上斷頭臺。


三、民主黨代表中產階層,理念偏重民生與內政,如奧巴馬通過醫改計劃。克林頓1993年上臺最大成就就是繁榮經濟,消滅財政赤字,互聯網科技經濟突飛奮進。




對待薩達姆沒有國恨家仇,僅僅經濟制裁手段石油禁運、償還外債。政治、經濟上孤立伊拉克,支持反對派企圖借顏色革命推翻薩達姆政權,可惜阿拉伯之春時間未到。


浮雲悠思


它還想沒有明確的辦法,它想要的是能做的兩全其美,故任期有限,所以留下給下任小布什去解決。這就是克林頓留下美國衰落的政治伏筆…………


回春堂八卦神算


1,美國不想讓薩達姆倒臺,是因為為當時的伊朗正虎視眈眈,美國考慮留下薩達姆來抗衡伊朗。

2,美國擔心薩達姆倒臺後,伊拉克會陷入混亂,從而給已經有一線曙光的中東和平,也就是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的和平談判帶來消極影響。

3,美國的目的已達到,就是戰前把伊拉克軍隊趕出科威特,並藉此削弱伊拉克的軍事力量,結果令老布什很後悔,伊拉克後來也沒有力量抗衡伊朗,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的和平談判也是談談打打,美國只是一件事考慮對了,就是薩達姆倒臺後,伊拉克會陷入混亂和內戰。現在14萬美軍仍然不能讓伊拉克停止內戰,這不正應驗了老布什的擔心嗎?


周明建16


美國之所以要推翻薩達姆是有不可告人的目的的,是他認為必須做的事,為此他創造了一個理由,說伊拉克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即化學武器,難道一個國家有化學武器就要被推翻嗎?這個理由是交待不下去的,但好歹算個理由,這就可以辦事,在沒有得到聯合國同意的情況下,英美組成聯軍,發動了第二次海灣戰爭,薩達姆已經同意了聯合國派人去檢查伊拉克的武器庫,這已經做到了他所能做的最大讓步,但除了讓人家佔領,別的讓步都是徒勞,那麼為什麼小布什一定要推翻薩達姆呢?有人認為是為了控制石油,因為波斯灣石油儲存量極為豐富,我看未必,在全世界的目光之下公然掠奪別人的石油,這和薩達姆入侵科威特有什麼區別?要知道當年伊垃克入侵科威特正是因為石油(科威特在地下偷了伊拉克的石油〉,美國還不至於如此下作,他真正的目的是兩個,一,檢驗新戰法,用GPS與空軍結合進行定點攻擊,這可現代戰爭的特點,二,推翻一箇中東國家,建立一個民主政府(傀儡〉作為示範,爾後駐兵,威懾各國專制政府,挑起中東國家的民主運動,以後的阿拉伯之春就是發動伊拉克戰爭的收穫,還有三,遏止伊朗與俄羅斯在中東的擴張,支援以沙特為首的海合會,所以伊朗特別反美,那麼克林頓當總統時為什麼沒有這麼幹呢?其實克林頓也想這麼幹,只是沒有找到一個藉口,他沒有小布什那樣的創造性,但他也試圖創造一個理由,他也以伊拉克不遵守聯合國安理會的決議為由發動了對伊拉克導彈襲擊,即所謂的"沙漠風暴"軍事行動,向伊拉克\\發射響尾蛇巡航導彈,如果薩達姆稍有不慎,那麼戰爭就會臨頭,但薩達姆都忍了,克林頓只好也忍了,後來布什胡亂編造了一個理由,才把事辦了。


縹緲孤鴻影45


主要是因為伊拉克並沒有對美國構成威脅。因此克林頓當然不必去推翻薩達姆。要打仗就要死人、花錢,還需要動員盟友和國際社會的支持,還需要國內民眾的支持,非常麻煩的。因此克林頓並沒有對伊拉克動武的念頭。

即使是小布什打伊拉克時,伊拉克也仍然沒有對美國及其盟友構成威脅。小布什捏造了一個藉口,說伊拉克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然後糾集部分盟國對伊拉克開戰。雖然他打贏了,但後果很嚴重,美軍在伊拉克死了幾千人,花了幾萬億美元,卻基本上沒撈著什麼好處,最後灰溜溜的撤了,只留了少量部隊訓練伊拉克軍隊和做顧問。更重要的是,小布什把遜尼派的薩達姆推翻後,伊拉克什葉派掌權,他們跟什葉派的大本營伊朗關係很好,導致伊朗在伊拉克的影響力大增。因此小布什是為伊朗做了嫁衣。至於IS在伊拉克的崛起,就更不用說了。總之,小布什做了一個純粹的折本買賣,代價都讓美國民眾來承擔了。


霜鬥寒


海灣戰爭前美國伊拉克的矛盾已經很深了,兩次海灣戰爭都沒有推翻薩達姆政權,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伊拉克當時經濟實力雄厚,號稱軍事大國,在海灣地區也確實是個軍事強國。美國想搞掉薩達姆其實心裡沒底,可能偶爾還會想起美軍在越戰中的慘狀。二是從戰略上來說伊朗才是美國想除掉的肉中刺,只是他還不敢動伊朗,還想利用伊拉克來牽制伊朗。三是伊拉克國內大局仍牢牢地掌握在薩達姆手中,絕大多數老百姓是認同薩達姆的。沒有國內人的配合,美國不可能推翻薩達姆,也就是說時機不對。四是儘管美國是一個最強軍事強國,他要推翻另一個主權國家的政權,總要找個冠冕堂皇的理由。而當時薩達姆沒有給美國政府很多開戰的理由。


想通了就好


只能說是領導人個人思想/好惡決定了國家行為吧。伊拉克戰爭顯然還有許多謎團未解,其中一些謎團只怕會隨小布什帶進棺材,成為永遠的秘密了。

布什家族與薩達姆有仇?

英國前首相布朗稱,當時英國政府被美國騙了。

現在的證據幾乎可以肯定的表明 : 一,當時美國情報機構並沒有得出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結論。二,小布什當然知道這一點。三,但美國政府對外欺騙了世界輿論,包括美國人自己。四,美國人也欺騙了最忠實的盟友英國。

所以當事者之一,英國前首相布萊爾作了一個不痛不癢的“檢討”。

布什家族與薩達姆有仇也許只是一個玩笑,至於真實的原因,可能只有小布什和他爹知道吧。

克林頓為什麼不推翻薩達姆?因為你得有理由去推翻另一個主權國家的領導人,一個受國際法保護的外國總統。克林頓沒有杜撰證據的動機,自然就不會去幹這樣的事。

這才是正常的決策。


灰太狼44967765


克林頓擔任美國總統時沒有推翻薩達姆,是不想為前任總統老布什擦屁股❕

稍微想了一下,第一次海灣戰爭是老布什乾的,第二次伊拉克戰爭則是小布什乾的,致使後來有人曾經這樣的懷疑過:美伊的兩次交手,不是他們兩個國家的恩怨情仇,而是布什家族與薩達姆兩個家族的私人恩怨❕



在克林頓退下出來的~~2005年11月16日,美國前總統克林頓在阿聯酋的一所大學發表演時指出,美國侵入伊拉克是“一個大錯”❕

克林頓他自己早在任總統的時候就清楚的明白,即使推翻薩達姆政權後,美國對伊拉克的未來缺乏規劃❕

克林頓本人曾經說過:“薩達姆不在了,這是好事,但是我不贊成美國的所作所為”❕

克林頓還說過:“美國政府犯了一個大錯,美國做錯了好幾件事,其中之一便是,美國政府不知道除掉薩達姆容易,維護伊拉克團結難”❕



克林頓在回答學生關於伊拉克問題的提問時,發表了上述言論,他的回答贏得了學生們的熱烈歡呼與掌聲❕

克林頓早就已經清楚的明白:美國的錯誤在於將薩達姆趕下臺後,又決定推毀伊拉克的全部政權機構,美國無法派出大量軍隊,也沒有足夠的軍隊用於控制、封鎖國界,國界控制得不嚴,恐怖主義就接踵而至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