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4 開車一大傻:每次到加油站只加一半!

很多消費者一定都聽過“加油不加滿省油省到老”的省油秘訣,這句話的出處不得而知,在加油不加滿的省油效果真的非常明顯嗎?汽車在設計師油箱經常按照滿箱設計,其內的機械部件是否會因為常年油箱不加滿而造成損傷呢?下面讓我們來了解一下。

加的少,走的遠,有時只是假象

加的少,走得遠,有時似乎只是假象,剛我們油箱充滿假設續航行駛里程為600千米,在我們的汽油充滿1/3油箱時,最終的續航里程卻往往能夠達到至少200千米,這句話,這樣看來也有一定道理,但駕駛者卻忽略了一件事情,那就是車輛會防止消費者對於行駛旅程的誤判,經常在低油耗位設置一定的餘量,也就是說低油耗的油箱體積可利用佔比要高於高位燃油的油箱體積可利用部分。

開車一大傻:每次到加油站只加一半!

這樣來說,我們只是從燃油表上觀察到的燃油消耗量有所降低,但其實際的燃油消耗量其實並沒有下降。

自重減小,但節油效果甚微

目前我們車輛的油箱容積大約在60升,如果每次加油不加滿,僅加一半左右,油箱部位所造成的減重雖然可以打到十公斤左右,但相比於目前家用車輕則一噸起步的自重來說,這樣的減少,似乎杯水車薪,並沒有起到太多的節油效果。甚至對於城市工況來說,頻繁的啟停始終處於低速度時間的怠速,自重對油耗的影響又進一步的下降。

對於家用車來說,其本身的質量基數較大,幾十公斤的減重對於家用車油耗的降低並不明顯,以及費盡周折減少自重還不如改善自己的駕駛習慣,節油效果更加明顯。

油箱底部沉積增多,燃油效率降低

我們日常使用的燃油大多需要經過加油站的儲存,加油站儲油箱內底部存在大量的燃油雜質沉積,這也導致燃油次數的增加,對於這些雜質吸入油箱的風險也就增加,這些雜質進入油箱後,對燃油系統的損傷非常大。

開車一大傻:每次到加油站只加一半!

首先這些雜質會使燃油泵的效率下降,泵油效率不高,導致發動機無力,汽油在燃燒室內燃燒過程異常,一些發動機還會提示動力下降的信號。其實一些細小雜質在,進入燃燒室內,並不能完全參與燃燒,經過一段時間,高溫高壓的變化就會形成積碳,使發動機產生異常抖動等問題。所以如果您所在的地區燃油質量存在差異,而且經常在第三方加油站加油,就應減少加油次數每次儘量加滿。

加油次數增加,反而不划算

我們目前加油站加油槍所採用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計價加油,另一種則是油箱感應器感應到液麵的變化繼而停止加油。不論是哪種加油方式,加油站油槍內部以及管路中,都會產生一定量的汽油,加油次數的增加會導致這些汽油浪費的越多,雖然很少但積少成多也是一筆不小的成本。所以如果您加油次數較多,在每次加完油後應要求加油員抖幾下油槍,將油槍內部的燃油加入車內。

油箱加的滿,標尺計量誤差最大

每次加油不加滿油耗降低並不明顯,那我們是否每次加油都需要加滿呢。我們的燃油標尺在油箱快滿的時候,存在一定的計量誤差,這樣也是方便燃油量超過燃油表最大行程的計量,這個誤差在接近燃油表表頂時最大,這也導致消費者在後期的行車過程中,行車電腦對於計算就會產生較大的誤差,往往會比真實值偏大這也會造成消費者對於真實油耗的誤解。

油泵溫度高,發動機泵油效率下降

我們的燃油在油箱內是通過油泵來泵輸到發動機噴油嘴,油泵在發動機運轉過程中,其工作強度較大,這也導致溫度會有所升高。油泵溫度升高會造成油泵的工作效率下降,而且熱量的積累也會對燃油的計量和燃油安全造成一定的隱患,所以就需要對油泵進行一定的冷卻措施。最常見的冷卻方法就是通過燃油來進行冷卻,當燃油液位過低時,油泵露出,造成油泵溫度過高,嚴重影響我們的行車安全。

開車一大傻:每次到加油站只加一半!

油箱長期不加滿,傷車風險增大

油箱長期處於不滿狀態,對於車輛是存在一定損傷的,尤其是對於車輛的部分機械部件損傷更是明顯。

首先我們目前的油箱大多是採用工業塑料製成,其內設有隔間,防止燃油在運動過程中發生前後的竄動,當燃油液麵過低時,長期處於某個隔間,造成該隔間的應力分佈不均勻,整個油桶側面發生變形。其次燃油還有一定的冷卻作用,油桶內例如油泵以及計量器等電子機械設施,尤其是高位油液傳感器,在長期的低液位為環境下會造成一定的損傷。

開車一大傻:每次到加油站只加一半!

省油方法有很多,不要隨意聽信省油的謠傳,自己的判斷和較好的駕駛習慣同樣非常重要。

(圖片源自網絡,侵刪,版權歸於原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