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2 為什麼教堂不用交稅?

為什麼教堂不用交稅?

credit:123RF

除了教會以外,每個人都要交稅。為什麼教會可以獨享此特權呢?

事實上,有此特權的遠不止教會。其他一些宗教組織也是如此,因為它們是為社會提供福利的慈善團體——它們會幫助窮人,盡力降低犯罪率,時時刻刻都是正面表率,積極地影響著周圍的人。

政府不會干涉宗教事務,所以免掉教會的稅也是它們與國家界限分明的一種體現。而不納稅對小型教堂來說尤其友好,畢竟它們主要的收入就來自於微薄的捐贈,再交稅,它們就得關閉了。

但萬一它們交稅,這筆錢到底有多少呢?雖然據坦帕大學的研究估算我們將額外得到835億美元,但根據伯尼 · 桑德斯(Bernie Sanders)和聯邦預算委員會提供的數據顯示,這還不足以讓全美免去醫療費用,因為醫療費用每年的花費已經從從13.8萬億美元增長到2.8萬億美元了。據樂施會報告,即使如此,這筆錢已經足夠結束全球的特別貧困地區的苦難了。

讓教會免稅的想法並不新鮮。此傳統可追溯到羅馬皇帝康斯坦丁的時代(公元272-337年) ,他給予了基督教會免稅收的權利。據Focus on the Family (美國基督教保守組織)說,在美國最初的十三個殖民地中,大多數都免去了教會的稅,

諷刺作家約翰 · 奧利弗(John Oliver)特地強調,在美國建一所教堂簡直輕而易舉,因為國稅局有目的地模糊了稅法和法規。他創建了Our Lady of Perpetual Exemption教堂,已得到美國法律的許可(其目的是諷刺電視福音傳道者假借此機會欺騙公眾錢財)。

除此之外,誰還有私人教堂呢?還有卡戴珊姐妹。人們指控她們把私人教堂當作自己的避稅天堂。事實上,根據稅法專家弗吉尼亞 · 理查森(Virginia Richardson)在國稅局製作的一個視頻中的說法,國稅局的稅務指南"沒有試圖評價某個特定組織所宣稱的任何教條的內容是否屬於宗教"。 他們唯一的要求是,在保持合法組織行動的同時,信念必須是"真正存在和真誠的"。

據宗教新聞社報道,教會和其他宗教組織本是應該不插手政治的,但是它們還是會造成一定的影響,並且常會支持特定的候選人。

那以後,教堂的稅收政策會有什麼變化嗎?在美國,這還真不好說。一方面,一半以上的美國人都說自己每月至少去一次教堂;另一方面,許多美國人的價值觀受到特朗普政府針對弱勢群體、社會安全網和教育系統的意識形態削減的威脅,人們不禁要問,他們究竟該不該討論教會和宗教組織的稅收政策。

本文譯自 bigthink,由譯者 Imagine 基於創作共用協議(BY-NC)發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