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6 寶馬M760Li首試:為了還沒忘卻的紀念

寶馬M760Li首試:為了還沒忘卻的紀念

撰文、攝影:柳笛@新車評

閱讀文章前建議先觀賞全方位看圖說車,請選擇:(1)PC版用戶(2)手機版用戶

宝马M760Li首试:为了还没忘却的纪念

試駕後記:為了給大家傳遞最準確的信息,在跟M760Li神交之後,我刻意把節奏慢下來,修修照片,試試其他車型,隔一兩天的時間才開始動手寫這篇首試。想用一種近乎止水的心態,紀念還沒忘卻的紀念。

圖騰中的圖騰

宝马M760Li首试:为了还没忘却的纪念

7系是寶馬的圖騰,每一代的7系,又會從圖騰中昇華出更具象的車型,詮釋寶馬對頂級的定義。朝朝暮暮、歲歲年年,不變的是以7係為載體,變的是主線和劇情。

E38——L7

E66——Hydrogen 7

F01——High security

G11——M760Li

簡單的對應,我們讀出了隱藏著的信息,看到了圖騰中的圖騰,似乎是抓到了寶馬的思想和靈魂,跟時間過過電。E38的時代,7系的名頭還不足以抗衡S class,L7的存在是要證明寶馬可以跟S class同等豪華;E66的時代,寶馬意識到,豪華氛圍孤掌難鳴,需要和科技感齊頭並進才事半功倍,7系銷量超越S class,始於不顧一切科技裝備的堆疊;F01的時代,經歷著後班戈時代的動盪,大家迷了方向,一方面要傳承、一方面要開拓,卻又不知從何下手;今時今日,7系走向低迷,車型形象很難跟奔馳S class同日而語。但那又有什麼呢,大不了從頭再來,用寶馬看家的運動、用標準性的M,開始上升的螺旋。

宝马M760Li首试:为了还没忘却的纪念

我們不會懷疑宇宙大爆炸能量的釋放,但是在一遍一遍的疑問,是誰觸發了這個過程。我們不會懷疑7系能從低谷中走出,卻又總在想,下一個班戈什麼時候出現。

其實我很貴

宝马M760Li首试:为了还没忘却的纪念

7系的不盡如人意,本源在外形設計。如果有小道消息說,5系對寶馬的意義大過7系,我一定相信。家族化的風格,分明是踩在7系的肩膀上成就5系、尤其成就中國特供Li版。有時候你開著車,從後視鏡裡看到一輛閃著天使眼的寬大寶馬,一個問號從眼前漂過,這是一輛7系還是5系。如果是普通消費者,怕是真的需要從尾標尋求答案了。

宝马M760Li首试:为了还没忘却的纪念宝马M760Li首试:为了还没忘却的纪念

奔馳、寶馬都在用套娃,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觀感差異。麻煩寶馬7系設計師出來背個鍋。一套高級的設計語言讓E級看起來跟S級一樣星光熠熠,反過來,一套放在5繫上恰到好處的風格,確實讓7系看起來沒有那麼貴了。開著M760Li走在廣州街頭,似乎只有我知道這是一輛200多萬的車(樣子類似的730Li M運動套裝的確是不怎麼貴的),眼見著各種車從我面前插隊進車流,我好想搖下車窗大喊一聲,看沒看到V12的標誌,我車很貴的好不好。

V12的意義

對,沒錯,就是V12。

宝马M760Li首试:为了还没忘却的纪念

六又五分之三T雙渦輪增壓發動機,448kW、800Nm的參數,對於一輛寶馬7系,動力配置堪稱奢侈。寶馬最強V12,究竟帶給這輛M760Li什麼?

宝马M760Li首试:为了还没忘却的纪念

源源不斷的動力?V12帶來的是一種前所未有的體驗。一輛D級車,即便是體內有洪荒之力,也要用“修身的西服”綁起來。這臺N74B66發動機,在comfort模式下,甚至會有一些溫吞;ZF的8AT變速箱對你腳底的細微動作也是愛答不理,一副與世隔絕的樣子。

淡然和慵懶,同樣是一種樂趣。從一般的車上,你輕易體會不到變速箱不降檔、單靠發動機的能力就把速度拉上去的快感。這種快感,類似於捏爆氣泡膜的輕而易舉、水灌螞蟻洞似的降維打擊。

宝马M760Li首试:为了还没忘却的纪念

“我們先定一個能達到的小目標,比如說我先掙它一個億。”王健林口中的舉重若輕變成了普通人眼中的笑話。其實,王健林沒有錯,普通人也沒有錯,錯在兩類人中間差了太多的階級。如果每一升的排量或者每兩個氣缸構成一個階級差,大家可以算一下自己車跟M760Li的差距。

宝马M760Li首试:为了还没忘却的纪念

深踩油門或者直接切入Sport模式,整輛車的性格急劇裂變。眨眼之間,M760Li脫下得體的西服,撕掉緊繃的襯衫、露出兇狠的肌肉。只是比拼0-100km/h加速,M760Li釋放出的眩暈感、血液迴流感並不如奧迪RS7直接。六又五分之三升排量的恐怖之處在於,120km/h之後,還有源源不斷的動力衝出來。從120km/h到150km/h,也不過是彈指一揮的事情。跟開阿爾法·羅密歐那種打了腎上腺素、跟誰都想幹一下的感受不同,V12給M760Li的是一種氣度,就好像拿著餘額一個多億的借記卡逛各種商店,愛誰誰吧。

你究竟把後排放在什麼位置

宝马M760Li首试:为了还没忘却的纪念

頂級旗艦D級車和M performance放在一起,總覺得有違和感。我只想知道,M760Li到底是把重心放在駕駛位還是老闆位。如果我說,這輛車前排和後排體驗截然不同,會不會讓人覺得太玄乎。

宝马M760Li首试:为了还没忘却的纪念

魔毯智能懸掛真的能把玄學表達的很直白。一鍵放倒老闆位,輕輕的脫掉鞋子,把腳搭在前排的腳拖上,打開座椅按摩,舒服。。。。。。走在市區道路上,懸掛對路面不平處理的相當得體,細碎震動濾得基本乾淨,275/35 R20超大尺寸的普利司通博天族S001也無法讓高級的底盤露餡。最征服人的,還是壓減速帶的那一下,後輪彷彿輕輕踏了一下,只有很柔的路感往上傳遞。橫向對比,跟雷克薩斯LS放在一起,M760Li的後排舒適性也絲毫不落下風。這時候,坐在後排的你盯著前排的座椅,椅背的“原發性”抖動基本不會停止,路感跟駕駛位如影隨形。

宝马M760Li首试:为了还没忘却的纪念

如果一輛車以B柱為分界,針對前後排調出了兩種懸掛體會,那把工程師的心思昇華為一種境界,不為過。包括聲浪,comfort下的安靜和sport下的雄壯對比鮮明,於是我要這麼回答開頭的問題。舒適與駕駛感對於M760Li來說同樣重要,就像小學時有且只有的兩門主課——語文、數學——誰都不能侵佔誰的課堂時間(一般的車,舒適和運動的權重更像是主課和體育,常見傾向:同學們,你們體育老師今天有事,這節課我們把昨天的試卷講一下)。

不要再佔美術課了好嗎

跟人聊寶馬,如果只談動力、談操控,顯然不夠透徹,一定要往吐槽內飾設計的方向發展才夠情投意合。

宝马M760Li首试:为了还没忘却的纪念宝马M760Li首试:为了还没忘却的纪念

在這裡,我要明確一條界限,吐槽7系內飾設計沒問題,吐槽7系內飾不高級我舉手反對。不管是用料還是做工,7系的車廂都是經得住推敲的。如果你仔細一點看,後排座椅的ISO FIX接口是用皮子、拉鍊包裹住的;座椅調節旋鈕、音響控制區的按鍵都有熱敏開關(輕輕觸摸,中控屏幕有動畫顯示)。這些一眼看過去不容易發現、實際體驗很好的小驚喜,是寶馬式的、理工科式的高級感體現。其實,如果從寶馬的角度、理工科的角度詮釋這個品牌的內飾設計,會有“走心不走腎”的領悟。類似現款7系的內飾佈局,寶馬已經用了很多年了。之所以不變,遵循的只有兩個字,好用。中控臺從上往下,屏幕、空調、音響、多媒體控制區間隔排布,按鍵佈局、使用邏輯非常清晰,開車時因為不易盲操而分心?不存在。大家不要小看“寶馬風格”對汽車設計的影響,類比一下現款的阿特茲、雅閣這些工科思維主導的車型,就會發現其中的關聯。唯獨這些走簡潔風格的心思,很難跟消費者產生共鳴。

宝马M760Li首试:为了还没忘却的纪念

寫到這裡,對於M760Li的感悟,基本表達完了。對於這個價位的車型,我也基本沒有導購意見,如果你懂寶馬、懂中期改款或許要消失的V12、懂如何賺得到200多萬,自然不會吝嗇,分分鐘衝向這個圖騰中的圖騰。我懂寶馬、懂中期改款或許要消失的V12、不懂如何賺得到200多萬,自然會說,寶馬的德智體發展很全面了,不要再佔設計師的美術課了,好嗎?

【寶馬M760Li首試印象】

突出優點:動力雄厚;懸掛高明;高度融合駕駛性、舒適性;最接地氣的V12 車型。

主要短板:外觀不顯貴;內飾設計很難與消費者共鳴。

【新車評推薦等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