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晚上有許多蜜蜂不進蜂箱是什麼原因?

阿豹6210


晚上有許多蜜蜂在蜂箱外,當然是有原因的。



一,蜂箱裡悶熱缺氧,讓蜂群不舒服。看蜂巢門是不是開小了,覆布是不是不透氣。再看蜂箱內蜂群是不是太密集了,蜂路是不是壓緊了。

那麼就要把蜂巢門開大些,有底窗的要把透氣窗打開。蜂群強盛,氣溫高時要把蜂路拉大點。超過六足脾蜂,要加繼箱,加大空間才能透氣舒服。覆布如果是不透氣的化工布料,要換掉,可以把沒蜂的一角捲起來,這樣會更透氣。

二,是不是有病蟲害?如果有麻痺病,囊狀幼蟲病菌等滋生,或者蜂箱裡有腐爛的不好氣味,再就是有蟻害,巢蟲,蟎蟲害等,都會讓蜂群煩躁不安,跑到蜂箱外。

如果找出病因,發現敵害,就得趕緊防治,不能讓病蟲害繼續了。


三,蜂箱位置擺放要合適。要擺在通風陰涼處,蜂箱裡不能有積水潮溼的情況,也不能在太陽底下,炎熱的地方。只要蜂箱裡不舒服,蜂就會跑出來了。當然也不能擺在晚上有燈光的地方,那樣蜜蜂會繞著光飛,累死了的。

所以看看你是屬於哪種情況,再補救吧!我們不能聽任蜂群在外面,這樣蜂巢裡少了工蜂調控蜂巢溫度溼度,少了工蜂護子育子,會讓幼蟲發育不良,夭折了的,這樣會繁殖受損,也會引起爛子病的發生。所以 要用噴水壺噴水,把蜂群驅趕回蜂巢內。


追花精靈


看了一下大家的回答,大家一致認為是溫度高所引起的,下面我說說自己的不同看法。

在蜜蜂養殖過程中會出現很多現象,蜜蜂不回巢一般都出現在高溫季節,確實是是因為高溫箱內悶熱所引起的,但大家忽略了一個本質問題,為什麼會導致蜂箱內溫度高?這是由於蜜蜂數量龐大,所造成的,一旦出現蜂箱外邊有蜜蜂聚集的現象,說明蜂群數量已經達到一定規模,我們就要採取加脾架基箱或提脾分群從新加脾的方式,來減少它的密度,如果不進行此操作,只能白白的浪費蜜蜂的體力,蜂王無處產卵,降低了蜂群的繁育速度,



我是養殖意蜂的,蜂巢門口出現蜜蜂不歸巢現象,也是檢測是否該加基箱的標準之一,在炎熱的夏季,我是以雙基箱超強群的方法採蜜,每箱的蜂脾數在20框左右,每箱7~8框蜂留出一定的空間,保證空氣流通,在後期也會出現這種現象,所以說,強群的標誌之一就是巢門夜間積蜂。


但這種現象發生長期不解決,很容易出現分蜂熱,這種情況在中蜂養殖過程中應該是非常常見的,養殖戶也可以利用此辦法,適時分群避免跑蜂。

如果蜜蜂數量少出現這種現象,多是蜂箱內部出現問題,新蜂箱看是否有異味,長期飼養的蜂箱出現這種情況,要注意耗子等外敵的入侵,不管哪種現象,一旦發生養蜂人就要注意了,應及時解決,避免帶來損失。


我是三農問答達人“走走停停看看攝攝”,目前以果實採摘,綠色生態養殖,苗木繁育,蜜蜂養殖,花卉培育為主,有以上問題的可以私信我,喜歡我的回答請關注我,看更多回答。


農事一鍋燴


晚上蜜蜂在箱外不進蜂箱的原因並不複雜,主要是箱內溫度高,溼氣大,氧氣不夠。就好比人一樣到了熱天都喜歡呆在空調房裡是一個道理。 如何解決蜂箱內的溫度和溼度呢!下面來看看吧!

1:空氣流通。夏季巢內悶熱、潮溼,影響蜂王產卵和工蜂工作,因此必須使巢內空氣流通,排出積存溼氣,降低箱內溫度。一般蜂箱的箱底有兩面:一面底墊高10毫米左右,在秋後、冬季及早春應用;一面底墊高20毫米左右,在夏季使用,排出溼氣,在夏季最炎熱時,可將箱身用木頭擱起,將箱門擴大到一寸左右,使空氣更加流暢。但是必須注意,用這種方法越夏是不安全的,容易引起敵害和盜蜂,而且蜜蜂飛回時不能直接爬上巢脾,從而影響工蜂的工作效率。事實證明,為了通風,並不一定要採用高大的箱門,而使空氣流通最好的辦法,是在箱身上的前方或後方開窗,那末即使用10毫米高的箱門也能使空氣對流良好。

2:適當遮蔭。當箱內溫度高到38℃以上時,蜂王就停止產卵,工蜂也不能順利工作了。採用遮蔭可調節巢內溫度,最簡單的方法是用麥稈稻草等覆蓋在箱蓋上面。蜂群旁邊如有大樹遮蔭效率更高,但要注意大樹上常有敵害(蟾蜍、蠟蛾、黃蜂等)棲息有會引發盜蜂。其實涼棚效用是最好的,涼棚高度以方便工作(約2米)為宜。而最經濟、最有效的遮蔭方法,是用竹竿之類搭成簡單的棚架,一併種植絲瓜、苦瓜、葡萄等有藤蔓的作物,這樣既能遮蔭,又可獲得一定的經濟收益;或在箱邊種植一定高度的植物如蓖麻、向日葵、玉米等類,這些作物在陽光最強烈時,剛巧葉子長得很大,能起到很好的遮蔭作用。

3:巢脾之間的距離稍微拉大點,也就是蜂路,便於蜜蜂出入和散熱;如果箱內巢脾少應加多一兩張巢脾(根據原巢脾上的蜂數決定)

4:還有一種情況也會使部分蜜蜂不歸巢而掛在箱外,那就要天熱變天的前夕,這是正常現象,不會發生逃蜂。

綜上所述!天熱做好通風透氣遮蔭即可!

以上純粹個人看法,不喜勿噴!


老吳說蜂


晚上蜜蜂不進蜂箱,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蜂箱裡面不乾淨,有小蟲子的腐爛的屍體,這時候你可以把蜂箱打開,檢查清理一下。

第二蜂箱內溫度過高,蜜蜂不願意在裡面待著,你可以用溫度計測量一下蜂箱的溫度,看是否在範圍內,如果超出範圍,那麼應該做好降溫措施。

第三蜂箱裡面不通風,蜜蜂在裡面太憋氣,所以不願意進去,你可以增加通風口。

第四如果你是養了幾窩蜜蜂,那麼就有可能是盜蜂的原因,強勢的蜜蜂把弱勢的蜜蜂蜂窩佔領了。

第五就是有馬蜂,或者黃蜂在蜂箱裡面,最好的辦法就是打開檢查一下,並做好相應的防範措施。



小今天的日常助理


本人雖然對養蜂技術一無所知,但感覺提問者很有水平,提的問題很實用,我回答不了,但相信會有權威的回答,我們看了也能漲知識。


多多爺爺


天氣悶熱,蜂箱裡不透氣,還有就防止大臘娥進蜂箱,吃蜜產子


蜂群裡的守望者


晚上在巢門的蜂大量聚集,有很多蜂友回答都說是巢內悶熱所至,如果是氣溫高,巢內悶熱,通氣不好,為什麼白天又沒有蜂在巢門口大量聚集呢?

我的看法是晚上巢門口蜜蜂大量聚集是強群的表現, 絕大部分是外勤蜂, 新出房的蜜蜂體內含有大 量的卵黃蛋白原, 出房後會大量吃進花粉製造蜂糧哺育大幼蟲, 稍大一些能夠分泌王漿來哺育小幼蟲和蜂王, 等它轉變為外勤後,體內的卵黃蛋白原降低到一定程度, 血液中的血糖提高到一定程度, 有利於蜜蜂進行採集等高負荷的活動 ,血糖高,心臟跳動快,產熱也多。

當它們白天從事外勤工作回來後雖然心跳程度有所降低,但是比內勤還是高, 所以這些蜂更怕熱, 在夜裡,怕熱的外勤蜂會集中在邊脾以及巢門外等溫度較低的位置, 這樣有利於延長它們的壽命。 外勤蜂和內勤蜂需要的溫度是不同的。

簡單點說就是內勤蜂需要34度左右在巢內恆溫以護子,外勤蜂需要15~25度涼快休息以延壽。

如果巢門口有大量的工蜂扇風才是巢內悶熱的結果,才需要處理,保證通氣散熱。


武陵源9


根據你的描述,應該是正常情況的前提下出現的,如果是分蜂后不成回來,部分沒有進箱是特殊情況。我就來說說正常情況下出現蜜蜂晚上不進蜂箱的原因。

原因有兩種現象,第一種是蜜蜂在巢門口安靜結團,那就是因為蜂箱裡太熱了,可能是群勢太強,也可能是外界環境普遍太熱了,這時的情況你就要注意了,很容易出現分蜂情況。最好是把蜂箱轉移到樹陰下,或者蔭涼的地方,一定要轉移,切記。第二種情況是蜜蜂在箱外扇翅膀,這種情況可以說明蜂箱裡熱氣太重,原因大多是蜂箱裡的蜂蜜很多了,就會散出熱量,水蜜就會這樣使蜂箱變熱,封蓋了就不會了,蜜蜂在箱外扇翅膀,也是為了加快水份的蒸發。晚上時可以聽聲音,能聽到蜂箱裡蜜蜂有扇翅膀的聲音,說明有蜂蜜了。

最後經驗總結就是,養蜂一個好的環境很重要,特別是要陰涼的地方,這樣養的蜂能夠強群不易分蜂,分蜂的出現無非是自然分蜂,太熱了分蜂,巢蟲趕跑了分蜂,缺蜜源分蜂,太熱環境分蜂這一條不得不引起我們要注意。養好蜂,得處理好方方面面。


學老坑養蜂達人


你們都說的對,但是不夠好,

用電鑽開孔器10--15公分直經的木板開孔器,在箱底開一孔,用鐵網和一塊沙布釘上,夏天在樹蔭下通風最好度夏了,轉移時可關上巢門,流蜜期時蜜成熟快,過冬時關上巢門放入室內,蜂不悶死,也跑不出來,

在冬季或蜂群小,可將底孔上多用兩層沙布,小小的孔起了四秀管理裡面重要的一環。


與你同行2780


原因是多方面的:一、天氣熱、巢門小通風不良,不少蜂便在巢門外乘涼;二、蜂群壯,不用護脾、育子的蜂很多,既使天氣不是很熱,巢門大,也有不少蜂晚上在巢門外面;三、子脾少或無子脾,不少蜂晚上無需工作,天熱晚上也會在巢門外,總之,天熱、巢門小、箱內蜂多、子脾少是主要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