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中東地區那麼亂,為什麼迪拜卻從來沒有恐怖襲擊?

湯湯哥兒


說起中東地區,人們除了把它當做“石油”的代名詞,更多的是“恐怖襲擊”的代名詞吧。它是世界上大多數恐怖組織的聚居地。


在這個如此動盪不安的地方,卻有一個特立獨行的奇葩酋長國~迪拜,他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國家之一,是中東的人間天堂。



且聽有書君梳理分解。


一,說起迪拜的治國策略,有書君不由得想起了“永久中立國”~瑞士。


瑞士作為一個山地小國,為了在列強夾縫中求生存,放棄了擴張領土的思想,永不參與別國的紛爭,才保證了瑞士200年沒有戰爭,尤其是躲過了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


迪拜也遵循著這種中庸之道,不發表任何有針對目標,過激的言論,不參與中東地區的任何紛爭。迪拜不爭不搶,沿著自己軌跡蓬勃發展。


中庸之道,雖然看似軟弱,它卻是小國在大國博弈中求生存的寶典。迪拜就像不倒翁,在弱肉強食的中東,看似搖晃卻穩穩的佇立。



二,迪拜早就擺脫了對石油資源的依賴,他向房地產、旅遊、金融等方向轉型,並取得了巨大成功。


迪拜是中東的經濟中心和金融中心。從現在的迪拜,也可以看見二戰時期的瑞士的身影。


瑞士能在二戰中倖免於難,也並非都是“永久中立國”的原因。瑞士是當時的世界金融中心,並且還是德國重要的貿易伙伴。


瑞士在戰爭初期,曾給德國提供了大量貸款。他們也為德國把黃金兌換成,硬通的瑞士法郎提供方便,而且從不問黃金的來路。瑞士就是德國洗黑錢的基地。


同樣,迪拜也被世人詬病是“洗白聖地”。恐怖襲擊需要大量金錢的支撐,那麼恐怖組織就需要,背後金主源源不斷的金錢供應。


迪拜做為中東的金融中心,其寬鬆的金融監管,就是恐怖組織洗錢的通道。恐怖組織不想自斷財路,也就很少在迪拜興風作浪了。


三,迪拜對外中立,對內卻有嚴厲的防恐措施。


迪拜在機場安裝有虹膜掃描系統,從一入境就開始監控,有不良記錄的人休想入境。


迪拜還安裝了全境監控網絡。曾經轟動一時的,阿拉伯婦女殺害美國人的案件,就是通過全境監控系統,24小時之內就偵破了。迪拜警方破案效率之高,也是有目共睹的。


同時,迪拜還是一個禁槍國家。他們對任何不安全因素,都嚴防死守。


正因為迪拜警方,對恐怖組織的時刻警惕,寥寥可數的幾次恐怖襲擊預謀,都被扼殺在萌芽狀態。


迪拜對犯罪活動的懲罰,從不手軟,以至於民眾也放棄了犯罪的念頭。


四,迪拜是一個高度開放,包容性很強的酋長國。


迪拜80%都是外來人口,也就是說外來務工和經商人員,佔迪拜人口的五分之四。迪拜為外來人口提供了,相當優越,而沒有伊斯蘭禁忌的生活場所。外來人口在迪拜生活的比較舒適愜意。


迪拜土生土長的民眾,大多是遜尼派穆斯林,宗派單一,信仰相同,沒有過多的宗教紛爭。


200多個民族的人民,在迪拜相互融合,和睦相處。恐怖組織仇恨的只是少數國家的人,並不是世界上所有的人。


他們也不想誤傷過多的無辜平民,在國際上引起公憤。這也是,迪拜幾乎沒有恐怖襲擊的原因之一吧。


有書君覺得,用“夜不閉戶,路不拾遺”,來形容迪拜的治安之好,也不為過。


有書君真的要為迪拜的酋長點贊,他的遠見,帶給了迪拜民眾,一方動亂中的樂土。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中東地區可以說是恐怖主義的發源地,迪拜處於中東的重要地緣位置,由於其開放性,生活方式已經趨向西方化,政府和商業層面也相對迎合西方,難免會引起伊斯蘭世界的不滿。

而且迪拜作為旅遊城市,簽證辦理並不困難,人口流動頻繁,可謂魚龍混雜。迪拜在世界上有著極高的知名度,恐怖組織在這裡可以一炸成名,然而事實上迪拜卻幾乎沒有發生過恐怖襲擊,這是為何?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1.保持中立

迪拜從不發表具有針對性的政治立場,不淌任何政治渾水,永遠傳遞正能量。這是一個小國在大國的博弈中明哲保身的舉措,雖然有牆頭草之嫌,但安全問題是實實在在的。

2.反恐能力

迪拜並非從未有過恐怖襲擊,歷史上至少有過幾次恐怖襲擊計劃,但都被迪拜警方扼殺於搖籃中。最近發生的一次是在2014年,到時有2名東突恐怖份子計劃炸燬中國商品交易中心龍城,在醞釀階段就被警方逮捕了。在世界最高樓哈利法塔建成之際,也遭到了恐怖分子“威脅”,但同樣在醞釀階段就被警方扼殺,並在嫌犯家中搜查到了大量炸藥和武器。迪拜對於恐怖襲擊保持著高度警惕,而且處置能力也非常強。



除了警力,迪拜還擁有各種高科技反恐設施。阿聯酋強力高效的反恐措施。例如全境攝像頭監控,當年著名的阿布扎比黑袍女殺害美國人事件就通過全境攝像頭網絡被警方24小時內破獲。迪拜是世界第一個在入境處大規模使用虹膜掃描身份辨別系統的國家,同時迪拜還與國際組織共同建立情報網絡。

3. 漂白聖地

大家要知道,迪拜是中東最繁榮的城市,同時也是中東地區最大的經濟紐帶,不僅有著中東最重要的港口和轉運中心,也是中東世界的金融中心。反正迪拜集各“中心”於一身,讓自己與”錢”有了不解之緣。但並不是說富裕就能規避恐怖襲擊了,比如更有錢的科威特就受到過重大的恐怖襲擊,沙特也常常面臨恐襲威脅。

恐怖組織非常需要錢,消耗是驚人的,沒有幕後金主的”輸血”,沒有什麼恐怖組織會開心地去送死。而迪拜一直以來因”洗錢”而被詬病,因其對資金監管的寬鬆和多元化的經濟,在使自身繁榮的同時,確實存在著較高的”洗錢風險”。如果迪拜是恐怖組織輸血的一條”紐帶”,那麼他們自然不願意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4.民族融合

從來沒有一個城市可以像迪拜,擁有80%的外來人口,200多個國家的居民和諧共處,允許不同文化與宗教的共存,同時城市安全指數還能那麼高。這種多民族性,我認為在一定程度上規避了有針對性的恐怖襲擊。那麼多不同國家人的群居,一顆炸彈下去,畢竟炸到不相干的誰都不好,容易引發國際圍堵,何況還可能傷害到自家兄弟,相當划不來。


梅州梅州0753


雖然同樣屬於遜尼派,相較於中東地區的其他國家,阿聯酋是最安全的國家。迪拜和阿布扎比的安全狀況在本地區始終居於前列。在媒體報道中,中東很多國家和城市經常遭遇恐怖襲擊,甚至歐美國家的大城市都難以倖免,但是迪拜的安全狀況卻比較好,其中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在對外政策上,阿聯酋在維持與美國的盟友關係的同時,在本地區也能大體上維持一個比較平衡的關係,對外比較低調,很少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上發表激烈言辭。迪拜是一個比較包容的城市,來自不同信仰和國家的人能夠相互寬容對待。外來人口在迪拜佔80%以上,主要是來自印度、巴基斯坦、東非以及周邊國家的外來勞工。迪拜還是一個現代化程度很高的城市,在金融、旅遊、港口、航空等方面極具競爭力。與海灣國家經濟嚴重依賴石油收入不同,迪拜的經濟比較多元化。現代化進程使開放、包容的迪拜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極端思想的產生。

阿聯酋是富裕國家,較好的經濟狀況維持了人民較高的生活水平,這使得迪拜本身的政局比較穩定,國家和社會治理水平較高維持了一個較穩定的國內政局。

阿聯酋的反恐措施行之有效,反恐法律十分嚴厲。法律嚴禁以宗教名義進行非法及恐怖活動,嚴禁以宗教名義進行刑罰,也嚴禁傳播和煽動宗教矛盾乃至仇恨,資助宗教犯罪及恐怖活動將被監禁罰款,甚至判處死刑。迪拜的反恐機構強力而高效,城市裡到處都安裝了攝像頭進行24小時監控。

總體而言,迪拜的安全狀況較好,但這並不意味著沒有安全壓力。但從旅遊角度而言,去迪拜還是非常安全的。


安睿


西方有句諺語,狗不該咬餵它的手指頭。這句話用在這個問題上非常合適。

中東今天的所有恐怖襲擊,其實都跟一個組織是密不可分的,那就是穆斯林兄弟會!

穆斯林兄弟會在上個世紀30年代創立的時候,首先就提出來了,為了對抗西方的殖民和帝國主義的入侵,穆斯林應當團結起來,努力爭取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生活,這個生活方式是什麼呢?古蘭經裡規定的“純淨”生活方式,換句話,他們是要把這個世界拽回1000多年以前!那就是所謂的原教旨主義起源……

雖然穆斯林兄弟會在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統治方面,曾經積極的與世俗主義的革命勢力共同奮鬥,但是當阿拉伯國家紛紛爭奪獨立之後,問題就出現了,他們不能容忍當時的世俗主義政府所採取的各種措施,矛盾迅速的激化起來。穆斯林兄弟會開始轉為積極的用武裝手段爭取政權……

這個武裝手段,除了通過正規的軍事組織進行戰鬥之外,也包含了大量的暗殺。穆斯林兄弟會在各個阿拉伯國家都建立了分支,當然了,這些分支的態度卻並不一樣,比如說在約旦是合法的,所以說他們與國王的政府相處的還不錯,但是在更多的國家裡他們卻成為地下組織,不斷地與政府進行鎮壓和暗殺之間的搏鬥。

這種血腥的對抗使得許多穆斯林兄弟會的分支越來越極端,而他們最先提出的理論——原教旨主義是對抗西方對穆斯林社會影響的唯一法寶這一點上,成為後來基地組織和isis奉行的指導思想。

所以說,穆斯林兄弟會與這些極端組織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而阿聯酋和卡塔爾這兩個國家,因為統治者,雖然在某些程度上親近西方,但是因為手裡有錢,所以說能夠用福利讓民眾比較滿意,他們跟國內的穆斯林兄弟會之間關係就相當的不錯,他們每年通過大量的“慈善組織”撒出去大把所謂的“捐款”上了穆斯林兄弟會也隨時向這些恐怖組織流去。

如此一來,誰會自斷財路呢?

歡迎關注我,其他回答更有趣易懂,國際問題軍事問題在這裡會變得好玩


千里巖


迪拜是阿聯酋人口最多的城市,中東地區的經濟和金融中心,也是中東最富有的城市,被稱為中東北非地區的“貿易之都”。迪拜治安狀況良好,所言非虛,根據世界經濟論壇(WEF)的報告,阿聯酋是世界上第2安全的國家,僅次於芬蘭。

1、政治穩定

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簡稱阿聯酋,由阿布扎比、沙迦、迪拜、阿治曼、富查伊拉、烏姆蓋萬、哈伊馬角七個酋長國組成的聯邦制君主國。地處西南亞的阿拉伯半島東南部,與阿曼和沙特阿拉伯接壤。

不難發現,阿聯酋的地理位置並不突出,不具有地區戰略性,而且由於當局政府採取中立的態度,與周邊國家不存在任何矛盾。現在各個酋長國政治獨立、互不干涉,給了整個國家很好的政治環境。歷史上,阿聯酋各個部落之間也不存在種族、宗教和地域的矛盾衝突。

2、宗教文化開放

宗教自由也為迪拜的發展營造了良好的條件,儘管阿聯酋是阿拉伯國家,國民普遍信仰伊斯蘭教,但是國家對其它宗教人士奉行信仰自由的政策。值得一提的是,在整個中東伊斯蘭國家裡,阿聯酋的宗教政策最為開放。

在全國範圍內,特別是迪拜,除數量眾多隨處可見的大大小小的清真寺外,也有基督教和天主教的教堂,甚至還有為數不多的印度教的神廟以及一座佛教寺廟。在這樣的國度裡,各個國家的文化彼此相融,不會有意識形態的對抗。

3、加強安全措施

作為海灣和中東地區最大的商業樞紐,迪拜對恐怖襲擊一點也不敢掉以輕心,政府注重人口審查,對居民的身份盤查嚴格,聯合阿聯酋政府,嚴厲打擊偷渡行為,在與之接壤的阿曼和沙特阿拉伯的邊境線上設置了長達800公里的屏障。

此外,迪拜還注重強化安保措施,打造了世界上最全面的本土保安和反恐系統,市內所有的高層建築物全部配備了當今世界上最先進的虹膜信息識別技術,並且還大量引進了室外安全機器人、無人駕駛自動巡邏車等一大批高科技安保產品。迪拜警署稱,他們一直在尋找最先進的科技來打擊犯罪,他們計劃在2030年,把機器警力提高到25%。

由於經濟發達、投資工作機會多,迪拜吸引了很多國外企業和勞工,他們在這裡經商和打工,享受著很優質的生活,對於他們而言,心裡不會存在不平衡,沒有必要去從事犯罪,因而也就不會產生恐怖主義的根源。

2018年再度連任的普京能否挽救俄羅斯經濟?幾百萬印度女犯人為何與男子關在一起?關注“金十數據”,我們給您提供更專業的解答!

金十數據



中東若有天堂,必屬於大馬士革與迪拜,前者興盛於漫長的歷史,後者繁榮於21世紀。中東不僅是戰亂之地,更是極端思想的溫床、恐怖分子的大本營,偏居波斯灣一隅,沒有石油、天然氣的迪拜,以獨特的發展模式成為中東的金融中心、經濟中心,創造了奇蹟。更令人為之稱道的是迪拜在中東的這個恐怖襲擊大染缸裡一塵不染,鮮少沒有遭到恐怖襲擊,是中東不折不扣的安全庇護所,主要得益於迪拜的世俗化進程,對世界的開放性、不同宗教的包容度,以及對極端思想、恐怖分子的鐵腕打擊。

1、迪拜是中東的金融中心、經濟中心,以及中東北非的貿易之都,比較富裕,就業率比較高,年輕人有工作有福利,犯不著去當恐怖分子。

很多人一想到中東,不由自主地想到了石油、天然氣,好像每個阿拉伯國家都是油霸、氣霸,這是長期被無良媒體洗腦的結果。在整個阿拉伯半島,也門、約旦、巴勒斯坦,以及迪拜酋長國都跟石油、天然氣都沒太大關係,都是資源匱乏的國家。嚴格來說,迪拜不是一個國家,他只是阿聯酋這個主權國家的組成部分,地位類似於俄羅斯的加盟國。

迪拜的面積只有3885平方公里,佔阿聯酋總面積的5%,相當於一座二線的中型城市,人口約263萬。主要的支柱產業有旅遊、貿易、金融、物流、會展會議、房地產、體育賽事等行業,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迪拜成了奢華的代名詞。

【 阿聯酋副總統兼總理、迪拜酋長穆罕默德·本·拉希德·阿勒馬克圖姆 的 二妃 哈雅公主 】


2、世俗化程度高,伊斯蘭教對酋長國的支配性比較低,民眾的思想沒那麼極端。迪拜(包括整個阿聯酋)雖然屬於遜尼派伊斯蘭教國,但民眾的思想普遍沒那麼極端,伊斯蘭教對整個酋長國的影響力與支配性低,宗教沒有禁錮人民的腦袋,使得人民有權按照自己的意志、興趣與需求去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用自己的眼光去看待世界萬物。這主要得益於統治階層嚮往西方世界,幾代人都在不遺餘力地推行細化,世俗化的程度非常高,在中東地區,世俗化最高的兩個城市是迪拜與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歷史經驗表明,世俗化程度越高的地方,恐怖襲擊的概率就越小,安全與和平就不再是奢侈品。

3、迪拜的開放性、包容度在中東地區無疑是最高的,不同宗教能夠互相尊重、和睦共處,同時,迪拜極端思想與恐怖分子實施鐵腕打擊政策,對恐怖襲擊的容忍度僅次於以色列。迪拜是中東最著名的移民城市,在263萬人口中,有80%的人口來自於世界180多個國家,土著人口不到60萬,人種、文化、宗教的多樣性都很豐富,開放性、包容度非常高,在迪拜不僅有隨處可見的伊斯蘭教的清真寺,還有不少的基督教的教堂、印度教的神廟,甚至還有一座佛教的寺院。

這是迪拜統治階層希望看到的景象,也是他們多年推行的成果,不同宗教信仰、文化、膚色的人匯聚在迪拜,彼此包容,和睦共處,共同鑄就了迪拜的繁榮景象,幾乎使迪拜成了中東的人間天堂。

為了維護這個來之不易的成果,迪拜對極端思想高度警惕,對恐怖分子實施鐵腕政策。迪拜的反恐法律規定:嚴禁以宗教教法對個人或群體實行懲罰、死刑;嚴禁傳播和煽動宗教歧視或仇恨;企圖煽動殺戮的行為被視為犯罪;資助宗教犯罪及恐怖活動將被監禁罰款,甚至判處死刑……可以說,迪拜地反恐法律的嚴厲程度僅次於以色列,在很大程度上將極端思想、恐怖襲擊行為扼殺在搖籃裡。

4、迪拜是一個外向型經濟的酋長國,與外部世界的緊密聯繫與合作是其繁榮昌盛的根基,對安全的需求非常高,對安保非常重視,對恐怖襲擊高度警惕,快速出擊。

迪拜重視利用高科技來提高安保的效率與質量,為此投資巨大,打造了阿拉伯地區首屈一指的保安網絡和反恐系統。在迪拜市區,所有的高層建築物全部配備了先進的虹膜信息識別技術,還引進了大量的無人機、室外安全機器人、無人駕駛巡邏車等高科技安保產品,提高安保力度;迪拜警方對人口審查嚴格,是不是對居住在這座城市的居民實施身份識別,第一時間打擊恐怖分子,將恐怖襲擊扼殺在萌芽狀態。

但是,迪拜是一座國際化城市,人口的流動性很高,為了安保工作做到萬無一失,迪拜重金聘請了大量的歐美退役特種兵當安保顧問,利用他們的能力與優勢,從事反恐情報蒐集與分析,甚至是實施反恐行動,將恐怖分子殲滅。


飛狼


首先,再亂的地方也需要有一個“安靜的天堂”。正是因為亂,所以中東各國對和平非常之渴望,所有的人都需要有一個沒有彈火紛飛的安靜之地,這樣的話好讓他們在打累之餘有一個可供休養生息,或者至少讓家人平安過日子的地方。迪拜因此成了中東地區各方的共同選擇。不管你在戰爭中屬於當一派,也不管他是哪一國,你總能把親朋好友安置在當地。這樣話,一旦你打戰打累了,就可以就近找到一個可以休息之地。事實上,那些不共戴天的戰爭雙方也都會在當地休息。比如說巴勒斯坦的哈馬斯頭面人物在迪拜都有供家人居住的豪華住宅,而它的死敵以色列情報機構在當地也有自己的力量。總之,這樣的平衡不會輕易打破。

其次,迪拜自己依賴充分的石油做出了巨大的金融市場,堪稱中東地區最典範與最活躍地沒有之一。打戰或者組織什麼樣的機構都需要鉅額的資金,如果因為恐怖襲擊攪亂了當地的金融市場,那麼這豈不斷了自己的財路?所以沒有哪一方敢襲擊當地,因為他們不願意看到當地的金融崩盤,讓自己的錢財化為烏有。

第三,迪拜相當包容,這包括各種宗教派別在當地均可以活動。既然如此包容,那麼就意味著不論是極端的還是溫和的,不論是對抗政府還是支持政府的,都能在當地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間。這種生存空間對於任何組織或者機構的發展至關重要,所以不會有勢力輕易打破。

第四,阿聯酋當局對當地的社會治安控制得相當嚴格。既便是摩薩德特工在當地執行過一次暗殺哈馬斯指揮官的行動,而且職業性專業性都非常突出,但最終還是被阿聯警警方發現並且破獲,因為阿聯酋的監控與電子偵察系統非常完善,再加上合適的人力部署,所以恐怖分子想在當地行事都不會方便的。


邱永崢


中東地區一般恐怖襲擊的比較多,大多發生在戰爭國家,比如伊拉克,敘利亞,埃及等等國家。而之所以頻頻發生恐怖襲擊一般情況下是因為這兩個原因,宗教派別矛盾和財富分配不均勻。而迪拜在這兩點都做的特別好!



先說說派別矛盾,伊拉克,敘利亞等國民眾分為什葉派和遜尼派,這兩個個派的矛盾是由歷史問題遺留下來的,經過一千多年的演化,早已經到了不可調和的地步,雖然大的方向相同,但就是看不慣對方。在伊拉克工作時,發生過這樣一件事,我們項目上的司機是什葉派,門衛是遜尼派,項目一般不允許隨便出入,必須得有工作證才可以,工作時間長了門衛肯定知道誰是公司的工作人員,有次司機忘記工作證件,門衛就是不讓進。導致發生口角,兩人大打出手,最後兩個部落之間發生衝突,最後走了司法程序,兩人雙雙入獄。

而迪拜並沒有這種教派矛盾,大多數人都屬於遜尼派,大家都是自己人,齊心協力搞發展就行。而且迪拜的石油業和旅遊業發展良好,而賺的錢也能做到財富的平均分配,人們不用為了看病,上學,住房而煩惱發愁,基本都是免費或者給你補貼,阿聯酋當地人小到感冒發燒,大到各種大病看病一率免費,上學從步入校門的那一刻起,不但不收你錢學校還給你錢,只要你好好學習。年輕人結婚,沒房政府給,零利息又便宜,沒錢你可以慢慢還,不著急。這樣的環境下,誰願意搞恐怖襲擊呢?


走進伊拉克


迪拜這個地方,是屬於阿聯酋的。

曾經有一段時間啊,很多人都勸那些窮人去迪拜這個地方去乞討,說在那個地方乞討,你就算什麼活都不幹,也能拿到很多錢,弄了個三年以後,說不定成為千萬富翁了,回來了。

結果就有人出來闢謠啦,別去迪拜這個地方,迪拜這個地方很難進去,迪拜是整個中東的經濟中心,是整個中東最有錢的地方,因此對於這個地方的安保工作,當地人是不遺餘力在進行建設,不僅設置了邊界禁止人口自由的往來,而且在邊界上還很多關卡地方設置了虹膜掃描還有身份識別等一系列東西,並且在邊界地方還放置了一系列的機械警衛,更加增加了這個地方的穩定性。

並且去這個地方打工的人都要接受的是軍事化的管理,什麼意思啊,每天就規定你幹那點活幹完之後趕緊回宿舍,在那待著,不準出來隨便走動,你要是出來隨便走動就直接把你轟出去。

與此同時由於自己有錢了跟沙特阿拉伯還有一系列中東國家,包括那些大的小的組織都是有金錢打點好關係的,就是你保證我的安全也不要到我這來這個事,我每年呢,(今日頭條漩渦鳴人yy首發於悟空問答)大致從財政裡面支出那麼一點兒錢,算是保護費,同時也告訴那些周圍一直盯著他們的宵小之徒,告訴他們我有大佬傍著呢,你要敢惹我,我保證你吃不了兜著走。

不同於其他阿拉伯地區那種宗教信仰統一這個地方提倡的是宗教信仰自由本身嗎?他就是一個相。西方開放的一個口岸這個地方他的宗教信仰肯定是要面臨豐富性和多樣性,尤其是過來旅遊的遊客,你不能夠要求他們強制的全部信伊斯蘭教吧,所以這個地方提倡的是宗教信仰自由,而且基本上不惹事其他人打架不關我的事情,我就靜靜地看著你,要我交保護費我交,但是你要過來搶我,我派人過來把你滅了,並且這個國家雖然說跟其他地方地區關係好,但是從來都沒有表現出來,我比較信任你,美國或者是我比較信任你,沙特阿拉伯這種情況他們跟其他國家走的並不近,但也並不遠,就是一種孤高的孤立地保持不結盟的政策。

以上幾條原因造成的,迪拜雖然富,但是在其他中東的恐怖分子眼裡,這個地方就是一塊兒不能夠吃的肉。


漩渦鳴人yy


本人是從事中東旅遊的,見證了迪拜從最初的鮮為人知到如今的路人皆知,迪拜雖然是阿聯酋的老二,但是無論從石油儲藏還是財富上面,都遠遠不如老大哥阿布扎比,所以在石油開採完之前,迪拜的領導人就決定將經濟從石油轉向旅遊、貿易、工業,不再依賴石油的有限資源,需要將人民帶上富裕的道路,因此不斷出現了舉世聞名的帆船酒店、哈利法塔、棕櫚島等等奇蹟,並要將迪拜打造成世界新的時尚和經濟中心。由於身處阿拉伯世界,因此迪拜對於自我保護還是非常重視,不管是迪拜的領導人還是阿聯酋的領導者都不願意看到他們所有的付出付之東流,也不願意讓自己和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所以在自我保護方面,迪拜和阿布扎比都是不計血本的,總之就是兩個字:砸錢。在我看來,迪拜做的很好的大概是這兩個點(個人觀點):

1.從內部做起。迪拜花了很多的錢去組建和完善自己強大的情報系統,培養反恐方面的頂級人才,將所有的恐怖襲擊計劃扼殺在搖籃裡(迪拜曾經將好幾個恐襲迪拜地標的計劃扼殺在最初階段)。同時花錢培養和增強自己的國防力量,不讓自己永遠被動。

2.對外搞關係。迪拜在政治上從不戰隊,保持中立,跟周邊國家搞好關係,調節關係,誰也不得罪,做個老好人。同時經常通過所謂的“慈善組織”,捐出大量慈善款,以求平安,至於這些款到了哪裡,就各自腦補吧!

總之,對於迪拜,對於阿聯酋來說,能花錢解決的問題,就都不是問題,雖然迪拜沒那麼多錢,但是不要忘了,後面有老大哥阿布扎比撐腰,錢?永遠不是問題~

個人觀點,僅供交流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