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有個特別愛面子的父母,是種什麼體驗?

哲學詩畫


中國人大多好面子。

比車子,比房子,比享受,比孩子,好像只要有了面子,生活就會變得美好起來。

《我的前半生》中有句臺詞:“面子是人最難放下的,又是最沒有用的東西。”

對於父母而言,太好面子,有時候是對孩子的一種傷害。

很多父母眼裡,孩子等於面子

天下的家長都希望孩子好,如果孩子各個方面都十分出色,父母會覺得欣慰和自豪,這無可厚非。

只是很多時候,這樣期待扭曲變形了。

我和幾個朋友討論這個話題時,大家都深有體會。

有個朋友說:“我媽就這樣,小時候,和別人比我的成績,長大了,比我的工作。就連我結婚的時候,都在和別人家比排場,比彩禮錢,比擺了多少桌酒席,彷彿婚禮就是為了面子,而不是為愛情。”

很多父母就像這樣,把孩子當作攀比的談資,為了不“顏面盡失”,有勁兒全往孩子身上使,要求孩子必須達到這樣或那樣的標準,為自己“長臉”。

正值畢業季,有個學生來問我,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份工作,薪資待遇都很不錯,但父母不滿意,非得讓他回老家考公務員,我問他:“為什麼父母對考公務員這麼執著?”

這個學生苦笑著說:“父母覺得這樣在親戚朋友面前有面子啊。我爸說,別人問我兒子找了份什麼工作,我都說不出口,我可丟不起這人!”

很多時候,我們將孩子當成了自己的作品,當他為我們掙面子了,我們內心無比滿足,而當他丟我們臉了,就恨不得用盡所有惡毒的語言。

父母好面子,卻從不給孩子留面子

當父母心滿意足地想著自己的面子時,卻忽略了孩子的感受。

孩子不願意分享,你說:“給弟弟,不然媽媽不高興了!”

孩子不願意打招呼,你說:“這個膽小鬼,一點用都沒有。”

孩子不願意才藝表演,你說:“下次不帶你出來了!”

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人前大大方方、有禮貌、多才多藝,可以人際關係中,為自己加分,但很多時候,孩子的表現不如我們期待的那樣子。

我們忍不住數落孩子,說到底還是跨不過去的只是自己的面子。

阿米爾汗的電影《地球上的星星》中有句話:“孩子,你不需要把所有事都做的跟別人一樣好,只需要發現自己最閃光的一面,你就是這個地球上獨一無二的一顆星星。”

但這個簡單的道理,很多父母,終其一生都很難懂。

每次和親朋好友聊天的時候,大家談論都是孩子,誰家的孩子又考了全年級第一,誰家孩子拿到了鋼琴比賽的第一名。

但也有媽媽抱怨:“真羨慕你們,你看我們家這個,我怎麼生這麼一個沒用的東西,真拿不出手!”

我十分同情這個“拿不出手“的孩子,小小的年紀,被媽媽貼上了“沒用”的標籤,永遠活在別人家的孩子陰影下。


太好面子,很容易坑了孩子

中國有句老話“死要面子活受罪”,父母好面子,受罪的不僅僅是自己,還有孩子。

心理學上有個詞叫”低自尊“,低自尊的人總會覺得自己很失敗,不如別人,甚至覺得自己不值得去擁有美好的事物。

有研究證實,低自尊與童年的經歷有關,特別是父母對孩子的愛有條件的,比如當孩子取得好成績,父母才會給予關注和表揚;反之,就得不到他們的關愛。

這樣的孩子,長大後,即使優秀,也很可能覺得不開心和格格不入,畢竟,他們從未享受過真正的愛。

在孩子的一生中,父母能做的,其實很有限。愛面子沒有錯,但切不可因此去控制孩子的人生,困住孩子的腳步。

人們常問:“父母要孩子到底是為了什麼?”

曾經看到一個很感動的答案是這樣說的:

為了參與一個生命的成長,參與意味著付出與欣賞。

孩子不求完美,不用替我爭門面,不用為我傳宗接代,更不用幫我養老。

只要這個生命健康存在,在這個世界走一遭,讓我有機會和他同行一段人生之路。

試著欣賞你的孩子吧,別讓他從小在各種炫耀攀比中度過。


錢志亮


現實生活中,這樣的父母不在少數,好一點的是隻跟自己的孩子抱怨,覺得自己的孩子哪兒都比不上人家。還有一些父母,到處跟親戚朋友說孩子的各種不好。孩子也是人,也要面子的好嗎?



看了您的描述,有些同情你。父母偶爾說孩子的選擇錯誤,是可以理解,要是經常拿一件事反覆說,孩子會崩潰的。你可以坐下來,好好地跟父母溝通一下,讓他們知道對於過去的事情,再後悔再抱怨都於事無補,只會徒增煩惱。你可以開玩笑地讓他們給你指條明路,免得以後後悔。我想如果父母知道了你內心的真實想法,以後會注意的。



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父母的本意沒錯,是想讓你變得更好。如果父母實在難以改變,就當這是他們在鞭策你進步。加油吧!讓自己變得更好!


春風化雨花草香


有這樣的父母是一種很不好的體驗!而且這類型的父母還不在少數!像我爸媽,小時候經常拿我跟我堂哥比,學習,工作,成就,懂事這些全部都要比!小時候經常說你哪個堂哥學習比你好,你看看你考試成績比人家差那麼多!現在又說,你搞個爛果園,有什麼前途,人家每月收入5000以上,工作穩定!誰知道,我那個堂哥賭博的,那麼多年,我一直都在努力,不過他們總拿我跟人家比較!唉,反正這種挺不好受,有種很落寞的感覺!


廣西浦北職業農民


俗話說:“樹要皮,人要面”,只要是有自尊的人都要面子。父母要面子無可厚非,但是,過分愛面子,苦的就是孩子。

一、父母太愛面子,容易對孩子期望過高

父母愛面子,除了對自己要求高,對孩子也會寄予過高的、不切實際的期望,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優秀的,讓孩子成為自己驕傲的資本。孩子優秀,他們就有面子;如果孩子達不到要求,他們就會覺得丟了面子。對孩子的危害表現在:心理壓力大、容易產生逆反、厭學心理、變得自卑。

二、父母太愛面子,就會變得專橫

父母太愛面子,就會事事為孩子包辦,一切以自己為中心,希望孩子按照自己的意願去做,而忽視孩子內心的想法。長期下去,孩子會變得唯唯諾諾,沒有主見。

三、父母太愛面子,就會產生攀比心理

太愛面子的父母總喜歡拿自己的孩子和他人的孩子作比較,打著一切為了孩子好的旗號,實際上無非是自己的虛榮心作怪。一旦自己的孩子比別人的差,就覺得抬不起頭,俗話說得好:“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長期下去,容易滋長孩子爭強好勝、愛攀比的心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