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民國時期,為什麼要禁止中醫?

魯文泰濟


西方科學傳進來來了而已,看到了差距。而當時的進步青年只是為了救國而已,人是有侷限性的,像義和團。現在看來都只是一群愚蠢的人,但當時真的是一群勇士,禁中醫只是反對傳統文化的一隻,魯迅先生當時還反對中文,他認為中文繁瑣,不利於大眾教育。只是各種形形色色的人為了救民族而已。不像有些極端民族主義者,評價這個叛國,那個腦殘。你們才是應該進歷史垃圾桶的人


盛祺好奇


題主好,不僅在民國時期,在醫學史之上一共有三次禁止。第一次是因為俞樾的妻子因病去世之後,他對自己請來的中醫不能讓她妻子藥到病除而生氣,所以第一次提出禁止中醫藥,寫了《棄藥論》。最後兩個禁令是因為已經有學生從美國和日本留學歸來,把西醫文化帶進中國。在目前的環境之下,個別江湖郎中治病的死亡率與外國人西醫的生存率進行了比較,很多人選擇了西醫。所以有禁止的理由和土壤。那我告訴你哪三條禁令。

1879,清末俞樾先生第一次提出廢除它。俞樾認為,中醫學的一切理論都是以陰陽五行為基礎,輔以一些重要的臟腑經絡學說,這是一件非常荒謬和愚蠢的事情。俞樾的倡議立即得到了晚清眾多學者的響應。例如,著名學者嚴復認為,“其立案依據是捏造,而不是實際測量”。也就是說,當時的學者對中醫的質疑基本上是從對中國古代“玄學、巫術”或“迷信”的質疑入手的。梁啟超狠狠地批評中醫:“學術界的恥辱,無足輕重!”

1912年,北洋政府第二次頒佈了《仁濟貴州教育制度》,將中醫藥排除在正規教育制度以外。”我們國家的醫學沒有科學依據,我決心今後廢除中醫藥,”

1929年南京國民政府衛生會議第三次作出“逐步廢除中醫40年”的決定,這是第三次。

但其實縱觀全局,反對中醫並不是針對整個中醫。而是針對以中醫學為代表的不科學、不負責任的醫學方法。就像當時巫師的醫生畫了一張符紙燒完,讓你喝下去治療。反對應該是反對的這些。

如果你有不同意見,請在上面留言。


有李行天下


自鴉片戰爭以後,清朝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此後開始了西方長達幾十年的意識形態的輸出,然而隨著對西方的更加了解,東西方文化之間的矛盾開始凸顯,其中爭論最大就是中、西醫之爭,這場爭鋒從1913年開始爆發,一直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後才明確把中醫納入到大學課程裡,這場持續幾十年的中、西醫之爭才有了結果。

在1913袁世凱漏將中醫納入到現代大學教育體系,引發中醫界人士的不滿,之後自發組織請願前往北洋政府,然而卻遭到拒絕,這是中、西醫之間矛盾開始爆發的一個起點。

而之後的1916年,餘巖從日本學醫歸來,回國後擔任南京國民政府中央衛生院委員會委員,然後他寫了《靈素商兌》把《黃帝內經》尤其是中醫批的體無完膚,這直接引爆了中、西醫之間的矛盾。

而且在1928年,汪企張在全國教育會議上提出了要廢除中醫的提議,這項決議很快遭到了大量的抵制,最終並沒有通過。

西醫要打壓、禁止中醫的根本原因其實就是認為中醫的傳統技法不夠科學。

比如,一個人生病以後,根據西醫通過一系列的測試可以確診所得病症,然後再開藥治療,西醫有這一套充分的理論體系。而中醫就是傳統的望、聞、問、切,即便是確診後也就是按照醫書抓藥,至於為什麼是用這個藥,那也只是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經驗之道,並沒有一套科學的理論支持。


這個歷史很正


有人說中醫是中國的國粹,特別是現在走在大街上能看到很多的國醫館和中醫養生館。

但大家不知道的是,在我國曆史上,曾有三次禁止中醫。就算是到如今,我國的中醫也還是遭到了世界上頂尖醫學院們的鄙視,他們根本就不承認中醫的地位。

那為什麼在我國延續了幾千年的中醫會遇到現在這種尷尬的局面呢?這就要和他的對手西醫對比來說明了。

一、相比西醫,中醫的診斷方法顯得並不怎麼科學。

打個簡單比方,如果一個人感冒了,去看西醫,西醫首先會去給你查體溫,然後再根據你的具體症狀讓你去查血或者其他項目,最後再依據你的眾多檢查結果來確定你的病症屬於哪一種,是風寒感冒、風熱感冒還是病毒性感冒。確診了感冒種類再給你開對應的藥。

如果是看中醫呢,中醫會讓你先伸出胳膊來,給你號脈,接著讓你伸出舌頭,看看舌苔顏色,再分析你的其他症狀,接著就開始開藥了,你要問你具體是風熱風寒那還好,但是你要區別你是不是病毒性感冒,那就沒轍了。

二、相比西醫,中醫給人治病的藥顯得稀裡糊塗。

還是用感冒這個事例來說明,西醫會根據患者到底是風寒、風熱感冒,還是病毒性感冒給患者開不同的藥。比如,患者確實是病毒性感冒,那麼西醫開的藥就會是針對該病毒的,並且我們很容易在網上查到該藥物是如何抑制並清除病毒的。總之,整個治療過程無懈可擊,讓人感覺就很“科學”。

可如果是中醫呢,你會發現不管是哪種感冒,藥物基本上都是那老幾樣。說個我親身經歷的事情,我有個同學大學學的中醫,我問他,為什麼甘草能止咳呢,他說那是祖輩傳下來了,他也不知道,後來我也去網上查了下,網友們也說不出一個令人信服的所以然來。

總之,中醫給人感覺很不靠譜,特別是我們這幾代,從小就只相信科學的人,中醫實在是沒有辦法令我們信服。

三、中醫是建立在陰陽及五行之上的,西醫是建立在大量科學研究之上的。

西醫的研究,每一步都有大量的事實可以證明,可是中醫的基礎陰陽和五行,就顯得晦澀難懂多了。兩相對比之下,中醫就顯得極不靠譜了。

四、我始終相信真正的中醫確實是我的國粹,但是,中醫界魚龍混雜,江湖騙子多也是不爭的事實,正是因為這些江湖騙子使得中醫越來越不被人們信賴。



作為一箇中國人,我對中醫確實是持著半信半疑的態度。因為我確實曾經被中醫治好過某些疾病,但很顯然我更相信西醫,因為那些檢查單讓我相信西醫更有科學依據。


史海鉤沉


我是老泰迪,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導語:

中醫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枝花”,有著數千年的輝煌歷史。但曾在列強入侵後遭受了史無前例的劫難,史稱“1929年中醫廢止案”,在回答為何禁止中醫前我們先看29年廢止案的過程。

1929中醫廢止案-中西醫鬥爭

西方列強入侵後,西醫逐漸傳入中國,西醫在開始的時候並沒什麼影響力,但是醫界逐漸出現“西醫一片倒”的情況,什麼意思?那就是越來越多的醫界大佬公開支持西醫,西醫逐漸落地生根,西方的解剖學、生理學、病理學、細菌學、臨床診斷學開始影響中國人對於“醫”的認知。


醫界一部分人開始對中醫進行質疑,認為中醫是古老的封建迷信,他們認為中醫已經落後於時代了。1925年中醫界請求將國粹“中醫”納入學校作為一門學習的學科,但西醫認為中西是落後的“醫療”,西醫是先進的“醫療”,於是直接否定了這種要求,從此中西醫矛盾開始激化。

行政性打擊中醫

1929年2月,衛生部召開第一次關於“廢止中醫”的會議,餘巖提出“不準辦學,不準學中醫,讓老舊的中醫自然消亡,後繼無人”,以此來遏制中醫的根本性發展,但衛生部考慮到這條決議太過於“狠毒”,於是又經過了討論,最終決定了較為緩和的方案,其方案如下:

“甲:舊醫登記限至民國十九年為止;乙:禁止舊醫學校;丙:其餘如取締新聞雜誌等非科學醫之宣傳品及登報介紹舊醫等事由,衛生部盡力相機進行。”《規定舊醫登記案原則》

這便是1929年利用行政之便打壓“中醫”的手段。

很快這一決議便激怒了中醫界,各地中醫界代表人物在報紙上刊登新聞公開指責西醫利用行政手段廢除中醫的“卑鄙”,各大報社看此事易發酵,於是爭相刊登,一時間社會各界輿論紛紛。

中醫請願

中醫專家認為中醫的療效絕不在西醫之下,於是於3月21日帶著一批請願團從上海到達南京向國民黨各級請願,而南京國民政府才剛剛統一全國,自然是不想惹惱民間,於是衛生部部長迫於輿論的壓力公開向大家說:“只要我在任,中醫就不可能廢除。”不久,請願團收到政府批示:“撤消一切禁錮中醫法令。”

這場關乎中醫生死的事件最終以“保存中醫”結束。

民國廢除中醫的理由:

1. 餘巖給出的廢除理由:餘巖就是前面提到的“激進化廢除”的代表人物,他認為中醫不科學,並不能用較為科學的觀點來解釋中醫。

2. 西醫剛剛落地東方,想要生根只能打擊中醫,這是毋庸置疑的,這也就意味著這件事和“利益”掛鉤。

3. 西方勢力進入中國,“西學東漸”導致人們盲從西方事物,盲目跟從改革派。

結語:

1929年中醫看似是勝利了,但是請願結束後依舊遭受到了社會某些人的歧視,甚至根本性的遠離中醫,而作為國寶的中醫至1929年起不得已,只能向科學舉步維艱得進軍。

【看歷史,長知識,歡迎關注@老泰迪講歷史】


參考:

https://baike.so.com/doc/10000206-10348018.html

《廢止中醫案》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老泰迪講歷史


說來奇怪,民國要禁中醫,直接原因受日本影響。

1916年,餘巖發佈《靈素商兌》,率先向傳統中醫發難。隨後的20年,中西醫對立日趨激烈。捲入的爭戰的學者醫生越聚越多。

餘巖為何要跟中醫過不去?

主要因為他早年留學日本,1916年在日本大阪醫科大學畢業。回國後,先後擔任上海醫院醫務長,上海醫師公會首任會長、南京國民政府中央衛生委員會委員、內務部衛生專門委員會委員...

總而言之,是西醫界一位位高權重的主。

餘留學日本期間,正是明治維新後。日本打算全盤吸收西方文化,國力日盛,作為落後的批判對象——日本漢醫就成為廢除的對象。

因為看到日本國力日漸強勝,現代醫學興起。餘氏就覺得,應該學日本,廢除中醫。再加上,餘巖本人對中醫也是一知半曉。他從來沒有用中醫治過病,在中醫起源上,他又固執認為中醫完全是動物本能的反應,認為中醫藥學就是虛無,不科學。於是回國後,他勵志廢除中醫,試圖走上一條科技救國的道路。

面對餘巖的咄咄逼人,惲鐵樵提出中、西醫是兩個完全不同的醫學體系,認為“中醫長於氣化,西醫長於形質”。

另外像陸淵雷,則試圖用現代醫學來解釋中醫,認為那些“拼命地消滅中醫”,要“把中醫一口氣吞下”的少數西醫,譏諷為“奴隸派西醫”。

儘管學界就中醫廢除問題吵翻了天,但北洋政府始終偏袒西醫,1913年1月,袁世凱政府沒讓中醫進入大學教育系統,史稱“漏列”中醫事件。

到1928年,汪企張在全國教育會議上,首次提出廢除中醫醫案,雖然未通過。但此後中醫存廢問題,始終爭論不斷。直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醫才算光明正大的進入大學教堂。


本草百曉生


中醫,是老祖宗歷經數千年不斷探索和臨床驗證後,給國人留下的寶貴財富。在西醫還沒進入中國之前,一直獨力承擔著整個民族救死扶傷的重任。

鴉片戰爭後,隨著西學東進,西醫也漸漸得以進入中國。中醫、西醫同為治病救人,本應並行不悖殊途同歸,並沒有孰優孰劣之分。中醫、西醫爭論由來已久,禁止中醫始於道光,而盛於民國。

公元1822年,即位僅一年的清道光皇帝突然下了道聖旨,“ 針灸一法,由來已久,然以針刺火灸,究非奉君之所宜,太醫院針灸一科,著永遠停止 ”。究竟為什麼要禁止?至今仍是清朝的一大懸疑。


北洋政府為西洋醫學大開綠燈,炮製出著名的“教育系統漏列中醫案”

1912年,北洋政府以中西醫 “ 致難兼採 ”為由,在新頒佈的學制及各類學校條例中,要求整個醫學教育系統裡,只剩西醫一棵獨苗,中醫被排除在外。北洋政府教育部,最初的定調只是半遮掩式地以 “漏列” 進行搪塞。

一年後,教育總長汪大燮,強硬提出廢除中醫中藥。廢除的原因有兩個,一是中醫已落後於時代,是封建迷信的騙人把戲;二是學制均以日本學制為藍本,日本在明治維新時,即已推行廢除中醫。

新式診斷方法的應用,某種程度上,無疑令“望、聞、問、切” 處在不利的位置。然而,中醫辯證追求的,是標本兼治,與西醫快餐式的治標不治本截然不同,可謂高下立判。排除中醫中藥,對中醫行業打擊最大,其次是令眾多的患者在治療方案上缺少選擇,形成了西醫一家獨大。


為了自救,各地中醫團體和醫藥總會組織“醫藥救亡請願團”,推舉代表進京向教育部、國務院請願。剛要有所行動,教育部接著又插一刀。公佈大學規程、醫學專門學校規程和藥學專門學校規程,排除中醫於政府教育體系之外。

最終,北洋政府教育部及國務院,均以中醫“ 非最新學說 ”、“ 非具有完全科學知識 ”等作出批示。最苦的,是剛唸完中醫的莘莘學子,到手的一紙文憑如同廢紙。

中醫雖在“中西醫擂臺賽”上大獲全勝,仍阻止不了國民政府的猛烈打壓

打壓中醫力度最大的,非國民政府不可。據《丁甘仁傳》記載,早在北洋政府期間,中西醫就曾在上海舉行過一場擂臺賽。西醫廣慈醫院的洋醫生問名醫丁甘仁是否有膽量以中醫挑戰西醫?丁甘仁醫生當仁不讓,二人最後約定就在廣慈醫院設擂治病。


各自在廣慈醫院住院部抽取一名傷寒病人進行治療,治療時間以二十天為限。丁甘仁醫生抽到的是一名35歲的法國人,在服食五帖中藥後,病人基本康復。結果,二十天後廣慈醫院的洋人院長面對眾多記者宣佈中醫獲勝。

即便如此,1929年國民政府在召開的第一屆中央衛生委員會議上,就迫不急待通過了“ 廢止舊醫以掃除醫藥衛生之障礙案 ”,同時規定六項廢止中醫的具體措施。即“廢止中醫案”。其中的第四、五項等同於宣告中醫並不科學。(四、禁止登報介紹舊醫;五、檢查新聞雜誌,禁止非科學醫學宣傳。)

此時的中醫中藥被描繪成巫術,而最為積極並極力要求廢止中醫的,是曾留學日本的西醫餘雲岫,認為中醫是“ 殺人的禍首 ”,要求五十年內消滅中醫。


國民政府從1929年開始,直至1947年這段時間,持續猛烈打壓中醫。不僅禁止中醫辦醫院、 設學校、登廣告外,還設立了審查國醫資格委員會,審查限於經政府考試領有證書者、或中醫學校肄業三年領有畢業證書者……等等。

在多重打壓之下,大部分中醫不得已之下只好另謀出路。而社會上歧視中醫的事件亦時有發生,如杭州衛生局在中醫執照上更加蓋“ 中醫不準使用西藥以及注射器具,違者吊銷執照,撤消資格 ”的字眼。

民國時期竭力消滅中醫的原因,正如反中醫的代表人物西醫餘雲岫所言,一是中醫理論皆屬荒唐怪誕;二是中醫脈法出於緯候之學,自欺欺人;三昊中醫無能預防疫癧;四是中醫病原學說阻遏科學化。

結語:

中、西醫學互有長短,各有不足。中醫不會消失也廢止不了,中西結合取長補短,造福的是全天下人。


夜不閉戶深耕半夜


民國時期根本沒有頒佈這條律例,何來禁止中醫之說?

只是說當時西學漸進,西風日盛壓制東風,而東風並非全然被其壓制。許多留洋回來的人大呼東洋、西洋之妙、之好、之強大,呼籲一切效法兩洋之文化、之文明,提倡改革,大有二次洋務運動之嫌。

實則不過都是些鬧劇罷了,提倡文明戲,然百姓卻依舊願意進茶樓聽京戲聽大鼓書;提倡西洋教學,結果搞出“裸女事件”;提倡吃西餐,老百姓卻偏偏愛喝豆漿吃果子,而不是牛排沙拉。不倫不類的東西整出若干,最後發現一切都是烏煙瘴氣。

古往今來,該保留的自然會保留下來,不能保留的自然也就保留不下來。好的東西,自然有人推崇,糟粕的東西也許有人喜歡,能留不能留,能禁不能禁,並非一拍腦袋就能成。

實則在民國時代,仍有許多人不信西醫,偏心中醫,尤其是書香門第,越發牴觸這些西洋的玩意兒。

這並非筆者胡謅,而是有位津門老作家親口說過,他乃大戶子弟,當時家中族人,有人推崇西醫之好,有人則極力讚美中醫之妙,家中女眷生病從不看西醫,認為西醫有男女肌膚接觸之嫌,違背了男女授受不親的根本。

因此,我說題主提出的問題根本不成立!


大獅


“我們為什麼反對中醫”,這種思想其實更加相當於一種“恨鐵不成鋼”的心態。

這裡再要提及一點的便是,日本在明治維新時廢除了漢方醫學(中醫),而例如拒絕中醫的美國、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依舊將針灸和按摩納入了自己國家的醫療體系。發達國家的一些醫療協會經過醫學案例證明針灸治療和按摩的效果比傳統治療要好,但是僅僅相當於安慰治療。

他們之所以加入了這兩項“中醫”,卻拒絕了“國藥”,最主要的原因是大量實驗證明針灸和普通按摩其實並沒有多大的副作用,而不是像“國藥”那樣幾乎“是藥八分毒(如果毒死人算十分的話)”,二是雖然你花了大把的錢僅僅得到的是一個安慰治療的效果,可以說一點性價比都沒有,但是僅僅是如此,他們依舊願意將其納入自己的醫療體系。

這表明當今世界對於醫療的要求其實非常非常低,它不會管醫療是不是如同商品一樣具有“性價比”這個數據,只要你有效果,哪怕非常的微不足道,然後並沒有耽誤病情,越醫越過分的事發生,大家便都可以接受。

所以當我們“恨鐵不成鋼”的時候,希望所有人都可以意識到這件事情,而不是盲目的做“鍵盤俠”,中醫想要繼續在這個世界生存下去,必須摒棄原先的理論,做到真正的以人為本,而不是以賺錢為本。我們反對的是以中醫為代表的舊式醫學,我們支持的是近代醫學。



闡史論津


這個事情的起因,就是新文化運動以來,中國從過去的一味自傲,變成了一味的自卑。認為中國什麼都不好,老祖宗傳的東西都是落後的愚昧的,於是就開始一味崇洋媚外,取締一切舊東西:

服飾上以全盤西化為時尚,

生活上以拋妻棄舊婚姻的妻子為先進

。。。

更有甚者,還有些全盤西化人士,提出取消漢字,取消中醫等過激觀點。其中取消中醫一條,就引起了社會的極大動盪。

這事兒的開始,就是南京中央衛生會議的召開。這次會議,出席的醫生代表都是西醫,會議開幕時,蔣介石派員出席讀一篇訓詞,希望國府成立之後,改善衛生行政,由全國專家提出建議。

那時衛生部部長薛篤弼,是馮玉祥的人,其實是新軍閥互相平衡的結果,他也不懂醫學,所以只是跟著老蔣附和,泛泛而談。

可是這時候出來一個汪精衛一派的褚民誼,演詞就不同了,他說:“中國衛生行政的最大障礙,就是中醫中藥,要是行政上了軌道,如果不把中醫中藥取消不能算是革命。日本能夠強大,全靠明治維新,明治維新能夠面目一新的民間運動,就是廢止漢醫漢藥。所以要由衛生會議負起責任,通過全國專家所擬訂的提案,交由政府執行,才能算是完成革命大業。”

他的態度,其實幕後有西方大藥廠的影子,全盤取消中醫以後,西醫西藥自然有巨大的利益,所以幕後積極推動(這個褚民誼笑話很多,是個大漢奸,以後有空我可以寫寫他的故事)。

言歸正傳,當時國人往往有一種積習,認為勾結上一兩個要人之後,便氣焰大盛,不可一世。如今衛生會議既有一百二十位專家主張,中間加上了一個“中央委員”褚民誼在內,那更是如虎添翼,認為廢止中醫案一經通過,只要交政府執行,便可以安然達到目的,所以在開會的情緒看來,認為中醫廢止,已在命運中註定了。

但是他們萬萬料不到,這一個提案通過發表之後,引起全國上下的反感,成為全國的一個軒然大波。舉國上下群起反對,然後輿論大譁,各地中醫代表齊集上海反對。

在1929年3月17日,全國中醫代表舉行了抗爭大會。在這之後,全國十七省市代表在總商會大廳開第一次代表大會。

第二天會議,把各方面送來的提案,蒐集起來,逐件討論,由丁仲英老師任主席。推選了代表五人,去南京抗議。據當時的回憶:

山西代表時逸人振臂大呼說:“我們這次受到上海醫界招待,本身用不到多少錢,我們都應該隨願捐款。不但支持抗爭運動,而且我們可藉此團結全國,組織‘全國醫藥團體聯合會’,從事於種種改進事宜。”此言一出,捐款的人風起雲湧,當堂就捐到兩萬多元。然後又推選了五名代表,專門到南京抗議。

代表們到南京抗議後,馮玉祥專門打電話給衛生部部長薛篤弼,責怪他無故生事。閻錫山也有電報給三中全會,對中衛會廢止中醫的提案,表示極端反對。於是中央大員都請薛部長從速把這件違反民意的提案打消,以免引起民間對政府的反感。此外,褚民誼也受到好多位中央委員的指責,默然不再出聲了。因此這場鬧劇就此作罷。

中醫界經過了這一次的大風暴,後來就根據在總商會開大會第一天的日期(三月十七日),定為“國醫節”,又稱“三一七事件”。從此之後,年年三月十七日那一天,全國中醫界都舉行國醫節紀念儀式。

這就是民國取消中醫事件的始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