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0 他們組成了毛主席說的銅牆鐵壁

位於贛南的興國縣,是朱毛紅軍自井岡山突圍後的第一個落腳點,毛澤東主席曾制定了《井岡山土地法》,以此發動群眾開展土地革命戰爭。毛澤東主席在離開井岡山後第一次來到興國,他通過吸取井岡山斗爭的經驗,再經過認真走訪調查,又寫下了《興國土地法》。這個土地法被稱為中國共產黨第一個真正成熟的土地革命綱領。

他們組成了毛主席說的銅牆鐵壁

它同《井岡山土地法》的區別就是不再沒收一切土地,只沒收地主的田地分給農民,承認農民的土地私有,從而形成完全意義上的“打土豪、分田地”。興國農民得到了真正屬於自己的土地,參軍、參戰、保家保田的積極性馬上調動起來。伴隨著一曲興國山歌,這個僅有28萬人口的縣,先後有8萬人參加了革命武裝。毛澤東主席搞過調查的長岡鄉,男性青壯年80%都參了軍。

他們組成了毛主席說的銅牆鐵壁

長征時候出發的8.6萬人中,有2萬多都是興國人。那些經歷過土地革命鬥爭洗禮的興國健兒,對土豪及其後臺國民黨當局有著刻骨仇恨,對保衛自身的土地有著忘我的熱情。興國士地相對貧瘠,人民有著吃苦耐勞的傳統,毛澤東主席提出的革命綱領與群眾要求改變自身命運的要求相結合,產生了巨大的精神力量,使長征中的興國指戰員格外堅定。興國籍的紅軍楊卓長征到達會理時腿部負傷,部隊將他寄養在老百姓家裡。他傷勢略好一點,便拄著棍子一路要飯追到陝北歸隊,解放後授少將軍銜,成為一位“瘸腿將軍”。

他們組成了毛主席說的銅牆鐵壁

在漫漫長征路上,幾乎每一公里就有一名興國籍戰士倒下。長征到達陝北後,興國籍的紅軍保存下來約2000人,此後經過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全國勝利時還餘500餘人。在共和國最早授銜的1000多名將軍中,興國籍有55人,僅次於湖北紅安的58人而居全國第二。如此眾多的將軍出身於興國縣,他們成長的道路是無數烈士的鮮血鋪就。

他們組成了毛主席說的銅牆鐵壁

當年“送郎當紅軍”的歌聲響徹田野村頭、家家戶戶,而出征者大都犧牲在戰場,許多妻子幾十年間在家守塑著丈大而等不到歸期。解放後除民政部調查認定的23179名有名有姓的興國子弟外,還有許多連姓名都不知道的興國子弟倒在反“圍剿”戰場和二萬五千里長征途中,其中認定在長征中犧牲的就有1.2萬人。

他們組成了毛主席說的銅牆鐵壁

​ 而後來毛澤東主席在回憶總結興國縣進行的《興國土地法》工作和興國數不清的烈士的時候,說出了這樣的名言“真正的銅牆鐵壁是什麼? 是群眾,是千百萬真心實意擁護革命的群眾。”在萬里長征的紅軍隊伍中,人們正好可以看到由興國人組成的這道銅牆鐵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