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清朝的閉關鎖國——中國經濟轉折點

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共傳十二帝 ,從清兵入關算起,建立全國性政權算起已有268年。 在此期間,中國的傳統社會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成就:清初人口增殖,土地增墾,物產盈豐,邊境也無事,小農經濟的社會生活繁榮穩定,綜合國力遠勝於漢唐 。在清朝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得到鞏固和發展,清朝統治者統一蒙古諸部,將新疆和西藏納入版圖,積極維護國家領土主權的完整。乾隆年間,中國作為統一的多民族世界大國的格局最終確定。極盛時期的清朝,西抵蔥嶺和巴爾喀什湖,西北包括唐努烏梁海,北至漠北和西伯利亞,東到太平洋,南達南沙群島,還包括50多個民族,國家空前統一。 在這期間中國古代的專制主義也推向了最高峰。 清朝前期農業和商業發達,江南出現了密集的商業城市,並在全國出現了大商幫。在此基礎上,人口突破了四億大關,佔世界總人口十億的近一半。 本來一切都呈現著繁榮的好景,然而,轉折卻還是來臨了,在1840年的鴉片戰爭後清朝多遭列強入侵,中國人民進行了洋務運動和戊戌變法等近代化的探索和改革。1912年2月12日,北洋大臣袁世凱誘使清帝溥儀遜位,頒佈了清帝退位詔書,清朝從此結束。然而,其中的閉關鎖國卻讓如今人們的生活的得到了巨大的改變。

清朝的閉關鎖國——中國經濟轉折點


閉關鎖國:指的是閉關自守,不與外界接觸的一種國家政策,是典型的孤立主義,並且還嚴格限制對外經濟、文化、科學等方面的交流,並會對違反者重罰。

1757年—1842年瓦解。18世紀,由於中外貿易往來日趨頻繁和人民反清起義不斷髮生,清朝統治者擔心外人和漢人會結合起來反對清朝。於是在1717年,清政府下令不許中國商船到歐洲人控制下的南洋地區進行貿易。但是在17世紀末,因為清政府允許天主教在中國傳播,但卻隨著教會在中國影響的擴大,它開始直接干涉到了中國的內政。尤其是1704年羅馬教皇克雷芒十一世訂立“禁約”,禁止中國教徒尊孔祭祖,還好康熙嚴辭拒絕了這項要求。1720年清政府開始實行禁教政策。1727年又明確規定外國商船隻能到廣東的虎門和福建的廈門兩處。後來,在1757年正式實行閉關的政策,乾隆皇帝宣佈西洋商船隻準在廣東的虎門一處停泊貿易。

清朝的閉關鎖國——中國經濟轉折點


閉關鎖國的原因:

第一點:清朝本是一個軍事化的國家,但由於為了把旗人和民人區分開來,在中國的大型城市中,清朝政府都設置了城中城,也就是滿城,清朝這樣做本來想的是可以和諧相處,但是民族信任問題滿漢交融並沒有想象中的順利,中間兩族角力非常激烈,尤其涉及民族禮俗和文化,大家都互有攻防。

第二點:就是清政府的自大,清政府認為當時擁有著遼闊的疆域,還有眾多的人口,加上那時候的中國也是一個產業大國,清政府認為一切都可以自給自足,完全沒有必要與外界聯繫,並且與外界聯繫還存在著威脅皇權的因素存在,所以清政府就徹底的閉關鎖國,不與外界聯繫。

第三點:清政府為了鞏固自己的的統治,因為清軍在剛剛進入中原並統治中原的時候,政權還是不穩定的,加上當時還存在著南明政權和成功的鄭氏集團在臺灣,清軍害怕當時的一些反清復明的人聯合海外的一些勢力推翻自己,那時候剛剛統治中原,沒有精力去消滅其他的政權,於是就想到了閉關鎖國,切斷了一切與外界的聯繫,以此來穩固自己的統治。

清朝的閉關鎖國——中國經濟轉折點


閉關鎖國的缺點:正如魏源所說:“以通事二百年之國,竟莫知其方位,莫悉其離合。”清政府實行的閉關政策,構築了隔絕中外的一道堤牆,對中國社會的前進起了阻礙作用。由於對出海貿易橫加限制,嚴重影響了經濟的發展。與此同時,也使中國人民與世界潮流隔絕,不明世界大勢,而清統治者更是閉目塞聽。當時西方進行工業革命,中國沒有看到工業革命進程,使中國地位下降,造成科學技術落後,阻礙資本主義的發展。還嚴重阻礙了中外經濟文化的交流,阻礙了國內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使得中國和世界脫軌,慢慢的落後於世界。同時也影響了科學技術的進步,造成了經濟技術的落後,導致近代中國大大落後於西方,造成近代中國落後捱打的局面,限制了對外貿易和航海事業的發展。從根本上說,是一種消極防禦的政策,是違背歷史發展潮流的政策,最終導致清朝脫離世界潮流,進一步導致了閉塞、停滯、倒退。因為那時清朝的盲目自信而導致了這一系列的不足。但是,還好,照今天發展的局勢來看,清朝的閉關鎖國還是利大於弊的。

清朝的閉關鎖國——中國經濟轉折點


閉關鎖國的優點:

一、保障了清朝本地的經濟發展,免受外來力量的影響。清朝封建統治時期經濟上自給自足,不依靠別國,同時也很抵制外來商品。

二、可從國防安全的角度出發,防止了中外反清勢力的聯合和西方殖民主義勢力的滲透,以免有間諜盜取本國資料,它對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動,起到了一定自衛作用。

三、在一定情況下起到了一定自衛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保護了封建自然經濟的作用。

四、從一定程度上打擊和限制了猖獗的海上走私以及海盜行為。

五、對沿海地區的穩定起到了積極作用。

六、禁止了外國傳教士進入國內傳教,一定意義上維護了國民的思想。

七、國人學會了團結一心的保護自己的國家,對於外來的敵對分子永遠不能心慈手軟,要合起夥來消滅敵人。

八、這是最重要的一點,因為閉關鎖國,國人學會了經濟自由,就算沒有其他國家的支持,中國人也照樣可以創造經濟,不斷繁榮強大起來,這是對敵對國家一個無聲的重重的反擊。

總的來說,閉關鎖國是中國發展歷程中的必經之路,倘若少了這一步,可以也汲取不到失敗或者成功的教訓,只有穩穩的渡過閉關鎖國這一劫,到了今天,中國的經濟也就越發的燦爛輝煌與獨立自主。

清朝的閉關鎖國——中國經濟轉折點

圖: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