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農民能靠土地致富嗎?

三色觀察井


可以,我們屬於農業大國,農業是基礎,民以食為天,農民屬於生產者,可以善用手中的土地致富


牧民看菜譜


新事新消息

1小時前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我講下我個人看法,首先要看土地的土壤結核每個地區的氣候適合種植什麼產品,像北方我個人感覺種植些藥材,蔬菜,果樹,苗木,這些還是可以考慮的,每個地區政府也有相應的補助。

下面我給大家算下我家土地一年的收入,我家在石家莊屬於平原地區一年中兩季,小麥和玉米給大家分享一筆賬目,1畝地小麥成本化肥150元一袋➕灌區40元*3次(從小麥播種到收割的次數)➕打農藥50元/畝➕播種費60元/畝➕收割費60元/畝➕人工150(按照老人工資計算)合計成本590元,一畝地按照收900斤單價1.05(溼小麥直接拉糧站的價格)一畝地收入945元減去成本590。收入355元玉米一畝化肥150元一袋➕灌區40×2次(雨季多的情況下可以灌區一次)➕農藥60一畝➕機械收割播種150一畝。成本440一畝玉米按照每畝2100斤*0.44。924減去440收入484元我們這裡現在都是收割完不往家裡拉直接在地裡賣給糧站,所以價格低但是裡面有水分。在農村用勞工力的年輕人承包大幾百畝地用科學種植還是有點收入的


郴州文哥


我身邊朋友都有很多老土地致富的案例,

但是前提要土地多。

首先土地多集中起來管理,有個朋友他是前7年退伍回到家裡,也是到處考察了沒什麼可靠的項目。

一次偶然機會看見有個地方的地都空著,他想反正也是沒什麼可做,於是打算把那片地承包起來看能不能做點什麼。

前兩年也是投了些資,把那片空地種上桃樹,大概有5000多顆吧,他也不斷學習果樹方面的知識。(管理都是請工人自己監督)。

第四年開始換回本錢還有賺的,近兩年每年都收入在50萬左右。


陳加意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我講下我個人看法,首先要看土地的土壤結核每個地區的氣候適合種植什麼產品,像北方我個人感覺種植些藥材,蔬菜,果樹,苗木,這些還是可以考慮的,每個地區政府也有相應的補助。

下面我給大家算下我家土地一年的收入,我家在石家莊屬於平原地區一年中兩季,小麥和玉米給大家分享一筆賬目,1畝地小麥成本化肥150元一袋➕灌區40元*3次(從小麥播種到收割的次數)➕打農藥50元/畝➕播種費60元/畝➕收割費60元/畝➕人工150(按照老人工資計算)合計成本590元,一畝地按照收900斤單價1.05(溼小麥直接拉糧站的價格)一畝地收入945元減去成本590。收入355元玉米一畝化肥150元一袋➕灌區40×2次(雨季多的情況下可以灌區一次)➕農藥60一畝➕機械收割播種150一畝。成本440一畝玉米按照每畝2100斤*0.44。924減去440收入484元我們這裡現在都是收割完不往家裡拉直接在地裡賣給糧站,所以價格低但是裡面有水分。在農村用勞工力的年輕人承包大幾百畝地用科學種植還是有點收入的


三農新事


我在鄉下住了幾年,看到農民的土地流轉承包,種地的承包10垧至50垧不等,種地就是種和收,管理也不費勁,機誡化。閒時還能打工,收入很可觀。土地流轉出去的就一心出去打工,再加上自己土地的流轉收入,收入也不錯。


元廷鳳


談談我個人的經理,農民靠土地是否能致富,我們70後,初中沒畢業就進入社會,一直在農村生活,養過豬,餵過羊,種過溫室蔬菜,做過木工,開過磚廠,生活一直平平淡淡,沒發財也沒什麼壓力,不過我做什麼事都是用心做好。

2005年承包了幾十畝土地計劃好好發展一下,不能一直調換工作內容,經全放面考察選擇了紅薯行業,第一年收入還滿意,一畝能掙1000元,這也基於前期大量準備工作,2006年成立薯業協會,開始做薯苗培育,互聯網在農村用戶還很少,我利用了並建了自己的企業網站,2009年成立了薯業合作社,規模一年比一年大,利潤也相應提高,互聯網加我們已經開始在我們身上發揮作用。

十幾年經驗加上不斷學習現在我們掌握紅薯脫毒技術,這樣就能達到薯苗不帶病,產量高,耐儲藏,我們的薯苗銷售到全國各地,每年供不應求,有人問我為什麼不擴大產量呢,因為育苗的土地需要用新茬地,這樣才能保證質量,每年需要更換土地。同時採苗用工量比較大,工人不好找,每年育苗面積只能在100畝左右。

在算算收入,一畝地用種薯8000斤左右,一斤種薯出苗50顆,一顆苗在0.1元左右,收入4萬,這裡的成本大部分是人工,如果家裡人多,利潤還是不小的。

再算種植紅薯,一畝5000-8000斤,1斤0.5元,中100畝以上還是有利潤的,當然這裡還有很多風險,誰想參與我可以提供更多諮詢。


紅薯行家


農民能靠土地致富嗎?關於農民與土地的問題肖為華回答。

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土地是農民的生命之本。農民如果專靠自己的那一畝三分地去種大田作物是很難致富的,因為大家都知道,大田作物一畝地收入個千八百的不好乾啥,因為你的土地畢竟是太少。

話又說回來,現在人們在網上說土地都撂荒了,傳個沸沸揚揚,實際上撂荒的畢竟是少數,土地撂荒的都是山區丘陵地帶,種地的弄不好都回不來本錢的那些地,所以人們認為種地不划算,都外出打工把土地撂荒了。咱們國家年年糧食都獲得大豐收,說明農民種地的還是大多數。

我剛才說了,農民種地是剩不了多少錢,不能一味的這樣堅持下去了,必須要改變觀念,農村產業現代化必須實現,讓農民在自己的家門口就能上班打工,農民的糧食要自產自銷,農民不能專靠賣糧維持收入,那樣就不會富裕的。

農民靠土地掙錢致富,實現土地合理利用,興辦農村各種深加工糧食企業,讓農民不在走出農村,在農村也能有用武之地,到那時,農民靠土地就一定能致富。


肖為華


一個字能!但是農民種地其實和商人經營一家公司一樣的難!種什麼就是個大問題。今年成本是多少,市場前景如何?打算種多少??有什麼不可預測的因素??天氣?市場?總之挺難的!村兒裡靠種地致富發家的那真是能人!完全可以勝任一家小公司的CEO了,話說這樣的人每個村不會太多!有的都是跟風的,今年賺了第二年就賠,為什麼?很簡單本村人會加大種植面積,鄰村也會跟風,最後供大於求了!小時候我們村種洋蔥,最高收購價五毛錢一斤,都是石家莊那邊的人來批發,全村人秋收的時候都拿到了錢,多的一年賺了20萬,少的也好幾萬,一個農民啊!一年賺20萬,不敢想象……第二年跌到了5分,3分,一分,後來爛到院子裡,餵羊……總結一下:當農民兩個手,左手市場,右手產品必須都抓!但是左手必須抓的更緊!沒事兒幹了多去外地的批發市場走走!方圓500公里的大城市就好,多要點名片,現在方便了加微信,經常問問價格!到時候即使你自己的右手不行,也就是你自己種的產品不行?但是你把握了市場啊,聯繫好了訂單,自己去收購,賺取中間差價那也是一筆不小的收入!沒錢了可以聯繫農村信用社,五戶聯保,貸款,利息也低!產品的話無非是圍繞經濟作物!比如蔬菜,水果,本地特色糧食,比如土豆(呼和浩特武川縣土豆),小米(廣靈東方亮小米),大米(比如東北的五常縣大米)!如果有品牌了,申請商標,弄個加工廠,標準化加工包裝……這都是出路……











青城雷貝克


大家好,我是河北老宋,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我講下我個人看法,首先要看土地的土壤結核每個地區的氣候適合種植什麼產品,像北方我個人感覺種植些藥材,蔬菜,果樹,苗木,這些還是可以考慮的,每個地區政府也有相應的補助。
下面我給大家算下我家土地一年的收入,我家在石家莊屬於平原地區一年中兩季,小麥和玉米給大家分享一筆賬目,1畝地小麥成本化肥150元一袋➕灌區40元*3次(從小麥播種到收割的次數)➕打農藥50元/畝➕播種費60元/畝➕收割費60元/畝➕人工150(按照老人工資計算)合計成本590元,一畝地按照收900斤單價1.05(溼小麥直接拉糧站的價格)一畝地收入945元減去成本590。收入355元


玉米一畝化肥150元一袋➕灌區40×2次(雨季多的情況下可以灌區一次)➕農藥60一畝➕機械收割播種150一畝。成本440一畝玉米按照每畝2100斤*0.44。924減去440收入484元
我們這裡現在都是收割完不往家裡拉直接在地裡賣給糧站,所以價格低但是裡面有水分。在農村用勞工力的年輕人承包大幾百畝地用科學種植還是有點收入的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80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e6664f98cdcc4050b5f1637f13b38ed1\

河北老宋


你好,我來回答你這個問題。

在農村靠土地來掙錢在很多年輕人看來還是有些不太靠譜,但是在我們當地的情況來看,我們這裡就是靠土地來掙錢的。我們這是是位於秦嶺以南的一個小縣城,就當地的情況給大家做一個總結。

首先,結合當地自然環境,大力推行中藥材種植。特殊的地理環境,使得我們這裡非常適合種植西洋參、天麻、豬苓等中藥材,留壩西洋參還獲得了國家地理標誌產品,出來的產品質量特別好。

其次,發展經濟林業種植。當地的板栗和白果(銀杏)種植發展的也不錯,在2016年獲得了國家地理標誌產品,為農民增收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近兩年發展的食用菌種植,特別是帶料香菇種植上,取得了突破性的發展,2020年計劃發展食用菌近百萬筒,成功的實現了在家門口靠土地就能掙錢的目標。

農村目前土地的合理利用,就能發家致富,不過需要注意的是,要結合當地的環境,發展當地適合的東西風險才會比較低。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