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中國古代稱得上一字師的文學家都有哪些?

羈文


1.唐代後期,齊己帶上自己新寫的詩篇去求教鄭谷。其中有一首題為《早梅》的詩這樣寫道:“前村深雪裡,昨夜數枝開。”鄭谷建議:“‘數枝’非早也,未若‘一枝’。”這一改,就把早梅的形象逼真而又生動地給描繪出來了。

因此,文壇上便稱鄭谷為“一字詩”。

2.北宋政治家、文學家范仲淹,曾寫過一首讚頌東漢初年著名隱士嚴子陵的詩:“雲山蒼蒼,江水湍湍,先生之德,山高水長。”友人李泰伯看過後,建議:“‘雲山’、‘江水’等詞句,立意宏偉,用詞氣派,然而下面用一個‘德’字來承接,似乎顯得侷促,換成‘風’字怎麼樣?”

范仲淹聽後低聲吟誦,果然韻味不大相同,“風”字比起“德”字來更能反映出對嚴子陵崇敬的心情。

3.薩都剌是元代頗有名氣的詩人。他曾得一聯“地溼厭聞天竺雨,月明來聽景陽鍾”的詩,寫景狀物,意境別緻,很為時人崇尚。

可是,有一位老人卻說說:“這聯詩寫得固然有特點,但上半聯有了一個‘聞’字,下半聯卻又用‘聽’字,字雖不同,卻共隱‘耳’意,是不太妥帖的。”

薩都剌覺得老人的話很有道理,便問:“改什麼好呢?”

老人答道:“唐朝人的詩裡,有‘林下老僧來看雨’的句子,把‘看’字借過來不是很好嗎?”

這使薩都剌非常歎服,急忙上前施禮,俯首拜老人為“一字師”。

4.晚清封疆大吏沈葆楨是林則徐的外甥和女婿,年輕時,即長於書法,善於吟詠。

有一次,他作《詠月詩》,得妙句“一鉤已足明天下,何必清輝滿十分”,頗為自得。

林則徐看後,也覺得不錯,但品味再三,又覺得美中不足,於是提筆把“何必清輝滿十分”一句中的“必”改為“況”,詩境頓顯開闊。


本智長老王敏生


古代詩人中流傳的一字師故事的啟示

——談藝錄之二

最近因身體不適,閉門讀書,讓我想到了古代詩人中流傳的一字師的典故.唐代詩人賈島有一首題名《題李凝幽居》的五律詩:“閒居少鄰並,草徑入荒園.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過橋分野色,移石動雲根.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就是這首詩給我們留下一個家喻戶曉的故事:一天,賈島在京城長安,騎著毛驢在街上行走,隨口吟成這首詩,其中兩句是:“鳥宿池中樹,僧推月下門.” 賈島覺得詩中的“推”字,用得不夠恰當,想把“推”字改為“敲”字,但一時不知哪個字好.於是,一面思考,一面用手反覆做著推門和敲門兩種動作.街上行人看到賈島這種神情,感到十分驚訝.詩人賈島也因精力過於集中,衝撞了當代著名散文家、詩人韓愈的轎子,韓愈十分生氣地對賈島說:“你騎驢子怎麼低著頭,也不朝前面看看?” 賈島一驚,慌忙下驢,向韓愈賠禮,並將自己剛才在驢上所得詩句,因斟酌“推、敲”二字,專心思考,不及迴避的情形講了一遍.韓愈聽後,轉怒為喜,深思片刻後便說:“敲”字好!在萬物入睡,沉靜得沒有一點聲息的時候,敲門聲更是突顯夜深人靜.”賈島連連拜謝,把詩句定為“僧敲月下門”了.文學上常用的“推敲”一詞,就是根據唐朝詩人賈島錘鍊詩句的故事引申出來的,並一直沿用至今.

在古代詩界,類似這一字師的故事,並非絕無僅有.清代袁枚的《隨園詩話》卷十二“聖人稱詩‘可以興’以其最能感人也”中,還記述了另外兩個故事.其一是唐代詩僧齊己攜詩《早梅》來拜見友人鄭谷,鄭谷讀至“前村深雪裡,昨夜數枝開”句,對他說:“數枝非早也,末若一枝佳.”齊己不覺拜倒曰:“真為我一字師也”;其二也是在唐代,有人寫了一首《御溝》詩,其中有:“此波涵帝澤,無處濯塵纓”句,並把它送給南朝宋謝靈運十世孫詩僧謝皎然看,謝皎然對他說:“‘波’字不佳,最好改成‘中’字.”這個人大不以為然,憤怒而去.但是過了不久,他就急衝衝去而復返,並對謝皎然說:“你說得對,我已將‘波’字改為‘中’字了!”說罷,兩人相視而笑.像這樣一字師的例子,在古代詩界可以說隨手拈來.宋代詩人王荊公的“春風又綠江南岸”句原為“春風又到江南岸.”後經他人提示改“到”為“綠”,增色不少.因此,袁枚在《隨園詩話》中說:“詩改一字,界別人天,非箇中人不解.”

古代詩人不僅用字嚴謹,互相切磋.而且也善於觀察生活,向民間學習,有些傳世名句,看似順手拈來,其實卻有著深厚的生活積澱.唐代大詩人杜甫曾經說過:“很多值得學習的人,都是我的老師.不僅要向那些可以為師者學習,就是民間的村童、農夫,他們的一言一笑,皆是我的老師.善於觀察生活,一定會獲得佳句.”清詩人袁枚也根據自己的經驗說:“有一個在隨園挑糞的老人,在十月梅花盛開時,對我說:‘你看,這棵樹開得一身花!’,我便從中受到啟發,吟出:‘月映竹成千個字,霜高梅孕一身花.’袁枚接著又說:‘又有一次,我在二月出遊,有個雲遊僧人前來送行.他對我說:‘很可惜哦,這些潔白芳香的梅花,你卻帶它不走!’我因此而寫出詩句:‘只憐香雪梅千樹,不得隨身帶上船.’”最後,袁枚總結道:“善取之,皆成佳句!”這裡的善取是以體驗生活,虛心好學為前提的.可見古代詩人,總是認認真真地深入生活、體驗生活,從不閉門造車.因此,才有許多千古佳句傳世.

綜上所述,可見古人為文之嚴謹、寫詩之認真.這確實值得我們今人借鑑的,也值得我們寫博客的人學習和玩味的.




隔壁李佛爺


誠邀!下面我為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大家可以喜歡,也希望幫助到大家。

一字師,據我比較熟悉的是范仲淹。

故事是這樣的👇👇👇

北宋文學家范仲淹在浙江桐廬做太守時,因敬仰東漢隱士嚴子陵,特地在桐廬宜春江給他建造了祠堂,並寫了篇《嚴先生祠堂記》,文中有一首讚頌嚴子陵的詩:“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德,山高水長。”文章寫成後,范仲淹把它給友人李泰伯看。李泰伯讀後說:“‘雲山’‘江水’等詞,從內容上說,很宏偉;從用語上說,極有氣派,而下面用一個 ‘德’字接它,似乎顯得侷促,換個‘風’字怎麼樣?”范仲淹聽後,把詩再低低吟誦一遍:“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果然味道大不相同,“風”有“風傳千里”“風流千古”的意味,因此更能反映對嚴子陵崇敬的意思。范仲淹連忙稱謝,拜李泰伯為“一字師”,並以一千兩銀子作為酬答。

所以范仲淹就成了一字師了。

上面是我的看法,雖有不足,還請見諒,如果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一起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小汪醫生


首先需要了解什麼是一字師

【解釋】:改正一個字的老師。有些好詩文,經旁人改換一個字後更為完美,往往稱改字的人為“一字師”或“一字之師”。

能稱得上的典範

相傳唐代詩人鄭谷的詩文寫得非常好,尤其《鷓鴣詩》寫得更是超群出眾。

因此,人們稱他為“鄭鷓鴣”。他的朋友齊已是個和尚,也很喜歡寫詩著文。

有一次,齊已帶了自己寫好的一首《早梅》詩前去請教鄭谷,當鄭谷看到“前村深雪裡,昨夜數枝開”的時候,總覺得有些不妥,經過仔細琢磨、反覆推敲,改來改去還覺不形象,最後認為把“數枝”改為“一枝”更能體現出梅花的早開來。

齊已聽了以後非常佩服鄭谷的匠心獨運,深深地向鄭谷表示謝意。

當時寫詩作文的人,都佩服鄭谷把齊已的詩只改換了一個字,就使整首詩顯得確切生動,於是“人以鄭谷為一字師”。


前線分析


唐朝詩人賈島寫過許多詩,一天,賈島騎著毛驢走在京城的長安街上,隨口吟著一首詩,其中兩句是:"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吟完之後,又想將“敲"字改用"推"字,猶豫不決,於是,一邊思考,一邊用手反覆做推門和敲門的動作。

當時韓愈做代理京城地方長官,正帶著車馬出巡,賈島不知不覺走到韓愈儀仗面前,被待從推到韓愈面前。賈島如實將原委告知韓愈,請求原諒無禮冒犯。韓愈聽後,深思良久後說:"敲字好!在萬物入睡、沉靜的沒有一點聲息之時,敲門聲更顯的夜深人靜。”賈島連連拜謝,把詩句定為“僧敲月下門。"這一段故事後來被廣為傳頌,一個字體現出不同韻味,韓愈不愧為文學大師一字之師啊!


古今往來


據我所知唐代有個李相的,這個人十分好學,閒著沒事就讀《春秋》,他經常把婼字誤讀成吹字。


時間珍藏本


唐朝鄭谷替齊己和尚改"昨夜數枝開"為一枝開。


玄璣子之玄


體驗作者的體驗,d感受作者的感受


爍宇說人生


唐朝鄭谷、駱賓王、韓愈、謝皎然,北京李泰佰,宋朝肖楚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