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早春如何冰釣黃金鯽?帶大家感受冰水交融季節的作釣樂趣

早春季節天氣轉暖,東北寒冷地區的冰層在一點點融化,這時對作釣黃金鯽是非常好的時機,

由於冰面融化是從近岸向裡邊延伸,所以湖庫的邊緣最先露出明水,這裡氧氣充足,水的溫度高,非常受魚兒們的喜愛;黃金鯽作為人工鯽魚中的優良品種這時候開始瘋狂覓食;因此,小編就帶大家一起去探索冰與水交界處水底世界的奧秘!看一看這個季節東北釣友如何作釣黃金鯽?

早春如何冰釣黃金鯽?帶大家感受冰水交融季節的作釣樂趣

一、瞭解黃金鯽

黃金鯽是散鱗鏡鯉為母本,紅鯽為父本,通過遠緣雜交獲得的鯉鯽魚,是淡水魚類新品。黃金鯽全身批鱗、晶瑩結實,體色金黃,形體優美;其膘肥體厚,肉質堅韌富彈性、口感爽滑嫩脆,細刺少,味道鮮美,營養豐富;黃金鯽屬於雜食性魚類,食量較大,類似於鯉魚;並且不能自己繁殖,均為人工培育飼養。

早春如何冰釣黃金鯽?帶大家感受冰水交融季節的作釣樂趣

二、出釣時間選擇

東北的早春季節雖然氣溫有所升高,但是白天和晚上的溫差還是很大,可能白天會達到零上十度左右,但是晚上卻又會降到零下十來度;而魚類都是變溫動物,體溫會隨著溫度變化而改變,溫度下降的時候對它們來說是很難過的,要利用能量來平衡體溫,所以不願意遊動,自然不願覓食。而白天溫度升高以後,恰恰與晚上相反,魚兒活性較高,會積極覓食。為此,在選擇出釣時間的上,不要選擇夜釣,多選擇晴朗無雲,氣溫、氣壓高的時間出釣。這時候魚口相對較好

早春如何冰釣黃金鯽?帶大家感受冰水交融季節的作釣樂趣

三、釣位選擇

由於水面的冰層剛剛融化,並且冰面融化速度並不一樣,有的地方融化的快,水面距離就大,有的地方融化的慢,甚至只露出一點點水面,因此,在選擇釣位的時候,一定要首選冰層融化大的水域,這裡溶氧量較高,並且水溫也高,容易聚魚留魚。

而如果冰層融化都是同等條件,那就有不同的選擇方式了;

第一,選擇有水草樹枝過障礙物處

水草樹枝處無論哪個季節都是藏魚留魚的好地點,如果作釣水域有這種環境就要選擇此處,如果沒有就去選擇有障礙物的地方,像黑坑裡的距離增氧機近的地方,或者是有電線杆等障礙物的附近,這些地方都是較好的釣位。

第二,選擇大壩深水區

深水藏魚,這種地方永遠都會有魚棲息,如果出釣當天氣溫較低,或者是晚上、早晨,上層水溫不是很高的時候,深水區就是不錯的選擇。

四、做窩與選餌

作釣黃金鯽由於其食量大,窩量也要大,並且因為是人工飼養,對顆粒飼料情有獨鍾;所以在作釣前期可以打入一些顆粒飼料,用來留魚,不必要打酒米,谷麥類的窩料。另外一種做窩方法是利用拋竿帶散炮的方式做窩,讓散炮在水中霧化擴散,可以最大程度誘魚進窩。這裡大家不用考慮猾魚怕散餌的問題,因為東北的魚兒剛剛從冰水中復甦,需要補充能量,對食物十分渴望,所以這個季節作釣黃金鯽儘管打散餌,邊釣邊誘邊做窩。

早春如何冰釣黃金鯽?帶大家感受冰水交融季節的作釣樂趣

至於釣餌,這個季節沒有比紅蟲更好的釣餌,這跟東北的氣溫有關,因為氣溫剛剛轉暖,魚兒們需要高蛋白的食物補充能量,所以對葷餌十分感興趣,並且這個季節小雜魚還不是很多,不會很鬧鉤,不影響作釣浮漂信號。那麼紅蟲如何使用呢?

紅蟲做釣餌有幾種上鉤方法,各有優缺點,根據魚情選用第一種,紅蟲拉餌,這種方法是將紅蟲用紅蟲膠或者輕猾鯽開餌,將紅蟲粘到一起攏成團,用拉餌的方法上鉤,它的優點是餌團大,鉤餌入水後有脫落,達到誘釣結合的目的;缺點是餌團過大時小個體鯽魚吃不進去,並且開餌時間長了容易死蟲。第二,扎把上蟲法,方法是利用紅蟲夾用皮套將紅蟲捆住,其優點是紅蟲在皮筋套上不容易死,活躍性好,節省紅蟲,缺點是散落少,不利於做窩誘魚。第三,刮蟲法,將紅蟲放在土豆片、白菜梆等物體上,用鉤尖一根一根扎,這種方法優點是節省紅蟲,魚口輕時好入口,缺點是上鉤速度慢。

早春如何冰釣黃金鯽?帶大家感受冰水交融季節的作釣樂趣

以上這幾種常用的上紅蟲方法,要根據不同的魚情選擇相應用餌方法,沒有固定模式。

五、釣法要靈活

黃金鯽綜合了鯉魚貪吃和鯽魚上浮搶食的特點,所以在作釣時要時刻觀察浮漂變化,及時調整作釣方法,做到靈活施釣,隨機應變

。下面就來了解一下作釣黃金鯽的幾種釣法;

1、進攻式釣法

顧名思義,進攻式釣法就是調高目釣低目,浮漂信號相對靈敏,只要魚吃餌不等不守,果斷提竿;這裡需要注意,如果是新放魚,前期搶魚階段浮漂吃鉛不可過小,吃鉛在2.5到1.5克左右為均可,這樣用漂的好處是鉛墜重鉤餌可以迅速到底,提高拋竿頻率,增加中魚幾率;而且線組,魚鉤都要放大,提高回魚速度,減少跑魚率;最大程度多釣魚。

而如果是作釣原庫魚,線組、浮漂選用就不能過大,原因就是早春魚的體力還沒有恢復,吃口動作輕,這樣可以讓浮漂信號更清晰;但是魚鉤不要用的過小,可以把餌團修的小一點,方便魚吸餌,這樣做是為了提高命中率,減少跑魚率。

早春如何冰釣黃金鯽?帶大家感受冰水交融季節的作釣樂趣

2、釣行程打截口

黃金鯽在各種鯽魚中是比較喜歡上浮搶食的,這跟它的生長習慣有關。如果在作釣中發現浮漂下落過程中有截口現象,那這時就要改變釣法了,開始釣行程、打截口;怎麼調整呢?

首先,使用棗核型浮漂,減慢下行速度,吃鉛不可過大,1.5克吃鉛左右為好。

其次,加長子線距離或者上推鉛皮座,延長鉤餌下襬時間,給魚留出充分的吃鉤時間。

最後,調低目釣低目,讓信號出的更清晰;這裡有人會不理解,為什麼打飛鉛釣行程要調低目,這裡比較抽象,請聽小編詳細說明。

比如一支浮漂有二十目,調目為八目,也就是露出水面八目;一個六號袖鉤最少壓掉浮漂六目,兩個鉤子就是12目,這時候如果把兩個鉤子去掉,浮漂就應該露出水面12+8=20目;我們在拋竿入水後,首先是鉛皮座先到底,而此時鉤餌還在下襬過程中,沒有給浮漂增加重力,此時浮漂露出水面20目,如果黃金鯽這時候截口,浮漂甚至肩膀露在水面,很不容易發現吃口信號,從而造成丟口;而如果把浮漂調成一目,通過上邊計算可以知道浮漂露出水面12+1=13目,這時如果魚兒截口,無論是上送還是停頓或是點動都會很清楚的捕捉到信號。

這就是為什麼打飛鉛釣行程要調低目的原因。這種釣法不主釣底層魚,待浮漂到底就位後,逗一下沒口即提竿重新拋竿。

早春如何冰釣黃金鯽?帶大家感受冰水交融季節的作釣樂趣

3、釣半水(釣浮)

如果遇到很快的魚情,浮漂下水後剛要站立就截口,這時候就要果斷釣浮了,此時的魚兒已經離底起伏,游到水的中上層搶食,為了提高中魚率,增加魚獲量,下拉浮漂一半水深距離,調低目釣低目,道理方法跟上邊一樣。但是,如果發現打不到魚,有跑魚現象,那就堅持釣底釣行程,降低失誤率。

寫在最後:

黃金鯽綜合了鯉魚和鯽魚的吃餌特徵,在作釣過程中還應該結合當地的環境氣候特徵,並加以不同的作釣方法,做好每一個細節,多觀察、多總結、多變化,沒有一成不變的釣法,一切隨著魚情去改變。

感謝朋友們閱讀,祝大家出釣開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