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賈玲成名前有多難?

何昆峰


賈玲說過,雖然我是因為相聲走紅,但我真的想說一句女人不適合說相聲賈玲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還要感謝生命中的貴人,:姐姐、馮鞏和百變大咖秀的洪濤。

媽媽意外摔死,父親為了供自己讀書賣掉房子。姐姐十年如一日的供養,放棄上大學的機會,長姐如母。

恩師馮鞏的提攜之恩,他非常喜歡這個女徒弟,把很大的精力和資源都拿來支持賈玲出道。

百變大咖秀讓越來越多的人喜歡上了賈玲在她28歲的時候,和白凱南搭檔《大話捧逗》登上春晚的舞臺,賈玲就是因為這個小品"一夜爆紅"。這個成功,賈玲等了十年。有人文這十年苦不苦,賈玲說,不苦,生活都給我補回來了。還有很多付出比我還多的人,卻沒有我這樣的機會。賈玲情商很高,是個很懂感恩的人,男人喜歡她,女人不嫉妒她。




三糖


賈玲成名之前一直在不斷努力,我來詳細說說吧。

2000年高中畢業的賈玲,報考北京電影學院失敗,2001年考上了中央戲劇學院相聲專業。

2003年大學畢業,參加小品相聲比賽拿了個冠軍。

2005年考入了中國廣播藝術團,並且拜馮鞏為師。

接下來幾年裡面,她一直沒有閒著,搞創作,創辦自己的俱樂部,當然,俱樂部主要表演相聲和小品等喜劇節目。

直到2010年賈玲上了春晚,大家才是認識她,她也是在那一年火起來的。

從上面的內容,看不出賈玲的艱辛,但是,出身在普通家庭的她,能有現在的成就,背後肯定是付出了很多的汗水。




娛樂搬搬磚


賈玲在王牌對王牌第三季裡面也曾說過她在考中戲的時候,第一年沒考上,第二年以防萬一多報了一個喜劇表演班,另外一個是戲劇表演班。

她都考上了,她打電話給媽媽讓她選一個,由於媽媽有口音,賈玲把戲劇表演班聽成了喜劇表演班。

陰差陽錯反而鋪就了她之後的道路,賈玲還幽默道,幸虧去了相聲班,否則現在我可能就替代范冰冰了。

哈哈哈,幸虧報錯班,解救了億萬網民呀。

馮鞏是賈玲當時的班主任,也是她的伯樂,馮鞏十分看好她的喜劇天分,她畢業那年參加《全國相聲小品邀請賽》還獲得了專業組的冠軍。

然而喜劇的大環境並不好,畢業後賈玲並沒有多少演出,也沒多少觀眾買賬,好不容易有演出了還是都在十分偏遠的劇場。

那時候的賈玲日子過得十分艱辛,住在北京的地下室,不見陽光,衣服常常散發著難聞的黴味。家人也並不理解她的堅持,常常給她壓力催促她回老家。

26歲的她也曾迷茫與困惑,然而她並不曾放棄,馮鞏也經常給賈玲幫助,帶領賈玲到處做公益演出,並給經濟困難的賈玲送去補助。

在馮鞏的幫助提點下賈玲和白凱南創作的相聲作品《大話捧逗》爆紅,在北京各小劇場演出80多場,並在榮登2010年春晚。

春晚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造星的夢工場,他們的表現在春晚上獲得一致好評也讓賈玲一夜成名,讓無數觀眾知道有她的存在。

然而這只是開始,往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她也曾經賈玲在臺上被人嘲笑,“你別說話了,你像豬一樣”。

但她就是有種不服輸的拼勁,用生命在做喜劇。

三年來排演寫了近300部小品,為了逗樂觀眾,各種扮醜,還能空口嚼辣椒、三秒吃西瓜、不喘氣喝完一瓶啤酒……

為了節目效果賈玲算是拼了,看著都心疼,馮鞏還曾擔心賈玲這樣自毀形象,以後會“嫁不出去”。

她說:“我沒有面子的問題”。她用出彩的表現力,征服觀眾,她頂著一頭烏黑的短髮和圓滾滾的身材,歡天喜地地出現在觀眾的視線裡,有她在的地方就會有歡樂

賈玲她真實、不做作、她懂得自嘲、她幽默風趣常常給人帶來快樂。

一日為師終生為父,即使現在她大紅大紫,也不忘恩師馮鞏一路的提攜栽培,每當遇到大事件,她還會先問詢師父的意見。

對待朋友仗義出手,之前鬧得沸沸揚揚的包貝爾婚禮上鬧伴娘事件,她不顧形象,擋在要被伴郎們推入水池的柳巖面前,用紅包化解了一場鬧伴娘危機。

最有效地保護了閨蜜,又讓大家面子上都能過得去不至於場面尷尬,被媒體評為“最值得交的朋友”。

她情商高,智商也高,第十屆金鷹電視節互聯盛典上,當時基本沒有什麼記者去採訪她,於是她便主動跟記者們開起了玩笑:“我都紅成這個樣子了,你都不來採訪我嗎?就沒有什麼緋聞要挖嗎?”

記者們一下子就被她逗笑了,現場氣氛頓時活躍起來,記者們紛紛把鏡頭給了她。賈玲即興發揮,調動氣氛,大家都其樂融融。

她不畏周遭人的目光和不理解,只為了自己的喜歡,所有的付出都有回報,她終於成功地殺出了屬於自己的一條路。

賈玲也有了屬於自己的文化傳媒公司,叫“大碗娛樂”。大碗娛樂成立四個月時,賈玲發了一條微博:

“從十多年前一個人的喜劇夢,到今天一群人的喜劇夢,從年輕貌美的女神,到年輕貌美的女漢子,最喜歡的還是你們的笑。”

在這個時代,所有人都在追求快樂,但是並沒有多少人願意犧牲自己,給別人帶來快樂。

但賈玲心懷善意地對待別人,用笑聲去感染更多的人,她願意不計形象甚至自毀形象給觀眾帶來歡樂,所有辛苦和心酸都可以獨自默默承受,她覺得只要能給觀眾帶來快樂就是值得的。

她是一個女孩子,卻並未被溫柔對待。就連在她自己的作品中,也從未溫柔對待自己。無論是別人,或是她自己,都把她當作一個取笑的對象。

看得出開始她是不願的,人人都有尊嚴。後來她發現大家就是喜歡這樣,這樣能火。她也開始用自己娛樂他人。

她讓我想起喜劇之王,我相信她堅強的內心裡有足夠強大的夢想,足以抵禦那麼多明晃晃的刺痛。

最後分享一句賈玲曾說的話與你們共勉:“你現在所經歷的挫折與失敗它只屬於現在,把它交給時間你會發現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生命的一切悲與欣,都是應有的賜予。所有的存在,都是為了成全美好;所有的美好,都需要經歷來成全。

無論是順境還是逆境,都應該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謙卑而勇敢的姿態,迎接生命所賦予的一切因果。

當苦盡甘來的時候,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才是萬里挑一,胖又能怎樣呢,賈玲謝謝你給我們帶來了這麼歡樂。

你喜歡這樣暖心的賈玲嗎?

反正我是喜歡這樣的。





一問一答


賈玲是82年的,今年33歲啦,年紀確實不小,回想2010年那個時候賈玲已經28歲了,那之前幾年她在幹嘛呢?

  賈玲爸媽是地道農民,因為家裡窮,年長5歲的姐姐把高考的機會給力她。第一次報考北影、中戲失利,“二戰”終於被中央戲劇學院喜劇相聲專業錄取。

  入學一個月後,媽媽從割稻機上摔下來去逝了,從此姐姐擔負起了賈玲所有的學費,每月只掙800塊,卻給她寄500塊生活費。想想那個時候的賈玲沒錢沒權沒背景美長相沒身材,什麼都沒有。


聽歌賞曲


賈玲成名之前一直在不斷努力,我來詳細說說吧。

2000年高中畢業的賈玲,報考北京電影學院失敗,2001年考上了中央戲劇學院相聲專業。

2003年大學畢業,參加小品相聲比賽拿了個冠軍。

2005年考入了中國廣播藝術團,並且拜馮鞏為師。

接下來幾年裡面,她一直沒有閒著,搞創作,創辦自己的俱樂部,當然,俱樂部主要表演相聲和小品等喜劇節目。

直到2010年賈玲上了春晚,大家才是認識她,她也是在那一年火起來的。

從上面的內容,看不出賈玲的艱辛,但是,出身在普通家庭的她,能有現在的成就,背後肯定是付出了很多的汗水。


樂爺天


賈玲有一個姐姐,比她大5歲,叫賈丹。

賈玲從小長得就可愛,笑起來兩個小酒窩,生性活潑開朗。

賈玲膽子大,像個男孩一樣,什麼都不怕,比如爬樹掏鳥窩。

但是有一個特點,就是能吃。

家裡住在距離市區一個多小時路程的山村。

父親在她小的時候,經常會開拖拉機帶她一起走出大山。

她10歲時候,每天放學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看《曲苑雜壇》。

然後就會模仿裡面的鳥叫和樂器發聲,才藝天賦極高。

於是家裡人就給她找了個表演老師,當做興趣來學習。

老師見她第一眼就特喜歡。

別的學生學繞口令,總會把自己給繞進去,賈玲卻是口齒伶俐,思路清晰。

這是她第一次與藝術有著微微的接觸。

高中畢業後,賈玲來到北京報考了北影。

經過一輪輪的比試,賈玲敗下陣來。

第一次高考失敗而終,她沒有回到湖北老家,而是留在北京當服務員。

想著賺點錢,來年複習再考。

母親和姐姐也非常支持她考大學。

因為家裡條件差,供不起兩個人讀大學。

姐姐就自願放棄了考上的大學,全力扶持妹妹賈玲。

於是,不甘心的賈玲勵志苦學一年,報考了中央戲劇學院表演專業。

當時賈玲為了安全,還同時報考了冷門的相聲專業。

結果,幸運果真降臨到了她的頭上,如願考上中戲表演班和相聲班。

考是考上了,但卻陰差陽錯的出現一個美麗的誤會。

當時招生辦打電話到賈玲家裡確認信息。

賈玲當時不在家,母親接的電話。

賈玲考上兩個專業,表演班和相聲班,問她選擇哪一個。

母親因為口音問題,把戲劇專業聽成了喜劇專業。

結果一個美麗的誤會產生,母親稀裡糊塗地幫女兒選了相聲。

賈玲進了當時全國只招了40人的冷門相聲專業。

如今看來,一切都可能是如命中註定。

02

進入大學,賈玲是一頭霧水。

因為這和自己的想法完全不一樣。

但是她沒有怨天尤人,反而因禍得福。

“我覺得我本身也挺搞笑的就學唄,演正劇當女主角這些……好像我在這方面成熟得比較晚,沒想過。”

賈玲進入的是馮鞏與中戲合作開設的第一屆相聲大專班。

這也讓她和恩師馮鞏結下了一生的緣分。

本以為可以安心學習,度過美好的大學時光。

但她一生都無法撫平的傷痛卻突然襲來。

賈玲在剛入大學一個月,母親就發生了意外。

有一天早晨,賈玲父母去通通稻草。

草堆堆的比較高,母親坐在父親開的小翻斗車上。

結果一不小心摔了下來,摔到了小腦。

母親最終因搶救無效去世。

這件事令整個家庭陷入了黑暗的深淵,悲痛不已。

賈玲坐火車回家下來後,是直接去的火葬場。

當時看到姐姐是扶著柱子走出來的。

然後對賈玲說,你快進來看媽最後一眼吧。

此刻的賈玲,早已是崩潰不已,大哭起來。

母親的去世,像天塌下來一樣。

讓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到了一個舉步維艱的地步,面對著精神和經濟的雙重壓力。

而賈玲的北漂求學與打拼,更是成了她一生中最苦難的時光。

03

賈玲從學校畢業後,又考進了中國廣播藝術團。

在一次全國相聲小品大賽中,賈玲一舉拿下了專業組的冠軍。

馮鞏青睞的將她收為弟子,成了她一生的伯樂。

北漂這些年,賈玲嚐盡了苦頭。

在母親離世後的幾年時間,賈玲整整胖了40斤。

更難過的是,賈玲畢業後,當時的男友一聲不吭獨自回到了老家,狠心的拋棄了她。

這段感情,讓她至今無法忘懷。

賈玲只得一個人從學校宿舍租住到偏遠狹小的民房裡。

而且一個月四百多,這對剛畢業沒有收入來源的賈玲來說,簡直就是天文數字。

後來又為了省錢搬到不到10平方米的地下室,每日不見陽光,黴味熏天。

“狗進去了只能上下搖尾巴。”

北京的冬天很冷,每天凍的她只能多貼報紙,多蓋被子硬扛。

大冬天的早上起來倒痰盂。

後來她開玩笑說:“嗨,這有什麼的啊,王菲不也倒過嗎?”

有時候為了躲房租,就一個月黑著燈,在屋子裡沒敢出門。

姐姐當時早已工作,收入雖然不多,但特別心疼妹妹。

賈玲從上大學的開銷就一直是姐姐供著。

而且畢業後,也一直救濟著北漂的賈玲。

姐姐一供就是9年。

當時姐姐第一個月給她1000元生活費,第二月是500元,姐姐當時的工資是800元。

後來父親為了供她讀書,還把老家的房子給賣了。

姐姐與父親的無盡付出,成了她內心堅強的所有支撐。

賈玲後來為了賺錢,連7塊錢的表演都接過。

進劇組,又被罵胖,根本無路可走。

無奈的她,甚至賣掉了自己身上的隨身聽,用20塊錢硬撐了一週。

因為她總覺得,不能一味向姐姐索取,心裡總覺得對不起姐姐。

而姐姐更是實在不忍賈玲這樣艱苦的在北京漂著。有一天,姐姐打電話給賈玲。說給她找了一個穩定的公務員工作(高速公路收費站),讓她回家吧。

“妹啊,你回家吧,北京哪是咱們這樣的窮人闖的。回來吧,姐工作都給你找好了,一個月3000呢……”

賈玲覺得花了這麼大代價,讀了大學。

吃了這麼多苦,漂了幾年,就這樣放棄太不甘心了。可姐姐一直極力勸說,著實心疼,賈玲內心在心酸中開始有所動搖。

於是就和姐姐說,給老師馮鞏打個電話,問問他的意見。

馮鞏問她,關鍵是你想不想回去?

賈玲說還不想回去。

馮鞏說那我給你姐姐打個電話吧。

馮鞏在電話中對賈丹說:

“賈玲沒地方住,我可以幫忙安排。幾口飯我還是管得起的,放心吧,餓不著這孩子。”

這才給姐姐吃了定心丸,也讓賈玲安下了心,沒有回老家。

後來賈玲有趣地說,當初姐姐介紹的工作,都漲到8000元了。

而馮鞏呢,意識到賈玲的處境,開始全力關心和幫助這個心愛的弟子。

“哎,我不知道你過得這麼苦,以後你跟我一起演出吧。”

有一次演出,馮鞏來到賈玲租住的房子。

語重心長的說,你就住這裡面啊。

問她房租多少錢,賈玲說一個月320元。

然後馮鞏說,你看這樣吧,我先給你掙一年的房租好吧。

後來賈玲感恩地說,結果帶我掙了10年的房租。


圈內小扒


賈玲,原來的名字叫賈裕玲。

1982年出生在湖北襄陽的一個普通工人家庭。

父母都是化工廠的工人,家境一般。

她10歲時候,每天放學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看《曲苑雜壇》。

然後就會模仿裡面的鳥叫和樂器發聲,才藝天賦極高。

高中畢業後,賈玲來到北京報考了北影。

經過一輪輪的比試,賈玲敗下陣來。

第一次高考失敗而終,她沒有回到湖北老家,而是留在北京當服務員。

想著賺點錢,來年複習再考。

母親和姐姐也非常支持她考大學。

因為家裡條件差,供不起兩個人讀大學。

姐姐就自願放棄了考上的大學,全力扶持妹妹。

於是,不甘心的賈玲勵志苦學一年,報考了中央戲劇學院表演專業。當時賈玲為了安全,還同時報考了冷門的相聲專業。

結果,幸運果真降臨到了她的頭上,如願考上中戲表演班和相聲班,賈玲進了當時全國只招了40人的冷門相聲專業。

賈玲在剛入大學一個月,母親就發生了意外。

有一天早晨,賈玲父母去通通稻草。

結果一不小心摔了下來,摔到了小腦。

母親最終因搶救無效去世。

母親的去世,像天塌下來一樣。

而賈玲的北漂求學與打拼,更是成了她一生中最苦難的時光。

畢業後北漂的這些年,賈玲嚐盡了苦頭。租住在偏遠狹小的民房裡,而且一個月四百多,這對剛畢業沒有收入來源的賈玲來說,簡直就是天文數字。

後來又為了省錢搬到不到10平方米的地下室,每日不見陽光,黴味熏天。

更難過的是,當時的男友因為賈玲整整胖了40斤一聲不吭獨自回到了老家,狠心的拋棄了她。

這段感情,讓她至今無法忘懷。賈玲後來為了賺錢,連7塊錢的表演都接過。

進劇組,又被罵胖,根本無路可走。

無奈的她,甚至賣掉了自己身上的隨身聽,用20塊錢硬撐了一週。

直到後來遇到了恩師馮鞏,帶著她演出,全力關心和幫助這個心愛的弟子。馮鞏經常帶著賈玲四處跑場子,多露面,多攢經驗,多賺錢。

如果是公益演出,馮鞏會自掏腰包給賈玲一些酬勞。久而久之,賈玲的生活開始漸漸有所好轉。

2008年,賈玲的相聲《大話捧逗》,火爆京城,連演80多場。

2010年,賈玲和白凱南的《大話捧逗》登上春晚,一夜成名


娛樂火車頭


賈玲是我老鄉,地地道道的湖北宜城人,整個襄陽片區也就出了兩個女明星讓我們津津樂道,一個是袁姍姍,一個就是賈玲!

01

賈玲,原名賈裕玲。

1982年湖北襄陽的一個普通工人家庭。

父母都是化工廠的工人,家境一般。

賈玲有一個姐姐,比她大5歲,叫賈丹。

賈玲從小長得就可愛,笑起來兩個小酒窩,生性活潑開朗。

賈玲膽子大,像個男孩一樣,什麼都不怕,比如爬樹掏鳥窩。

但是有一個特點,就是能吃。

家裡住在距離市區一個多小時路程的山村。

父親在她小的時候,經常會開拖拉機帶她一起走出大山。

她10歲時候,每天放學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看《曲苑雜壇》。

然後就會模仿裡面的鳥叫和樂器發聲,才藝天賦極高。

於是家裡人就給她找了個表演老師,當做興趣來學習。

老師見她第一眼就特喜歡。

別的學生學繞口令,總會把自己給繞進去,賈玲卻是口齒伶俐,思路清晰。

這是她第一次與藝術有著微微的接觸。

高中畢業後,賈玲來到北京報考了北影。

經過一輪輪的比試,賈玲敗下陣來。

第一次高考失敗而終,她沒有回到湖北老家,而是留在北京當服務員。

想著賺點錢,來年複習再考。

母親和姐姐也非常支持她考大學。

因為家裡條件差,供不起兩個人讀大學。

姐姐就自願放棄了考上的大學,全力扶持妹妹賈玲。

於是,不甘心的賈玲勵志苦學一年,報考了中央戲劇學院表演專業。

當時賈玲為了安全,還同時報考了冷門的相聲專業。

結果,幸運果真降臨到了她的頭上,如願考上中戲表演班和相聲班。

考是考上了,但卻陰差陽錯的出現一個美麗的誤會。

當時招生辦打電話到賈玲家裡確認信息。

賈玲當時不在家,母親接的電話。

賈玲考上兩個專業,表演班和相聲班,問她選擇哪一個。

母親因為口音問題,把戲劇專業聽成了喜劇專業。

結果一個美麗的誤會產生,母親稀裡糊塗地幫女兒選了相聲。

賈玲進了當時全國只招了40人的冷門相聲專業。

如今看來,一切都可能是如命中註定。

02

進入大學,賈玲是一頭霧水。

因為這和自己的想法完全不一樣。

但是她沒有怨天尤人,反而因禍得福。

“我覺得我本身也挺搞笑的就學唄,演正劇當女主角這些……好像我在這方面成熟得比較晚,沒想過。”

賈玲進入的是馮鞏與中戲合作開設的第一屆相聲大專班。

這也讓她和恩師馮鞏結下了一生的緣分。

本以為可以安心學習,度過美好的大學時光。

但她一生都無法撫平的傷痛卻突然襲來。

賈玲在剛入大學一個月,母親就發生了意外。

有一天早晨,賈玲父母去通通稻草。

草堆堆的比較高,母親坐在父親開的小翻斗車上。

結果一不小心摔了下來,摔到了小腦。

母親最終因搶救無效去世。

這件事令整個家庭陷入了黑暗的深淵,悲痛不已。

賈玲坐火車回家下來後,是直接去的火葬場。

當時看到姐姐是扶著柱子走出來的。

然後對賈玲說,你快進來看媽最後一眼吧。

此刻的賈玲,早已是崩潰不已,大哭起來。

母親的去世,像天塌下來一樣。

讓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到了一個舉步維艱的地步,面對著精神和經濟的雙重壓力。

而賈玲的北漂求學與打拼,更是成了她一生中最苦難的時光。

03

賈玲從學校畢業後,又考進了中國廣播藝術團。

在一次全國相聲小品大賽中,賈玲一舉拿下了專業組的冠軍。

馮鞏青睞的將她收為弟子,成了她一生的伯樂。

北漂這些年,賈玲嚐盡了苦頭。

在母親離世後的幾年時間,賈玲整整胖了40斤。

更難過的是,賈玲畢業後,當時的男友一聲不吭獨自回到了老家,狠心的拋棄了她。

這段感情,讓她至今無法忘懷。

賈玲只得一個人從學校宿舍租住到偏遠狹小的民房裡。

而且一個月四百多,這對剛畢業沒有收入來源的賈玲來說,簡直就是天文數字。

後來又為了省錢搬到不到10平方米的地下室,每日不見陽光,黴味熏天。

“狗進去了只能上下搖尾巴。”

北京的冬天很冷,每天凍的她只能多貼報紙,多蓋被子硬扛。

大冬天的早上起來倒痰盂。

後來她開玩笑說:“嗨,這有什麼的啊,王菲不也倒過嗎?”

有時候為了躲房租,就一個月黑著燈,在屋子裡沒敢出門。

姐姐當時早已工作,收入雖然不多,但特別心疼妹妹。

賈玲從上大學的開銷就一直是姐姐供著。

而且畢業後,也一直救濟著北漂的賈玲。

姐姐一供就是9年。

當時姐姐第一個月給她1000元生活費,第二月是500元,姐姐當時的工資是800元。

後來父親為了供她讀書,還把老家的房子給賣了。

姐姐與父親的無盡付出,成了她內心堅強的所有支撐。

賈玲後來為了賺錢,連7塊錢的表演都接過。

進劇組,又被罵胖,根本無路可走。

無奈的她,甚至賣掉了自己身上的隨身聽,用20塊錢硬撐了一週。

因為她總覺得,不能一味向姐姐索取,心裡總覺得對不起姐姐。

而姐姐更是實在不忍賈玲這樣艱苦的在北京漂著。

有一天,姐姐打電話給賈玲。

說給她找了一個穩定的公務員工作(高速公路收費站),讓她回家吧。

“妹啊,你回家吧,北京哪是咱們這樣的窮人闖的。回來吧,姐工作都給你找好了,一個月3000呢……”

賈玲覺得花了這麼大代價,讀了大學。

吃了這麼多苦,漂了幾年,就這樣放棄太不甘心了。

可姐姐一直極力勸說,著實心疼,賈玲內心在心酸中開始有所動搖。

於是就和姐姐說,給老師馮鞏打個電話,問問他的意見。

馮鞏問她,關鍵是你想不想回去?

賈玲說還不想回去。

馮鞏說那我給你姐姐打個電話吧。

馮鞏在電話中對賈丹說:

“賈玲沒地方住,我可以幫忙安排。幾口飯我還是管得起的,放心吧,餓不著這孩子。”

這才給姐姐吃了定心丸,也讓賈玲安下了心,沒有回老家。

後來賈玲有趣地說,當初姐姐介紹的工作,都漲到8000元了。

而馮鞏呢,意識到賈玲的處境,開始全力關心和幫助這個心愛的弟子。

“哎,我不知道你過得這麼苦,以後你跟我一起演出吧。”

有一次演出,馮鞏來到賈玲租住的房子。

語重心長的說,你就住這裡面啊。

問她房租多少錢,賈玲說一個月320元。

然後馮鞏說,你看這樣吧,我先給你掙一年的房租好吧。

後來賈玲感恩地說,結果帶我掙了10年的房租。

而當初賈玲班上的10個女同學,全都轉了行,就剩她一個苦苦掙扎。

可對她來說,命運已經開始轉頭眷顧於她。

04

馮鞏經常帶著賈玲四處跑場子,多露面,多攢經驗,多賺錢。

如果是公益演出,馮鞏會自掏腰包給賈玲一些酬勞。

久而久之,賈玲的生活開始漸漸有所好轉。

2008年,賈玲的相聲《大話捧逗》,火爆京城,連演80多場。

2010年,賈玲和白凱南的《大話捧逗》登上春晚,一夜成名。

而這個所謂的“一夜成名”,她整整付出了近10年。

這一年,她28歲。

而此後的路,她一路逆襲,越挫越勇。

她曾經對搭檔白凱南說:“咱倆不能一起再說相聲了,這個對女孩子來說太難了。”

後來就常常以自黑、賣醜、拼命來博取大家的歡笑。

遇到瓶頸時,就轉行做小品,到綜藝裡扮醜,比如《百變大咖秀》。

三秒吃西瓜

原來所有喜劇的內核,都是無法言喻的悲劇。

就連後來傳言賈玲談戀愛的消息,也有人嘲諷“喲,賈玲也談戀愛?”

各種心酸,只有賈玲自己知道。

曾經主持人問她:“你已經找到讓觀眾笑的套路了嗎?”

賈玲說:“我的套路就是真誠,發自內心的真誠。”

成功後的賈玲,說自己其實對金錢的要求特別低。

自己有一條裙子穿了兩三年,覺得好看,所以就一直穿著。

而她說自己大部分錢都拿來給爸買房子,給姐姐買房子。

後來給姐姐在老家買了兩套房,一輛車;

給父親買了一輛車一套房。

她這樣說:

“你有沒有想過,當年誰在幫我付學費和生活費,是我姐啊;誰正在頹廢中想念自己的妻子,父親啊。”

而那個早早就離開的母親,則成了她一生中也無法彌補的遺憾。

自己創立公司後的第一部作品是《你好!李煥英》。

“媽,我給你買了冰箱,雙開門的,咱家有錢了。”“媽,那件買錯的皮大衣我也幫你換好了,你穿應該很好看。”“媽,我現在是一名喜劇演員,好多好多人喜歡我。”“媽,我好想你。”

這個真實的故事,就是賈玲自己。

李煥英就是賈玲母親的名字。

她的遺憾是再也沒有母親了。

母親也再看不到她現在過得很好的樣子,自己也再也沒法孝順她。

她曾和姐姐說:“我覺得媽媽走了,我這輩子都不會快樂,我這輩子的快樂都缺一角”。

回顧曾經的苦難悲痛,主持人曾經問她:

“那個時候覺得苦嗎?”

賈玲平和地說:“不苦,因為你吃過的苦,老天爺都回報給你了。”


娛記老雷


賈玲在喜劇人這條路上,著實不容易。為了完成自己的夢想,她很少回家,有的時候連溫飽也成問題。每當自己覺得拼不下去的時候,賈玲就會告訴自己,再等一等,也許下一次就會成功了。也得虧有著賈玲的堅持不懈,不然我們現在又少了一位女性喜劇人。

無論是在相聲界還是在小品界,女演員一直都是作為一種陪襯而存在的。就像宋丹丹之於趙本山,我們不能否認的是,像宋丹丹老師這樣的女演員確實有搞笑天分,但是她很難獨當一面。相聲界也不例外,不信大家去看看那些比較知名的相聲演員,無論是捧哏還是逗哏,都是男性。而賈玲,無論是在相聲界還是小品界,現在誰提起她,都是哈哈一笑,豎起大拇指。

能有現在的成就,也算是老天對她過去所吃的苦地彌補了。賈玲的家裡是地地道道的農民,根本沒有能力去承擔兩個大學生,所以她姐姐就把上大學的機會讓給了她,但是賈玲第一次高考的時候落榜了。但是家裡人還是什麼都沒說,讓賈玲繼續復讀,好在,第二年終於考上了中戲。但是,考上心儀學校的歡喜勁兒還沒有退卻的時候,賈玲就失去了自己的母親。

大家都知道,在北京的開銷是很大的。賈玲每個月只有500塊錢的生活費,她姐姐拼死拼活一個月掙了800塊錢,自己只留下了300。當時賈玲的家人都想,等到賈玲畢業了就好了,但是即便是賈玲畢業了,賈玲家裡的困境還是沒有得到緩解。畢業之後的賈玲並沒有什麼正式的工作,一直在演出。但是演出費不高,僅僅夠維持生活,有時候自己連生活都難以維持,更別談去緩解家裡的困境了。但是賈玲依舊為了自己心目中的夢想,在北京漂著。

不過好在,2010年的時候,賈玲終於有登上春晚舞臺的機會了,從這以後,賈玲的生活才算慢慢的好了起來。看到賈玲有著現在的成就,真心為她高興。賈玲是一個特別正直、善良的人,也許是在沒成名之前,遭遇到過太多的人間冷暖。所以賈玲對其他人總是很體貼的,別人有幫助的時候也是及時伸出援助之手。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柳巖在參加婚禮的時候,很多人都說,要把柳巖扔到游泳池裡,是賈玲用自己的身子擋住了那些人,柳巖這才避免渾身溼透的窘境。現在賈玲已經不是一個小透明瞭,發展很好,希望她能在喜劇這條路上越走越遠,給大家帶來更多的歡樂。


搞笑段子君Y


縱觀賈玲的演藝生涯,他背後就是一個特別勵志.非常血拼的女漢子成長故事。賈玲的父母都是老實巴交農民,現因家庭貧困輟學。年長5歲的姐姐把高考機會讓給了賈玲,而在大學入學一個月後,賈玲就得到了母親去世的噩耗,從此,姐姐擔負起半個母親的責任,每月只掙800元,卻給她寄500元生活費。畢業之後,賈玲一度陷入事業迷茫期,北漂六年仍然默默無聞。一度貧困連300元房租也交不起。賈玲雖然出生於農村,從小家境貧寒,可是她卻有一個遙不可及的演員夢,並且在這條道路上一直奮力前行。因為家庭比較困難,只能負擔起一個大學生的開銷,所以她的姐姐自主放棄了高考,把機會讓給了賈玲。第一年高考失利,賈玲被中戲和北影雙雙拒之門外。但她對夢想的執著不允許自己就這麼放棄,而是選擇復讀一年,再戰高考。終於在第二年,她順利的被中央戲劇學院的喜劇相聲專業錄取。入學後的一個月後,噩耗就傳進了她的耳裡。母親意外從割稻機上摔下來,最終搶救無效去世在綜藝節目中,大大咧咧、沒有偶像包袱的賈玲總能讓人捧腹大笑。雖然外表嘻嘻哈哈的賈玲,常常表示,其實暗地裡是一個特別愛流淚的女生。可能當一個女人從100斤到150斤就是一個無比傷感的事情。綜藝感爆棚的賈玲,人送外號“女版周星馳”,通過不斷的積累,終於憑藉自己的努力買車買房,讓家人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