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1 方寸情緣——普通流通紀念幣上的珍稀動物

作者丨孟祥偉

文章丨《金融博覽·財富》


我國國土遼闊,境內不僅多名山勝水,更有不計其數的野生動物。由於長期需要與各種動物相處,古代中國人很早就產生了保護環境和野生動物的意識。在儒家經典著作《周禮》中,就已經詳細記載了周代管理山林川澤的官名。然而,隨著世界人口數量的不斷增加,各種野生動物的棲息地逐漸被人類侵佔,致使多種野生動物瀕臨滅絕。

我國是野生動物大國,但同時也是瀕危動物分佈大國,僅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的原產於中國的瀕危動物就有120多種。為了增加人們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喚起人們與動物和諧相處的情懷,中國人民銀行發行了一系列珍稀野生動物普通流通紀念幣。這些在方寸間展現的野生動物形象,或憨態可掬,或嬌俏玲瓏,或威風凜凜,不由讓人升起愛護之心,珍惜之意。

大熊貓普通紀念幣

1993年6月15日,中國人民銀行發行了大熊貓普通紀念幣,幣面上鐫刻了兩隻在溪水邊休閒進食的大熊貓。它們笨拙的形象,友愛的神態,著實讓人喜愛。

大熊貓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萬年,被譽為“活化石”和“中國國寶”,它是世界自然基金會的形象大使,是世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重要物種。大熊貓的故鄉在中國四川、陝西和甘肅的山區。由於形象可愛,受到世界各國人民特別是小朋友的喜愛,所以我國租借了許多大熊貓到世界各地。大熊貓現在不僅是我國的國寶,也是世界各國人民共同的寵兒。

方寸情緣——普通流通紀念幣上的珍稀動物

金絲猴普通紀念幣

1995年11月16日,中國人民銀行發行了金絲猴普通紀念幣,幣面上鐫刻了一隻正在樹梢歇息的金絲猴。靈動的目光,優雅的坐姿,不禁讓人產生愛惜之情。

我國金絲猴分為川金絲猴、黔金絲猴、滇金絲猴和2012年新近發現的“怒江金絲猴”。它們是典型的森林樹棲動物,常年棲息於海拔1500-3000米的森林中。金絲猴生活中的絕大部分時間都在樹上,以野果、嫩芽、竹筍等植物為食,它們具有典型的家庭生活方式,成員之間會相互關愛和照顧。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猴子很早就佔有重要地位,而金絲猴俊美的外形,陽光下閃閃發光的油亮毛髮,更是符合中國人的審美,受到國人廣泛喜愛。

方寸情緣——普通流通紀念幣上的珍稀動物

白鰭豚普通紀念幣

1996年12月18日,中國人民銀行發行了白鰭豚普通紀念幣,幣面上鐫刻了兩隻在水中嬉戲的白鰭豚。它們相依相偎,充滿了同伴的友愛。

白鰭豚是我國特有的淡水鯨類,僅產於長江中下游,是世界上現存5種淡水豚類中數量最少的,被譽為“水中的大熊貓”。它們在長江裡大約生活了2500萬年,是研究鯨類演化和生物進化的活化石。白鰭豚生性膽小、羞怯,易受到驚嚇,平時通常會在遠離岸邊的江心活動,它們對氣候變化特別敏感,風雨之前會頻繁浮出水面。作為肉食性動物,白鰭豚以捕食江中的魚類為食,而且食量巨大,每天的進食量可以達到體重的十分之一。

華南虎普通紀念幣

1996年12月18日,中國人民銀行發行了華南虎普通紀念幣,幣面上鐫刻了一隻站立在岩石上的華南虎,威風凜凜,虎嘯山林的霸氣躍然幣面。

華南虎也叫中國虎,是中國特有的歷史悠久的虎種,它們主要生活在中國南方的森林山地,曾經廣泛分佈在我國華東、華中、華南等地。它們喜歡單獨生活,不成群,行動敏捷,以獵殺野豬、鹿、狍等為食。在20世紀50年代,我國華南虎的數量還保持在三四千只的規模,但此後的幾十年間,由於大量獵殺,華南虎數量銳減。如今,野外華南虎存在的可能性已經極小,動物園成了我們看到這種山中王者的唯一機會。

方寸情緣——普通流通紀念幣上的珍稀動物

朱䴉普通紀念幣

1998年6月2日,中國人民銀行發行了朱䴉普通紀念幣,幣面上鐫刻了一隻在樹枝上站立的朱䴉,羽毛柔美,雙足細長有力,充分展示了它美麗的身姿。

朱䴉又稱朱鷺,是東亞地區特有品種,曾廣泛分佈於我國東部、日本、俄羅斯、朝鮮等地,後來由於環境惡化等因素,導致種群數量急劇下降。它們喜歡生活在溼地環境中,以其中的小魚、泥鰍、青蛙和各種昆蟲為食。在我國古代文獻中,很早就有了朱䴉的身影。唐代詩人張籍曾有詩讚美朱䴉曰:“翩翩兮朱鷺,來泛春塘棲綠樹。羽毛如翦色如染,遠飛欲下雙翅斂。”


方寸情緣——普通流通紀念幣上的珍稀動物


丹頂鶴普通紀念幣

1998年6月2日,中國人民銀行發行了丹頂鶴普通紀念幣,幣面上鐫刻了一隻獨立水邊的丹頂鶴,頭頂紅冠,步履輕盈,展示了它的優雅多姿。

丹頂鶴是鶴類中的一種大型涉禽,在我國目前有兩個保護區,分別為黑龍江扎龍自然保護區和江蘇鹽城射陽自然保護區。它們經常成對或成群活動,主要以魚、蝦和各種水生昆蟲等為食,夜間在淺灘或蘆葦邊休息。丹頂鶴在我國古代是最受崇敬的動物之一,它象徵著聖潔、清雅、長壽等。在《詩經·鶴鳴》中就有“鶴鳴於九皋,聲聞於野”的精彩描述。在中國古代神話和民間傳說中被譽為“仙鶴”,自古以來人們還把它同松樹繪在一起,叫做《松鶴圖》,作為長壽的象徵。

褐馬雞普通紀念幣

1998年10月23日,中國人民銀行發行了褐馬雞普通紀念幣,幣面上鐫刻了一隻獨立於山坡上的褐馬雞,身材健碩,體現了它不畏艱險的性格。

褐馬雞是我國特有的珍稀鳥類,古代稱“鶡”,主要棲息在以華北落葉松、雲杉次生林為主的林區和華北落葉松、雲杉、楊樹、樺樹次生針混交森林中。它們全身呈濃褐色,頭和頸為灰黑色,臉和兩頰裸露無羽,呈豔紅色,不善飛行卻善於奔跑。褐馬雞性格暴烈,善鬥,尾羽在古代常被用來做武將的裝飾。三國詩人曹植曾寫道:“鶡之為禽,猛氣,其鬥終無勝負,期於必死。”

方寸情緣——普通流通紀念幣上的珍稀動物

揚子鱷普通紀念幣

1998年10月23日,中國人民銀行發行了揚子鱷普通紀念幣,幣面上鐫刻了一隻水邊的揚子鱷,健壯的體魄,嚴肅的表情,似正在等待獵物上門。

揚子鱷又叫土龍、豬婆龍等,是我國特有的一種鱷魚,也是世界上最小的鱷魚品種之一,有“活化石”之美譽。因其生活在長江流域,故稱“揚子鱷”。它們是水陸兩棲爬行動物,常在蘆葦叢中出沒,儘管在陸地上看起來很笨拙,但捕食時動作迅猛果斷。它們特別能夠忍受飢餓,常在洞穴中蟄伏,適應能力很強。

中華鱘普通紀念幣

1999年7月15日,中國人民銀行發行了中華鱘普通紀念幣,幣面上鐫刻了一隻神趣盎然、在水中自由自在遊動的中華鱘。

中華鱘是一種大型的溯河洄游性魚類,主要分佈在我國長江流域,此外在遼河、黃河、淮河、錢塘江、珠江等水域也有發現。它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脊椎動物之一,形似鯊魚,鱗片呈大形骨板狀,魚頭為尖狀,口在頜下,在魚類進化乃至脊椎動物進化史上都有特殊地位,被譽為“水中活化石”。

金斑喙鳳蝶普通紀念幣

1999年7月15日,中國人民銀行發行了金斑喙鳳蝶普通紀念幣,幣面上鐫刻了一隻在花間翩然起舞的金斑喙鳳蝶。

方寸情緣——普通流通紀念幣上的珍稀動物

金斑喙鳳蝶屬鳳蝶科喙鳳屬,主要分佈在福建、江西、廣西、海南等地,作為中國的特有珍品,被譽為“國蝶”“蝶之驕子”。它們最早由外國人在廣東發現,1954年在國外的學術刊物上記載報道,我國最早的標本在20世紀80年代採集於武夷山。由於金斑喙鳳蝶常棲息於海拔600-1000米的常綠闊葉林中,飛翔在林間的高空,所以它的生殖繁育尚有待進一步研究。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