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疫情期間為什麼靜不下心,一本書一部電影都看不完,是壓力大嗎?

羅雄是個好孩子


如果你平常沒有養成看書的習慣,那麼看書在這個階段對你來說肯定是困難的。當你坐下看書和看電影時你是否覺得兩乳中間的心口處有一種浮躁的氣,感覺波動異常靜不下來?如果是就嘗試做深呼吸,先吐盡,再吸滿,越慢越好,不斷循環大概3分鐘,你的大腦就會清空,你的心口中間的氣就會平靜下來。這時候你再去看書或看電影可能會好很多。


Sakuva浩霖


現在這個社會,每個人都有壓力,大人小孩都會有很大的壓力,大人每天都在為生活,工作而苦惱,每天都工作到很晚從而壓力大,而孩子呢,確實為學習壓力大,每天都有很多的作業要做,每天學習到深夜,才會壓力大,所以大人孩子都會有壓力,現在我們都要理解對方,做家長的要理解孩子,孩子也要理解家長,每個人都不容易,都要互相理解。你說是吧就像別人說的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個人有個人的壓力。就看你怎麼定義。不是有句話說的嘛,沒有壓力就沒有動力。所以寫有壓力是是正常的。有壓力,無非是自己處理問題,看待問題方式不得當,首先要心態放正,不能因為一些不順心的事而煩惱,你覺得自己慘,世上還有比你更慘,要直面各種問題,不能逃避。什麼事都是你強他就弱,心態陽光點,正確處理問題。

還有

當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正在全國有條不紊地進行。隨處可見的大口罩,熒幕、新聞上的疫情動態難免讓人“心慌慌”,隨著人們對疫情的逐漸瞭解,在增加防範意識的同時,也可能會產生過度焦慮、失眠、甚至抑鬱的負面情緒,同樣會影響身體健康。

穩定的情緒是抵抗病毒的屏障

疫情動態難免讓人產生恐慌,然而情緒狀態與免疫力密切相關,穩定的情緒是抵抗病毒的強有力屏障,做好個人心理調適也尤其重要。

面對疫情,人們有可能會出現以下幾種負性情緒:

1.漠視,不相信事實

在最初得知疫情信息時,會對事件的嚴重程度予以漠視或否認,或者認為沒那麼嚴重,毫不在乎,就算有病毒也不會傳染到自己身上,與自己沒有太大的關係,不做任何個人防護。

2.恐懼,過度緊張害怕

隨著疫情的不斷髮展,最常見的情緒反應是恐懼,這類反應一般會伴有輕微的失眠與判斷偏差。輕度的緊張和焦慮可使人能夠迅速進行有效的防護和理性的應對,然而過度的緊張往往會造成高度恐慌,比如害怕自己或家人感染病毒已經到了恐慌的地步,嚴重地影響到個人的心理健康與抵抗力,甚至對周圍其他人的心理狀態產生影響。

3.憤怒,影響人際關係

個體會將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於關注疫情的發展動態,頻繁刷新關於疫情的新聞,轉發、分享各種小道消息,很多人將矛頭指向於事件可能的責任者,產生憤怒情緒。有時甚至會抱怨指責有關部門不作為,甚至遷怒於未進行隔離的疑似病人等,導致輿情問題或人際衝突。

4.由不良情緒導致的行為異常

有人過度刷屏、聽信謠言,有人瘋狂囤積口罩、藥品等,這都是面對疫情所出現的異常行為,這些異常的行為往往會進一步加劇社會的恐慌情緒。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應對這些負性情緒,有效調適心理健康水平呢?

1.瞭解認識疫情性質和流行情況

從官方渠道平臺獲取有關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信息,科學認識疫情性質,不輕信傳言,不過度解讀,積極關注防控信息,學習掌握防控知識,堅定戰勝疫情的必勝信心。

2.接納恐懼、焦慮等應激情緒

面對應激情緒,我們越是壓抑和否認,就越是容易被它們支配,影響我們的生活、工作和學習。所以,我們要正確認識到:面對疫情出現的恐懼、焦慮等情緒,是人在不正常情境下出現的正常心理反應。要看見自己的情緒,並做到理解和接納。

3.進行自我暗示、樹立堅定信念

自我暗示能直接影響言論和行為。相信你現在接受的就是最科學合理、對自己最大保護的解決辦法。這個信念非常重要,有了這個信念內心會變得更加鎮定,有利於作出理性的判斷和正確的選擇。

4.多交流、獲得心理支持

在疫情流行的時期,特別是在疫區,我們經常感到自己孤立無援,這時可以多與朋友交流,相互鼓勵,溝通感情,增強心理上的相互支持。

5.採取積極的應對方式

面對疫情造成的心理壓力,不要採取否認、迴避、退縮、指責抱怨等不良應對方式,不要總躺著看手機新聞、疫情更新,要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保持飲食平衡,保證睡眠充足。把注意力轉移到有氧運動、傾聽音樂等活動上,這樣我們的焦慮、恐懼的體驗就會變弱,能促進多巴胺的分泌,產生愉悅的體驗。

這裡跟大家分享一個可以緩解緊張情緒、放鬆自我的小妙招——

呼吸放鬆法:先選擇一個舒服的姿勢,然後把一隻手放在腹部胸肋下面,也就是膈肌的位置。可以選擇坐著、站著或躺著,閉上雙眼,保持慢吸氣3-5秒直到肺部已充滿空氣。在吸氣的同時,膈肌伸展到腹部。然後緩慢呼氣3-5秒,在呼氣的同時,膈肌靠近腹部。注意:在練習中通過鼻子進行吸氣與呼氣,要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呼吸的感覺上。

6.尋求專業的心理援助

當恐懼、緊張、焦慮情緒難以承受並感到痛苦時,可以到心理專科醫院或心理諮詢機構找心理從業人員獲取專業的援助。

這裡有份“心理處方”請查收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固然可怕,但疫情陰影下的心理問題同樣不容忽視。目前針對如何在對抗疫情的同時做好自身的心理防護,心理專家已經給大家提供了很多建議,包括但不僅限於:

規律作息穩定生活,吃好睡好,運動好;

轉移注意力,進行一些個人喜歡的室內休閒娛樂活動;

不要過度刷手機新聞,接受太多消息會加重恐慌情緒;

學習接納自己的情緒,包括焦慮、害怕、憤怒等;

進行自我鼓勵和肯定,堅定信心;

跟親朋好友建立聯繫,尋求或提供支持和關心。

大多數人的情緒反應經過自我安撫和疫情控制等會化解,但仍有少部分人的症狀持續存在,甚至不斷加重影響日常生活,他們需要尋求專業的心理幫助。

宅在家裡的時候,不妨通過專家提供的解壓方法,創造一個輕鬆的環境抗擊疫情。

武漢同濟醫院專家提出多種居家隔離解壓方法:休息、運動、閱讀、有節制地獲取信息。

無論遭遇了什麼,保持一種“不幸只是暫時的,一切總會好起來”的希望感是最為重要的。希望這一場沒有硝煙的戰役中,我們可以在危機中成長,繼而擁有更加強大的內心,愈發熱愛生活。不論是抵抗病毒、抵抗謠言還是抵抗恐慌,每個人都把自己當成一道防線,穿過風雨,迎來勝利的陽光。



努力變回原來的超哥


疫情期間無法靜心去做事,是壓力大還是另有原因

疫情期間,無法靜心去看一本書或者一部電影,可能是來源於壓力,也可能是因為習慣。


可能的原因:

1、對疫情信息高度關注而造成的焦慮

疫情期間,各種疫情信息不斷地更新,處於本能的生存反應,我們會渴望看到更多的好的消息,關注度會達到很高的水平,這種高關注度,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我們的注意力,同時也會增加心理壓力,一旦信息更新出現滯後或者有負面的信息,都有增加心理焦慮的可能性。這種狀態下去認真地讀一本書或者欣賞一部較長的影視作品,就不那麼容易了。


2、源於對工作、生活的恐懼

疫情期間,許多單位停工,有很多企業已到了無法支撐而倒閉程度。公司倒閉,失業是很多家庭無法承受的現實。祈盼著能一切向好的心理,會影響自己注意力的集中,而認真看完一本書,需要自己全身心地投入才好。集中精力和對未知的恐懼,形成激烈的碰撞。


3、生活習慣的影響

試問,有多久沒有認真地讀過一本書或者去欣賞一部優秀的影視作品了?快節奏的生活方式,很多的人的生活時間碎片化。利用碎片化時間,在地鐵上、吃飯時、工作之餘等時間通過的手機、平板電腦等看書、看電影已然成為大多數人的一種習慣。突然間,可以利用完整時間去看書或者看電影,習慣被改變,會造成不適。


總結:

無法靜心去做一件事,可能來源於壓力也可能時習慣。


建議:

1、適當的減壓、運動。可以在室內做做瑜伽、仰臥起坐等,身體機能的變化,可以刺激心理健康的發展;


2、與家人一起去做一些平時沒有時間做的事情:比如一家人一起準備一頓豐盛的晚餐、一家人一起去觀看一部影片,家人的陪伴會影響自己在做事時的關注度;


3、保持良好的作息習慣。雖然疫情期間,工作時間相對減少許多,居家時間增多,但是這不能成為晚睡晚起,三餐不定的理由;




糊塗居士


  • 疫情期間很多人會有緊張,焦慮,恐懼,懷疑對外界的不確定因素引起,也是人們對生存的本能焦慮,導致心理應激,本能地保護機制開啟,導致的注意力不集中等不良情緒。
  • 想要靜下來,就需要先動起來。如果是在家可以做一些簡單的運動,也可以到外面散步,每天保持運動時間不低於半個小時。
  • 疫情結束後,焦慮,恐懼會逐漸消失,

鴻雁心靈灣


不完全是壓力大的原因,更主要的原因是受到疫情信息轟炸,讓你聯想到很多事情:懷疑自己及家人會不會感染;孩子學業會不會受到影響;收入受到多大影響;疫情什麼時候結束;何時復工……等等。你想到的問題越多,注意力就越分散,就越是靜不下心來,以至於一本書看很久也看不完,好象視線無法在字節間跳動,每一頁翻起來都不那麼輕鬆。


喜陽羊


靜心是一個心理學概念,通過靜態或動態的方式去除個人的得失心、是非心、執著心等。在疫情期間,不能完全放鬆心情,精神在一定程度上會處於一種緊張狀態,因為疫情的風波而使內心不能夠平靜,這個時候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讓全身活動起來,提升活力,可以降低體重,使身體更加輕鬆;可以深化對情緒的認知,及時清理負面的情緒,比如對疫情的憂心忡忡,使寧靜時時就在自己心中;還可以與家人一起活動,共同消除疫情期間的負面情緒,共享自己的內心,提升心理的抗壓性,不致於消極、擔憂等情緒越積越深,靜不下心來,導致心理疾病發生。靜心對待一切事物,相信自己,一路風景一路歌,事事皆向向陽花美。



青風一粟


在這種特殊的情況下,宅家這麼長的時間,有一些焦慮不安,其實也是一種正常人的心理表現,但什麼事情也應該有個度,如果是因為焦慮不安,造成我們什麼事情也幹不了,幹不好,這就需要我們重新反思一下自己,調整一下自己心理


精神家園001


疫情會引起焦慮,焦慮是人類古老的一種情緒,人在面臨危險時的緊張就是焦慮,焦慮的出現,是為了戰鬥或逃跑,在緊張的準備戰鬥或逃跑時,自然很難做到專注的去看一本書。


見山心理講堂


心有雜念,先靜下來,學會獨處,才能做事情


不羈的大剩


是缺錢鬧的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