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0 「文明德宏」感動!梁河倆兄弟悉心照顧行動不便老母親20餘年

家住梁河縣平山鄉勐蚌村塘坊自然村的劉有換老人今年95歲高齡了,雙目失明、無法行走的日子已經度過了20多年。幸運的是,她儘管一輩子生活困頓,但是卻得到了子孫們的精心照顧,安享晚年。

走進劉有換老人家,只見老人安詳地坐在一張藤篾椅子上。老人每天的時光都在椅子和床上度過,兩個兒子把母親當嬰兒一樣照顧,抱進抱出,照顧飲食、擦洗身體、清洗被褥、端尿倒屎、曬太陽……盡心盡力。邵維海是她最小的兒子,也有57歲了。他憨笑著說:“生我養我的是母親,照顧好她是我們應盡的職責,也沒有什麼。我們兄妹有六人,大哥去世了,一個哥哥當了上門女婿,只剩下我與四哥輪流照顧母親,兩個月輪換一次。父親70多歲的時候去世,留下母親。母親在70多歲的時候不小心摔了一跤,我們住在山區,沒有車送去醫院,就在附近找民間醫生幫治療。由於年紀大了,儘管骨頭無大礙,但是母親卻再也站不起來了,隨後眼睛慢慢昏了,現在一點光亮也看不到。耳朵倒是不聾,一有村裡人來串門,她就憑著聲音打招呼了。”

「文明德宏」感动!梁河俩兄弟悉心照顾行动不便老母亲20余年

“這些年,我幾乎不敢出遠門打工。以前,我一準備跟隨村裡的建築隊出門,老母就病了,可能是她的心裡不舒服。有一段時間,我和妻子去隴川打工了,全靠兒子和兒子媳婦在家照顧她,兒媳雖然是緬甸人,但是孝心好,照顧得很好。尤其是我家四哥家的孫子,才六歲多,有時家人出門了,他就煮好飯先添給老祖吃。儘管有時候母親在四哥家,但是我一有時間就去看看。好幾次就看見小孫子煮飯,又是感動,又是心酸。”邵維海說。正所謂:父母是最好的老師。好的家風代代相傳,如今,劉有換老人已是四世同堂,所有人都爭著照顧她。

記者試著湊上去與劉奶奶交談:“你的兒子、媳婦對你好嗎?你身體還好嗎?”她蠕動著沒有牙的嘴說:“好呢,兒子和兒媳都好呢,孫子媳婦更好。身體也好,就是愛肚子疼。”“是啊,可能是行動不便,難消化。我媽經常喊肚子疼。我只有去找一個當醫生的侄子,給她開點藥。母親吃的藥和孫子的是一種,也只給她吃兒童藥。在飲食方面,我們儘量把飯弄軟一點,醫生說母親不能吃難消化的牛奶和雞蛋、麵條等,我們就剁點肉末,蒸給她吃。有的時候,老媽愛吃糖伴飯,我們就添糖給她。有時候,母親胃口不好,添了飯不愛吃,一頓飯要換幾種口味,一會添糖、一會添鹽。”邵維海告訴記者。“我母親的脾氣好,一輩子沒有打罵過我。如今行動不便了,也很安靜。只要不生病,算是好照顧的了。”

「文明德宏」感动!梁河俩兄弟悉心照顾行动不便老母亲20余年

今年“三八”婦女節,平山鄉勐蚌村組織“好兒媳”評選活動,邵維海的妻子尹梅仙妯娌雙雙入選,收到了大紅的獎狀和一個毛毯。尹梅仙告訴記者:“我嫁到邵家已經28年了,才來幾年就開始照顧老人了。”“她從來不有怨言,比我還照護得好”邵維海指著妻子感激地說。

據悉,邵維海兄弟兩家經常把老人抱出來,用毛毯蓋著,有人照顧著,才敢曬會太陽。每年十二月到臘月,院子裡一天到晚曬不到太陽,他們就一天三次給她衝熱水袋捂著,晚上就烤烤火,再抱到床上。

採訪中,問及家裡的主要經濟收入,邵維海說,我在附近跟著建築隊做做泥水活,前三個月幫一個建檔立卡戶建房,從牆上摔下來,住院了十多天,回來包草藥養著。在田裡種了一棚姬松茸,還種了些其他作物。儘管家裡經濟條件不寬裕,他們總把照顧老人放在首位,邵維海一家敬老孝親的故事令人動容,也值得敬佩。

德宏團結報記者 肖素梅 李薇

點擊“閱讀原文”,下載

Hi德宏,獲取更多新聞資訊!

審核 郭 晶 陳仲全

「文明德宏」感动!梁河俩兄弟悉心照顾行动不便老母亲20余年「文明德宏」感动!梁河俩兄弟悉心照顾行动不便老母亲20余年
「文明德宏」感动!梁河俩兄弟悉心照顾行动不便老母亲20余年「文明德宏」感动!梁河俩兄弟悉心照顾行动不便老母亲20余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