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4 為什麼你越是忍讓遷就別人,別人越會看不起你?是什麼原因?

首先我們不要認為總是忍讓遷就別人,所有人都會看不起你,你的忍讓和遷就,是想盡力讓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得更好,那麼你在遇到了一個有良心的人,他會能感受到你的善意。

為什麼你越是忍讓遷就別人,別人越會看不起你?是什麼原因?

那麼那些在看到你的忍讓和遷就以後,還會選擇欺負你,或者看不起你的人,是他們品德的問題,你是沒有過錯的。

但是他們給我們帶來的不舒服的反應,也會讓我們有一些思考,是否在忍讓和遷就的時候,沒有底線和原則呢?如果我們沒有底線的退讓,沒有原則的原諒,那麼可能真的會讓有些人看不起。因為在人際關係不對等的模式下工作、學習和生活都是很壓抑的狀態的。

為什麼你越是忍讓遷就別人,別人越會看不起你?是什麼原因?

所以我們要感謝那些看不起我們的人,是他們讓我們需要反思。我們不能毫無底線的退讓,也不能沒有原則的原諒。記得奇葩大會第二季有一期蔣方舟做了一場討好型人格的分享,讓我們更瞭解了社會有這樣一群人,自我認同感低,會盡力去解釋自己,在面對衝突時會首先說對不起,並承擔本來就不是他應該承擔的責任。

那麼蔣方舟後來也成長了,因為意識到自身問題,本身就會對自身問題有了把控。

現實生活中,不是每個人都像我們一樣善良,很多人在我們去遷就和忍讓的時候,會不選擇體貼關懷反而蹬鼻子上臉,他們會突破界限,闖入我們的生活,而這樣的人大多會是朋友、家人和親戚。

為什麼你越是忍讓遷就別人,別人越會看不起你?是什麼原因?

所以要樹立好邊界感是一個人成熟的標誌。什麼叫邊界感?就是人與人之間相處的空間。比如說有一個人,總拜託你去幫忙,而你每一次都心不甘情不願的去幫忙,你也感覺這樣做好累,但是你不知道該怎樣處理。

那能說明什麼?那個人邊界感差,他分不清那是他的事情,而不是你的事情;而你邊界感同樣也不高,因為那個人只顧著自己的利益,忽略了對你的感受的關注,而你又為何還忽略對自己的感受的關注,而只是一味的去迎合對方的請求呢?你越這樣不懂拒絕,對方會越要求你幫忙。

不替別人做所有的決定,不控制他人的行為,尊重他人的隱私,這就是邊界感的體現。

叔本華曾經說過:人就像寒冬裡的刺蝟,互相靠得太近,會被刺痛;彼此離得太遠,又會感覺寒冷。

為什麼你越是忍讓遷就別人,別人越會看不起你?是什麼原因?

那麼兩個人之間是要有一定的空間,不論是朋友、家人、情侶、夫妻之間,都需要有一定的空間。你的事情由你們來去做,我們都做好自己的份內事,在能不麻煩別人的時候,就儘量不要麻煩別人。我們既要能感受到彼此的溫暖,也要給彼此都留一些餘地。

我們不要替別人作決定,不要總認為自己正確,需要相信他人有過好自己生活的能力,對於他人的生活,我們不要過度干涉,我們提出建議就好,聽不聽取那是他的事情了。

往往一味的忍讓和遷就的人,他們的父母就是很強勢的人,同樣也是邊界感差的人,他們會插手子女的生活,會讓子女按照他們的想法做事,我們想一想,是否被父母提前就規劃好了人生?也許父母是愛你的體現,但也請讓孩子做自己。

因為隨著我們慢慢長大成人以後,在今後的歲月裡,我們與父母的交流模式也會遷移到與別人的模式中,跟父母不懂拒絕,跟他人也不懂拒絕。

為什麼你越是忍讓遷就別人,別人越會看不起你?是什麼原因?

往往一個態度很強勢的人出現以後,我們頭腦中閃回了父母對我們強硬的影子,會感覺面前的那個人的行為模式很像父母的行為模式,那麼你是怎麼對待父母的?只有順從,所以你在面對他時,也會是順從的。

所以要想讓孩子擁有邊界感,會和其他人友好相處,首先父母要把孩子當朋友,而不是當孩子對待。不要總覺得孩子吃的飯沒有你吃的鹽多,也許你只是不夠了解孩子,孩子的世界是很豐富的,那麼孩子與父母友好相處。

父母教給孩子正確的人際相處之道,今後孩子步入社會,參加工作,與人互動,都會去按照你教給他的模式去做。

我相信看本文的人大多已經成年,那麼我們不能再去譴責父母了,只需要看到自己的不足,然後盡力去改好,人一旦意識到問題,就已經在改變問題了。希望我們都可以做一個擁有邊界感的人,他人的需求只是他人的,不是你的。

為什麼你越是忍讓遷就別人,別人越會看不起你?是什麼原因?

你的需求是要好好照顧你的感受,他人再麻煩你,又讓你感到不忍拒絕時,你可以很平和地對他說:對不起,我看到了你想讓我幫你去做,你的事情,我希望你能自己去做。

需求可以不被滿足,需求被看到就可以了,你不是為了滿足別人的需求而生活的,要記得這一點,你就能在你的需求和他人的需求找到一種平衡。而每個人都會慢慢找到自己生活的模式,並會努力讓自己生活得更好。

以上就是我想說的,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