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你被哪一句詩驚豔過?

再見丶無法複製的曾經


總有那麼些詩,驚豔了時光,溫柔了歲月。

1、 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辛棄疾《賀新郎》

初見此詞,心想這個詩人好像有點自戀,後來才知道是辛老所寫。等長大一點後,我才明白,這裡面寄託了詩人的很多情懷。辛棄疾作此詞已經58歲高齡了,他平生所願無疑是收復山河,統一祖國。但是終究不能如願,祖國青山是如此可愛多嬌,只可惜要受戰火之荼毒。這句詞背後,滿滿的都是詩人對祖國赤城的愛。山河未平,華髮已生,只能空對青山吟苦恨。



2、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李白《俠客行》

功成名就難,功成名就後想全身而退更加難,因為人的慾望總是無止境了。人生功利太多,每個人都在追逐,都在奔跑,功名是懸在頭上的刀,對人生隨時有生殺大權,社會就是如此。所以,這句詩如果當今社會有誰能做到,也算是一股清流了。

3、 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黃巢《題菊花》

“有朝一日,我要當了春神,我將安排菊花和桃花同在春天盛開”,作為農民起義的領袖人物,黃巢心中有著自己的抱負和願望,這句詩表達的豪邁氣概不禁讓我深深折服。林寬詩道:“莫言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皆解詩”,英雄配詩,更勝英雄配美人。



4、 待到秋來九月八, 我花開後百花殺。——黃巢《不第後賦菊》

黃巢的賦菊詩依然是那樣出色,一句“我花開後百花殺”大有傲世群雄的帝王之姿。

5、 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蘇軾《定風波》

蘇軾一生命運坎坷,屢次遭貶,“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但是,蘇軾始終保持著樂觀的態度,以一種“天不怕、地不怕”的精神過著自己的人生。蘇軾,是名副其實的樂天派,一蓑煙雨,兩盞淡酒,素來佩服古人自得其樂的生活。

6、 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楊慎的《臨江山》

宋代以後,能夠寫出好詞的人不多了,這首《臨江仙》算是其中一首。首句“滾滾長江東逝水”,大氣磅礴之感撲面而來,整首詞從高潮到結尾,道出了歷史長河盛衰之定律,末尾,所有一切都化作雲煙,作他人笑談,淒涼之感乍起,但更多的是一種順其自然的接受。沒有什麼東西是永恆不變的,歷史亦然。

7、 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劉邦《大風歌》

世人皆頌項羽不肯過江東的豪邁,很少人會去談論劉邦心中的抱負和情懷。劉邦雖然奸詐,但是他為人聰明、有手段,對待家鄉人也很有禮,這首《大風歌》寫出了他得到天下後的那種得意之態。

8、 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唐寅《桃花庵歌》

“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走自己的路,何必在乎他人的眼光,這個世界做自己比模仿別人還要難得多。

9、 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孟子《孟子·離婁》

這是一首流行的民歌,比喻超脫世俗、操守高潔、自得其樂行為,道出人生的至高境界。

10、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羅貫中《三國演義》

這句話是曹操所說,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出一個薄情狠辣的奸雄形象。正因為這種毫無仁義的話語,才令人把曹操奸雄的形象在心中深種(至少《三國》是這樣)。


無庸文學


毛主席的沁園春.雪: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yangyucheng


【我放下過天地,卻從未放下過你】

1

倉央嘉措

《我放下過天地,卻從未放下過你 》


這麼多年

你一直在我心口幽居

我放下過天地,卻從未放下過你

漸悟也好,頓悟也罷

世間事除了生死

哪一件事不是閒事

我獨坐須彌山巔

將萬里浮雲一眼看開

2

從小我就知道

爸媽感情很好

那時候家裡窮

爸爸去很遠的地方打工

媽媽在家照顧姐姐、哥哥和我


爸爸是個特別浪漫的人

即便在他們那個時候,還沒有浪漫這個詞

他喜歡書信、喜歡寫字

所以家裡,時不時會有信件收到

信裡面家長裡短,今天吃了苗條,昨天看到了火燒雲

那是獨屬於他們之間的情書


爸爸每個月都會回來一次

有時候一覺醒來,就看到他在家裡陪媽媽做早飯

原來他又是搭晚車回來的

經常聽媽媽打電話給他說

家裡什麼事都沒有

你不用回來了,這麼遠,太累了

有時候爸爸回來需要坐十來個小時的大巴

爸爸說,我想回去

我想你們

3

後來,我去外地上了大學

爸爸便把媽媽從家裡接走了

他去哪裡,就把她帶到哪裡

在我們放假的前幾天

一起回家

再在我們開學都走的後幾天

一起走


其實,在媽媽看來

有爸爸在的地方

哪裡都是家

4

再後來,我們工作了

爸爸不再需要出去打工了

他們便一起回了家

開了個小超市

每天人來人往

生活平靜又安逸

每次打電話

媽媽總是開心的笑著

爸爸也是

生活多美好呀

對爸爸來說,媽媽永遠在他心上

從未放下過


白月微明


有的詩句,就像懸在天空裡的星星,不知哪一天,你突然抬頭看到它,它就像一隻流星劃過天空,飛入你的心裡,留在你心靈深處,永遠不會磨滅。

這個問題非常好,把我記憶中的詩句又點亮了。

現在把我想起的詩句摘幾行與大家分享:分享

1、一個啞孩子,在大地上尋找他自己的聲音

這是我小時候讀過的囯外翻譯過來的一個詩句,原作者、翻譯者、書名、詩名全不記得了,但這句詩深深震撼了少時的我,永遠刻在了我的心裡,直今沒有絲毫退色。

當時,我覺得我就是那個啞孩子。他尋找聲音,何嘗不是再尋找自己;我雖然有聲音,但我何嘗不是一直在尋找自己?

尋找我自己,一直到今天⋯⋯

2、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

讀到顧城的主句詩大約是在我十八九歲的時候,這句詩一下子擊中了我,彷彿被閃電擊中一般。

那個年齡,剛剛接觸社會,正是迷茫的時候。年輕的我是一個十足的理想主義者,夾在理想與現實之間,彷徨不已,一度十分消沉。顧城這句詩給了我極大的鼓勵,不管現實如何冷酷,前途如何迷茫,它一直給我力量,堅持理想,堅持做自己,堅持不墜入黑暗,堅持尋找光明。

3、與其在懸崖上展覽千年/不如在愛人肩頭痛哭一晚

這是舒婷《神女峰》裡的詩句。神女峰因為巫山雲雨的典故而成為著名景點,千百年來為一撥又一撥遊客展覽。舒婷這句詩是一種頓悟。在觀看展覽的人群中,詩人突然頓悟,淚流滿面。這樣的永恆,有什麼意義呢?舒婷這次頓悟,也是替那個時代所有人覺醒,我們一直被教導要追求崇高、偉大、理想、永恆的事業,但“我”是誰?“我”在哪裡?我可以放下這些社會強加的東西,做給別人看的東西,做一回我自己嗎?雖然渺小,雖然轉瞬即逝,但至少我可以在愛人的肩膀上痛哭。

就像北島說的:我不是英雄/在沒有英雄的年代裡/我只想做一個人。

4、更遠的地方 更加孤獨/遠方啊 除了遙遠 一無所有

初讀海子的詩時,許多地方讀不懂,但他描寫遠方的句子非常打動我。

比如《九月》裡那句:遠在遠方的風比遠方更遠,接下來一句:我把遠方的遠歸還草原。說實話,當時並沒有怎麼理解海子的詩,但這些句子已經映在我的腦海。也許,這就是海子的魅力,讀懂讀不懂,都不會影響他對你的吸引力,不會影響你對他的熱愛。

後來又讀到:更遠的地方 更加孤獨/遠方啊 除了遙遠 一無所有 。更是深深打動了我,心無所屬、志無所歸的遠方,浪漫也好、理想也罷,不過是緣木求魚。追尋遠方,到了遠方,得到的不過是新的破滅,是更加的孤獨。

5、西藏,一塊孤獨的石頭坐滿整個天空

我最早接觸海子的詩時似乎沒有讀到過《西藏》。後來有一次讀到《西藏》,開頭一句就把我打動了。

文青們嚮往西藏,紛紛去朝聖,寫文章、寫詩,我從前看過一些,都沒什麼映象了。我想象不到一個人能以這樣的方式去寫西藏,西藏是一塊孤獨的石頭,竟能坐滿整個天空,想想又符合西藏的形象。更加微妙的是,這塊石頭不僅僅是西藏,它也是詩人自己,詩人寫西藏,何嘗不是在寫自己。後面這個石頭髮出宣言:一千年來我只愛我自己!更進一步宣佈:沒有任何淚水使我變成花朵,沒有任何國王使我變成王座!

孤獨的西藏,獨立傲岸的西藏。

孤獨的詩人,獨立傲岸的詩人。

都立在我們面前了。

這是有史以來寫西藏最好的一首詩!

看到題目,這幾句詩最先跳出來,它們也是最打動我的詩句。其他許多好詩只能從略了。


大唐長風


鴛鴦被裡成雙夜,

一朵梨花壓海棠!

北宋著名詞人張先(990—1078,字子野),在80歲時娶了一個18歲的小妾。當時與張先常有詩詞唱和的蘇軾隨著眾多朋友去拜訪他,問老先生得此美眷有何感想,張先於是隨口唸道:“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紅顏我白髮。與卿顛倒本同庚,只隔中間一花甲。”風趣幽默的蘇東坡則當即和一首:“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髮對紅妝。鴛鴦被裡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

《活著》是作家餘華的代表作之一,講述了在大時代背景下,隨著內戰、三反五反,大躍進,文化大革命等社會變革,徐福貴的人生和家庭不斷經受著苦難,到了最後所有親人都先後離他而去,僅剩下年老的他和一頭老牛相依為命。

餘華因這部小說於2004年3月榮獲法蘭西文學和藝術騎士勳章。

這部小說後來被改編為電視劇以及電影上線!電影由張藝謀執導,葛優鞏俐等主演,其中一段皮影戲有一段戲曲臺詞

奴和潘郎宵宿久,象牙床上任你遊


冷丿二爺


“坐地日行八萬裡,巡天遙看一千河”。這句詩真是哲理與詩意完美的結合,直抵唯美和崇高的境界。在毛澤東眼裡生活是多麼美好而又是如此的浪漫,讓人充滿遐想。其實毛澤東有時也是很科幻的!





海岸清風


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


詩詞千千萬,最有感觸的是這一句。意思是為田間阡陌上的花開了,你可以一邊賞花,一邊慢慢回來。其中隱藏的含義是,春天都來了,你怎麼還不回來?


詩詞的魅力大概就是當你有彼時的心境時,會覺得,沒有什麼比這寥寥幾個字說得更貼合了。


談過一場異地戀,經歷過詩中這樣的等待,等一個在太平洋彼岸的人歸來。


等待是漫長的,想說想念,話在嘴邊說不出來。已經熬過了四季變換,這一次,總該回來了吧?


雖然已經度過那段時期,也見到了想見的人,卻還是會不時想起這句詩,覺得驚豔且溫暖。


讀者


梅須遜雪三分白,

雪卻輸梅一段香。


再聚時把盞言歡


毛澤東的書詞,最令我驚豔過的是,大度橋鐵索寒,三軍過後盡開顏。


美訊佳緣


我高中時就背下週總理的大江歌罷掉頭東。一直不忘到現在,被音樂字譜曲成歌,唱起來更是熱血沸沸。還有毛主席的詩詞,沁園春.雪和七律.百萬雄師橫渡長江。崇拜呀!終生崇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