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 神祕的水下橋,只露橋頂,十橋十亭今何在

此行本來是前往“寧波的香格里拉”雁村,途經梅溪水庫,被水庫邊的大片水杉林深深吸引,停車欣賞,意外發現水庫中央露出一座拱橋的頂端,婷婷水中央,若隱若現。

神秘的水下橋,只露橋頂,十橋十亭今何在

路邊有寧波市鄞州區文保部門立的石碑,碑刻:“水下磬裁橋”,是鄞州區的文物保護點。

據此查詢磬裁橋的資料,居然發現其大有來頭。

神秘的水下橋,只露橋頂,十橋十亭今何在

梅溪水庫的主流名叫梅溪,水庫因此而名。

梅溪發源於白巖山東部的石梅崗南麓和九曲嶺峽谷之間,流經童夏家村、上週村,在童村匯入梅溪水庫。

梅溪水庫,始建於1993年12月,在此之前,梅溪兩岸,村民依山臨水而居,常因洪水阻隔兩岸往來。

神秘的水下橋,只露橋頂,十橋十亭今何在

清康熙年間,村人修建了橫跨梅溪的石拱橋,因橋位於寶慶廟之東,故取名東慶橋,距今三百多年。

從此,東慶橋成為梅溪兩岸村民往來的交通要道。

那麼,磬裁橋與東慶橋有什麼關係呢?

神秘的水下橋,只露橋頂,十橋十亭今何在

東慶橋經歷了兩百多年的風雨侵蝕和洪水洗禮,在1911年的一次洪水中,不幸被沖毀。

兩岸村民,又被梅溪阻隔,往來不便。

童村的13名鄉紳,匯聚在童梅芳家,商議籌資重建東慶橋,童梅芳就是著名生物學家童第周的父親。

幾經籌資,動工復建東慶橋,1913年,東慶橋終於重建完成,並在橋旁建亭,以供行人休息。

遺憾的是,僅僅隔了三年,1916年6月,東慶橋和亭,又被洪水沖毀。

鄉紳們再次集資重建東慶橋,1917年,東慶橋復建完成。

1920年,橋旁的亭子復建完成,但是這一年,命運坎坷的東慶橋又被大水第三次沖毀。

神秘的水下橋,只露橋頂,十橋十亭今何在

屢建屢毀的東慶橋,第四次修建時,經童村人童中蓮的邀請,鄞縣商人陳磬裁單獨出資捐建東慶橋。

陳磬裁資金充足,捐獻大洋三千元,地基和選材因此有了保障。

1921年12月動工開建,1922年6月復建完工,當時採用了鋼筋混凝土結構,是大嵩地區第一座鋼筋混凝土大橋。

當時造橋所用的桶裝水泥,用船裝載到大嵩江口的老鼠山碼頭,再由人力運送到童村。

同時在橋南側重修了橋亭,並在亭前雕刻了二個石獸,以鎮水護橋。

村人為了感謝陳磬裁的善舉,就把這座鋼筋混凝土大橋命名為“磬裁橋”。

那麼陳磬裁何許人也?何以能夠單獨出資捐建磬裁橋?

神秘的水下橋,只露橋頂,十橋十亭今何在

陳磬裁,鄞州區姜山鎮陳鑑橋村人,生於1874年,逝於1958年,早年到上海打工當學徒,後來學做生意,以水泥和建築業致富,人稱“水泥大王”。

致富不忘家鄉,陳磬裁在家鄉捐建了“十橋十亭”,人間功德,大莫過修橋補路。

陳磬裁是早期的“寧波幫”人物的典型代表。

復建的磬裁橋,就是陳磬裁捐建的“十橋”中的第三橋,因此橋額的橋名“磬裁橋”之中,有兩個小字“第三”,因此也被稱作“磬裁第三橋”。

神秘的水下橋,只露橋頂,十橋十亭今何在

磬裁橋長30餘米,四墩五孔,如長虹臥波,現在從以前留下來的舊圖中,依稀能夠見識到曾經的氣勢!

1922年9月,當地專門為磬裁橋舉辦了落成儀式,曾在寧波中學任教,後任民國政府交通部、郵電部秘書的童第德,邀請著名書法家錢罕書寫了橋名“磬裁第三橋”,還邀請著名書法家沙孟海,撰寫了在新橋落成儀式上宣讀的告文。

1923年2月,童第德又邀請“慈溪四才子”之一的馮君木撰文《陳君造橋碑記》,又請錢罕為碑記書題寫了碑文。

神秘的水下橋,只露橋頂,十橋十亭今何在

神秘的水下橋,只露橋頂,十橋十亭今何在

九十年代梅溪水庫建成後,磬裁橋被淹於水下,亭已無存,只有在水量較少時,橋拱才部分露出水面,讓我們知道,它依然存在。

神秘的水下橋,只露橋頂,十橋十亭今何在

神秘的水下橋,只露橋頂,十橋十亭今何在

我們現在看到的水中之橋,露出水面的橋頂,就是磬裁橋的橋額。

鄞州區文保部門所立的石碑中,碑文“水下磬裁橋”,卻將“磬”字,錯刻成了“磐”字,磐(pán)、磬(qìnɡ)二字,音、意完全不同,錯了橋名,也錯了捐建者的姓名。

希望文保部門能夠儘快更正,尊重捐建者陳磬裁,也免得誤導他人!

神秘的水下橋,只露橋頂,十橋十亭今何在

那麼,陳磬裁捐建的“十橋十亭”,還有哪些呢?

神秘的水下橋,只露橋頂,十橋十亭今何在

寧波市鄞州區雲龍鎮任新村任家橫自然村的黃昏晨橋,就是陳磬裁捐建的第十橋。

黃昏晨橋,建於1931年,橋長約22米,寬2.5米,為二墩三孔拱形全框架鋼筋混凝土橋,橋上有“第十橋”和“陳磬裁建”的落款。

黃昏晨橋被專家譽為:“古代石結構建築過渡到民國大型鋼筋混凝土建築的典型代表作”。

神秘的水下橋,只露橋頂,十橋十亭今何在

神秘的水下橋,只露橋頂,十橋十亭今何在

黃昏晨橋的北端,就是陳磬裁捐建的第四亭,亭子的名稱就叫“第四亭”。

神秘的水下橋,只露橋頂,十橋十亭今何在

陳磬裁捐建的亭子中,最著名的就是鄞州區橫溪鎮亭溪嶺古道上的磬裁亭,這是陳磬裁捐建的第五座亭子,因此稱為“第五亭”。

到亭溪嶺的遊人,還以為這是古道上的第五座亭子,其實是陳磬裁捐建的第五亭。

神秘的水下橋,只露橋頂,十橋十亭今何在

神秘的水下橋,只露橋頂,十橋十亭今何在

歲月變遷,陳磬裁捐建的其他橋和亭,大都無跡可尋,《鄞縣通志》中有記載,章水鎮密巖村一帶,“陳磬裁造第一亭、第一橋、第二橋、第八橋”,但是七十年代建造皎口水庫,這些橋與亭,全都不存。

神秘的水下橋,只露橋頂,十橋十亭今何在

人間功德,大莫過修橋補路。

橋通兩岸,曾將多少行人,送往彼岸!

古橋,述說著光陰的故事,也銘刻著歲月的痕跡。

人類前行的步伐,艱辛而滄桑,古今多少事,盡付古橋中。

欣然向前,勿忘前人功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