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5 曾國藩:男人在30歲前,戒不掉兩大陋習,必將一事無成

古來言凶德致敗者約兩端:曰長傲,曰多言。丹朱之不肖,曰傲曰囂訟,即多言也。歷觀名公巨卿,多以此二端敗家喪生。

自古以來,成大事者離不開對自己嚴格的自律,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晚清名臣曾國藩。他天資平庸,通過自身的奮鬥和異於常人的自律,最終位極人臣。

曾國藩在給弟弟曾國荃的信中提到,做人有兩大凶德,如果三十歲前不能完全戒掉,恐怕終生一事無成。這兩大陋習就是——傲慢和多言。

曾國藩:男人在30歲前,戒不掉兩大陋習,必將一事無成

曾國藩:男人在30歲前,戒不掉兩大陋習,必將一事無成

陋習一:傲慢

曾國藩身居高位數十年,從不仗勢欺人,待人接物始終謙虛有禮,朝野上下無不稱讚。曾國藩認為,人如果對他人傲慢,凡事自以為是,無法採納他人的意見。更有甚者,傲慢會讓他人厭惡,從而疏遠彼此的關係。長此以往,世上再沒有交心的朋友。同時,如果對自己傲慢,則內心容易自滿,滿足於現狀,無法更進一步,取得更大的成就。

曾國藩:男人在30歲前,戒不掉兩大陋習,必將一事無成

曾國藩:男人在30歲前,戒不掉兩大陋習,必將一事無成

曾國藩在日記中寫下:“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敗”,以此警醒自己,切勿驕傲自滿。人到中年,取得一些成就後,難免有驕傲自滿的心理,這也是許多人的失敗的原因。古今中外因“傲”字一敗塗地的比比皆是,三國時期的馬謖便是一例。

當年諸葛亮揮師北伐,命馬謖鎮守街亭,對其再三囑咐,並提醒他多聽副將王平的建議。然而馬謖恃才放曠,自以為熟讀兵書,絲毫不理會王平的阻攔,將大軍駐紮在山上。最終魏國的大軍包圍,幾乎全軍覆沒。諸葛亮因街亭之失只能選擇撤軍,為了安撫軍心,只能揮淚斬馬謖。正是由於傲慢,拒絕他人的建議,最終鑄成大錯。

曾國藩:男人在30歲前,戒不掉兩大陋習,必將一事無成

曾國藩:男人在30歲前,戒不掉兩大陋習,必將一事無成

陋習二:多言

曾國藩初入官場時,年輕氣盛,常常口無遮攔,想在同僚面前表現自己。結果反而因此得罪了許多人,自己暗地裡也吃了許多虧。後來,曾國藩開始反省自己的言行,在日記中記下這一天說錯了哪些話。經過一段時間後,他總結了自己最經常犯的三個錯誤:第一,喜歡強辯,好爭一時長短;第二,口無遮攔,開玩笑不顧他人感受;第三,自以為是,聽不進他人之言。

曾國藩:男人在30歲前,戒不掉兩大陋習,必將一事無成

曾國藩:男人在30歲前,戒不掉兩大陋習,必將一事無成

曾國藩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在此後的人生中不斷自省,避免再犯這幾點錯誤。

這一點也是我們特別需要注意的。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在開玩笑時,是否考慮過對方的感受;在工作中,是否說了一些無謂的話,結果禍從口出,引起不必要的誤會。謹言慎行,時時自省,才是不斷完善自我的途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