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7 覺遠大師和徒弟張三丰,武功到底有多高?

覺遠大師是一個很有責任感的僧人,在看守經書的過程當中,他其實早就已經發現了藏在經書當中的九陰真經,但是一直堅守著自己多年以來的習性。覺遠本身的形象是身長偏瘦,自幼飽讀詩書,讓他從內到外散發著一種儒雅的氣質,這也讓書中對於覺遠的形象樹立是以一個風度翩翩的老者形象出現。

覺遠在少林寺當中學會了羅漢十八手,在結合上自己長期以來的瞭解和感悟,最後把這門功夫逐漸的強化起來,演化為七十二手,不僅在寺廟以內的武風盛行,而且很多江湖上的人也是慕名而來,向覺遠尋求指點。

覺遠因為遺失了經書,在少林寺當中被罰挑水,但是為了維護張三丰和郭襄,最後覺遠傷勢太重而圓寂。但是在臨死之前,他口述了九陽真經,郭襄和張三丰也都憑藉這自己對武術的認知記住了九陽真經當中的一些部分,此後他們兩個人又分別開創了峨眉派和武當派,成為了江湖上響噹噹的人物。

覺遠大師和徒弟張三丰,武功到底有多高?

那麼,如果覺遠大師參加華山論劍,會是何種局面呢?

既然是華山論劍,自然是以武會友,以武學高低論輸贏,武功水平才是最核心的關鍵。那麼,覺遠大師在那個時候應當是九陽神功大成,這是它的主要武功絕學。而新五絕中,雖然周伯通、楊過、郭靖等人各自的絕招都不盡相同,但是在這些人體內,其實有一門最重要的武學功底,那就是號稱天下第一武學的九陰真經。無論是郭靖的降龍十八掌,楊過的黯然銷魂掌,周伯通的左右互搏術,一燈大師的一陽指等都可以在九陰真經的內力支持下,發揮出比之前兩次華山論劍時候還要強大的威力,其實第三次華山論劍真的可以算得上是最有含金量,整體水平最高的一次比武盛會。

覺遠大師和徒弟張三丰,武功到底有多高?

那麼,如此分析看來,如果要比較覺遠大師和楊過、郭靖等新五絕的實力高低,其實就是看九陽神功和九陰真經哪一個更加厲害。大家都知道,九陽真經是當年斗酒僧在跟王重陽打賭獲勝後,借閱了九陰真經後,才研創出的至高武學。不少人甚至會認為九陽真經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比九陰真經更厲害的神功,因為它是站在前人的基礎上,創新而成的新武學,理應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因此,就有人會推斷,覺遠大師學會了九陽神功,可以打敗新五絕,代表少林獲得天下第一的榮耀。

覺遠大師和徒弟張三丰,武功到底有多高?

事實真是這樣嗎?答案是否定的。這種想法當然是比較膚淺的認識,在書中九陰真經是武學最高境界,天下武學總綱。九陽真經則是號稱內功最高境界,任何內功也不出其藩籬。九陰更博而重實戰,九陽更專而重意境,兩者有異曲同工之妙。在倚天時期,金庸曾借張無忌之口說過,九陰九陽能夠並駕齊驅!所以說,九陽真經和九陰真經各有千秋、不分高低。那麼,覺遠大師如果參加華山論劍大會,應當是能夠達到與天下新五絕齊名的水平。

覺遠大師和徒弟張三丰,武功到底有多高?

張三丰的悟性在金庸小說裡算的上前三,與獨孤求敗、達摩並列。他創下多門奧妙武俠,如天下無人能夠抵擋的【真武七截陣】,這門陣法不需要使用的人武功多高,只要按著陣法來對敵,天下沒人能夠抵擋;在他百年之後更是領悟了金庸書中武學的一個新體系——【以陰陽力道變化來制敵】,這個體系與獨孤求敗的【外招變化制敵】同為金庸武俠的兩個最強武學體系。

覺遠大師和徒弟張三丰,武功到底有多高?

我們再來看看張三丰的實戰能力,他第一次出手是在武當山上,【那人左足一點,抱了孩子便欲躍上屋頂,突覺肩頭一沉,身子滯重異常,雙足竟無法離地,原來張三丰悄沒聲的欺近身來,左手已輕輕搭在他的肩頭上。】玄冥二老的武功在《倚天屠龍記》中算的上一流高手了,可是一招就被張三丰給制服,而張無忌對付他們卻需要許多招之後。接下來是最具爭議的被剛相打傷:【在這一剎那間,還沒領會到空相竟是意欲立斃太師父於掌底。兩人只驚呼了一聲,便見張三丰左掌揮出,拍的一聲輕響,擊在空相的天靈蓋上。】張無忌學會【九陽神功】之後反應已經快的驚人,可是在這個時刻的反應還是慢了張三丰一步,我們都知道,張三丰是溫厚長者,自幼長在少林,書中也描寫他沒有絲毫的防範之心,可是在這緊急關頭,反應之快,令人難以想象,主要原因就是體內內力已經到了隨心所欲的地步,如同念頭想到,神功就能使出一般。

覺遠大師和徒弟張三丰,武功到底有多高?

而在後世之中張三丰就是一個典型的神話傳說級別人物,後世人們提到武學絕頂的人物,往往都將達摩與張三丰兩人合在一起說出。 在《俠客行》中,史婆婆就曾說過:【少林、武當兩大門派,武功各有千秋,不能說武當便勝過了少林。但張三丰祖師是數百年來武林中震爍古今的大宗師,那是絕無異議之事】。記住文中的關鍵字——數百年來。我們都知道《俠客行》就是《倚天屠龍記》數百年之後,由此可見張三丰的武功其實與一燈大師、郭靖等人在伯仲之間,這也是他自己說過的。

覺遠大師和徒弟張三丰,武功到底有多高?

覺遠大師的內功在神鵰中可能是最高的,畢竟九陰九陽是射鵰三部曲中的最高武學。而且,在神鵰的結尾,楊過自己也說過,覺遠大師的內力發出的喊聲,竟然不下於自己的長嘯!那麼,如果單憑內力而言,覺遠大師跟張無忌誰的內力更加強大呢?其實張三丰已經給出了答案了。

覺遠大師和徒弟張三丰,武功到底有多高?

張三丰除了1/3的九陽外加精修一百多年的純陽無極功,還自創太極功,張無忌最後和三渡比拼內力用的就是太極練氣之法,如果張無忌當時光靠九陽神功和乾坤大挪移是根本無法持久的,不學太極功的張無忌最怕的就是打耐力戰和持久戰。小張年紀太輕,加上他的九陽神功大成不是靠正規途徑練成的,還是在袋子裡的走捷徑。

覺遠大師和徒弟張三丰,武功到底有多高?

張無忌學會九陽神功後,為學乾坤大挪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可以說是學會九陽神功就等於拿下90%的乾坤大挪移,學太極拳和劍法時老道說了一句"你有乾坤大挪移學什麼都快",並沒有水張無忌的領悟能力強,而是誇讚了乾坤大挪移。

覺遠大師和徒弟張三丰,武功到底有多高?

張三丰於剎那之間,只覺掌心中傳來這股力道雄強無比,雖因自己練功數十載,積力深厚,來力尚不及自己內力的精純醇正,但泊泊然、綿 綿然,其勢無止無歇、無窮無盡,一驚之下,定睛往張無忌臉上瞧去,只見他目光中不露光華,卻隱隱然有一層溫潤晶瑩之意,顯得內功己 到絕頂之境,生平所遇人物,【只有本師覺遠大師、大俠郭靖、神鵰俠楊過等寥寥數人,才有這等修為】,至於當世高人,除了自己之外, 實想不起再有第二人能臻此境界。 雖然張三丰如此誇張無忌,但是卻說【來力尚不及自己內力的精純醇正】那麼,同樣的也不如覺遠大師精純了。

覺遠大師和徒弟張三丰,武功到底有多高?

眾所周知,張三丰一直暗戀郭襄,可令人奇怪的是,她卻沒有幫助郭襄去實現心願。這是為什麼呢?當然,關於郭襄的第一個心願,張三丰不去幫忙,這點很容易令人理解,畢竟楊過是她的情敵,難道張三丰會幫自己的戀人一起去找他的情敵?就算張三丰的內心是多麼的崇高和偉大,在這件事情上,他跟定是不會提供幫助的,否則他不是自己犯傻嗎?

覺遠大師和徒弟張三丰,武功到底有多高?

那麼,關於郭襄第二個驅除韃虜的心願,或者也可以說是已經犧牲的郭靖夫婦的心願,張三丰為什麼也沒有給予太多的幫助呢?按理說,張三丰跟郭襄一樣,原先都是大宋子民,無論是從民族大義上看,或是從私人情感上看,張三丰都應該竭盡全力去幫郭襄完成驅除韃虜,恢復漢人天下的偉大事業,不是嗎?

覺遠大師和徒弟張三丰,武功到底有多高?

可是,張三丰創立武當派後,把主要精力放在了維護江湖正義,弘揚武林正氣上,幾乎沒有參與任何反對元朝統治的大事,這顯然跟郭襄的理想有著不少的差距。當然,張三丰這樣做的目的很有可能是為了保存武當實力,否則樹大招風很容被朝廷視為反對勢力進行重點打擊。如此一來,張三丰的心血就會付諸東流。

覺遠大師和徒弟張三丰,武功到底有多高?

當然,作為一個武功天下第一的男人,張三丰倒不是害怕朝廷的打擊,明教的陽頂天等歷代教主都敢跟朝廷作對,難道張三丰不敢嗎?所以,從本質上來說,張三丰之所以沒有去幫郭襄完成心願,並非是不敢,而是跟他的性格特點有很大關係。張三丰儘管天下無敵,但他給人的印象主要是謙遜和低調。張三丰之所以會有這種性格,有兩個恩師對他產生了深厚影響。

覺遠大師和徒弟張三丰,武功到底有多高?

張三丰有兩個特別出名的師傅,一個是少林派的覺遠大師,另一個則是神鵰俠楊過。大家知道,覺遠大師雖身懷九陽神功,卻從不張揚,是個非常低調謙遜的和尚,要不是為了營救張三丰和郭襄逃避少林的追殺,他應該是不會在外人面前顯露九陽神功。再如楊過,經過多年的歷練,終於成為了天下五絕的高手,本該可以在江湖中揚名立萬,受人膜拜。可他最終選擇低調退出江湖。

覺遠大師和徒弟張三丰,武功到底有多高?

從張三丰的兩位重量級恩師身上,大家可以看到,他們都是武功絕頂,但卻選擇了非常低調的為人處事原則。張三丰不僅從楊過和覺遠大師身上學到了高深的本領,還繼承了低調謙遜的品質。因此,張三丰雖然天下無敵,武當實力雄厚,他卻並不想做一些非常高調的大事,而是選擇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江湖正義之事。所以,張三丰才沒去幫郭襄完成她的心願。

覺遠大師早就道出楊過打不過張無忌?

張無忌身兼數種武學,更有九陽神功和乾坤大挪移這種絕學,對任何招式都能在短時間適應並學會。楊過機靈狡猾,不守禮法,隨心所欲,全拼自己的性格,率性而為的人,所以屬於練武的好境界。那麼這兩個人誰更厲害呢,首先我們來看看他們倆的武功對比。

覺遠大師和徒弟張三丰,武功到底有多高?

張無忌的武功(不包括兵器):1 內力基礎 九陽神功 2 乾坤大挪移 可與南慕容的斗轉星移相媲美3 少林龍抓手4 太極拳5 武當長拳6 七傷拳7 聖火令武功

楊過的武功(不包括兵器):1 內力基礎 古墓內功為根基 寒玉床為輔助 海浪中練出的威猛內力2 黯然銷魂掌3 彈指神通4 蛤蟆功(一部分)5 玉女心經武功6 九陰真經所載武功7 全真掌法

覺遠大師和徒弟張三丰,武功到底有多高?

另外,在神鵰的結尾,楊過見到覺遠大師曾經說過這麼一句話:“此人內功深厚,世間少有,只有郭伯伯和一燈大師可以與之相提並論。”覺遠的九陽不敵小張的九陽那是不用爭了的。覺遠的內力強於楊過,等同於一燈和郭靖也是楊過承認了的。因為練過九陰總綱的,洪七死了,世間只剩三人練過了,郭黃和一燈,黃內力不行,是因為修煉原因,不是功法原因。九陰總綱是正宗內家功法,博大精深。而楊過內力是擊潮練劍增長的,由外而內的功法,初時見效奇快,越到後來,越難有進境,內家真力卻是初期慢,後期則一日千里。所以楊過才能超越東邪和他一樣的年紀時。

覺遠大師和徒弟張三丰,武功到底有多高?

如果楊過碰上了張無忌,硬碰硬的比內力,恐怕還是要輸張無忌一籌。另外如果要是拼招式的話,黯然銷魂掌威力自然不用說,就是發揮有個bug,必須要跟心境有關,而張無忌的太極拳等外功招式則是隨時都能用,這一點來看,楊過有輸了一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