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英國國菜炸魚薯條是怎樣的存在?

包了個包啊


曾經有一個搞笑日本節目列了一個排名表,表上英國排第一,幾個國家陸續排在後面。節目組隨機拿去倫敦路上問人,許多客人不知所以,多多回答可能是政治排名表或是生活排名表之類,直到最後節目單位公佈這是被票選為“食物最難吃的國家排行榜”時他們首先都表示崩潰~

但緊接著換成觀眾崩潰的是路人的反應:“可是我們有炸魚薯條!”

這雖然是個搞笑節目,但是從中透露出來的消息是英國人真的很愛炸魚薯條,也對他們的炸魚薯條的味道很有信心。然而,炸魚,薯條,這兩者分開似乎沒什麼特別,在歐洲街頭與快餐店也很常看到,為什麼它們到了英國會被兜在一起當成一個菜色?又為什麼會被當作英國食物的象徵?這實在耐人尋味。

典型的英國炸魚薯條的菜色配置往往是這樣組合的:一塊長長的炸魚片,一堆炸薯條,旁邊搭配青豆或是豆泥,還有可能一碟或者是多碟的醬料,內容可能是塔塔醬、蛋黃醬或者是咖哩醬,另外還可能因為店家的緣故而有提供市售的罐裝或是店家自制的醬料。不過據說最傳統的英國吃法是不沾任何醬料,就淋大量的醋到魚跟薯條上溼溼的吃。

在英國還有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炸魚薯條的供應時間。它們多半是被當作星期五的午餐特餐推出。也就是說,每當星期五時間,多數公家機關、學校食堂、街上咖啡廳以及酒吧等多半會拿它當作當日中午的餐點。


答題人:吳宗翰 歐羅萬象(微信公眾號EuroScope)團隊成員


歐羅萬象


怎樣的存在?口味多樣的存在!有人說炸魚薯條是什麼味道,不就是炸魚和薯條的味道嗎?當然不是,這可是英國的國菜,或者國民小吃,算得上是美食文化了,而美食文化怎麼會只有一種味道呢?

首先,魚就分好多種:從普通魚到高級魚肉。大部分的魚選擇的是鱈魚或黑線鱈,這佔到炸魚薯條原料中的八成。

其次,炸魚薯條也有南北之分。從英國南部到中部,炸魚用的魚排都是鱈魚;而北部地區,則是喜歡吃口味重一點的黑線鱈。

咱們的粽子分甜鹹,英國的炸魚薯條也分南北口味,炸魚用的油都不一樣——南方人口味清淡電,一般用的是植物油,而北方人如約克郡一帶,依舊走的是重口味路線,用的油是牛油。

等到麵糊裡魚炸好、薯條擺好以後,該怎麼調味也有講究。最簡單的就是撒鹽,晉級一點的話拌個醋,此外搭配的醬料還有碗豆醬、青豆泥、檸檬或咖喱等等,口味不要太多哦。




隱語


炸魚薯條被視為英國國菜,英國人對它可是愛得痴迷。英國人到底有多愛炸魚薯條呢?
1913年,英國炸魚薯條從業者就成立炸魚聯合會。1987年,設立了“國家炸魚薯條獎(National fish and chips awards)”。該獎項由炸魚薯條專家充當裁判,由裁判和顧客一起評定,在炸魚薯條專賣店之間評選。
在2012年一份“什麼最能代表英國?”的調查中,披頭士、下午茶、莎士比亞和英國女王都比不過炸魚薯條。
每年大概會有超過3億份炸魚薯條被英國人吃進肚子裡。撒切爾夫人、布萊爾、卡梅隆、查爾斯王子都是炸魚薯條的忠實粉絲。在競選時,吃炸魚薯條成了親民象徵,候選者往往會以此拉票,布萊爾競選首相時就曾現身炸魚薯條店。外國領導人到了英國同樣習慣品味炸魚薯條。
那麼英國人深愛的炸魚薯條到底是怎麼做的呢?
炸魚薯條顧名思義就是薯條加炸魚,所需的就是馬鈴薯和魚這兩種食材。
先說馬鈴薯吧。如我們所知道的馬鈴薯的原產地是美洲,16世紀歐洲人將馬鈴薯帶回歐洲。由於馬鈴薯長得比較醜陋,歐洲人不怎麼待見它,一度還認為吃了它會得麻風病。馬鈴薯容易種植、高產、美味的優點人們都沒看見,只有土豆花被人們珍視,歐洲宮廷貴族將土豆花當做奇珍異寶供了起來。
幸運的是馬鈴薯遇上了自己的伯樂——法國軍醫帕蒙蒂埃(Antoine Parmentier),他率先品嚐了馬鈴薯,並花費了數年的時間宣傳馬鈴薯的優點,推廣馬鈴薯種植。
18世紀80年代,法國人因為飢餓開始食用馬鈴薯由此一發不可收拾。歐洲各國大抵也如法國一樣踏上了食用馬鈴薯的路途。炸薯條作為馬鈴薯的一種吃法,在各國盛行。
下面再說魚。炸魚薯條裡的魚選用的主要是大西洋鱈魚(AtlanticCod)、黑線鱈(Melanogrammus aeglefinus)。
大西洋鱈魚,屬於鱈形目鱈科,原產於北大西洋寒冷水域,體色多樣,既有褐色,又有綠色、灰色等。肉質雪白細嫩,口感肥美,蛋白含量極高。英國人對鱈魚愛得發狂,1958年到1976年,英國為了鱈魚和冰島打了3次戰爭,雖然最後都輸了。除了英國,歐洲各國人民都很喜歡鱈魚,由於捕撈量多大,近年來數量有所下降。
黑線鱈,屬於北大西洋鱈科魚類,主要分佈在大西洋的東北部和西北部,白色側身上帶有黑色側線,肉質雪白無刺,口感鮮嫩。黑線鱈同樣被大量捕撈食用。
選好魚之後就是炸魚,首先要去掉魚刺和骨頭,然後切片裹上溼麵糰,放入鍋中油炸。需要指出的裹麵粉炸魚這種烹飪方式是由葡萄牙人發明的。在基督教信仰中耶穌受難於星期五,所以星期五基督徒是不準吃紅肉的,而魚類並不包括在內,於是葡萄人用將麵粉炸魚代替肉。16世紀,炸魚傳入英國,從此英國也走上了食用炸魚之路。
將炸魚和薯條放在一起,就成了炸魚薯條。不過這種吃法在1860年才出現,英國人Joseph Malin在1860年創造性地將這兩種食物放在一起出售。英國人民從此愛上了這一道新美食。一開始炸魚薯條都是拿報紙賣的,英國人民拿上就可以吃,吃完還可以看會報紙。1890年,英國政府出於食品安全的考慮,禁止了這一做法。
英國各地吃炸魚薯條作料大不相同,比如說伯明翰人沾咖喱醬吃,紐卡斯爾人喜歡蘸著番茄醬吃,曼徹斯特人喜歡搭配豌豆糊和肉汁一起吃。
金燦燦的薯條和炸魚,好吃又方便,想不想來一口呢?


蔡子強:《炸魚薯條外交》,《南方人物週刊》,2015年第33期。
楊嬋依:《英國“國菜”之炸魚和薯條》,《世界文化》5015年第9期。

歷史研習社



就像咱們國家的小籠包,有早餐攤6元半屜的,也有鼎泰豐的米其林級別的;炸魚薯條也是如此,有街邊買來邊走邊吃隨意裹腹的,也有大名鼎鼎供食客朝聖的。

如果街邊外賣店只有單一魚,那一般都是Cod(鱈魚)。稍高級一些的餐廳,都會有Cod、Haddock、Lemon Sole等多個種類選擇。然鵝,即便雅思7分,第一次看見這麼多魚的種類在菜單上,也是一臉大寫的懵逼。

作為一位非專業選手,也只能個人角度介紹一下。

  • Cod

此種鱈魚被作為Fish&Chips中使用比例最高的一個種類,如果一間餐廳僅有一種魚,那多數都是Cod。據說英國南部的吃貨更愛它。它的肉質飽滿彈牙,用它製作的炸魚,確實符合外焦裡嫩這個詞呢。

  • Haddock

黑線鱈,相比Cod來說,Haddock的魚排稍微扁平一些,肉質稍幹,但是更容易入味,所以味道和口感都比較好,是個人比較更偏愛的。以上兩個品種都是最受歡迎的,所以一般來講,如果並吃不出來各種魚的差別,點這兩種魚都不會有差錯。

  • Lemon Sole

不太確定翻譯成龍利魚是否準確,在英國的炸魚薯條店一般都是最貴的一類,說實話沒有吃過。覺得這貨在國內都是用來煎的。

  • Plaice

大概是鰈魚的一種,似乎只在英國有人用這種魚製作Fish&Chips,美國、澳洲很少見到。

有些餐廳還會有Rock Cod(巖鱈)、Sea Bass(鱸魚)等,不過相對小眾。

除了魚之外,薯條的味道、口感當然絕對也是這“國菜”的關鍵。英國的薯條都比較粗壯,選用土豆似乎要澱粉含量低,否則會比較容易焦。

順便說一句,炸魚除了配薯條之外,另外還有一位靈魂伴侶就是青豆泥(Mushy Peas)。當然了,味道也是見仁見智。個人還是最新歡搭配塔塔醬,混合著淡淡酸味和洋蔥味,似乎也沖淡了不少的油膩。

(圖片來源於英國一間炸魚薯條店的網站- Chez Fred Fish and Chips,還有更多魚類的介紹。有興趣可以看一下網站的Menu,可以更瞭解一些菜品和魚類)


心色封火


知乎上有一個問題躺在我的首頁很久了

“英國最讓人不解的是什麼?”

底下清一色的吐槽,其中大多數回答裡被提出頻率最高的,就是有人理解不了英國人對於炸魚薯條的執念。

明明一個島國,海產品卻極度匱乏;明明一個輝煌大國,電視上充斥著各種美食頻道,美食地圖上只留下了魚薯國的稱號。

你問去過英國的人都吃點啥,還能吃啥?炸魚薯條唄。

那好不好吃呢..

呃,他們都用好像喝了84漂白劑的表情回覆你。

大老遠的跑去拔草旅行美食攻略上那家吃後感動流淚的“魚薯名店”後,發現很難吃?以為是水土不服?

你可拉倒吧,那是你沒有去對地方,或是被攻略騙了!

今天得為飽受詬病的魚薯們正個名,真正好的炸魚薯條不一定讓你吃後感動流淚,但一定踏實的讓你明白之前吃的都是假的。“沒有美食天賦”的英國人可不是鬧著玩的。

吃炸魚薯條的最佳場景,無疑是在海邊的小店買一份,撒上鹽和麥芽醋,冬天來一杯熱茶,夏天的標配是啤酒或者蘋果酒,然後吹著海風悠閒品嚐。

其次是去餐酒吧裡看球賽時候抱上一盒,搭配著豌豆泥或者館子自制的塔塔醬。

如果你想在遊客熱絡的倫敦市區裡找一家最地道,客流量中本地人最多的炸魚薯條小店,還真的有點難。

我要說的這家Poppie's Fish & Chips,是倫敦當地人常去的店,就像它的譯名一樣容易上癮。多次獲得“國家炸魚薯條獎”餐廳類目大獎。

其實全英國的魚薯店都可以提交申請“國家炸魚薯條獎”,然後會有匿名的評委去一家家探訪,有些類似米其林的感覺。

通過海選後產生的10強再向評委會做出陳述報告“論為什麼我家的魚薯可以拿獎”,就這樣一輪輪比拼,最後再篩選出3強選手店。

與其按照攻略去吃遊客店,真不如按這個獎項去吃當地人的心中最愛。

金黃的面衣,外脆內酥層次鮮明的口感...... 就連店家的忙碌程度,都是辨別這家館子好吃的要素。

Poppies的炸魚麵糊沒有那種溼軟口感,他們會用啤酒來調,這樣啤酒的氣泡會讓面衣炸出來更加爽脆,輕輕咬下去一口都能明顯感覺到咔擦的聲音在齒間爆開.

內芯的魚肉新鮮多汁,整魚去骨,口感細膩,冒著熱騰騰的蒸汽,一點都不油膩。

經過巧妙的製作後也不要貿然開吃,因為在炸魚和薯條的時候是沒有調料的,缺少了點睛之筆,直接入口肯定會怪怪的。

所以店家一定會為你配上鹽或者麥芽醋,麥芽豐富的香氣就著入口十分清爽。

Poppies的客流量不小,目前擁有三家店,分別在舊的SPITALFIELDS市場,老康普頓街和潮流市集CAMDEN MARKET。

對比其他熱門打卡的館子,本地人更樂意來這兒,並且十分不理解那些去難吃的店還邊拍照邊吐槽的遊客們。

這才不是英國人吃黑暗料理的裝酷與倔強,只有來這兒吃過真正的炸魚薯條,才能明白他們發自內心的好這口兒。

當然,面對外人的種種質疑和少見多怪,幽默的英國人從不屑辯解。雖然他們發自內心的不樂意被認為天天都吃炸魚薯條度日——Poppies的熟客只是每週來一兩次,沒那麼大癮的人可能一個月才來嘗一口。

但是刻板印象的標籤不是說扔就扔的,有些類似外國都以為中國人普遍吃狗,日本人只吃壽司,韓國人天天吃泡菜一樣。

所以無論你之前吃過的炸魚薯條留下了怎樣不美好的印象,都別錯過Poppie's Fish & Chips

你一定不會在抗拒甚至可以接受了它被分等級評選的事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