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哺乳姿勢會影響寶寶吃奶嗎?

心理諮詢師趙迪


正確的哺乳姿勢是寶寶和寶媽都感覺舒服的姿勢,如果哺乳姿勢不正確,對寶寶來說“吃飯很難受”,還可能引起中耳炎、口腔疾病等。對於寶媽來說,不正確的哺乳姿勢,寶媽很快就會感覺腰痠背痛,不利於母乳餵養的堅持。


哺乳中4個注意要點

1、寶寶的頭和身體呈一直線,假如寶寶的頭是扭曲的或歪的,就不能輕鬆地吸吮和吞嚥。

2、寶寶的臉貼近乳房,鼻子對著乳頭,這樣寶媽很容易將乳頭放在寶寶的嘴裡。

3、寶寶的整個身體應全部面對著寶媽的身體,只需稍微離開一點以使寶寶剛好能看見寶媽的臉。

4、寶寶頭和頸必須得到支撐,對小寶寶很重要,也是為了確保小寶寶的安全。


常用哺乳姿勢

1、坐式

大部分寶媽喜歡的哺乳方式;

哺乳時寶媽坐的椅子高度要合適,最好用一個墊子或枕頭放在寶媽背後。如果椅子太高,放一個小凳子在寶媽腳下,注意不要讓寶媽的膝蓋抬得過高,這樣會使得寶寶的鼻頭不能對著寶媽的乳頭。如果寶媽坐在床上,也需墊枕頭在她背後緩解疲勞。寶寶和寶媽的身體貼近,面向乳房,寶媽面對面注視著寶寶。(如上圖)

2、環抱式

雙胞胎、含接有困難的寶寶或乳腺管阻塞的寶媽,可以採用這種體位,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哦;

寶媽將寶寶放在胳膊下,用枕頭托住小寶寶的身體,寶寶的頭枕在寶媽的手上。

3、交叉式

非常小的寶寶、病兒或傷殘兒,寶媽較喜歡這種體位;

寶媽用乳房對側的胳膊抱住寶寶,用前臂托住寶寶的身體,寶寶的頭枕在寶媽的手上,寶媽的手在寶寶的耳朵或更低一點的水平托住寶寶的頭部,用枕頭幫助託著寶寶的身體,可用乳房同側的手托起乳房去喂寶寶,而不是將寶寶的腦部推向乳房。(如上圖)

4、臥位式

剖宮產術後、正常分娩後初期,寶媽較喜歡臥位餵奶;

寶媽採用舒適放鬆的體位躺著,寶媽要側臥位,頭枕在枕頭的邊緣,寶寶的頭不要枕在寶媽的手臂上,寶媽的手臂要放在上方枕頭旁,(如上圖)小寶寶也要臥位,寶媽不要用手按住寶寶的頭部,讓寶寶的頭部能自由活動,避免乳房堵住寶寶的鼻部,引起呼吸不暢。


愛豆育兒


如果你是第一次當母親,餵養新生兒似乎是件很複雜的事,需要你不斷實踐才能得以熟練。在開始哺乳之前,你可以先看看周圍的環境,比如很多媽媽喜歡坐在沙發椅或舒適的椅子上,這確實是不錯的選擇,而腳凳和枕頭可以提供額外的幫助。接下來,育姐就給大家盤點一些常見的餵奶姿勢:

1.搖籃式

這是許多母親在產後要做的第一次抱寶寶的嘗試。首先,把嬰兒的頭放在臂彎,將嬰兒的鼻子對著乳頭,用一隻手支撐寶寶的屁股。讓寶寶側過身,這樣寶寶就可以肚子對著母親腹部方向。然後,把孩子抱在懷裡,你可以用另一隻手拖住乳房。

2.十字或交叉式

這個抱法和搖籃握法相似,但手臂姿勢略有不同。不要用手臂支撐嬰兒的頭,而是用手支撐乳房。你的另一隻胳膊應該繞著嬰兒的背部“走”。用手掌放在寶寶的頸部,用拇指和食指放在寶寶的耳朵上,以此來支撐寶寶的頭、脖子和肩膀。就像搖籃試,讓寶寶的肚皮對著你的腹部。

3.側臥式

這個姿勢方便那些剖腹產產婦減輕寶寶放在母親腹部的壓力,這也是母親在哺乳時休息的好方式。側躺,讓寶寶側臥面對母親,鼻子正對乳頭。可以在嬰兒身後捲起毯子來幫助寶寶靠近乳頭,你可以用另一隻手支撐你的乳房。

4.握抱式

這個姿勢適用於經歷了剖腹產手術的媽媽們,也適用於乳房大的媽媽或體型較小嬰兒。想要同時餵養雙胞胎的媽媽也可以選擇這個姿勢。這個姿勢讓嬰兒更容易喝到母乳,這對母親有強烈的乳液噴射反射。在你旁邊放一個枕頭,把娃娃面朝上放在懷裡。用你的手掌支撐寶寶的脖子,並將寶寶的身體緊貼在你的旁邊。寶寶的腳和腿應該放在腋下,然後把寶寶抱到你的胸部。

注意事項

確保寶寶的鼻子幾乎碰到了你的乳房(不是壓在乳房上),你看到並聽到寶寶吞嚥。(你應該能夠看到嬰兒下頜的運動)。當姿勢固定後,可能有30至60秒的疼痛感(這是由於乳頭和乳暈被吸進寶寶的嘴裡),隨後疼痛應該消退。如果你繼續感到疼痛,暫時停止餵養,重新調整乳頭位置。寶寶每吸吮四到五次,然後是5到10秒的停頓。


育兒網


會影響,恰當的哺乳姿勢,能讓寶寶吃得更好,媽媽更省力,事半功倍。姿勢不對,寶寶吮吸不到或者吮吸不出來,無法很好的完成泌乳反射,乳汁就會變得越來越少。

哺乳方式有很多種,比如搖籃式、斜倚式、搖籃式、橄欖球抱姿等。

圈圈家寶寶剛出生的時候,用了傳統的搖籃式,順利母乳了,護士和媽媽都建議我用側躺式,還幫我側躺嘗試讓寶寶銜乳,可惜都沒有成功。

回家後,趁寶寶不太餓的時候,多試了幾次,成功學會了側躺式,寶寶體重增長得很快,偶爾再用搖籃式,沒幾分鐘手臂就很酸、脖子僵僵的。

晚間側躺喂夜奶的時候,開一個光線柔和的床頭燈,叫醒老公或媽媽陪在一邊,防止有些時候喂夜奶,媽媽犯困不小心睡著了。

月齡小於3個月的寶寶,身體發育不成熟,頭部和頸部力量很弱,被乳房或者毛巾捂住了,是不具備驚醒媽媽的能力的,就會造成寶寶窒息的悲劇。

哺乳是媽媽和寶寶共同配合去完成的,媽媽最好在寶寶不太餓的時候,多嘗試不同動作,喝奶是深、慢而有節奏的吸吮,時不時暫停一會兒,還能聽到寶寶吞嚥時發生的“咕、咕”聲。

找到最適合自己和寶寶的餵養姿勢,不管用哪種姿勢,務必牢記“三貼”:胸貼胸、腹貼腹、下頜貼乳房。


甜甜圈伐木累


你所說不知道的哺乳姿勢的秘密

  • 哺乳姿勢是會影響孩子吃奶的。

媽媽躺臥,孩子吃奶會比較費力,對於剛出生的孩子來說,本來叼乳頭這個動作對ta來說,就比較難,如果媽媽躺著,孩子會更吃力,當然了,媽媽生產完,身體有各種不適,只能躺臥的除外。

建議媽媽最好坐著哺乳。因為坐著哺乳,從心理學上來說,對孩子有這個好處:

  • 更利於孩子的視覺追蹤能力發展,對孩子的心理有極大好處。

6個月以下的孩子,都是“近視眼”,ta們能看到的最大距離就是20cm之內。而媽媽坐著抱孩子的距離,正好在20cm,這樣,孩子通過吃奶,能看到媽媽,既能鍛鍊自己的視覺能力,又能促進自己和媽媽的交流,使孩子能形成充足的安全感。

——·END·——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主修家庭教育、情緒管理方向,搜狐親子教育專家,《心理育兒》雜誌專欄作者,應邀在多家網絡平辦家庭教育直播,資深媒體人。

更多內容,請加關注!


親子心理師徐婧英


“抱對”孩子,遠離乳頭痛、膿腫

如今,很多年輕媽媽已經認識到了母乳餵養的重要性,卻根本不知道怎樣來正確地餵奶。比如一個看似簡單的抱孩子姿勢,一旦不對,就會使乳汁淤積、乳房脹痛,乳頭也被寶寶咬得扁扁的,甚至有點疼。抱孩子應該是一種非常放鬆、自然的狀態:抱孩子時,身體稍微往後仰一點,讓寶寶的鼻子與媽媽的乳暈保持一個手指的距離。想要檢查姿勢是否正確,可以看吸奶時寶寶的太陽穴和耳朵是不是會微微顫動,是的話,乳汁就能順暢地進到寶寶嘴裡,如果不是就會覺得乳頭腫痛。


粉紅教父瑞博士


媽咪和剛出生的寶貝一回到家中,全新的生活就開始了。首先要解決的,就是寶貝的“吃飯問題”。母乳是餵養寶貝的最佳食品,可是如何讓寶貝順利吸吮,新手媽咪還是需要學習的喲!

1坐姿哺乳

寶貝的體位:寶貝的頭與身體要呈一條直線,臉要對著媽咪的乳房。

媽咪的抱姿:媽咪抱著寶貝貼近自己,用一隻手臂託著寶貝的頭、肩及臀部,讓他的鼻子對著乳房。

提醒媽咪!

媽咪坐的椅子高度要合適,而且椅子不宜太軟,椅背不宜後傾,否則使寶貝含吮不易定位。

餵哺時媽咪應緊靠椅背,使背部和雙肩處於放鬆狀態;還可在腳下加個腳凳,讓身體更舒適,這樣有助於乳汁排出順暢。

幫助寶貝含接:媽咪用另一隻手託著乳房,把手指靠在乳房下的胸壁上,並以食指支撐著乳房的基底部,而大拇指輕壓乳房的上部。這種託著乳房的姿勢可改善乳房的形態,使寶貝吃奶時容易很好地含接。

提醒媽咪!

防止寶貝的鼻部受壓。寶貝的頸部要保持略微伸展,以免鼻孔被乳房遮蓋,影響呼吸,但也要防止頸部過度伸展而造成吞嚥困難。

媽咪要注意手的姿勢。媽咪用手托起整個乳房餵哺時,要避免“剪刀式”夾託乳房(除非在奶流過急,寶貝有嗆奶時),因為那樣會阻礙寶貝將大部分乳暈含入口內,不利於充分擠壓乳竇內的乳汁,造成吸吮困難。

2臥姿哺乳

寶貝的體位:媽咪用一隻手臂託著寶貝的頭、肩及臀部,使寶貝面向著媽咪的乳房,略呈側臥位。

媽咪的體位:適宜採取側臥位,可在頭下及胸下各墊一個枕頭,使身體放鬆。

幫助寶貝含接:寶貝含接的要領與坐姿哺乳相同。

提醒媽咪!

寶貝正確的含接姿勢,應該是小嘴含住媽咪的乳頭和大部分乳暈,上下嘴唇向外捲起。

如果寶貝的嘴唇沒有向外捲起,媽咪要將手指滑到寶貝的牙齦處,讓寶貝停止吸吮,重新含接。

哺乳Tops

媽咪用乳頭觸碰寶貝的嘴唇,新生寶貝都有覓食反射,他會張大嘴巴尋找媽咪的乳頭,此時媽咪可迅速幫助他含住乳頭。

如何判斷寶貝是否吃飽了?

看寶貝體重是否按月增加,並且達到了相應階段的正常值。

看寶貝吃完奶後情緒好不好,是否能安靜地睡兩三個小時或玩耍一會兒。

看寶貝的大小便次數是否正常,一般來說每天小便6-8次,大便3-4次。

看寶貝的大便是否呈正常的黃色軟膏狀。

看寶貝的吃奶時間是否在15-20分鐘,時間過長就說明媽咪的奶水不足。

如果符合以上5點,那麼你的寶貝應該是吃飽了。

媽咪判斷Tips

寶貝沒有吃飽可能出現大便變稀、發綠、次數增加;吃完奶後情緒仍不好,很快又因飢餓而啼哭;體重不增或增長緩慢。

媽咪哺乳5注意

1要保持愉快的心情。媽咪心情好,就能很好地進食和休息,這些都有益於乳汁排出。

2不要用香皂清潔乳房。用香皂擦洗乳房,不僅對乳房保健無益處,相反還會因乳房局部防禦能力下降,使乳頭容易乾裂而招致細菌感染,進而影響哺乳。最好還是用溫開水清洗,儘量不用香皂,更不要用酒精之類的化學性刺激物質。

3防止乳頭皸裂。媽咪餵哺時,一定要把大部分乳暈塞到寶貝口中,不正確的含接容易導致媽咪乳頭皸裂;每次哺乳之後,媽咪用幾滴乳汁擦一擦乳頭,並自然晾乾,可以防止乳頭過於乾燥而皸裂。

4讓寶貝吃空一側乳房再吃另一側。充分排空乳房,會有效刺激泌乳素大量分泌,可以讓媽咪產生更多的乳汁。因此,要讓寶貝吃空一側乳房後再吃另一側。

5盛裝母乳的器皿要消毒。特別是保存母乳的容器,若不小心滋生了細菌,就可能導致寶貝發生腸道感染。所以,保存母乳的容器事先一定要徹底進行煮沸消毒。


媽咪寶貝傳媒


只要寶貝把整個乳頭含進嘴裡,不管什麼姿勢,都不會影響孩子吃奶。

嬰兒期,孩子需要你來幫她選擇一個好的哺乳姿勢,

幼兒期,孩子自己能跑會走,在吃奶,姿勢就更靈活了,站著吃,或者躺著吃,都可以。

只需要注意一點,餵奶時別堵著孩子的鼻子,影響孩子呼吸就行。

我感覺小寶寶很聰明的如果他感覺憋的慌,會主動鬆開嘴,休息一會,再繼續吃。

所以具體的餵奶姿勢,我感覺因人而異,看寶媽怎麼餵奶更方便,更舒服。無需糾結哪種姿勢。孩子吃飽了就可以啊?


妞兒媽媽


哺乳的姿勢會影響到寶寶吃奶的,而習慣了喜歡了某些姿勢的餵奶,寶寶對於其它的姿勢就會進行排斥。

餵奶的過程,就相當於孩子在熟悉的環境、習慣的動作、用慣的餐具進行覓食。

一個大人,在家裡吃東西的時候,是不是飯桌的擺放,碗筷的擺放、大小、款式等等,都是自己熟悉且喜歡的?

如果到了外面,食物和用餐環境、餐具不習慣的話,是不是也會影響到吃飯的數量和質量?

寶寶喝奶,也是一樣的道理。

如果平常都抱著餵奶,某天,卻突然睡著餵奶,寶寶對於乳頭的尋找,是不是陷入了不熟悉中?而姿勢的不同,寶寶的頭部、身體,也需要相對應的進行改變,才能夠很方便的吃到奶。適應新姿勢,讓自己能舒服的吃奶的話,是不是也要有一個過程?

所以,哺乳姿勢是會影響寶寶吃奶的。應該選擇一個寶寶覺得最舒服、最安心的姿勢進行餵奶,這樣,寶寶才會吃得飽吃得多。


曜萍


一般意義上,醫生都會建議媽媽坐著給寶寶餵奶。這個姿勢,對於寶媽或者寶寶來說都是比較舒適的。有些媽媽喜歡躺著給寶寶餵奶,尤其是夜間餵奶的時候,其實那樣做的話,寶寶吃得很吃力,寶媽用手拄著,也不舒服。萬一溢奶的話容易得中耳炎,長期如此還會影響寶寶的面部發育。


夕媽育女


寶寶只要是能正確地把媽媽的整個乳頭含進嘴裡進行吸吮,應該是可以吃到奶的。一般建議媽媽採用坐姿進行哺乳,這樣能夠保證寶寶吃奶的位置準確,媽媽又能隨時觀察寶寶吃奶時的狀況。有些媽媽喜歡躺著哺乳,特別是在晚上,這樣雖然是比較方便和舒服,但是躺著哺乳會容易造成寶寶嗆奶。所以還是不建議躺著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