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收穫甘薯時,發現很多薯塊嚴重腐爛,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如何防治?

農人答農事


甘薯甜糯可口,是許多人喜歡食用的食物。許多農民如今也把甘薯當成了一種可以創收的經濟作物來種植。種植甘薯,就要了解甘薯。收穫甘薯時,發現很多薯塊嚴重腐爛,究其原因就是甘薯病害和甘薯蟲害共同危害的結果。

黑斑病危害甘薯導致甘薯腐爛

甘薯黑斑病是一種黴菌性病害,主要危害甘薯的薯塊和薯苗。田間病菌適宜於發病土壤溫度15——30℃,以25℃最適宜。在10℃以下、30℃以上,病害不能發生。土壤溼度在40%——60%之間,甘薯黑斑病的發病率隨溫度的增高而增加。

甘薯薯塊發病後產生圓形或近圓形的黑色病斑,病部中央稍凹陷,病健交界分明,輪廓明顯,病斑上有灰色黴層。在溫度適宜時,病部會長出黑色的刺毛狀物,哪就是病菌有性世代的子囊殼。病菌可以侵入薯塊內層,使之變成墨綠色,有苦臭味。染病薯苗發黃纖弱,在幼莖基部白嫩部分產生梭形或長圓形病斑,嚴重時農田裡的薯塊,或者是育苗中的薯塊和幼苗都會變黑腐爛。

防治方法:①以培育無病種薯為中心,做好種薯貯藏和育苗,準備做種薯使用的甘薯,要適時收刨,防止霜凍;舊窖創新後選薯入窖,避免薯塊破傷,掌握溫溼度,穩定窖溫,控制窖內溫度10——15℃,相對溼度90%。種薯育苗前,使用10%402抗菌劑100——200倍液,或50%代森銨可溼性粉劑200——300倍液,或4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300——500倍液浸種10分鐘,也可用50%甲基託布津500倍液浸種5分鐘。

扦插定植前,將苗基部7釐米左右剪去,用10%402抗菌劑500倍液浸莖基部20分鐘。或用50%代森銨500——800倍液,或4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800——1000倍液,或50%甲基託布津500倍液浸莖基部3——5分鐘,隨即栽種。

甘薯線蟲病危害甘薯導致甘薯腐爛

甘薯線蟲以卵、幼蟲和成蟲隨薯塊在薯窖內越冬,也可以幼蟲和成蟲在土壤和糞肥中越冬。主要靠種薯、薯苗、土壤、糞肥等傳播。線蟲有抗凍、怕熱及耐乾燥能力。地溫2℃時開始活動,35℃以上停止發育。不同甘薯的品種間對線蟲的抗病性有差異。

甘薯幼苗、莖蔓、薯塊都能受害,以薯塊為主。甘薯苗期受害,基部白色部分出現藍紫色塊狀或條狀暈斑。剖開病莖,可見褐色或灰褐色斑紋,嚴重時幹腐。莖蔓受害,距地表7釐米左右的柺子上首先出現白色幹腐,發展後變褐色,擴大至韌皮部,表皮龜裂狀,有黒褐色條紋。薯塊受害,外表症狀不太明顯,有時呈塊狀緊色暈斑、龜裂、水腫狀。薯塊內部呈白褐色相間的點條狀,嚴重時變成幹絮狀,薯塊輕,用手輕彈,有空心聲。

防治方法:①選擇濟薯10號、豫薯13號、蘇薯8號、北京553等抗病品種。定植時採用高剪苗,將薯苗莖基部剪去5釐米左右,再用50%辛硫磷乳油100——200倍液浸幼苗新基部10——20分鐘,也可用50%甲基異柳磷乳油150——200倍液浸苗新基部30分鐘。

定植時,選擇50%甲基異柳磷乳油2000——2500倍液澆穴。準備種植甘薯的地塊,可在冬前將十字花科蔬菜收穫時產生的殘葉撒到田間,翻耕入土,利用其中所含有的辣根素物質發酵產生燻蒸活性,抑制莖線蟲。

甘薯小象甲危害甘薯導致甘薯腐爛

甘薯小象甲屬於鞘翅目蟻象科害蟲,也是危害甘薯的主要害蟲。

被蟻象危害的甘薯薯塊,表面會生有許多小眼,剖開薯塊,可見蟲道中堆滿白色或黃褐色的蟲糞,散發出惡臭和苦味,不能食用,也不能飼用。被害薯塊,常常會遭受病菌侵染,誘發黑斑病、軟腐病等病害,最後爛掉。

防治方法:①甘薯育苗前,採用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500倍液+新高脂膜800倍液浸種5分鐘。定植前,用50%乙基託布津500倍液+新高脂膜800倍液,浸苗基部10分鐘。也可用40%毒死蜱乳劑500倍液或50%殺螟松乳劑500倍液蘸根。在蟻象成蟲和若蟲盛發期,使用40%速撲殺乳油1500倍液,或40%毒死蜱乳油800倍液,或52.5%高氯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或2.5%氯氟氰菊酯1000倍液噴霧。

以上就是關於題主“收穫甘薯時,發現很多薯塊嚴重腐爛,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如何防治”的回答。如有什麼疑問和不同見解,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我們共同討論。關注我的頭條號

“鄉村螢火蟲”,每天分享不一樣的“三農”知識。謝謝大家的閱讀和點贊支持!


鄉村螢火蟲


北方農村種植紅薯一般分為兩季,即春紅薯和秋紅薯,春紅薯基本已經收穫完畢,這裡不再贅述,秋紅薯則正值收穫季節,不過北方地區紅薯的收穫時間也不能一概而論,一般是在10月份達到紅薯收穫的高峰期,那麼怎麼根據地區氣候的差異確定紅薯收穫的最佳時間呢?收穫紅薯時又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判斷紅薯收穫時間的幾個關鍵因素。

影響紅薯收穫時間的因素有很多,這裡主要介紹幾個關鍵因素,即紅薯的種植時間,紅薯地上部分的生長情況,土壤溫度、溼度等。根據紅薯的種植時間判斷的話,一般在5~6月種植的紅薯在10月中下旬收穫,稍晚一點種植的紅薯在11月上旬至枯霜前收穫完畢。紅薯的收穫時間不能僅僅依靠種植時間判斷,還要觀察它的地上部分生長的情況,即紅薯藤蔓的生長情況。

如果藤蔓生長旺盛,為出現葉片枯黃,藤蔓枯萎的情況那麼這樣的紅薯還可以再生長一段時間;如果地上藤蔓出現葉片枯黃,藤蔓乾枯那麼這個時候的紅薯就沒有在生長下去的必要了,農民朋友就要及時將紅薯刨出來了,避免在土壤中時間過長髮生凍害等。

除了要考慮紅薯的種植時間和地上部分的生長情況外,外界的氣候條件特別是土壤的溫度、溼度也是很關鍵的參考標準。一般土壤溫度即地溫在18℃左右時,紅薯塊莖還會很少量的膨大,但當地溫低於15℃時就會停止膨大,進一步低於9℃時甚至會發生凍害,不及時刨出來的話會使紅薯塊莖直接在土壤中腐爛。

所以,當地溫在18℃左右時就可以考慮收穫紅薯了。另外,收穫前還要考慮土壤溼度的問題。因為,土壤太乾的話容易會使土壤溫差變大,而且會增加刨紅薯的難度,還會增加紅薯塊莖破損的幾率;相反土壤太溼的話刨出的紅薯太帶很多泥土,而且紅薯塊莖的水分含量會比較大,對後期儲存不利。土壤溼度的把握要以塊莖能夠輕鬆拔出,且不會帶太多泥土為準,這個度還是要農民朋友自己把握。

收穫紅薯時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紅薯收穫時間關係到產量和質量,收穫太早或太晚都會影響前兩者,因此收穫時間要把握好。另外,在收穫時首先要注意儘量減少紅薯塊莖的破損,破損後的紅薯塊莖很難儲存,而且比較容易滋生細菌;其次,如果收穫時土壤溼度太大可以將藤蔓割掉一部分,曬2天左右再進行收穫,儘量減少紅薯表面的水分,增加其儲藏時間;最後,在收穫過程中最好將破損、有蟲眼等影響儲藏的薯塊剔除出去。

北方紅薯收穫的最佳時間要綜合以上多方面的因素,綜合考慮來確定,希望以上分析能給您帶來幫助。

這裡是科學興農,歡迎添加關注,帶您一起長知識。


婁海情


收穫甘薯時,發現很多薯塊嚴重腐爛,這真是讓人糟心。這眼看紅薯豐收,收起來後發現都沒用了,這下損失不小。


紅薯一般在六月份扦插種植,到十月份就可以陸續的採收了。在這麼幾個月的生長中,紅薯要經過扦插、中耕除草、追肥、翻紅薯藤等,可以說,種植紅薯是很辛苦的,農民是要花很多心思與時間在這裡面的。到最後農民只想好好的挖紅薯,有個好的回報。

紅薯是粗糧的一種,在以前紅薯多半是農民用來養豬而種植的,主要用收起來的紅薯平時煮紅薯餵豬,到過年的時候就可以吃上好肉了。當然人也會吃紅薯,不會經常吃,要吃也是早上的時候。如今紅薯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消費。不單單是紅薯,還有紅薯的深加工產品如紅薯粉、紅薯幹、紅薯片,有的還加工紅薯糖呢。

題主說的紅薯薯塊嚴重腐爛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1、可能是紅薯在採收之前發生了大面積的積水,紅薯地澇了,沒有及時排出積水,導致紅薯莖根積水,發生腐爛。這種情況最多,紅薯可以採收的時候就不能有水了,有水的話,輕則紅薯含水量大,有水臭味,嚴重的話就像題主說的發生紅薯嚴重腐爛。一般的在紅薯採收至少之前半個月就不能澆水或者浸水了,這樣保證紅薯質量不易腐爛,也好儲存。

2、紅薯沒有及時採挖,發生了嚴重凍害。紅薯是耐旱半耐寒作物,一般要在霜降節氣之前要採收完,否則會出現凍害。如果出現特別冷的天氣,溫度下降到幾度的話就可能發生凍害,如果溫度到零下,時間也長的話,那麼紅薯就會發生嚴重的凍傷腐爛。所以紅薯成熟之後要及時採收,最好不要在霜降節氣之後。


3、紅薯腐爛可能是發生了個別的嚴重的蟲害,蟲害導致紅薯外表破損,經過浸水之後就開始腐爛了。紅紅薯蟲害有地老虎、螻蛄、大蟋蟀、莖線蟲等。

我是三六五平凡之路,請關注我,我們一起進步。


三六五平凡之路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收穫甘薯時為什麼有的薯塊嚴重腐爛?根據我們老農的種植經驗,可能以下幾點原因:

首先:甘薯腐爛可能是甘薯在夏天的雨季或者入秋時的秋雨季節土壤浸水太多使正在生長的甘薯發生腐爛。所以在農村種甘薯都會把一排排的甘薯中間挖一排排的溝壑,以便利於甘薯土壤排水。使甘薯不會腐爛!

其次:甘薯腐爛可能是種植甘薯時或者種植甘薯後施肥太多的原因。不管任何一種農植物當你施肥太多都會把農植物的根或者葉子給燒了。因為化肥施多了,化學反應就大。容易導致農作物燒根和腐爛現象。所以我們給農作物包括甘薯施肥時一定要把施肥量控制好。不要施肥過多!

最後:甘薯腐爛可能是由於天氣原因導致的。甘薯在我國基本都在秋季開挖,秋季由於有的地方天氣突然降溫,而甘薯在地裡又沒有及時挖。就可能導致甘薯腐爛。所以當進入甘薯的開挖時季,我們就要把甘薯全部挖出來。不然就會容易導致甘薯腐爛!

以上就是我對挖甘薯時為什麼有的薯塊會腐爛?怎麼解決?的回答。希望能幫到你!





我是農村六大爺


甘薯兼有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的特點,具有高產、穩產和用途廣泛等優點。近年甘薯種植大的區域陸續出現了甘薯莖部變褐或者變黑,並逐漸壞死,中後期薯塊出現腐爛,嚴重影響產量。輕則損失一般,重則絕收,嚴重影響收入。最重要的是,這幾年這種情況加重了,還出現了蔓延的趨勢。

甘薯薯塊腐爛實際上就是常說的甘薯莖腐病。

甘薯莖腐病

造成薯塊腐爛的原因是病菌。這種病菌有專門的名字:達旦提迪克氏菌,是一種毀滅性的細菌性病害。早期爆發於美國,只是他們種植甘薯面積小,沒有受到重視。後來在中國也發生了疑似莖腐病,經過比對和分類、鑑定,確認為莖腐病。

1、莖腐病的症狀

發病初期,病株生長較為緩慢,在與土壤接觸的莖基部有褐色的腐爛病斑,或者莖基部腐爛,扒開土壤可見地下的莖部已經腐爛。

該病害最顯著的特徵是在甘薯的莖及葉柄上會產生褐至黑色、水浸狀的病斑,最後軟化解離,導致枝條末端的部分萎凋。此外,根莖維束管組織有明顯的黑色條紋,髓部消失成空腔,並由惡臭。

發病後,多數整株枯死,部分只是1-2個枝條解離,但是收穫時病株及一些地上部無症狀的植株,拐頭腐爛呈纖維狀、薯塊變黑軟腐。

薯塊在田間受到感染時,病薯表面有黑色邊的棕色凹陷病斑,或外部無症狀,內部腐爛,受浸染組織呈水浸狀。

防治措施

這種病菌是有害生物!在調用種薯和薯苗前,一定要嚴格檢疫,確認無甘薯莖腐病後,方可進行調運。

目前國內防治甘薯莖腐病的最主要措施,據文獻報道:

1、發病田塊應實行非寄主作物輪作,選用無病地作繁苗地,用健康、無病種薯進行排種育苗,如遇發佈,應及時剷除病苗和病土。

2、厭氧環境條件有利病害發生,所以覆蓋育苗需要常通風,並應注意高剪苗種植和減少傷口。

3、防止田間積水,採取高畦栽培方式

4、搬運塊根時各類器材應避免浸水。

5、選用抗病品種。

6、播種和仟播前用農用硫酸鏈黴素浸泡薯和薯苗或者在發病初期用農用硫酸鏈黴素和噻菌銅淋根、潑澆或者噴霧,這些都能很好的起到田間防治效果。


昆鳥三農


甘薯在《本草綱目》裡,被分配到了菜部,其實甘薯是亦菜亦糧的作物。紅薯尖在鍋裡隨便炒炒,放點鹽,就是一盤美味的青菜,甘薯也能做成各種美食,油燜甘薯絲、油炸甘薯丸等等。當你蒸紅薯當飯吃時,它就是糧食,記得上世紀80年代以前,農村也吃供應糧,供應的糧食中就搭配有甘薯幹。

甘薯的生長期很長,從3月中旬的整薯播種,到6月中旬的剪藤移栽,再到10月下旬的收穫。在這漫長的200多天裡,操作管理稍有不當,就會使甘薯患上病害蟲害和意外傷害,導致田裡生長的甘薯產生病變。金秋10月,本是豐收的季節,滿懷喜悅的心情,挖出的甘薯卻已經壞掉了,確實有些大煞風景。

那麼,收穫甘薯時,發現很多薯塊嚴重腐爛,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如何防治?

導致甘薯塊腐爛的原因有許多種,其中最主要的是病蟲害。如黑斑病和莖線蟲病等等。下面我就來講一下主要危害甘薯塊的這2種病蟲害,以及防治的方法。

1黑班病:黑斑病危害甘薯後,在表皮留下一些黑褐色近圓形的疤,所以黑斑病又叫黑疤病。黑斑病是甘薯的主要病害,著重危害薯苗和薯塊。薯塊開始染病時,病斑呈圓形,中間有一點點凹陷,切開染病的薯塊,裡面是黑綠色,有苦味。甘薯黑斑病的病源,來自已經染病的種薯和帶有病菌的土壤。

選種的時候一定要認真篩選,已經染病的甘薯絕對不能做種薯,寧缺勿濫。對種薯要做消毒處理,可用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外理種薯,即可加水配製成800倍液浸種10幾分鐘,也可以拌種。移栽前,對於直接從種薯上掰下來的幼苗,最好用剪刀把下面剪去一節,遠離可能的病源體。

每年秋季收穫甘薯後,最好把遺留的藤蔓和根系都收拾乾淨,特別是已經染病的甘薯,一定要挖幹刨淨,以免繼續汙染土壤。土壤也要做消毒處理,用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500倍液,或者乙基託布津500倍液噴霧,也可以拌沙土撒施。凡是得過黑斑病的田塊,那怕已經消過毒,為了穩妥起見,最好3年內不種甘薯。

2,莖線蟲病:甘薯塊被莖線蟲病危害後,甘薯塊的內心裡就變得象老絲瓜瓤似的,成了個空心,所以莖線蟲病又叫空心病。甘薯塊、莖蔓和秧苗都是莖線蟲病主要危害的對象。莖線蟲從染病的莖蔓中鑽進甘薯塊內部,把裡面禍害一空,使甘薯塊外面一看好好的,裡面卻變成了乾巴巴的。

莖線蟲病主要以甘薯種傳播,被莖線蟲病感染的種薯播種後,生出的甘薯苗依然會被感染。有時從染病區域流出的雨水,接觸過病株的農具都會傳染。莖線蟲在7-35℃之間都能夠產卵生長,特別是疏鬆溼潤的沙土,更是有利於它進行危害活動。

在播種前我們一定要認真選種,最好自已留種,自已種的自己心裡有數,就算要買種,也要找知根知底的人家買。若萬不得已買了來路不明的薯苗,最好把薯苗下邊剪掉一節,因為莖線蟲會聚集在薯苗的基部。50-55℃的水溫能燙死莖線蟲,我們在播種時,可用50-55℃的水溫浸種10分鐘。不管田裡有沒有病和蟲,都要進行3年以上輪作。

除了病蟲的危害會導致甘薯塊腐爛外,有時我們的不當操作也會危害到甘薯塊。下面我說3個事例,希望能引起大家的注意,好及時規避。

1,踩踏:我的旱田緊挨著大堤,有一大段平坦的堤腳連著我的田。有一年我在堤腳栽上了甘薯,那年風調雨順,甘薯長勢喜人。附近的村民都是把耕牛系在堤上,留很長的繩子,牛可以在堤上堤下來回吃草。後來我發現甘薯田裡有許多牛腳印,當時也沒在意。只到我挖甘薯的時候才發現,凡是被牛踩過的甘薯都壞掉了,從此我再也不把甘薯栽在田邊,或者挨著人行道的地頭了。

2,霜凍:甘薯藤是很好的青飼料,豬和牛都愛吃,我們每天都會抽一些。特別是快到收穫的時候,為了方便到時候好挖甘薯,會一行行把甘薯藤全部割乾淨。因為10月份正是秋收秋種的農忙季節,村民都是趕要緊的事先做,甘薯總是放到農閒了才挖。而每年的秋霜說來就來,那滿地白華華的看著不起眼,可它卻有著不可小覷的殺傷力。甘薯起碼有一半是長在培行的土裡,拱在地面,得不到地溫的保護,加上甘薯膨大時,地面張開了一道道縫,又失去了莖葉的遮蓋,只需一夜風霜便可凍傷甘薯。甘薯有時候挖遲了,往往會凍壞許多,有時既便當時沒壞,可放一段時間就會慢慢爛掉,所以甘薯最好還是適時收穫好。

3,水漬:在瓊姑的家鄉,有“八月下雨好長苕”的說法,‘苕’是甘薯在我們這兒的通俗叫法。偏偏好多地方都秋幹,於是就有許多人愛把甘薯種在低窪的地方,低窪的地方溼氣大墒氣足,非常有利於甘薯的膨大。如果一直乾旱下去,倒有個不錯的收成,怕就怕秋後陰雨連綿,已經成熟的甘薯老是浸在泥水裡,比病蟲危害得還要快,很快就會長出黴菌。所以不要存僥倖心理,還是把甘薯種在高處利水的地方為好。

其實,甘薯是很好種植的作物,它不擇年成,不擇田塊,需肥不多,費工也不多。只要我們在種植的過程中注意防範,關鍵時刻採取必要的措施,甘薯得病腐爛的幾率還是很小的。

我是村婦瓊姑,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你更多的瞭解農村,瞭解農民,以及他們腳下的這片熱土。如有不同見解,歡迎在評論區討論。


村婦瓊姑


薯,我們這裡一般稱為“地瓜”“紅薯”,食用價值很高,紅薯被更多人所需要,所以種植紅薯的農戶也是日益增多。像我們村裡的有些人,利用房前屋後的一點空地,每年都會栽種紅薯。不過收穫紅薯時,總會發現有些薯塊發生了腐爛的情況,甚至有一些比較嚴重,都會直接扔掉,實在是可惜了,給辛勤的農民造成了不小的損失。

導致薯塊腐爛的原因,根據實際種植經驗,不外乎以下幾點:

第一,採收之前,咱們的紅薯地被太多的水分所浸泡,結果造成積水,而沒有及時排出去。結果,土裡的紅薯莖塊被長時間浸泡,逐漸發生腐爛。就會導致後面說到的嚴重腐爛,影響產量及質量。

防治措施:在紅薯決定採收之前,咱們就不能再澆水了,要保持地面的乾爽,方便收穫,方便儲存。即使有了積水,也要及時排出去,避免積水浸泡,發生薯塊腐爛。

二,紅薯薯塊腐爛,也有可能是患了紅薯莖腐病。基本是在土壤與莖部接觸邊緣有黑褐色的斑點,扒開就會發現根莖部有腐爛現象,進而薯塊腐爛。

地下害蟲就是吃素的,現成的紅薯,香香甜甜,被蟲子咬過後留下的傷口、蟲眼,還沒癒合呢就被水浸泡,結果可想而知,慢慢腐爛變質。

防治措施:這就是紅薯常見病蟲害了,一旦發現,一定要及時根治,否則後果很嚴重的。要想快速治療,藥物控制不得不提。

三,如果溫度突然下降,採收不及時的話,紅薯就會發生凍傷凍害,造成因凍害而產生的腐爛,影響採收質量及產量。

防治措施:紅薯採收要及時。要根據天氣、溫度來確定採收時間,還可以看看紅薯藤蔓的生長情況,開始發黃乾枯,採收時間就差不多了。

第四,採收注意儘量不要傷害到紅薯薯塊,破損的薯塊就容易發生腐爛。

以上是本人拙見,到底紅薯發生腐爛還有怎樣的防治措施,我一直抱著一顆學習的心,洗耳恭聽,歡迎大家關注我


雲朵在鄉村


甘薯薯塊腐爛大致有以下幾種可能:

其一,軟腐病,是採收和貯藏期常見病害。初在薯塊表面上長出灰白色黴,後變黑色,病組織變淡褐色水浸狀,在病部表面長出大量灰黑色菌絲,環成一片黴毛,擴展後整個薯塊軟腐,有惡臭味。

病菌由傷口侵入。受凍後也易發病。發病適溫為15-25度,相對溼度75-85%。

注意適時收穫,防止受凍。精選薯塊,剔除病薯、傷薯。對藏窖用硫黃燻蒸。根據氣溫變化管理藏窖。

其二,甘薯糠心,也就是莖線蟲病,有的薯塊從外表看不出來,僅僅是重量輕,切開後可見其內褐色,棉絮狀糠心。一般在種植前應用克線磷丶阿維菌素丶淡紫擬青黴等殺線蟲的藥劑製成藥土等撒入定植穴後混土,每畝一般撒30公斤藥土。其三,紫紋羽病,病株萎黃,塊根從下向上`從外向內腐爛,僅殘外殼,鬚根染病皮層易脫落。防治措施包括及時挖除病株,並用灰水澆灌。在病根周圍撒施木黴菌,注意覆土。防治藥劑可用甲基託布津、苯菌靈等。

其它如黑斑病等病害不再詳述,僅供參考。


102705716761五福


1.甘薯入庫受凍害十天以後開始腐爛。

2.有傷;如挖傷,扎傷.壓傷,碰傷,蟲傷害病菌容易感染,如受高溫高溼通風不好7天以後開始腐爛。

3.入庫時間甘薯雨淋,種植後期雨多,也可能你的甘薯不是抗病品種。甘薯貯藏與品種有很大的關係。

4.有傷病凍害前期腐爛很快。有病菌感染的不抗病品種後期腐爛快。

甘薯貯藏適宜11-14度,溼度90%。防病70%甲託和甘薯保鮮劑使用。


苗族小阿涵


甘薯腐爛有多種原因。一:地裡水含量太多地裡甘薯會腐爛,所以雨天要把地基開口讓水及時排出排幹。二:溫度太低甘薯會腐爛,所以要在下霜下雪天氣來臨前收穫甘薯。三:病蟲害,找出病蟲害的原因,及時殺蟲。四:化肥不要使用過多,過多會燒死甘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