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重疾險應該趁年輕一次買足,還是逐漸追加呢?

四夕小宇宙


我覺得年輕時,最好購買市場上保額最高的終生重疾險一份,繳費期限選擇最長,能保的最高保額,保終身。(不要多年後返還的這種,搞清楚自己購買保險的目的什麼?如果是為了保障,那就購買純風險保障類的保險,保額高,保障足,價格低。不要羨慕別人返還類的保險,對比一下同等保額下他一年繳多少保費;同水平保費的下他保額有多少。所以無便宜可佔[捂臉]保險公司有很多精算人員,我們老百姓算不過人家。)完了再增加一份百萬醫療保險,純消費類,高保額。這樣你的重疾或者疾病風險基本都有保障了。


格拉子


很多人都會說,保險要循序漸進,要慢慢來,千萬不能一次性買全,因為保險不斷的更新,以後會有更好的,慢慢增加保額就行了。

以上的這些話,都是保險公司的話術,保險業務員對客戶的思想灌輸。

以下為個人見解

首先如果您特別趁錢,建議一次性買全,直接保額最少1千萬,選擇交期最短的,5年以內交清保費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

首先保險的交期有很多,5年交,10年交,20年交,30年交。咱們就拿20年交來說,20年交每年交的保費,比30年交的要多一些,但是30年交,要比20年交的總保費要交的多,畢竟多交了10年嘛!這樣解釋不知道能不能聽得懂!

咱們再來說說為什麼保額最少1千萬,這1千萬的保額,在未來的100年,只要不發生大災害,不發生戰爭,這1千萬是值錢的。

再來說說病種,肯定會有行業內的人說,以後的保險病種會越來越多。

說句實在話,現在保險公司最少都是100種以上的大病,輕症就不說了太不靠譜。

為什麼會有100種大病,這是各家保險公司相互競爭的結果。現在各家保險公司的2019年理賠數據都出爐了,惡性腫瘤的理賠率佔比高達80%左右,心腦血管類的大病佔比剩餘的17%左右,剩餘的3%則是神經類的大病。而這些病都是國家保監會強制要求的25種大病裡的。

所以說,趁年輕,趁著保險便宜一定要多買一些。但是呢也要力所能及,不能讓交保險成為拖累。


邯鄲人何曉旋


身邊經常有朋友問我,父母年紀大了,身體比不了以前,想給他們買份保險,萬一出事了也有個保障,但不知道啥保險合適。

其實老人的保險並不好買,超過50歲再買重疾險不划算,甚至會倒掛(交的費用大於理賠金),這個時候只能建議他們去買些意外險,防癌險,和醫療險了。

所以每次遇到這樣的問題我都有點惋惜,要是能早點買多好啊,不僅選擇多,保費便宜,保障還齊全。

01

首先,年輕時買保險,更划算。

不管是養老、重疾還是壽險,保費都和被保人的年齡有很大關係,越年輕保費就越低。

以市面上一款性價比比較高的重疾險為例:

同樣選擇30萬保額的重疾保到70歲,繳費期限是30年。

25歲的男性每年要交保費1350元,35歲的男性每年則要交1890元,兩個人年紀相差10歲,每年要交的保費卻差了540元。

而且從所交的保費總額來看,25歲男性30年一共要交保費4.05萬元,而35歲男性這30年一共要交5.67萬元,兩個年齡段所交的保費總額相差了1.62萬元。

保險的本質是風險對賭,保險公司不做虧本生意,在它們看來,隨著你年紀的加大,你發生重疾、身故的風險比年輕時要更高,所以自然會對你收取更高的保費。

等到年紀大了再買,那保費可能就是年輕時候的2~3倍了,甚至會出現交的錢比保額還高的情況,這個時候再買保險就沒有意義了。

而且,如果你買的是終身重疾險或終身壽險,年輕時買,保障的時間比較長。

同樣是買一份保到70歲的保險,你在25歲的時候買,那這份保險保障你的時間就有45年;你要是在35歲買,這份就保你35年。

如果買的是分紅型保險,因為時間長,獲得的時間價值也會比較高。

而對於一些大手大腳的人來說,年輕的時候買保險可以養成強制儲蓄的習慣,讓我們規定自己定期必須存下足夠的保費。

02

買保險,越年輕選擇越多。

很多保險在投保時都有健康門檻。

比如重疾險、醫療險、壽險在投保時都要填寫一個健康告知,只有那些沒有出現過健康告知中列出的健康隱患,或是病症的人,才能正常投保這些保險。

重疾險、醫療險通常都會拒保三高人群。三高人群如果想給自己購買健康類的保險,就只能選擇對三高不設限的防癌險了。

但防癌險跟重疾險的保障是差很多的,防癌險只保癌症,而重疾險保的不僅是癌症,還有其他多種重大疾病,保障範圍比防癌險寬很多。

所以要趁著年輕身體好的時候投保,不會擔心被健康門檻拒保。

除了健康告知,有些還有年齡上限,比如重疾險常見的最高投保年齡是55歲,那要是超過了55歲,就買不了重疾險了。

早買保險不一定很快用到,但好處還是很多的。尤其是重疾險、醫療險這類保險,能早買就儘量早買,以防日後出現因為健康問題而被限制投保的情況。

還有,根據泰康人壽發佈的2016年重疾險的理賠數據來看,31—40歲,重疾理賠比例最高,佔比約37.2%,40歲以後的理賠佔比約為56%。

這意味著,重疾的發生越來越年輕化。購買重疾險,最好在30歲前搞定。

不過年輕的時候收入有限,可以先買純消費型的保障型產品,比較便宜,性價比很高,資金上以小博大,起到很好的保障作用。

另外,在買保險的時候,要遵循最普通的保障順序,即意外-健康險-養老-理財分紅,在社保的基礎上,先給自己補充意外險和重疾險,這兩項基礎的保障保費相對來說也比較便宜。

最後,不要等下雨了才想起帶傘!




小虎看財富


有個問題:什麼叫買足?

人在年輕的時候,身體相對來說比較健康,在核保上肯定更容易通過,同時費率肯定更便宜,這是肯定的,毋庸置疑!

重疾險到底能不能一次買夠,先不說錢💰得問題,那一般購買的重疾的額度是年收入的5~10倍,其實我個人認為只是針對當下!

1⃣️作為一個年輕人,我們每天在不斷的進步,自己的收入應該也會不斷的向上走,,身價越來越高,我們所需要的保障額度,自然也應該越來越高!

2⃣️10年前買的大多數保險只有5萬的額度,您覺得夠嗎?現在進醫院動不動就是幾十萬,而現在一般購買重疾的基本保額都是30萬起

3⃣️隨著社會不斷的進步,醫院技術在提高,保險行業也在向前發展,我5年前我給女兒買的重疾是45種疾病,而今天大多數的重疾是在100種左右,甚至120種

那能不能說當時買的保險就不好呢?當然不能,對於某一個特定的時期,擁有它就是最好的!假如您現在購買保險,按照國際標準普爾圖,您可以用收入的20%去做這樣一個規劃!或者是購買年收入5~10倍的保額!這個根據自己的情況去規劃就行!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的保障都是應該逐步完善的!所以我一般一年會給我的客戶做一次保單整理,因為客戶朋友們的需求也會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



asd鍾鍾


重疾險的保額其實很重要。因為重疾險是長期的保險,動輒就是二三十年,甚至更長期,因此需要把通貨膨脹因素考慮進來。那麼我們是否應該一次把保額買足,比如買個100萬、200萬呢?

保監會2017年制定了《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範》,其中明確定義了25種重大疾病,我們先來看看這些重疾的治療費用。

其中發病率最高的惡性腫瘤也就是癌症,治療費用在12-50萬元,而且很多的治療技術(如伽馬刀、質子重離子等)和靶向藥物都不在醫保範圍內。


有些疾病例如終末期腎病,需要長期透析,每年的花費就高達10萬元。而且表中列出的治療費用是現在的價格,而一個30歲的年輕人購買的重疾險,很可能要到30年以後才用得上。即便按照2%的通脹率來考慮,今天的30萬在30年後僅相當於16萬元左右了,購買力基本縮水了一半。假如不幸罹患重疾,這些保額很可能杯水車薪。


我的看法是,如果這款保險的條款不錯、保險公司償付能力和口碑也不錯,而且你又有充足的毛爺爺,一次買足、買定離手也未嘗不可。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發揮出年輕身體好的優勢,在更容易符合投保條件的時候配足,以免日後有心有錢卻無健康了。


但是對大多數人來說,重疾險的保費相較於其他險種來說還是很高的,一次性大額配置的財務壓力會很大。與其勤儉節約買保險,不如買好一份基本的保障之後,隨著自己收入狀況的增加後續不斷加倉。這樣做還有一個好處就是,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重疾險的合同也會更新升級,你可以始終有機會買到更好的產品。當然了壞處也很明顯,就是隨著年紀的增長,你的身體狀況可能會變差,不再符合投保條件,那時也只能望險興嘆了。


所以要根據自己的收入狀況、身體狀況來選擇適合的投保方案,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凡體中文


重疾險應該趁年輕一次買足,還是逐漸追加呢?

我的回答如下,請一定要看完再判斷

一、如果有能力,那麼請趁年輕一次買足

因為年輕保費便宜,買足了當下的保額,就可以在不幸發生重疾時,得到最大的保障。只要足額的保障,不但可以解決治療費和收入損失,甚至可能還清房貸。

二、如果暫時能力不夠,那麼只有靠日後追加

這個就不說了,道理很簡單,本來就買的少,隨著時間的推移,等有了錢在補一些保額是很有必要的。

三、現在已經一次買足,以後賺了更多錢,那麼也要追加

隨著賺錢能力的變強,身家也水漲船高,負債也會隨之增加,收入增加了,收入損失就可能更大,所以一定要追加保額。保額一定要跟自己的身家匹配。


希望可以幫到你,祝你生活美滿。


大強聊保障


保險沒有一次性買夠這一說。

社會在發展,科技在進步,人的病也在不斷改變,醫療費也在不斷增加。

之前的瘧疾可能就是要人命的大病,現在很好治療。

之前住院治療可能幾十塊錢上百塊錢就看好了,現在住一次院沒有個萬兒八千的出不來,所以不能用現在的情況去評判未來要發生的事情。

就算現在你買重疾買100萬,感覺不少了,未來幾十年後的重疾醫療費100萬夠不夠還很難說,,但是現在100萬的重疾保費也是個不菲的數字。

所以建議隨著自身經濟狀況的變化,選擇逐漸追加吧!





甲良生日記


保險產品在不斷的更新迭代,生活水平也在逐漸提高。一次性買多少才叫買足呢?這個標準很難確認。

記得在2000年初買保險時,覺得一個病超過20萬(除去社保外),就不治了;而現在,都是大幾十萬乃至上百萬。

標準是水漲船高的,買保險是個逐漸增加的過程。

1、重疾險作為收入補償的作用遠大於治療時的使用(因為除了癌症外,很多疾病是在治療後達到某種標準才會理賠),重疾險的用途確認了,那究竟多少算夠也是會變化的。單身的時候與一個人養一家的時候,需要的肯定會有所不同。

2+、保險不是一刀切的事,重疾險的購買,同樣也和自己的繳費水平有關。現階段30-50萬的重疾額度是很常見的,而這對於剛畢業的年輕人來說是不是繳費無壓力呢?不好斷定。

3、重疾險也在不斷的優化,從10種重疾到25種,到現在的上百種,從只有重疾,到輕症,再到癌症多次賠,都在變。

因此,重疾險的選擇是逐漸增加的過程。年輕選擇保險,重疾+百萬醫療+定期壽險是個不錯的方式,根據自己的責任、生活工作等諸多因素來進行配置。

人不一定會生病,但人一定會離開這個世界;花錢多的病,同樣不一定是重疾。多瞭解,再選擇。

【我是愛念叨的吳大娘,想聽的,想說的,想了解的,歡迎關注】


吳大娘愛念叨


大家好,我是業餘減肥專家,80後職場油膩老舅羊坨坨。很榮幸接受您的邀請回答這個問題;先申明一點,小坨不是從事保險或者理財等相關行業。對於問題的回答,完全是出於個人的理解和認知!

首先,當下人們對於保險的認識越來越成熟。我國的保險市場也不再是那個停留在“殺熟”的初級階段了;隨著保險種類越來越多,理賠流程越來越規範,面對尚未成熟的社會福利、醫療機制,商業保險確實是一種有效的補充!小坨本人之前就有家人得重大疾病的經歷;過程中的各種辛酸也只有自己和家人知道!所以自身和家人的重疾險一定要買!

其次,迴歸問題本身!究竟是應該趁年輕一次買足?還是逐年增加?小坨以為,這要看您和您的家庭實際財務情況而定!如果說,一次性買足重疾險對於您本人和家庭目前的生活質量並無太大影響,例如,不會因為一次性支付重疾險,導致房貸斷供或者家庭財務緊張等,亦或者按照小坨的標準,如果家庭每月都有較為穩定的收入,同時一次性支付的費用不超過家庭當前積蓄的一半,個人建議一次買足!畢竟年輕的保費也少交很多;當然如果確實對於生活質量有較大影響,(或者按照小坨標準,超過積蓄一半)還是採取逐年追加的方式較好。畢竟,還是沒必要用明日的恐慌來造成今日的拮据和不良家庭氛圍。

總而言之,保險越來越成為了生活必須品。但究竟用哪種方式,小坨建議視個人及家庭財務實際情況而選擇!希望我的回答能對您起到幫助!


羊坨坨逆襲記


重疾險還是要趁早購買,因為年紀越輕,保額越高,至於一次買足還是逐步追加?建議可逐步追加保額,畢竟保險的配置還是要根據每個人的經濟能力來決定,保險固然重要,但還是要量力而為。

若是經濟能力有限的,建議可以購買一年期,消費型重疾險,保費相對於返還型重疾險,會便宜很多。

對於經濟條件好的,可以儘量買高保額,畢竟年紀越大,保費也越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