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 蘇軾《江城子》舉世聞名,但他另一首悼亡詞更深情,堪稱獨一無二

歡迎關注“文化點心鋪”:遠方很遠,但詩意卻在眼前!說文人,賞詩詞,談歷史,多數時間我們只說文學;偶爾也會看看窗外,聊聊外面的精彩;

蘇軾《江城子》舉世聞名,但他另一首悼亡詞更深情,堪稱獨一無二

提起悼亡詞,宋代大詞人蘇軾的《江城子》,可以說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該詞作寫於他的第一任妻子王弗去世後的第10年,哀婉沉痛,深情無限,字字句句都動人肺腑。千百年來,這首詞作,感動了無數人,讀之令人落淚。

其實,除了這首《江城子》以外,蘇軾還為亡妻寫了另外一首悼亡詞。這首詞寫於王弗去世後不久。當時,蘇軾哀痛欲絕,便為妻子獨創了一個詞牌,而且這個詞牌他一生也就填了這麼一首詞。這就是《翻香令 金爐猶暖麝煤殘》。

蘇軾《江城子》舉世聞名,但他另一首悼亡詞更深情,堪稱獨一無二

與《江城子》相比,這首詞作可以說獨一無二,詞裡面的深情自然也是獨一無二的。全詞如下:

金爐猶暖麝煤殘,惜香更把寶釵翻。重聞處,餘燻在,這一番、氣味勝從前。

被人偷蓋小蓬山,更將瀋水暗同然。且圖得,氤氳久,為情深、嫌怕斷頭煙。

蘇軾一生經歷了無數坎坷,在宦海中幾經沉浮,甚至一度遭人誣陷,瀕臨死亡。然而,由於他生性豁達樂觀,無論處於什麼樣的境地,都能夠很快地調整心態,隨遇而安。最後,他不僅沒有被苦難壓垮,反而將苦難化成了不朽詩篇,成為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文人之一。

蘇軾《江城子》舉世聞名,但他另一首悼亡詞更深情,堪稱獨一無二

可是,成功的男人背後總有一個默默無聞的女人。蘇軾自然也不例外,這個女人就是他的妻子。雖然蘇軾一生有三任妻子,但是對於他的第一任妻子王弗,蘇軾應該是最深情的。因為相比於王潤之和王朝雲而言,王弗不僅溫和聰慧,與蘇軾情投意合,更且更重要的是,她與蘇軾是少年夫妻,意義非凡。

這首詞是蘇軾在亡妻殯儀式後所作。彼時的蘇軾沉浸在喪妻之痛中,悲傷欲絕。上片,寫蘇軾在亡妻靈柩前一邊燒香一邊憶舊。詞作先回憶當年他與妻子相依相伴時的情景:他讀書,妻子王弗總是會點上一些薰香在一旁默默陪伴。

蘇軾《江城子》舉世聞名,但他另一首悼亡詞更深情,堪稱獨一無二

那時,妻子常常會在薰香快燃盡時,用頭上的髮簪輕輕翻動香爐,好讓香氣留得更久些。而後詞作一轉又回到現實:現在,妻子雖然去世了,但是那香味卻彷彿還留在這裡,沒有散去。整個上片在一片濃烈的香氣中回憶了自己與王弗昔日的幸福纏綿。

下片,描敘詞人在殯儀式上精心添香時的心理活動。因為還無法接受妻子去世的現實,蘇軾用佛教的輪迴說來安慰自己,他希望用斷頭香供佛的方式,讓自己來生與王弗得以重聚。於是,他偷偷揹著人,把沉香木加進去,和燃燒著的香料一同暗暗燃燒。

蘇軾《江城子》舉世聞名,但他另一首悼亡詞更深情,堪稱獨一無二

這樣做一是“且圖得,氤氳久”;二是“為情深,嫌怕斷頭煙”。意思就是說,這樣做不僅可以讓香料燒的持久,香氣久久不散,還說明蘇軾與妻子兩人感情很深,他害怕香沒有燒完就熄滅了,不吉利。儘管“嫌怕斷頭煙”是陳規舊俗,但卻反映了蘇軾對妻子王弗矢志不渝的情意。

與《江城子》相比,這首《翻香令》雖然沒有那麼出名,但是它的情意要更真切更深重。它是詞人寫於妻子去世後不久,對於當時的詞人而言,其心情之沉痛哀傷,是10年之後所不能比的。而且,王弗與他相伴的日子,是蘇軾人生最順利也最美好的一段時光。從某種程度上而言,少年夫妻的情意比共患難後的情意要真切地多!

(注:文中圖片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本作者刪除。在此,感謝圖片的提供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