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暮秋朝覲阿拉善南寺(1)

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廣宗寺坐落於阿拉善盟府以南賀蘭山內。距盟府以南

暮秋朝覲阿拉善南寺(1)


暮秋朝覲阿拉善南寺(1)


暮秋朝覲阿拉善南寺(1)


暮秋朝覲阿拉善南寺(1)


暮秋朝覲阿拉善南寺(1)


暮秋朝覲阿拉善南寺(1)


暮秋朝覲阿拉善南寺(1)


暮秋朝覲阿拉善南寺(1)


暮秋朝覲阿拉善南寺(1)

30公里處,俗稱南寺。去年十月底,我們一行四人,加上頑皮可愛的小柯基“芬達”,穿越賀蘭山,朝覲內蒙阿拉善著名的南寺,也稱廣宗寺。

現在的公路交通確實很贊,銀川出發沿G1817烏銀高速到阿左旗,兩個來小時就進入景區道路。由於我們去的時候避開旅遊季,一路幾乎沒有遊人。進入南寺景區的道路有一段是沙土路,不是太好走,後面一路泊油路。一路爬坡,,曲曲彎彎。峰迴路轉,驅車穿過一處非常狹窄的道路之後,突然間,眼前赫然開朗。建在賀蘭山主峰巴音松布林西北側,被群山環抱,規模宏大的南寺建築群,靜靜的展現在我 們眼前。禁不住讚歎在如此荒蕪,人跡罕至的戈壁,矗立著如此金碧輝煌的寺廟建築群!寺院原有二十八座廟宇,其中八座有清帝或者民國大總統授予的寺名匾額,因此也有八大寺之說 南寺建寺於1757年,是六世達賴喇嘛一一倉央嘉措親自選址修建,是內蒙古西北部最大的藏傳佛教寺廟,鼎盛時期擁有一千多喇嘛。文革時期遭到破壞。在黨的民族政策光輝照耀下宗教寺院,宗教活動得到修繕恢復。當今的廣宗寺,不僅滿足了信教僧眾的宗教活動需要。而且與地方經濟建設,旅遊開發相結合。呈現出繁榮興旺的景象。在南寺第六世賈拉森活佛和寺廟僧眾、各方信眾的努力下。逐漸恢復了黃樓廟,大經堂等殿堂。

現黃樓廟復建於1997年,主供奉六世達賴喇嘛!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肉身舍利靈塔聞名於蒙藏佛教界,黃樓大殿為本寺日常佛事重要場所。本寺黃樓廟為蒙藏漢結合四層古建築風格、因當時資金有限,主體為磚混結構。建築面積約1500平米。一是:因本地地質和氣候環境等原因,室內水泥牆面、頂棚鹼化非常迅速,牆面、頂棚出現了脫落等現象。嚴重影響僧侶和信教群眾安全,故本寺管委會決定對黃樓廟進行修繕裝修,室內所有牆面,頂棚用實木板按藏式風格包住。重新彩繪油漆,牆面壁畫重新彩繪貼金。三樓頂棚用藏式實木造型。用實木雕刻做藻井。牆體壁畫重新彩繪。恢復了昔日的繁華與華盛。吸引了藏漢蒙各地的大批信眾與遊客。


分享到:


相關文章: